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行車安全知識

(一)

一、增強冬季行車安全意識   冬季霜多、霧多、雨雪多、氣溫低,環境複雜,對行車安全有較大影響。駕駛人員應提高對冬季安全駕駛的認識,加強冬季駕駛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做到防凍、防滑、防事故,掌握處理冬季駕駛過程中常見問題的方法。切忌在冬季仍以其他季節的駕駛習慣行車。   二、及時了解路況信息   駕車出行前,提前通過電視、廣播等方式掌握路況信息,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三、車輛換季保養   要做好車輛的換季保養工作,對車輛制動、轉向等系統及氣路管道、水路管道、油路管道等各部件進行全面檢查保養,為車輛裝備必要的防凍裝置,按規定添加機油、齒輪油。   四、防凍液   車輛在日常維護過程中,有可能在防凍液中加入過普通水,則必須更換防凍液。冷卻液不足的要補足,否則會使發動機水溫過高,導致發動機機件的損壞。更換防凍液要嚴格按產品使用方法操作,關鍵是要注意儘可能地放乾淨水,儘可能地排完氣,不要產生「氣阻」,要儘可能地加足,待發動車輛運轉一會後觀察情況,適量補足。要做到勤檢查,勤補充。   五、蓄電池保暖及充電   汽車的蓄電池多為鉛酸電池,在嚴寒的環境里往往會因受凍而降低功效,可採取適當措施為蓄電池保暖和充電。   六、注意檢查輪胎   冬季氣溫寒冷,橡膠在低溫環境里相對變硬、變脆,因此氣壓是否合適直接影響輪胎壽命和行車安全。氣壓過低,會使輪胎壁折曲度增大,加上低溫很容易使胎壁橡膠發生斷裂;氣壓過高會使輪胎抓地力降低。要注意檢查各個輪胎的充氣是否均衡。也可以考慮在冬季將車輛輪胎更換為冬季輪胎。   七、冰雪天氣安裝防滑鏈   冰雪天氣,應在出行之前安好防滑鏈,不要在遇到冰雪路面之後再安裝,因為臨時停車安裝防滑鏈比提前安裝麻煩,也不利於安全。安裝、拆卸前要將車輛停放在安全地帶。如在繁忙的路上,需要設置必要的交通警示標誌。安裝防滑鏈後,行駛速度一般不要超過每小時50公里,並注意儘可能避免突然加速或減速。並可考慮攜帶鐵鍬、鐵鎬等防滑工具。   八、及時清除霧氣   冬季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由於室內外溫差會令車窗凝結霧氣,用暖風除霧的同時將前車門窗打開一點,其效果十分迅速有效。還應注意後窗除霧,以觀察車後情況並增強倒車過程的安全性。

(二)

一、保持安全車距   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留出充分的反應時間和制動距離。冬季冰雪路面安全車距應保持在其他季節乾燥路面安全距離的兩至三倍以上。   二、正確轉向   在冰雪路面上轉向時,提前降低車速,緩慢轉動方向盤,勻速通過,避免突然打冷舵,否則容易造成車體失控,影響其他車輛通行,甚至發生事故。   三、正確使用制動   在冰雪路面行車,使用制動一定要謹慎。可採取點制動降低速度,盡量避免緊急制動。可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幫助減速和制動,必要時可以靈活運用手制動。防止制動造成車輛側滑或甩尾。   四、低溫和嚴寒氣象條件下起步   起步前,應對車輛進行預熱升溫,待發動機溫度達到50攝氏度以上時再起步。露天停放的車輛,潤滑油粘度大,起步後應低速行駛一段距離,待發動機溫度升高時,再逐漸提高車速。起步時,應緩加油門,慢慢提速,用力過大容易造成驅動輪與路面打滑。中途停車時,應選擇乾燥、朝陽、避風的地點停放,並採取必要的防凍措施。若停車時間較長又不放水時,應適時啟動發動機,使發動機保持一定的溫度,防止冷卻系的水結冰,凍壞氣缸體或冷卻系機件。   五、慎會車,少超車   雨雪路面易側滑,會車應加大車輛間的橫向距離,選擇寬平地段進行;盡量不超車,保持與前車足夠的縱向距離,防止追尾。會車、超車時,盡量少用或不用剎車。   六、選擇適當行車路面   在城區路面上,一般情況下是沿著前車的車印行駛,如果路面全是冰霜,要提前選擇凹處行駛,避開凸處路面,以防側滑,產生恐慌。在鄉村路面上,一般情況下同樣是沿著前車的車印行駛,如果路邊水塘、水溝較多,要選擇路中間或較安全的一邊行駛,提前選好適當擋位緩行,儘可能不要停車,避免重新起步。   七、注意標誌標線   嚴格按照標誌標線的指示行車,注意前方路口、人行橫道等情況,降低速度,提前做好讓行準備。   八、注意避讓行人   冬季里行人穿著比較臃腫,行動遲緩,要提前注意行人的動向,必要時適當鳴笛或使用燈光警示。   九、控制車速   遇有坑窪、碎石等障礙物較多的土路,行駛速度不能過高,否則車輛震動加劇,不僅造成車輛傳動系、行走系等機件損壞,而且直接威脅行車安全。遇到路口、村鎮時更要減速慢行,確保安全。   十、注意落石   在山路上行車,要注意躲避山上是否有墜石,盡量不要靠近山邊行駛。   十一、行駛中要保持足夠動力冬季冰雪路車輛行進中,不要像其他季節那樣儘可能地掛較高擋位行駛,而是要控制好車輛動力留有餘地為好,盡量減少變換擋位的次數,以防發生意外。尤其是在坡道行駛中盡量不要變擋。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上坡時提前加大與前車的距離,選好適當的擋位;下坡時提前根據路面情況選好較低的擋位,充分利用好發動機機械制動的作用。冬季車輛在行駛中保持足夠的動力是防止冰雪路打滑最好的方法之一。   十二、制動、轉向不要過急   冬季駕駛車輛操作動作一定要注意不能過猛過大,尤其是打方向和踩剎車的動作不能過猛過大,否則其結果是加劇了車輛打滑的概率,後果不堪設想。在這裡關鍵是要控制好車速,保持好車距,謹慎操作,既要防止個人的車輛打滑,也要注意觀察周圍別人的車輛是否打滑。

(三)

一、注意牲畜   當遇有牲畜經過時,不要長時間按喇叭,以免它們受到驚嚇而發生危險。   二、注意避讓其它機動車   農村公路上有拖拉機、三輪車、摩托車、畜力車行駛,這類車輛安全設施不完善,在行駛過程中應引起充分注意,及時避讓。   三、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拖拉機不得載人   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的安全性能僅符合安全行駛最低要求,從設計上並不適合載人。這類車在車速較快的情況下轉向、掉頭易發生側翻等事故。因此,駕駛人要特別注意,不要用這類車載人,同時上路時一定要控制車速,掉頭、轉向、橫過公路時一定要提前減速,注意避讓行人和過往車輛。農民朋友為自己的安全著想,也不要乘坐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   四、霧天行車須謹慎   霧天行車,應及時打開防霧燈和近光燈,降低速度,嚴格遵守靠右側通行、各行其道的原則,車輛之間及行人之間都要保持充分的安全距離,尤其是通過村莊、路口、車站及行駛于山路轉彎處時,應仔細觀察周圍情況,適時鳴喇叭,以引起行人和車輛注意,做好避讓停車的準備,以免發生碰撞和刮擦。濃霧能見度非常低時,應及時靠邊選擇安全地點停車,並打開小燈、尾燈或示寬燈,待濃霧散後再繼續行駛。   五、雨天安全行車   注意觀察雨中的行人和騎車者,由於行人頭戴雨帽,致使視線、聽覺都受到限制,要預防其突然轉向或滑倒。遇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刮水器的作用不能滿足能見度要求時,不要冒險行駛,應選擇安全地點停車,並打開示寬燈,待雨小或雨停時再繼續行駛。雨中跟車、超車、會車時,與車輛及道路邊緣適當加大安全距離。久雨天氣或大雨中行車,要防範路基出現疏鬆、坍塌等情況,盡量選擇道路中間堅實的路面行駛。   六、安全通過積水路段   行車過程中遇到積水路面時首先要觀察。觀察水的深度,漫過車軸就不宜繼續行駛。在入漫水區前,要注意與前面車輛保持較大車距,對不熟悉的路面,沿著前車走過的路線行駛,以免水中遇到障礙。入水要使用低速擋,平穩供油,用較慢的速度勻速前進,在水中不要停車。車輛行駛出漫水路面後,不能馬上高速行駛,要在行駛中多次踩試剎車,走走停停,通過磨擦使剎車片乾燥,確認剎車有效後方可正常行駛。   七、車輪陷入泥坑自救措施   一旦發現車輪陷入泥坑,可以將油門緩緩踩下,一旦汽車能前行或後退,則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變,以低速開出泥濘路段。如果車輪陷入泥坑後汽車無法前後移動,應下車仔細觀察陷車狀態,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如果車身沒有擦地,一般情況下,通過自救,可以將車駛出泥坑。如果手邊有工具的話,可以將車輪前後的泥土鏟去,將泥坑修成緩斜坡狀。如果坑裡有水,應設法將水除去。這樣,汽車就很容易開出來了。如果手邊沒有工具,試著往泥坑裡填石塊、磚頭、樹枝等,可以增加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使汽車開出泥坑。對前置後驅的汽車,可以盡量使汽車重心後移,增大後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將汽車開出泥坑。

(四)

1、安全通過隧道   冬季隧道路面濕滑,且內外視線差異大。為了確保安全通過隧道,機動車在駛入隧道前,駕駛人應在距隧道入口50米左右,開啟前照燈、示寬燈、尾燈,以便觀察前方情況以及引起後方車輛的注意,同時注意車輛的裝載高度是否在標誌限定的高度之內;進入隧道後要在本方車道內行駛,並按隧道口標誌規定速度行駛。行駛中要保持安全車速、安全間距,嚴禁在隧道內變更車道、超車和隨意停車;不宜在隧道內鳴喇叭,以防雜訊影響其他車輛行駛;雙向行駛的隧道內禁止使用遠光燈。駛出隧道前,駕駛人最好通過車速表確認行車速度,不能憑直覺判斷車速;駛到出口時,要確認在本方車道內行駛,握穩轉向盤,以防隧道口處的橫向風引起車輛偏離行駛路線;駛出隧道後,在適應過程中切勿盲目加速,以免因視力瞬時下降不適應而造成危險。車輛如果在隧道內出現故障無法駛出隧道時,應設法將車移到特別停車點,開啟示寬警示燈,在車後方150米處設警告標誌,及時報警。車上人員必須離開車輛站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2、夜間行駛安全   (一)行車要適當降低車速。(二)夜間行車要注意休息,切勿強忍睡意行車。稍感疲勞時,立即選擇最近的服務區、停車場去休息一下或睡一覺以消除疲勞。(三)夜間行車時駕駛員注意力要集中,要仔細觀察前方車輛的尾燈,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夜間安全行車最好的方法是:選擇在自己車輛前方、行駛速度與自己差不多的車輛,保證足夠的行車間距,跟車行駛。遇對面有車時,應變換燈光,使用近燈光或讓燈光向下照射。如對面來車燈光刺眼時,應避開對面燈光直射,將視線移向右側路肩,並做停車準備。(四)除萬不得已,夜間行車應當避免在路肩上停車,如確因故障拋錨,可將車輛停放到路肩上合適的位置,並在行駛方向的後方100米處設置故障車警告標誌,同時開啟示寬燈和尾燈。(五)夜間行車中,要密切注意路上落物。以避免因發現落物太遲或根本沒有看到導致猛轉方向盤,使車輛發生側滑或撞上其他物體,釀成車禍。   3、冬季防範疲勞駕駛 冬季,車內使用空調保溫,長時間駕駛時,駕駛人易產生疲勞。疲勞導致駕駛人的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增加操作失誤。如果勉強駕駛車輛,則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因此,長途行車之前,駕駛人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服用任何容易使人睏倦的藥物。當駕駛人感到疲勞時就應及時駛離道路,停到安全地帶休息,減輕疲勞後再繼續駕駛車輛。

雪天行車技巧

首先,冬季雪地路面附著係數非常低,車輪容易打滑,行車的危險性更大,所以行車速度要更低,以確保安全。行進中車速要平穩,要防止車速過快,避免猛加速。需要加速或減速時,油門應緩緩踏下或鬆開,以防驅動輪因突然加速或減速而打滑。

其次,在冰雪路上行駛,容易發生追尾事故,所以要增大行車間距,行車間距要比無雪乾燥路面時增大4倍-5倍。雪天地面的阻力很小,只有乾燥瀝青路面的四分之一。跟車太近的話,很難在短距離內剎住車,一旦出現情況很容易造成追尾,一般應與前車拉開正常行駛距離的2倍以上。用腳制動時,應以點剎方式,即輕踩輕抬,不要一腳踩死。沒有ABS的車尤其要注意防止側滑。 

第三,雪融化後再次結冰,路面更滑,汽車行駛時車輪打滑,制動時更容易溜,給汽車行駛和制動都帶來困難。為確保行駛安全,車速應控制在安全速度以內。 

第四,在積雪較深的路面上行駛,要跟著前車的車轍行駛,因為前車已把鬆軟的雪壓實,可防止陷入深雪之中。

第五,盡量避免在冰雪路上超車,一是因為冰雪路上不宜加速,二是清掃路面積雪時把雪堆在路邊,使路面變窄,這些都是超車的不利因素。實在需要超車時,一定要選擇寬敞、平坦、冰雪較少的路段,不得強行超車,而且超過前車千萬不要馬上向回變線,而要盡量給被超車留出安全距離。

第六,雪後路滑,起步時若發現輪胎已被凍結於地面,應先用十字鎬挖開輪胎周圍的冰雪、泥土,以防損壞輪胎和傳動機件。若驅動輪打滑,應剷除車輪下的冰雪,並在驅動輪下撒些干沙、煤渣、柴草等物,以提高附著性。 

第七,駕車拐彎要特別注意避開彎道內的積雪、結冰。冰雪路無法避開時,一定要提早減擋減速、緩慢通過。車速降下來後,應採取轉大彎、走緩彎的辦法,不可急轉方向,更不可在彎道中制動或掛空擋。 

第八,停車要盡量選沒有冰雪的空地,拉緊手剎掛擋。需要在冰雪路面上停車時,應選擇朝陽、避風、平坦乾燥處停放,不得緊靠建築物、電線杆或其他車輛,以防側滑時碰撞。若必須在坡道上停車,應掛擋、拉緊手剎,並在車輪下填塞三角木、石塊等,以防汽車溜坡。

交警提醒駕駛員:雪天開車要做到「九注意」

雪天駕車上路易發交通事故,北京交管部門負責人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特別提醒廣大司機朋友,雪天行車應該做到「九注意」:  首先,雪天駕駛車輛應低速行駛,掌握安全車速,猛加速是雪地行車的大忌。  二要注意觀察和判斷,尤其是在轉彎、坡道、叉道、上下橋等處被冰雪覆蓋情況下,不要盲目通過。新手雪天最好不要開車上路。如果上路,在路過立交橋時,可改走輔路,避免多次上下橋的危險。  三是行車中要平穩駕駛,不要來回併線。盡量避免超車,應盡量減少制動次數,尤其避免使用緊急制動。  四是在轉彎時要緩慢轉向,不要猛打猛拐,停車時要使用手制動,使用腳制動時要點剎車減速,不要一腳踩死,停車要緩慢。  五要巧妙上下坡,要低擋平穩通過,中途不要換擋,上坡防熄火,下坡絕對禁止空擋滑行。  六要充分顧及他人,尤其是自行車、行人可能會突然因路滑而不慎摔倒。因此,駕車通過路口和人行橫道時,要與行人、非機動車保持安全距離,切忌搶行。  七是出行前,應了解天氣變化情況,可撥打「122」詢問道路封路情況。  八是發生事故後,要及時報警。  九是長時間雪中行駛,駕駛員最好戴防護眼鏡。  這位負責人特別提醒,由於降雪,尤其是雨加雪後氣溫較低,從夜晚到清晨,地面容易形成「地穿甲」,即在路面上結上一層薄冰,車壓後,極易打滑。對此,駕駛員,特別是新司機,駕駛車輛更要格外小心。市民群眾雪天出行最好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

雪天如何駕駛車輛

北方寒冷冬季的駕駛困難主要有兩點,一是氣溫低,啟動困難;二是路面滑,方向和剎車易失控。氣溫在-20°C左右發動露天停放的電噴汽車,很少遇到啟動困難,但是接近-30°C,常常發動不起來,特別是電瓶電不足的時候。

1、上車前清霜雪

上車之前清除汽車前後風擋、燈罩、後視鏡上的霜雪,清理腳底的積雪。重點是腳剎踏板不能沾上冰雪打滑。再查看防凍液、機油、輪胎。

2、嚴寒天氣發動汽車

空檔踩下離合,不踩油門,瞬時打火不打著,每次間隔10秒以上,最少打3次。目的是啟動潤滑系統。打著火以後,仍空檔踩離合,怠速熱車。1分鐘以後鬆開離合,若著不住,再踩一會。直至著住火後,鬆開離合,繼續怠速熱車1-2分鐘。

如果忙活半天還是打不著火,而且電瓶沒電了,就別再打了,電瓶受不了啦!有三種選擇:一是借它車電打火,二是換電瓶,三是拖到維修部。

3、冰雪路面起步

在又硬又滑的冰雪路面起步,掛2檔,小油門,抬起離合器到聯動處,略停一下,微抬起一點,車如果動了,繼續抬起來,緩加油,走車。如果車輪打滑走不起來,就踩下離合踏板,改掛1檔,然後再抬再踩,讓汽車前後晃動,逐漸擴大前後晃動的幅度。幾次後,看準汽車向前晃動時,抬起離合踏板,走車。如果還是走不起來,那麼看車後有多大距離,向後倒退一點,再試,往往都能成功。最後,還是走不起來,就要清理驅動輪下的冰雪,或墊砂土等,麻煩一點了。

4、鬆軟雪地起步

剛下的鬆軟積雪達到10厘米以上時,停車後再起步,也要掛2檔,小油門,慢抬離合,慢慢起步。要點是讓車輪慢慢轉動,千萬不要轉快了。如果按通常操作,車輪會打滑空轉,反而走不起來。如果雪地打滑走不起來,就往後退一點再試。實在走不起來,就要人推了,或者清理驅動輪下的雪,墊沙土等防滑物。

5、低速度

行駛中,在沒有把握的光滑路面,速度控制在20-30 公里左右,進入有車轍的正常通行道路,時速可達40公里,見到除雪後的黑色路面,可正常駕駛,但要時時注意可能突然出現的冰雪。

6、緩加油

在光滑冰雪路面行駛時,加油要輕、緩,加急了車輪空轉打滑、方向失控。

7、不空檔

在冰雪路面行駛時,更不允許掛空檔滑行。特別是下嶺下坡時,一定事先掛低速檔,穩妥行駛。

8、巧減速

在光滑冰雪路面行駛,從高速減為低速時,不能急收油、不能踩腳剎!只能用逐步減檔的方法來減速,利用發動機低速檔的制動力進行減速。速度很慢了才能收油、空擋、踩腳剎。

如果你不知道冰雪路面的剎車方法,抬起油門踩腳剎,後果不堪設想!

9、慢轉向

轉向也要先減速,然後慢打方向盤,適當加大轉彎半徑。轉向操作要均勻和緩。方向盤打急了不但不拐彎,反而使轉向輪打滑,失去方向控制。

10、走溝槽

車輪選擇走冰雪路面上的順向溝槽或車轍,起碼有一個車輪走在溝槽或車轍里,以防側滑。大雪覆蓋沒有車轍的地方千萬不能去。

11、保持距離

在冰雪路面,汽車隨時可能無規則打滑,應盡量遠離其他人和車,防範未然。

12、打滑失控怎麼辦

擺脫冰雪路面失控打滑狀態,不是踩剎車,反而是點擊油門,用間斷加油提速的方法,讓驅動輪找到作用點,恢復驅動能力,從而恢復汽車控制方向的能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