他是硬漢,他不強硬誰強硬啊!

當然硬漢不等於莽漢,普京還是很聰明的。所以針對這個話題,木叔談兩個方面,和大家交流。

第一,普京性格本來就很強硬,常年做特工的鍛煉,不強硬不行。

普京曾在東德長期擔任特工,後來也一直在克格勃高層工作。特工的性格肯定需要冷靜和強硬,這是兩個基本要素。

如果不冷靜,遇事就慌了怎麼作案?如果不強硬,遇到棘手問題沒有主心骨,怎麼及時完成任務?

所以普京過往的經歷對他如今的強硬性格養成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換句話說,如今普京對外展現的強硬,其實就是他內在性格的自然反應,不是裝出來的,是真的很強硬。

第二,普京的形象很多是媒體塑造的。

當然,除了他自己的自然表現的性格強硬之外,還有一部分強硬的姿態,是媒體塑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正好在他強硬性格的基礎上,媒體美化和包裝,讓他的性格看起來更強硬。

這一方面是對俄羅斯內部凝聚民心有好處,畢竟一個這麼大的國家,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肯定是一盤散沙,各個地區說不定有蘇聯那種獨立的傾向;

另一方面對外也能展示俄羅斯不懼怕西方,能夠維護自己利益的決心。在國際關係中,如果一味退讓,肯定不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畢竟整體來看,國際社會還帶有很多叢林法則的色彩。強硬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國際法不能滿足和保護自己利益的一種盔甲,有時候是必需的。

如果沒有媒體的宣傳,沒有幾個外國人知道普京的強硬。只有對全世界傳播這個態度和觀念,讓他深入人心,才能形成對俄羅斯更有利的國際環境。

想想看,如果沒有媒體報道,我們怎麼能知道普京的這麼多消息?這裡面就有很大傳播學的學問的。

第三,普京比很多硬漢諸如比伊朗的內賈德、委內瑞拉的查韋斯更聰明。

雖然普京強硬,但也正如木叔在最開始所言,他並不是莽漢,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強硬,什麼時候可以有合適的取捨。

而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和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其實和他比起來,不如普京聰明。前兩者更多是莽漢,只知道為了所謂的理想和利益,而用誇張的言行來獲取自己,實現價值,而普京則硬中帶軟,能夠把俄羅斯利益最大化。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他和安倍晉三討論北方四島的問題。

他並不強硬到一個島都不給日本,也不拘泥於完全不和日本談領土爭端,而是有一種開放的態度。這對日本也好,對俄羅斯獲利也好,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從這點能看出,普京不是莽漢,是一個聰明人。


你如何看待普京?

歡迎關注木叔,多交流!


當然是硬漢!而且普京屬於有勇有謀講忠義的硬漢!普京的勇,表現在出兵敘利亞阿薩德的問題上,

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內戰,阿薩德孤軍奮戰,眾多由美英法土耳其沙特支持的反對派,外加迅速崛起的伊斯蘭國,阿薩德的政府軍損兵折將,一路退卻,只剩25%不到的領土!

2015年10月阿薩德控制的領土不足25%,下面不是阿曼,是約旦

換做一般人,大勢已去,算了算了,

普京敢於在敘利亞最危難的時刻出兵,才是大勇!

老金認為,普京的勇,不是去騎熊打老虎,而是大敵當前力挽狂瀾的勇!

普京騎熊照,是從一張騎馬照片上P出來的

三年多過去,舊貌換新顏,敘利亞政府軍重新控制了60%以上的領土!

紅色區域為敘利亞政府軍控制範圍

普金的果斷出兵,不僅拯救了阿薩德,而且為俄羅斯保留了中東最後的軍事基地----塔爾圖斯海軍基地,還新加了一個赫梅米姆空軍基地!

普京的謀,表現在奪回克里米亞上,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彼得大帝時期打下來的戰略要地,擁有黑海艦隊所在地塞瓦斯托波爾港,二戰時期為了保衛塞瓦斯托波爾,蘇聯紅軍傷亡被俘虜近十萬人!

1854年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油畫

1954年被赫魯曉夫以慶祝俄烏聯盟三百周年紀念為由頭劃給了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特別是烏克蘭徹底倒向歐美之後,就要趕走俄羅斯在塞瓦斯托波爾的駐軍,一時間,俄羅斯的黑海艦隊竟然沒有不凍港落腳!(準備那新羅西斯克港替代,但冬天結冰)

硬取克里米亞,順帶拿下塞瓦斯托波爾肯定不行,明目張胆侵略那是美國人乾的事,俄羅斯不能幹,否則要被西方的吐沫淹死!

機會終於來臨!烏克蘭東西兩派鬧矛盾,西方派武力趕走東方派的總統亞努科維奇,你不仁我不義,普京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鈴兒響叮噹之勢,通過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公投,然後派兵控制了克里米亞!

趁亂取利,烏克蘭沒有工夫,也沒有實力去對付,

就這麼克里米亞沒費一槍一彈回到俄羅斯!

普京的忠義,表現他對他老師索布恰克身上,

索布恰克是他大學的老師,也是他政治上的引路人,索布切克當選聖彼得堡市市長,就把普京從克格勃挖過來,很快因為成績顯著,普京升任副市長;

這時候索布恰克因為是莫斯科市市長葉利欽的政敵,連任落選,普京二話沒說就辭職!

後來因為同鄉丘拜斯的推薦,普京到了葉利欽手下工作,不久老師索布恰克要被法院判刑,普京也是二話不說,買通朋友租了一架波蘭飛機將老師偷運出境,

第二天普京去葉利欽辦公室把事情說清楚,你看著辦吧!

葉利欽被普京的忠義感動,沒有處理普京,反而在1999年最後一天將總統大權交給了普京!

葉利欽知道,能對老師這麼忠義的人,必定對國家忠義不二!

你對普京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關注 老金看世界 頭條號,每天都有新故事!

硬漢不是一天就養成的,氣勢也不是天然就有的,發生在普京年輕時的2個小故事,我們可以一睹他的風采。

普京年輕時就在克格勃工作,工作了幾年後,因為精通德語,1985年就被派駐東德工作,但隨著東歐劇變的臨近,東德的形勢也日趨混亂,群眾遊行不斷,蘇聯人在德國也越來越成為群眾攻擊對象。

1989年1天,大批東德群眾包圍了蘇聯大使館,準備強行闖入,如果擦槍走火,那事態將會非常嚴重,普京的領導們此時都不知如何是好,而駐東德的蘇聯駐軍也按兵不動,表示愛莫能助。

普京勇敢地端起一把步槍,站在大使館門口,發出一記震天吼:這裡是蘇聯領土,你們已經在站在我們的邊境線上,我再次警告,誰敢越線,我就開槍。

最終德國人被震懾住了,這場危機得到了兵不血刃的解決,普京在這次事件中展現了自己敢作敢為的硬漢形象。

蘇聯解體後,普京面對歷史的巨大變化,經過思想鬥爭,最後決定辭去克格勃的工作,轉投當年恩師索布恰克門下,此時他的恩師擔任聖彼得堡市長,索布恰克對這個學生也倍加提攜,馬上任命他擔任了副市長。

又過了一陣子,被瀕臨崩潰的經濟搞的焦頭爛額的葉利欽決定出去打獵散心,也邀請了索布恰克等一般俄羅斯政壇大佬,普京也跟著索布恰克一起去了。

打完獵,大家就地野餐,開懷暢飲,好不開心。

正在大家興高采烈的時候,一隻黑熊突然從樹林里撲了出來,葉利欽慌的眼鏡也掉了,一幫大佬們驚慌失措,有的躲避,有的幫葉利欽找眼鏡,現場一片混亂,普京則當機立斷,拿起警衛的槍支連開三槍,黑熊應聲倒地。

葉利欽在回憶錄里曾經提到過:正是這一刻,他決定了要把普京這個小夥子弄去莫斯科好好培養。

在整個1990年代後幾年,普京成為全世界陞官最快的火箭式官員,4年內,從一個副局長一路成為俄羅斯聯邦總統。


不僅僅是普京,在我看來,只要是大國的領導人,各個都是硬漢。

大國領導人是很不好乾的,或者說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是不好乾的,大國領導人尤其難干。他們面對的是舉國繁雜的事務,是民眾的期盼與指責,這些都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承受的壓力,而能在壓力之中處理好各項事務的人,都應該稱其為硬漢。因為一般人誰能應付的了呢?

別的不說,看一看領導人每天參加的眾多活動、簽署的文件、會見的人,他們的時間都是以分鐘為單位的在處理事務,沒有健康的體魄、鐵一般的意志一般人是扛不下來的。

也有人說,領導人只是做做樣子,很多問題都是秘書在處理。這只是說對了一部分,確實一位領導人周圍有很多人在幫助他、支持他,但是當面對民眾非議時,確實沒有人去替代他的,到了那麼高的位置,誰不愛惜自己的名聲呢?古代帝王勤政的多是在於此。

單對普京而言,由於他是戰鬥民族俄羅斯的領導人,他也需要時刻營造硬漢形象,因為戰鬥民族需要戰鬥的領導者。

無論是他騎馬露胸肌,開戰鬥機、打槍都是在向民眾展示他的強硬,一來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二來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局勢以及世界反俄形勢下,強硬一點總是好的。

但是總後我想說,硬漢不硬漢不重要,作為一國領導人,真真切切為民眾辦了實事、帶領國家走向富強最重要。


在一個國家、民族面臨危難時刻,能永挑重擔,普京不僅僅是一個硬漢,更是一個名負其實的民族英雄!

蘇聯解體前,由於長期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受蘇聯領導人重視工業的思想的影響,蘇聯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很大,蘇聯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都很低。並且由於當時的統治者執行平均主義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以及新經濟政策的激進,導致蘇聯整體的經濟水平落後於世界其他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同時人民生活的貧困,也導致蘇聯人民的反抗,以致蘇聯整體的社會秩序混亂。

後來,蘇聯這個超級大國解體後,分裂出來的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由葉利欽執掌政權。葉利欽在1991年7月就任俄羅斯總統以來,實施的政策不算成功,特別是關於國內經濟改革方面的政策,葉利欽希望把蘇聯計劃經濟改變為經濟私有化、自由化、市場化的形式,他以開放價格和國企大規模私人化為主要方法,但這種措施在實施過程中嚴重的危害了俄羅斯的經濟。

1999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發布電視講話,宣布提前離開總統的職位,急流勇退。幾日後葉利欽在次發布講話,他選擇年輕的普京來作他的接班人。

普京上台以後,提出了自己的治國理念的「富國強民」的經濟思想,並通過走市場經濟,民主原則與俄羅斯現實相結合的「第三條路」來推行他的政策主張。

俄羅斯自1999年下半年開始,經濟出現了明顯好轉的勢頭,這一年GDP增長5.4%,工業產值增長11%,應該指出的是,普京任總統以來,經濟出現了連續的增長,他向俄羅斯聯邦議會提交的2003年國情咨文中指出,2001-2002年期間,俄羅斯 GDP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了30%,商品出口量增加了20%,其中石油、石油產品和天然氣出口增加了18%,居民實際收入增長32%。

一個人能在短短三年時間裡,使一個大國經濟轉危為安,你還認為普京只是一個硬漢這麼簡單嗎?


當年的馬航客機在烏克蘭境內被擊落,機上一半乘客是澳大利亞人,調查原因是山毛櫸導彈擊落與俄羅斯有極大的關聯。

那年的20國集團會議正好在澳大利亞召開,在會議召開之前,澳大利亞總理就放話給普京,為在烏克蘭墜機事件中死去的澳大利亞人討回公道。等20國會議結束後找普京單挑,當時的澳大利亞總理是摔跤運動員,一石激起千層浪,此話放出後激起了天下所有男人的興趣,只等會議一結束就有好戲看,普京與澳大利亞的總理決鬥比輸贏。然而,會議一結束還沒有拍合影照普京就遛走了,讓天下的男人大失所望,沒能看到一場大戲上演。

西方稍有血性的男子,遇上解不開的仇怨一般都會採取雙方來一場單獨決鬥,一斗之下無論生死,無論勝負,所有的一切一筆勾銷。為什麼普京不上場呢,以一個人的勝負榮辱化解掉兩國的恩怨豈不甚好?


看事實:1、擇業時,選擇「克格勃」;2、冒被「開罪」風險,將絕境恩師救出國門;3、和葉利欽大搞「交易」,接權柄,登總統位;4、強勢執政,除異己,收集權;5、血洗車臣;6、出兵喬治亞;7、強佔克里米亞;8、武力支持烏東獨立;9出兵敘利亞;10、獨統俄羅斯20年;11、長期「叫板」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一一美國。

絕對「硬」人一枚。至於為在位玩「二人轉」;土耳其揍下飛機不還手;所謂以色列「作局」敘軍打下俄機認栽等「軟」的表現,皆是「權宜之計」,是在為「硬」而爭取機會。


只有戰鬥民族缺少自信,才喜歡這種英雄主義者。而且所謂硬漢的人,有強大的權力欲。當今的世界已經天翻地覆的變化,集權制度,能把國家帶到富裕的地方,幾乎不可能,集權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一聲令下,但是,下面有太多的貪腐腐敗分子,很多好的政策出不了克里姆林宮,經濟也不是可以一聲令下就能搞好的。所以幹了20年,老百姓的生活,也一般般,就為了一個延長五年的退休年齡,差不多連政權都保不住了。俄羅斯就這樣被稀里糊塗地就窮折騰了20年,可能軍力國力有一定的提高,中央政府有強大的權力,資本寡頭全部幹掉,所有的主要經濟命脈全部控制在國家企業裡面,也就是說控制在中央政府裡面。請相信,今後的總統肯定是一個文明溫和的總統,絕對不會走這種擴張的路線。換人,是歷史的必然。


因為他不能軟、一軟就無法控制、一硬就可以商量前題是你必須要有強硬的資本


普京總統為世界人民做出貢獻點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