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想来,国产犯罪故事已成为一个重要类型和取材。

 

几天前,崔斯韦导演的处女作《雪暴》上映。


这个集合了暴雪、极寒、凶杀、罪恶、人性贪婪,有着一场场发生在高山林场里对决的故事,是国产犯罪题材影片的最新尝试。

 

  

细想来,国产犯罪故事已成为一个重要类型和取材。


比如刚过去的四月份,犯罪题材的《反贪风暴4》票房一枝独秀,《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口碑当仁不让。而在《复仇者联盟4》的强势排片下,《雪暴》的票房想必是难与前辈一争高下了。

 

但是,对于崔斯韦等新人导演而言,犯罪故事有着非一般的意义。


以近五年为界,忻钰坤、董越、李雨禾、唐高鹏、徐兵、王一淳等新人导演在其创作初期均选择了犯罪题材。


一个个犯罪故事成了他们进入影视行业的敲门砖。

 

 01 

犯罪题材+新人导演=最稳妥的表达

 

挥别了新人导演扎堆拍青春片的风潮,现在迎来的是犯罪片的黄金期。

 

在笔者看来,犯罪题材是最适宜新人导演去涉猎的故事样式。


对于很多70末、80、90后导演而言,他们的青春期不是浸淫在香港的警匪片、黑帮片里;就是在好莱坞电影里领略西部荒蛮中阳光下的罪恶以及东部都市阴雨绵绸里的罪行;以及涉猎新世纪以来,还算能凑上一脚的韩国犯罪电影。他们对这一题材已足够了解。

 

 《八恶人》

 

犯罪故事对于创作初期、生活体验尚不算丰富的导演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此题材的高度假定性,即便是改编自现实故事。


高度假定性指的是它并非大众的日常经验,不像青春片、爱情片、剧情片等有大众生活的共识做基础。

 

同时它的程式是相对固定的。故事的中心事件是犯罪,通常会牵扯到三种人物,犯罪者、执法者以及无辜者。至于三种人物谁是核心,则依据不同故事侧重而定。


 

比如《雪暴》里,执法者森林公安王康浩(张震饰)、犯罪者是以老大(廖凡饰)为首的掘金悍匪三人帮,而无辜者以医生孙妍(倪妮饰)为代表。


三组人物间的关系随着故事一步步走向高潮而胶着在一起。当然,王康浩是绝对的第一号人物,整个故事有他完整的成长路线。

 

正是因为假定性高且程式固定,所以更利于编导展露巧思,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讲故事的能力。加之犯罪故事一般鲜少涉及特效,制作成本上相对低廉,易操作。


新人导演在小体量故事上展现的出人意表的才华,是其引起行业侧目和资方认可的关键。

 

 

典型例子便是青年导演忻钰坤。


2015年,在成本仅170万的《心迷宫》里,忻钰坤用了多线交织的拼图式叙事方法,为观众带来了意料之外的翻转和观影快感。


同时,忻钰坤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到了2018年时上映的《暴裂无声》已是一部成本升级,工业化制作精良的作品。

 

犯罪故事讲好了之后,拥有明星级卡司已不再是新人导演的奢望。


《雪暴》剧本里特有的画面感吸引了张震加入,而他推荐了气质与冰雪相称的倪妮饰演片中唯一的女性角色。


同时,犯罪故事里往往对人性深处的黑暗和挣扎做深入的探讨,人物的深度、演绎的难度兼具。

 

这些耀眼的、有魅力的角色对于演员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比如《全民目击》里情感复杂的爸爸打动的孙红雷,温仕培导演的犯罪题材处女作《热带往事》(尚未上映)则聚集了彭于晏和张艾嘉等。

 

 

综上而言,做好功课,研究好剧本,犯罪题材确实是最具有当代性的题材,对于新人导演而言也是比较容易入手的题材。

 

 02 

“华语犯罪图谱”之新人导演:

探索型、商业感和港式风味

 


如上面图表所示,每年均会有新人电影导演加入到犯罪题材的创作中。


从2013至2015年的试水期,出现了《全民目击》和《心迷宫》这样的佳作;2016年过渡期,出现了三足鼎立局面。


内地文艺范儿的犯罪片《黑处有什么》,票房和口碑双赢的犯罪类型片《火锅英雄》以及香港新人导演刘浩良的犯罪喜剧片《冲锋车》。

 

2017年、2018年则是第一个高产期。


忻钰坤的《暴裂无声》、董越的《暴雪将至》有口碑和奖项加持,商业类型范畴里的犯罪故事的票房触碰到了“天花板”,4亿成了最高值。这个最高峰由《嫌疑人X的现身》(4.01亿)创造。

 

  

而统观他们的犯罪故事创作,基本上可以分为试图兼顾商业性与个人表达的探索型,走正统商业风的、诉求于市场的创作,以及港式犯罪片的嫡系、香港电影人的港味风格。

 

对于探索型的导演而言,艺术表达、人物塑造和创新是甚于商业性的。他们的创作显然并没有顺着票房逻辑走,没有华服和亮眼摩登的建筑。


他们把故事安在白雪覆盖的吉林长白山(《雪暴》)、渺无人烟的戈壁(《未择之路》)、草木凋零肃杀的内蒙(《暴裂无声》)以及阴冷潮湿的南方小城衡阳(《暴雪将至》)。

 

 

环境赋予了人物相应的生命状态。


把环境融入电影叙事中,营造电影氛围,是具有电影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如《雪暴》里漫天飞雪的芦苇荡,为张震和廖凡一正一邪两个人物摇摆不定的命运增添了注解。

 

而就商业类型感强的犯罪片来说,有两个特色。


第一,成绩不错的《嫌疑人X的献身》、《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脱胎于小说。前者是中国观众最耳熟能详的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作品的汉化,后者则源于罪案型网剧的崛起,带出原小说的电影改编热。

 

 

第二,国产罪案剧的导演好手比如五百、徐纪周跨足进电影导演行列,自然比其他新人导演有更强的节奏把控能力。


在类型领域里,有一个独特的存在,便是杨庆。从《夜·店》到《火锅英雄》,均是小人物做主角、犯罪带出了荒诞感。同时他的创作里有着极其深重的“影迷”情结。

 

至于香港导演那一脉里,刘浩良(《冲锋车》)是资深编剧,吴品儒(《惊天破》)则是有名的制片主任起家。


在行业内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试换跑道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只是相对于刘浩良的持续创作,吴品儒的玩票性质更重些。

 

 

毕竟,由刘浩良执导的《限期破案》已在预备上映的日程里。


而内地市场似乎更看重港片的“老字号”,庄文强、林超贤、王晶、杜琪峰等等。进入内地市场的“港式风味”也是经过摸索后的改良版,新人导演或许有更长的路要走。

 

 结  语 

 

长路漫漫,自然是每个新人导演均要面对的职业之路。犯罪题材的创作,对于一部分新人导演而言只是一个资格证,并非是他创作的唯一手段。

 

同时我们也鼓励那些有志在犯罪题材领域做深耕的新人导演们,因为全世界观众对于此种类型的期待是相似的,犯罪片中的剧情、主题、视觉元素有着超越语言的共通性。

 

这就是为何犯罪故事会成为跨国翻拍的最佳选择。我们期待有更多精彩的华语犯罪片走向世界,这需要新人导演的努力。


— THE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