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衛生,指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預防精神疾病、身心疾病或者引起缺陷的發生。注意心理衛生,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健康、生活滿意,能夠妥善處理面臨的問題,應付複雜的人際關係,經受得住外界各種緊張壓力或社會變遷的困擾。

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場所,老人精神狀態和家庭關係、家庭氛圍息息相關。因此,家庭成員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體諒,促進家庭和睦。駿豐頻譜公司總裁陳險峯指出,「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衛生,對於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家庭和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避免退休後無所事事,產生孤獨感,造成心情抑鬱,老年人應注意生活規律化,並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工作與娛樂活動,使精神生活充實,情緒健康。老年人適當地做些工作,不僅有利於社會,而且有益於健康,在工作中獲得心理滿足。但切莫過於緊張,否則強大的精神壓力導致心理不平衡,影響身心健康。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緊張,往往引起老年人心情不愉快,有時老年由於疾病等原因心情不好,同家人的關係呈現緊張,這是不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因此,對老年人尤需建立一種和睦的家庭氣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