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兩人不相上下可以說,大家也都是非常喜歡尤小剛的《孝莊祕史》,也就除了這部電視劇,其他的也都沒有太好,這類似劇拍的好的緣由也是他有一個很好的法寶:把「祕史」拍成「蜜史」,所以有《孝莊祕史》中大玉兒與多爾袞、皇太極,《皇太子祕史》中胤礽與如玉、雲兒、舒倫,《太祖祕史》中努爾哈赤與五個美女,《康熙祕史》中康熙等四人之間的「糾葛」。哪怕是新瓶裝舊酒,演員的重複使用和角色的換湯不換藥。那些只關心「感情」是否動人曲折的花癡當然趨之若鶩,大不了說句「這只是電視劇,要較真的看紀錄片或翻書去」就完了。除去男女感情,這些電視劇也沒有什麼真正的看頭,說白了也就是古裝言情劇。大部分作品也沒說口碑很好吧?以不好不壞的居多。說那些祕史也都是尤小剛打著「祕史」的旗號,實在搞得就是娛樂虛構,因為他說自己的劇是「祕史」,「祕史」也就意味著不為大多數人所知,那麼,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誰又能判斷你講的到底是歷史還是戲說?所以,歸根結底尤小剛製作的那一堆「祕史」劇,全都是假的也就是說著玩的,看者有心吧,可能覺得自己看完了又瞭解了一些什麼令人開心不為人知的事情吧。

至於於正作品,那是因為炒作過度作品又雷,當然被罵了。大部分劇都是古裝劇,非歷史正劇,均為戲說、穿越或傳奇,劇情背景從漢朝、唐朝、到清朝和民國,電視劇也都是充滿瑪麗蘇、傑克蘇,劇情低幼荒唐,經不起推敲同時改編顛覆原型,感情線荒唐,充斥大量現代臺詞,所選演員青春鮮肉,顏值高演技差,而且在播出之前電視劇話題炒作一流。但是如果沒有需要深究的事情的話,其實看看這種有些腦殘的劇也不是不好,畢竟演員什麼的也都非常值得看和喜歡。還有於正的作品有很大的爭議也和其本身有關係,創作出來的電視劇有疑似抄襲的事件,同時個人習性也是不太好,打人啊和演員有過節啊什麼的,如果說他的劇真的也是很受歡迎的話,也就是在前期,剛開始電視劇市場一是還沒有同類型穿越劇,二是良心劇的強大對手也是還沒有出現,現在的觀眾也是越來越刁鑽,但是於正本人卻沒有變,他的電視劇思維也基本跟不上觀眾。

不過把兩人放在一起對比可能對方都覺得不削一顧吧,畢竟尤小剛的那些「祕史」劇還沒有如今於正劇搞的那麼誇張和離譜,但是,於正劇產生的根源不就是尤小剛那一堆「祕史」劇嗎,如果說於正的劇之於尤小剛的「祕史」劇是過火的話,那麼,尤小剛的「祕史」劇與之前國內的歷史劇相比,就是本質追求和創作方向的完全不同,於正的雷劇總體是跟著尤小剛的「祕史」劇的道路走下去的,只不過他走得更遠而已;但是此前的歷史正劇,則與尤小剛的「祕史」劇根本走的不是一條道。所以也不可拿來一同比較,這個完全看個人喜歡。


關於「尤小剛和於正相比,誰拍的古裝劇更好看?」這個問題我覺得不能簡單直白的做出回答。

如果按照劇情、影響力、還原度來說,尤小剛更勝一籌。他執導的《孝莊祕史》,掀起了古裝劇的新風潮,開闢了「祕史類型」劇目的先河。之後的《皇太子祕史》、《太祖祕史》、《康熙祕史/康朝祕史》、紀錄片《前清祕史》、《楊貴妃祕史》、《西施祕史》、《乾隆祕史》等一系列祕史類型作品。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如果按照吸睛、話題度、流行度來說,於正更有優勢。他參與製作的《美人心計》、《宮鎖心玉》等不僅流行度非常高,而且他的作品成為了造星工廠,走出了很多當紅小花和小生,比如陳曉、趙麗穎、袁珊珊等。他擅長出品和製作古裝劇,比如《唐宮美人天下》、《宮鎖珠簾》、《宮鎖沉香》、《新笑傲江湖》、《宮鎖連城》、《美人製造》、《神鵰俠侶》、《大漢情緣之雲中歌》、《班淑傳奇》、《朝歌》、《鳳囚凰》、《延禧攻略》、《皓鑭傳》等等。其中《宮》系列、《美人》系列等古裝劇已經成為了極具「於正風格」的代表性作品。今年大火的《延禧攻略》更是一改畫風,製作人於正在劇中不僅使用了高級的莫蘭迪色,還將「中國元素」進行到底,像崑曲、刺繡、打鐵花、緙絲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在這部作品中美輪美奐的展現出來,看來在宣傳東方神韻的傳統文化上於正是認真的。希望他之後的影視劇作品也能一直延續下去。

影視劇文化市場,需要百花齊放,需要互相激勵,需要開拓創新,更需要精誠合作。希望兩位老師,在未來的日子裡為廣大觀眾奉獻更多、更好看的影視劇作品!

文:小娛曉娛


喜歡尤小剛。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尊重原著。比如:87版《紅樓夢》,大家之所以喜歡他,是因為這部劇在創作之中足夠用心,它還原了劇情。哭就是哭,笑就是笑,沒有現在所謂的滴眼藥水。

2、得民心。比如:《西遊記》,雖然六小齡童一家人都是猴王,可是六小齡童演出了彩兒。當前幾年的猴年春晚某臺沒有請猴王來的時候,大家就會覺得少了些什麼。但當地方某臺請了猴王演出的時候,而且把效果做的很到位,很棒的時候,大家就覺得,這纔是猴年春晚該有的樣子。而且在得了民心的情況下,那個時段的收視率,和後期這個節目的單獨地點擊率、熱搜都很高,那這就是「得民心」很重要的一點。

3、做旁觀者。粉絲有粉絲的私心,當然,我並不是說所有的粉絲都是瘋狂的,因為還是有很多粉絲,他們是理智的。他們可以給予很多在角色上的提議、和前期對角色的把控,其實就這些方面來說,他們是不輸給專業人士的。而專業人士現在更多考量的,除了流量、收視率、回報等問題,不會去考慮太多,細節問題,那麼這個時候,我認為專業人士應該去做一個旁觀者。

4、細緻入微。不管是什麼劇,細節是一定要把握好的。比如:亮劍中,李幼斌的八路軍服裝,很臟各種點子、油星什麼的,那麼當大家看到這個造型的時候,就不會覺得有違和感。很有可能這一幕拍的時候,因為牆上的廣告電話會穿幫,但是當大家在看劇的時候,有誰會注意到牆上這一幕?大家都或許是在看,李幼斌扮演的李雲龍,是如何被媳婦趕出家的。但是李幼斌在亮劍中,如果他的八路軍軍服從頭到尾都很乾凈,一點兒泥點兒、塵土都沒有,有誰會覺得他是個軍官?是個粗人?可能有人會說楚雲飛也是軍官,他穿的就很乾凈。這話沒錯,但是楚雲飛畢竟是國軍的,而且他是一個書生,而且從一些細節你可以看出來,楚雲飛是個很明事理的人,不會去犯渾、耍橫,所以他的軍裝很筆挺,披肩的垂度很好,也是可以有所參考的。

5、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一個劇、一個電影、一個IP劇,它的好不好,從來不在於演員、班底、粉絲、擁護者的多少,而是在於時間。一個劇,只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麼它纔可以被稱之為好劇;但如果只像是秋天的紅葉一般,燦爛了一季,可能確實也有演員因為它而斬獲了影帝、影后,那麼這個劇,只能稱之為成功,並不能成為是好劇。

以上5點,就是我的看法。


如果尤小剛和於正比的話,我覺得他們不是一個等級的導演。我喜歡尤小剛老師的孝莊祕史,可以這樣說吧,之後的清宮劇,沒有一部我覺得是可以超過孝莊祕史的。不管是演技,還是演員,還有故事情節,於正是導不出這種片的。我是一個90後,我卻不喜歡楊冪,楊穎,還有現在延禧宮約我一集都沒看。我卻看了周迅演的如懿傳,挺好看雖然皇上演的不怎麼樣,可是裡面的演員演技還是很好的。於正的戲故事情節不深入人心,反而覺得特別年輕化,帶動不了情緒。所以我是喜歡尤小剛老師的戲,特別是孝莊祕史,大愛


尤小剛的祕史系列

於正的偽清宮系列

借用章·承恩·孫齡童一句話

戲說不是胡說

改編不是亂編


尤小剛!!!!!!!祕史系列看得我現在都久久不能忘懷!


於正注重的是在服飾與視覺上的效果,演員的熱度要求比較低吧


於正吧??完全個人喜好(?▽?)


還是喜歡於正的。環境和服裝,道具,歷史角度都很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