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戰升級與經濟趨緩壓力下,中國人民銀行昨 (17) 日意外展開中期借貸便利 (MLF) 操作,市場更預計,10 月前後很可能再次實施定向降準。

人行昨天無預警展開 MLF 操作人民幣 2650 億元,無逆回購操作。市場人士表表示,人行選在這個時間點展開 MLF,是在提前補充流動性缺口。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首先,9 月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集中發行期,在 7 日全額續作 MLF 到期量後,這次新作人民幣 2650 億元 1 年期 MLF 補充流動性缺口,避免流動性環境受較大影響。

再來,中秋節假期和國慶假期即將到來,一般民眾現金需求也會跟著增加,最近三年 9 月底 M0 均比上個月成長人民幣 2000 億元左右,人行先行投放資金以補充流動性缺口。

市場人士更指出,「縮短放長」的資金期限調控顯示,該去的槓桿、該守的指標還是要繼續執行下去。

中信固收團隊指出,在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過程中,透過定向降準來放大貨幣乘數是有助寬信用的重要管道。目前存款增速緩慢,中長期流動性缺口仍然存在:一方面,10 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量和第四季 MLF 到期量較大;另一方面,今年以來的 MLF 大量操作造成了 MLF 餘額的快速攀升。

以工具對沖的角度看,9 月底聯準會再度升息幾乎已成定數,人行很有機會小幅跟著升息,在此同時的定向降準對沖顯得更為重要,預計 10 月前後可能再次實施定向降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