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匠心与哲思生活


                              ——在吴晓波频道新匠人大会上的讲演


今天的新匠人大会,主办方让我讲一讲《带着匠心与哲思生活》这个题目。这是一个好题目。匠心与哲思,是人生的两个法宝。带着哲思生活,人生就有方向和目标。带着匠心生活,人生就有情趣和格调。哲思使人生有大格局,匠心把大格局落实到创作上,两者的结合,使人生充满意义。围绕这个题目,我讲四点想法。


造物主是伟大的匠人
01


常言道,巧夺天工。天工,造物主的工艺,是巧的样板,造物主是伟大的匠人。人类的哲思是怎么开始的?就开始于对天工之巧感到惊奇。哲学开始于仰望星空,这句话不只是形容,是历史的事实。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从泰勒斯开始,都是天文学家,他们看见日月星辰和谐运行,因此对造物主的匠心感到惊奇,要探究造物主创造宇宙的伟大工艺,哲学思考由此开始。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我只说一说毕达哥拉斯,他对天工之巧、造物主匠心之伟大,感触最深,思考最透彻。他追问宇宙秩序的和谐从何而来,结论是在于数的比例关系。造物主严格按照数的比例关系,创造了宇宙中的天体及其运动。他还认为,音乐的美也在于数的比例关系,因此天体运动的和谐会产生一种音乐,他说他能够听见这种音乐,而一般人因为从出生起就在听,习以为常了,所以听而不闻。在毕达哥拉斯眼中,宇宙是造物主的一件工艺作品,我推测,它有点儿像一个巨大的八音盒,精密的机械装置一边运转,一边歌唱。


伟大的科学家,同样是因为对天工之巧、造物主匠心之伟大感到惊奇,立志要探究宇宙之谜的。爱因斯坦说,科学研究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是一种宇宙宗教感情。他给宇宙宗教感情下的定义是:对宇宙秩序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他说,正是怀着这种激情,科学家们才会有无穷的毅力和耐心,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个寂寞的日子。


造物主的匠心,不但体现在日月星辰的宏观的创造上,而且体现在地球上生命的微观的创造上。在这方面,诗人的感觉最敏锐。泰戈尔在荒野里看见一朵野花,赞美说: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即使一朵小小野花的创造,也倾注了造物主无比的专注和耐心。



我谈论造物主的匠心,当然是一个比喻。我想强调的是,匠人精神具有一种神圣性。造物主是神、上帝,它精心创造宇宙万物,不是为了讨好谁,因为它是至高无上的,不需要讨好谁,更不是为了卖一个好价钱,因为它是全能的,钱对它没有用处。匠人精神同样如此,耐心,专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的目的,只是在追求完美和极致本身。当一个人这样精心制作一个作品时,他的态度和心情接近于造物主。


所以,匠人精神是一种信仰。匠人的心中,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他的人工之巧,是对天工之巧的学习和致敬,人间的能工巧匠,是造物主忠诚的弟子和信徒。


匠人精神是民族整体文化品格的体现
02



让我们从天上回到地上。如果说,从人类与造物主的关系看,匠人精神是一种信仰,那么,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匠人精神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特别有匠人精神,这不会是一种孤立的品质,而一定是这个民族整体文化品格的体现。


以德国制造为例,德国制造是匠人精神公认的典范。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帕金的染料,拜耳的制药,到西门子的电器,克虏伯的钢铁铸造,本茨的汽车,蔡司的镜头,德国人的确引领了工业和技术的发明,并且每种产品做工精良,有口皆碑。前些天我做了一个眼睛手术,换上了人工晶体,现在我眼睛里有一个蔡司镜头。以前我戴一千五百度的近视镜,视力只能达到0.5,现在我戴二百五十度的近视镜,视力可以达到1.0,我是德国制造的受益者。


关于德国制造的缘起,有一种说法。1876年,在费城博览会上,德国的工业产品被评为伪劣产品。1887年某一天,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律,规定德国产品必须注明“Made in Germany”,让人们警惕这是劣质的德国货。据说这一天就成了“德国制造”的诞生日,在这之后,德国企业发奋图强,把“德国制造”由耻辱变成了荣耀。我认为事情决非这么简单。


事实上,德国的工业崛起,是以文化崛起为背景和基础的,是文化崛起的一个结果。在时间上,文化崛起比工业崛起早一个世纪。德国长期处于分裂和落后的状态,由上百个小公国组成。从18世纪中叶开始,有赖于两大力量的交集,德国在文化上迅速崛起。这两大力量,一个是普鲁士开明君主弗里德里希二世厉行的变革。这位君主酷爱文化,他成立了一个科学院,把最强大脑集合在自己周围;他写诗和论文,和当时的思想领袖有上千封通信,其中和伏尔泰的通信就有六百多封。另一个是温克尔曼、沃尔夫、莱辛等启蒙思想家对人文主义的大力倡导,被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在那以后,文化兴国成为朝野共识。



文化兴国的核心是教育。其中,19世纪初在威廉·洪堡领导下进行的教育改革,对文化崛起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主要措施有三个。第一,建立普及义务教育体制,设立公共图书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第二,从高中开始,学校实行双轨制,实科中学培养职业人才,毕业了可以上高级职业学校,文科中学培养人文精英预备人才,毕业了可以上综合性大学。第三,创办研究型大学,设立博士学位,出版学术刊物,此后科学人文领域涌现了大批知识精英。


我认为,德国教育的经验特别值得借鉴,他们抓住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两头,并且保持二者之间的渠道畅通。我们是两头都弱,一方面大学在规模上扩招,在质量上下降,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萎缩,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文化兴国方针的实施,使得德国在文化领域迅速崛起。将近两个世纪里,德语国家在许多领域都是最牛逼的,涌现了最多的天才人物,比如文学有歌德、席勒,音乐有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哲学有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社会学有韦伯,心理学有弗洛伊德、荣格,数学有高斯,物理学有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等。这个势头到20世纪前期仍没有减弱,纳粹上台前,德国人获得的诺贝尔奖数量是世界之最,超过英美两国的总和。纳粹上台后,德国的精英一大半逃往美国,美国才逐渐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


所以,德国制造牛逼,不是一个孤立现象,是德国整体文化牛逼的一个表现,一个结果。当然,认真探究起来,文化品格和匠人精神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德国人的性格,一个显著特点是严谨,一丝不苟,即使从事文化和学术工作,也是这样。文化兴国,从教育抓起,在育人上花费时间和耐心,这本身也是一种匠人精神。我相信,一个民族,如果国民普遍有文化情怀和匠人精神,那么,无论高级文化,还是制造,都会是精彩的。



匠人精神是创造者必备的素质
03



上面说的是民族,对于民族来说,匠人精神是一种文化。现在说个人,对于个人来说,匠人精神是一种素质。


匠人精神说到底,就是认真二字。这个认真体现在工艺上,是手的认真。手是受头脑和灵魂支配的,手的认真,前提是头脑认真和灵魂认真。哲学的用处,就是让你具备这两种认真,第一灵魂认真,要寻求人生的意义,追求善,第二头脑认真,要独立思考,追求真。有这两种认真,手才会认真,做出的作品才会美。所以,对于个人,匠人精神也不是孤立的,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精神素质。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哲思和匠心之间有一种内在联系。


认真作为一种素质,处处都会体现。无论大事小事,既然决定做和正在做,就认真地做,把它做好。即使洗碗这样的小事,如果洗得不干净,心里也会难受。对所洗的碗的干净负责,对所做的事情的质量负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觉得上帝在看你做,没有这样一种心情,是大事小事都做不好的。据我观察,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多半也做不成大事。所谓天才不拘小节,是指不受习俗约束,而不是指做事马虎。


匠人精神是创造者必备的素质。创造者是伟大的工作者,凡创造者必定都是热爱工作、养成了认真工作习惯的人。这工作是他自己选定的,是由他的精神欲望发动的,所以他乐在其中,欲罢不能。世上有一些好像有才华的人,但总不能养成认真工作的习惯,终于一事无成。他们往往很委屈,说自己怀才不遇。可是,在我看来,一个人不能养成认真工作的习惯,这本身就是才华不足的证明,因为创造欲正是才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要做成一点事情,第一靠热情,第二靠毅力。首先要有热情,对所做的事情真正喜欢,以之为乐,全力以赴。但是,单有热情还不够,因为即使是喜欢做的事情,只要它的价值足够大,其中必定包含艰苦、困难乃至枯燥,没有毅力是坚持不下去的。


说一说我对写作的体会。好的作品要有两样东西,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好的表达。这两样东西都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要靠平时下功夫。好的内容靠积累素材,好的表达靠锤炼文字,写作者是非常勤快的人,平时不停地在做这两件事。我有两个习惯。一是随时记录脑中闪现的感触、思绪和观察到的有价值的细节,这就好像不断地往自己的仓库里储存素材,写作不过是从仓库里挑选合适的素材制作成品罢了。另一是不管写什么,即使一张便笺,一条微信,都决不马虎,力求准确精炼,好的文字能力就来自这种日常一丝不苟的自我训练。所以,写作也是一门手艺,作家也是一种匠人。


除了写作,我也做翻译,这时候更加觉得自己像一个匠人了。严复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意思是为了在汉语库存中找到一个对应的词,往往十天一个月反复斟酌。认真做翻译的人,都会有相同的体会。


独具匠心,你的生活才会与众不同
04


最后说一说匠人精神对于人生的意义,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独具匠心,你的生活才会与众不同。你有自己钟爱的工作,并且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你就活出了自己独特的价值。


人要活得有意义,必须有自己的事业。什么是事业?就是你钟爱的那项工作,它本身是快乐的主要源泉,它也许会给你带来报酬,但那只是副产品。这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你借此而进入世界,在世上立足。有了这项你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你的生活就有了一个核心,你的全部生活围绕这个核心组织成了一个整体。没有这个核心的人,他的生活是碎片,会分裂成两个都令人不快的部分,一个部分是痛苦的劳作,另一个部分是无聊的消遣。




事业就是创造。创造有三个特征。第一是爱。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说:当你把爱投入到一个对象上面,你就是在创造。匠人最符合这个定义。一个陶工专心致志地伏身在他正在制作的陶罐上,在这个时刻,他把爱投入到了这个陶罐上面,他既不是为商人、也不是为自己工作,而是在为这只陶罐以及柄子的弯度工作。正因为如此,他创造出了一只流传千古的陶罐。


第二是慢。检验爱有一个标准,就是耐心。爱必有耐心,无爱者必定急于求成。我给爱下过一个定义:爱是耐心,是等待意义在时间中慢慢生成。育儿就是这样,母亲哺育婴儿最有耐心,因为爱。好作品都是在慢中产生的,你付出的心血使得作品有了意义。


第三是静。你把爱投入到一个对象上,专注地做一件作品,这个时候生命的状态最单纯,心最静。时间仿佛停止了,瞬时即永恒,这是一种超幸福的感觉。创造最能让人摆脱时间的焦虑,你埋头在你的作品上,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而当你从作品上擡起头来,一天结束了,又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慢和快都是愉快的感觉。相反,无所事事的人,熬时间使他觉得时间慢,发现了光阴虚度使他觉得时间快,慢和快都是痛苦的感觉。


创造中贯穿着匠心,创造的特征也就是匠心的特征。匠人的心,一是爱心,二是耐心,三是宁静的心。


圣埃克苏佩里还说过一句精当的话:创造就是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人的生命总要流逝的,唯有通过创造才能战胜生命的有限。人离去了,作品长存,人的心魂就仍然活在作品中。不但如此,度创造的一生,你的人生也就成为了作品。


在今天的时代,匠人精神具有特殊意义。今天时代的特点,第一是快节奏,人们生活得匆忙而喧闹,匠人相反,安静而有定力,是健康生活的示范。第二是互联网一统天下,人们越来越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匠人相反,手工制作的过程和作品都是可触摸、有人情味的,从而使得世界也比较可触摸和有人情味。所以,我要向新匠人致敬,你们是抵御现代快节奏的慢骑士,是抗衡虚拟世界的真实生活者,谢谢你们。


                                                  2019.4.28




今日互动话题


在工作中,你认为什么样的品质最难能可贵,不妨写在评论里与大家交流~


推荐阅读:

高质量的平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长得漂亮是对你灵魂的一个考验

世界读书日:年轻时的阅读是我们的精神初恋

性爱五题


他优质推荐阅读

在匆忙的现代生活的急流冲击下,

能够恬然沉思和温柔爱人的心灵愈来愈稀少了。

我们变的越来越焦虑。

如何应对焦虑,不妨阅读下面的文章。




周国平:我是这样应对焦虑的

周国平|现代人的恶习



商务合作请联系:阿树(zhiado8782)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下方二维码

添加周国平小助手微信:aizhihuoshu




问:周老师,我是爱情里的背叛者,选择了一个更符合我择偶标准的人,背叛了很爱很爱我的人。可现在我却忍不住想那个人,为什么?

读者问


周国平:“你的问题出在择偶标准上,你没有说明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但是它显然不包括爱情,所以你才会背叛那个很爱很爱你的人。你说你现在忍不住想她,说明你......




想知道周国平老师完整回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是周国平,

后台回复“背叛”

即可查看周老师的完整回答

关注我们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