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慄山暖

十年豆友

暑期檔又到了,換句話說,國產那個什麼月又到了。

每次一到那個什麼月,豆瓣評分都會成為網上議論的焦點,常見的說法像這些:

國產片在豆瓣自動降一分起評。

好萊塢電影在豆瓣再爛都有人捧。

豆瓣都是一羣裝逼犯,跟風秀逼格。

……

作為豆瓣十年用戶,這些說法真是看得膩了,很多都沒有根據,也沒有說到點子上。

而網路評分和電影產業、電影評價體系的關係,這個話題也日益得到學術圈的關注。

今天就來聊聊網路評分這個話題,並順便給豆瓣的評分正個名。先看最近這部惡評撲街的《變形金剛 5》的評分,很低,只有 4.8。

這部號稱要奪下 25 億票房的好萊塢巨片,得到了比好多國產爛片還差的評分。

反過來,同期上映的兩部國產片——《岡仁波齊》和《重返狼羣》,一個 7.8 分,一個 8.1 分,都相當不錯。尤其是《岡仁波齊》,廣受好評反過來助推了影片在票房上逆襲,眼看就要奔 8000 萬去了。一開始那麼低的排片率,誰能想得到今天?

《岡仁波齊》的勝利,某種意義上也是觀眾口碑的勝利,是網路評分體系的勝利。

電影作為藝術,最有魅力的一個地方,是我們創造了它,但並不能及時地理解它。

換句話說,電影的評價和地位,經常像股票一樣隨時間波動。每一時刻的評分,它只能代表那個特定時刻的狀態,我們可以隨時回顧、檢討,以便重新評估一部電影的價值。

在互聯網時代以前,人們評估一部電影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以文字寫成的影評,還有各種專業機構發布的獎項,所有這些做法,都是為了在源源不斷的浩瀚影像中,打撈、固定那些我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作品。所有的這些評價,既組成電影本身的一部分,也組成電影歷史的一部分。

如果以參評的人羣來劃分,電影評價主要有這麼幾個體系。

第一種是從產業出發的評獎,包括美國的奧斯卡獎,金球獎,又或者是各種工會獎項,還包括臺灣的金馬獎,香港的金像獎,也包括歐洲的幾大電影節。它們都來自行業的內部,是業內人看業內人。專業眼光和資本力量,是決定獎項歸屬的主要因素。

第二種是來自專業的評論者和研究者,它代表了媒體和學術的力量。到底哪些是經典電影,哪些是爛片,他們有很大的話語權。在短時間內,他們對影片的商業利益影響不如上一種大;不過在較長的週期內,評論和研究對電影價值的反思,往往帶來更持久的影響。

而第三種體系,要比前面兩種晚近得多,它是在互聯網影迷生態蓬勃之後,才建立起來的民間評價體系,它在國外的源起是 IMDb,在中國則是豆瓣。

就好像電影研究者們常說的「不存在唯一的電影史,只存在各種各樣的電影史」,電影評價體系也是一樣,它必然不能只有一種,而豆瓣龐大的評分庫,事實上構建了一個版本的電影史。

看電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它當然首先是一項娛樂,但大多數時候,它又不只是娛樂。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商品,承載了太多製作和消費它們的社會印記,這些社會印記,自然也包括我們到底是如何看電影,如何評價電影的。

看電影可以有兩種看法,一種是被動的看,一種是主動的看。好萊塢標準模式下的一些電影,就是專門為了這種「被動的看」而設計的,除了電影製作者給你看到的東西之外,別的什麼都不重要,你只要使用眼睛去看就夠了。

《變 5》,就是用大量的視覺刺激元素堆砌起來的這樣的電影。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而主動的看,是要調動觀者的經驗、分析、感受甚至是歷史觀去看的,是脫離了視覺快感和娛樂享受之外的一種看,這也是不少研究電影的人,很多時候並不以普通觀眾的身份去看電影的原因。

他們得出的結論也會和普通觀眾有一些差距。就好像爛番茄網站上,會劃分出專業影評人的新鮮度,和普通觀眾的爆米花指數,兩種評分系統。

作為一個寫電影的人,我經常也會在兩種「看」和兩種「觀看身份」當中搖擺。這兩種觀看方式沒有孰好孰壞,只不過如上面所說,是與電影史的多元類似的兩種不同方式罷了。

現在的很多觀眾,也會開始有「主動的看」和「被動的看」的交雜,他們在看過之後的評價,也開始會被越來越多的納入到電影的歷史中來。

大旗虎皮老師就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迷影文化史》,講的就是看電影的影迷們,是怎麼樣參與到電影史的構建中來的。

像是戈達爾、特呂弗這批從新浪潮走出來的巨匠,最開始也是普通的影迷觀眾,他們是從民間評價,走進學院派評價中的一批人。

又譬如《肖申克的救贖》這樣的影片,就是被影迷推進電影史榜單前列的作品代表。眾所周知,在 1994 年的各種獎項競爭中,《肖申克》幾乎都是落空的,最後是 IMDb 的排行榜拯救了它。

但是,與新浪潮《電影手冊》時期,大家還需要靠筆杆子在紙媒介質上撰寫影評不一樣。我們現在的時代,已經變成了一個被演算法統治的時代,克里斯托弗·斯坦納的一本叫做《演算法帝國》的書,就探討了在這個人與機器共存的時代,演算法和機器學習技術,是怎麼樣統治我們的生活的。

這麼說可能有點不著邊際,但是看看一般院線電影動輒上萬的評價人數(上面截圖的《變 5》有 8 萬多人評價,《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有 84 萬人評價,IMDb 上則是 182 萬人),你大概就能理解了。

我們正在開始把自己的觀影體驗,變成短短几十字的評價和一個具象化的分數,主動地上傳到網站,數據,成了我們用於計算我們觀影體驗的工具;也成了後來者,用來參照並決定自己觀看與否的標準。

我們的情感、判斷乃至私人體驗,都變成了可被隨時讀寫,輻射進世界網路,在技術意義上永遠不可被摧毀的數據流。

斯蒂格勒曾經在《自動化社會》一書中,對此有過相關的論述。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被數據定義,被數據覆蓋,被數據撕碎了又重新組合的時代。

所以,時光若是倒回三十年,並不存在這類使用數據去評價電影的平臺,也不會有豆瓣 Top 250 這樣的榜單,可能也就不會有那麼多被影迷們推到臺前來的經典電影了。

相對於更多帶有專業性的學院派評論來說,普通觀眾的民間評論有著更為廣大的羣眾基礎,它們更多決定著電影在市場上的走向。比如在學院派中評論並不討好的《夏洛特煩惱》,豆瓣 7.4 分,票房 14.41 億,這就是觀眾的自發選擇。

但我想尤為強調的是,任何一種評價體系,都有它的侷限性。專業評獎會被資本和人情影響,影評人和研究者常常過於「勢利」,而民間大眾評價,相比其他評價體系,會體現出情緒化或者是從眾心理,這都非常正常。

今年初奧斯卡評獎前後,IMDb 上就出現了集體給《我不是你的黑鬼》刷低分的用戶。

《一條狗的使命》,因為疑似的虐狗新聞,在 IMDb 上被動物保護主義者打了很多 1 分。

雖然有情緒分,但在樣本量大並且有排查的前提下,情緒分不會對最終評分產生影響。

在國內各種電影的評分系統裏,豆瓣毫無疑問是影響力最大的。凡影做過一次調查,結論是「週末上映的電影,豆瓣評分每提高 1 分,其週末票房收入就會增加 35 萬元」。

而有些人說的外國電影在豆瓣評分高,國產電影評分低,可能是受到倖存者偏差的影響。因為能引進到國內的外國電影,一般都不會特別差,因為引進發行本身就是一輪篩選工作。

如果真的特別差,就像《變 5》,評分是不會放過它的。

但國產片就不管優劣,無差別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這裡面肯定會有一大部分是貨真價實的爛片,但好片從來不會真的被埋沒蒙冤。

歸根結底,這還是取決於電影本身的質量,和當下的用戶心態。

不同的社區用戶,具備不同的趣味和傾向。豆瓣作為一個影音書社區,和貓眼、淘票票、格瓦拉這類主營票務的社區就明顯不太一樣。你知道嗎,在票務 app 上,很少有電影低於 8.0 分,若一部電影只有 7.0 分,那十有八九是超級爛片了。

在票務 app 上打分,是一種即興的消費評價,類似淘寶購物完了給個好評差評,而對豆瓣用戶來說,在豆瓣上打分,那是構建個人觀影歷史的嚴肅行為,必須把一部電影放到影史殿堂去縱橫上下比較,才能給出最後的評判。

因此同樣是評分,貓眼評分和豆瓣評分就不能直接劃等號。

但就像不會具有唯一的電影史一樣,也不應該存在「XX平臺的用戶就是XXX」這樣的標籤化說法。

評分網站的分數,雖然只是個數字,但是它的確真實攜帶了觀者的感受,綜合了多元的評價人羣,比起厚重的電影史書本來可以即時取用。它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是來自民間的敘述,它的重要意義遲早會得到更高的承認。

因為這些民間評價,因為我們打出的每一個分數,都在深刻地參與製造一部電影的社會印記,它構成了電影本身的一部分,它是正在發生的活生生的電影史。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