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喫瓜民眾還在關心雷軍是否會兌現十億賭注承諾的時候,董明珠已經開始了新的征程——向2023年實現6000億的目標發起全面沖刺。這意味著董明珠要在未來5年,再造兩個「格力電器」,挑戰不可謂不大。

1、格力空調「大敗」小米手機

4月28日晚間,格力電器公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格力電器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2億元,同比增長33.33%;實現凈利潤262.02億元,同比增長16.97%,業績表現十分出色。而在格力電器年報正式公佈之後董明珠和雷軍之間長達五年的「十億賭約」也終於塵埃落定。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1張

2013年12月12日,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盛典上,雷軍與董明珠打賭:「如果小米在5年內營業額擊敗格力,董總輸我一塊錢。」董明珠則霸氣回應:「要賭就不賭一塊錢,我跟你賭10個億,讓全國人民作證。」隨後雷軍表示同意。

而早在上月,小米集團已經公佈了2018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小米2018年總營收為1749億元人民幣,經調整利潤86億元人民幣。在與董明珠的對賭中,雷軍以營收251億的差距徹底落敗。

接下來,雷軍是否會兌現承諾、以何種方式兌現,我們不得而知,但能夠肯定的是,在這次五年之約董明珠可以賭贏雷軍,格力的「王牌」業務——空調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格力電器的分業務收入構成看,空調在2018年為格力貢獻了1556.82億元,佔總營收比重達到78.56%,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6.15%,這說明空調為格力確保營收大幅增長扮演了「壓艙石」的角色。

另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資訊中心數據,2018年空調市場TOP 3品牌的零售額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72.1%擴大到73.6%,強者愈強的局面進一步凸顯,這表明格力在自己擅長的空調領域仍然保持絕對優勢。目前,格力的家用空調年產能已達6200萬臺套、商用空調年產能已達700萬臺套。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2張

2、6000億營收目標還將靠空調?

盡管格力在董明珠的帶領下,實現空調業務收入的大增,但要想實現總營收增長2倍,即2023年6000億元的營收目標還是存在不少困難的。

2018年11月,格力電器與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簽約,成立「格力明珠產業學院」。在成立儀式現場,董明珠致辭表示,按照部署,格力電器到2023年營業收入要達到6000億元這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創新性人才。至此,有關格力電器未來營收目標的消息不脛而走。

對於格力的營業能力,市場有目共睹。從2005年營收156億,到2018年增長到2000億,格力電器實現了近13倍營收增長。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2015年1005.64億的營收額,格力在三年內實現了營收翻倍,董明珠也徹底實現「再造一個格力」承諾。但換個角度來看,銷售出身的董明珠已經將銷售空調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3張

盡管格力的空調業務實現了將近26%的增長,但是空調行業已經進入飽和期,格力距離空調行業的天花板已經不遠了,換句話說,格力想光靠空調業務實現6000億元的營收目標顯然做不到,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做大做強。這一點董明珠自然也能想到,對於她而言,格力電器向多元化發展轉型勢在必行。

筆者注意到,目前格力電器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產業覆蓋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通信設備等四大領域。而在2017年,它的定位還是「一家大型電器製造商」;在2018年,其定位是多元化全球工業集團當時缺少了「科技型」的字眼。

3、生活電器——董明珠的新「戰場」?

公司藍圖描繪得如此宏偉,那麼董明珠能否真正帶領格力走向多元化呢6000億的營收目標是否能夠實現呢

光吹不練不是董明珠的風格,事實上,董明珠已經在這條路上下了不少功夫,並且取得了一定成就。

據2018年年報,在生活電器領域,格力實現收入37.9億元,同比大增64.9%,其在去年整體營收中的佔比從前年的1.55%提升至1.91%;在智能裝備領域,格力實現收入31億元,同比大增46.19%,其在去年整體營收中的佔比從前年的1.43%提升至1.57%。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4張

可以說,格力在智能裝備、生活電器兩大領域的表現十分亮眼,業務的增長速度均超過空調業務26%),盡管營收佔比不高。

不過,格力要想切入生活電器這塊領域,擺在面前的困難還是挺多的。在冰箱市場,有海爾、西門子、美的等幾大巨頭瓜分;在洗衣機市場,形成了由美的與海爾把持的雙寡頭壟斷格局。格力要想突破別人經營多年的領地,其難度就好比其他對手想挑戰格力的空調「領導者」一樣難。

除了固有的競爭對手外,格力還要面對以小米為代表的進入家電市場的網際網路企業,預料在邁向生活電器市場的路上,格力不會走得那麼從容。

這次格力在生活電器業務取得高速的增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格力龐大的銷售體系以及品牌知名度。

截至2018 年底,格力擁有26 家區域銷售公司,網點有4萬多家,同比增長12.5%。格力不僅與蘇寧、國美、阿里、京東等保持良好合作,還與華發、恆大等房地產商進行戰略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升電商通路的銷售質量上,格力也在持續發力。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5張

另外,格力已經成為中國高質量製造的品牌象徵。在消費者的潛意識中,格力是一家願意在產品研發上進行投入的企業,所以消費者對其生活電器產品難免保持同等的信賴。數據顯示,2018年,格力研發投入達72.68億元,同比增長26%,目前已有近 1.2 萬名研發人員。

從這兩點來說,在生活電器領域,格力具備「殺入」市場的基礎和天賦,但消費者是否還會繼續買格力的賬還很難說,因此格力要在這一業務上取得重大突破,還充滿著不確定性。

4、高端裝備獲一眾行業巨頭「傾心」

對於生活電器業務,董明珠懷揣的心態應該也是「且做且看」,要不然不會遍佈撒網,把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也納入到格力的產業版圖之中。而且,長期來看,它們的市場開拓潛力遠比生活電器要大。

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的數據,2018年大陸通信設備製造行業收入或達到3.2萬億元,未來四年(2019-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25%,2022年將達到5.1萬億元。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6張

高端裝備行業就更不用說了,市場規模更為驚人。高端裝備是發展中高端製造業的基礎,是強國和富國的保障。數據顯示,2017年,大陸高端裝備製造業銷售收入達到9萬億元。預計未來五年(2018-2022),大陸高端裝備製造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7.66%,2022年將達到20.7萬億元。

面對誘惑力極大的市場,董明珠在它們身上費的功夫遠比生活家電要多。據公開資料顯示,格力在這兩塊的佈局明顯更大。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7張

在高端裝備領域,格力的主攻方向包括智能裝備、精密模具兩個業務模塊。在智能裝備業務,目前,格力已設有六家專業化智能裝備公司,產品覆蓋十多個領域,超百種規格產品。在精密模具業務,格力的模具已可滿足3C、醫療器械、家電、 汽車、光學器件等領域的模具需求。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8張

雖然格力的高端裝備起步較晚,但總體上發展較快、趨向完善,更為關鍵的是得到了一眾行業龍頭的信賴,收穫了不少訂單,未來大有可為。

5、「死磕」晶元,搶佔5G手機制高點

現在,市場爭議比較大的是格力進入通信設備領域。通信設備領域主要包括物聯網設備、手機、晶元等業務,不僅門檻很高,而且競爭激烈,進入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因此即便格力已經砸下了重金,但短期還沒取得任何成績。

去年,格力就在晶元業務上積極佈局。2018年8月,格力斥資10億元,設立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還斥資21.15億元,設立珠海融林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事宜,以間接參股安世半導體——世界著名半導體公司恩智浦曾經剝離的標準件業務。

除了繼續「死磕」晶元業務,2019年格力還定下了新的目標——重新發力手機業務。公司公告稱,2019年,格力電器將加快手機更新迭代速度,結合格力特有的智能家居生態,打造具有格力特色的物聯網手機;同時在5G手機技術研究上實現突破,為格力5G手機推出奠定基礎。

格力手機,具有濃濃董明珠風格色彩的手機,從上線市場之處就備受爭議,至今沒有喚起消費者的共鳴。此前3月份,格力商城上線了格力手機3代,售價為3600元,然而過去了1個多月,銷量僅售出33臺,非常慘淡。這次董明珠想要推出5G手機,恐怕市場還是照樣不買單。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9張

6、董明珠或成真正的格力「女王」

不管現在的情形怎樣,短期內,估計還是沒人有底氣說董明珠完成不了6000億營收的目標,畢竟董明珠已經帶領格力創造了一個個商業奇蹟。

更何況,近期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或將加快她實現這一目標。早前,格力集團釋放了格力電器「混改」的信號,這意味著董明珠將有機會直接操盤格力電器的大局、徹底激發它的創造力。

10億賭局贏下雷軍後,董明珠要轉型5G手機「再造一個格力」? 財經 第10張

4月8日,格力電器曾公告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如果本次股權(現控股股東為地方國資委)轉讓成功,那麼最後的接盤方有可能包括以董明珠為代表的管理層。其結果將有利於公司管理層長期穩定,也將便於公司對優秀人才實施以股權為主的靈活激勵政策。

總的來說,格力要想實現6000億元的營收目標、要想實現多元化的發展,必不可少需要一個長期穩定的領導者,而董明珠無疑是當前最合適的領導者。從空調巨頭到全球工業集團,格力的重新定位讓我們看到了董明珠巨大的「野心」,而董明珠的「才華」能否支撐起她的「野心」,接下來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