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4月9日電(關錦恆 鄭磊)0.01毫米彩色柔性顯示屏、柔性屏T恤和帽子、柔性傳感透明鍵盤……這些看似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通過中國企業研發的“黑科技”成爲現實。

深圳柔宇科技創始人、CEO劉自鴻說:“創新,應該給消費者帶去看得見的使用價值,用戶價值纔是我們做產品的出發點。”

深圳柔宇科技創始人、CEO劉自鴻。新華網 伍嘉煒攝

以創新精神勇闖柔性顯示“無人區”

2012年,29歲的劉自鴻與兩位“清華+斯坦福”的校友在美國硅谷、香港和深圳同步創立柔宇科技,專攻柔性電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在劉自鴻看來,每一個創新的行業都需要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演變。“關鍵是看方向有沒有科學可行性,團隊是否踏踏實實在解決問題,並將想法一步步變成現實。”

柔宇科技2018年率先量產的全柔性顯示屏。新華網發

柔性顯示是一個全新的產業。在2012年創業之初,柔性顯示尚不爲大衆所知,國際產業界認爲柔性顯示還是學術概念,未成熟到可以工業化量產。

經過無數次嘗試,柔宇創新開發了獨特的技術路線,通過新型低溫半導體工藝實現了中小尺寸移動設備的高分辨率全柔性顯示屏的量產。2018年6月,柔宇科技全球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不同於傳統固定曲面顯示產品)大規模量產線點亮投產。

“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創新讓人們更好地感知世界。”劉自鴻說,創新不是爲了炫技,而是爲了給用戶、給社會帶來價值,因此在公司創立時就充分考慮到產業化工作。

“柔性+科技”賦能大灣區未來生活

令劉自鴻及其團隊感到鼓舞的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重點寫到了新型顯示。

自成立以來,柔宇專注於柔性屏領域從0到1、從1到N、從N到N+的創新。劉自鴻說,柔宇不只是做柔性屏、柔性傳感的創新公司,而是同時實行“B2C+B2B”雙輪驅動,目的是希望將柔性屏快速應用到多個行業中。

“我們希望將柔性顯示、柔性傳感這樣的平臺型技術與消費電子、智能家居、智能交通、運動時尚、教育辦公、機器人等行業合作,用"柔性+"理念共同打造開發新產品。”

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柔宇科技積極以創新尋求高質量發展。柔宇2014年發佈了厚度只有0.01毫米的彩色柔性顯示屏和超薄的新型柔性電子傳感器,2015年起先後發佈3D移動影院、智能手寫本柔記、摺疊屏手機柔派等量產產品。

柔宇科技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實景。新華網發

柔宇投資超過100億元的國際柔性顯示基地,滿產規模超過每年5000萬片柔性顯示屏,可支持大量消費電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運動時尚、教育辦公、機器人等行業應用。

同年,柔宇發售首款消費級可摺疊柔性屏手機FlexPai柔派,這是將平板電腦和手機合二爲一的嶄新移動終端產品。

目前,柔宇已在國內外儲備2800餘項核心技術知識產權,並將產品銷售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劉自鴻表示,柔宇十分關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未來將進一步利用大灣區優勢,進一步吸引人才,推出更多新一代人機交互及萬物互聯技術和產品。

“柔性+”打開人機交互、萬物互聯之門

劉自鴻認爲,信息技術的未來主要有三點,第一是人機交互,包括顯示、傳感、生物識別等;第二是泛人工智能,在機器接受到信息之後會通過智能算法幫助人們做分析決策;第三是萬物互聯。“柔性+的技術能夠爲未來的感知、計算、互聯這三個方向帶來全新的價值。”

與傳統液晶屏不同,柔性屏要在極薄的薄膜上,堆砌千萬個的晶體管,再把發光的材料做上去,對技術和工藝的要求都非常高。

劉自鴻說,柔性摺疊屏改變的將不只是屏幕,“它將改變的是界面和人機交互的方式,硬件、軟件、商業系統、商業模式都會產生巨大變化”。

作爲一個快速發展中的年輕企業,柔宇在培育品牌的過程中,產品將不斷走到人們身邊,產生價值。

“未來,我們將心無旁騖繼續做好科技創新,爲社會創造更多有核心價值的產品和技術,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受人尊重的中國新時代高科技企業。”劉自鴻說。

作者:毛思倩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