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

檢視相片
圖片來源:中央社

無巧不成書,就在陸委會上週放風聲說要嚴管(嚴懲)申請中國大陸給臺灣人民居住證的人後之,本(9)月15日又有新聞說,有學者建議由內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建立「赴陸高等教育人才登錄系統」,藉以瞭解前往中國大陸(包括領取中國大陸居住證)的人才情形,一方面監控是否有人遭中共當局吸收,另一方面有利於掌握優秀人才迴流,陸委會則表示會納入參考。 

這兩件事情最主要的概念就是監控與反統戰。概念上我並不反對,但作法上必須有仔細合理且合法的規劃。 

蔡政府認國家安全備受威脅 

民進黨政府似有意在「國家安全」的大帽子之下,進一步監控臺灣民眾(尤其是高端人才)與中國大陸的往來與交流;同時,因為感到「國家安全」受威脅,所以它非常在意中共當局利用若干政經優勢的統戰作為,吸引臺灣民眾前往居住或就業,以促進兩岸「融合」。 

到底什麼是「國家安全」?根據《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國家安全的範圍包括「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及國家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陳水扁政府時期國家安全會議所出版的《2006國家安全報告》則指出,「國家安全的總體戰略目標,應在於確保國家的『主權尊嚴』、『生存安全』與『繁榮發展』,免於受到國內外的威脅、侵犯與破壞。」這份報告還認為,「當前臺灣在國家安全上所面臨的威脅和挑戰,主要仍然來自對岸的中國,其次則是全球化與內部變遷的挑戰。」 

蔡英文也曾公開演說,主張非傳統威脅以及極端氣候帶來的天然災害也是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 

「國家安全」是個可以包山包海的概念,而且到底什麼因素會影響「國家安全」,往往可以很主觀、很政治。如果執政者和反對黨人士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源與因應之法見解相左,變成政治上的意見之爭,也不是很意外的事。 

回到前述中國大陸開始核發臺灣人民居住證以及我方或將建立赴陸人才系統資料庫等事。從蔡英文在西元20007月所稱的兩岸交流「國家安全網」的概念分析,或可略知箇中原委。 

時任行政院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指出,政府因應臺海兩岸政治及人民往來,應推動「國家安全網」。此機制主要用於防範兩岸各層面交流的風險並加以管理,推動以臺灣主體的經濟發展架構;其精神在於以不幹預市場為前提,以市場經濟的手段處理兩岸經貿交往風險。也就是說,當時的兩岸交流開放不久,仍以經貿為主,而蔡英文主張,用風險管理而非圍堵的方式加以防範「國家安全」的基礎受到侵蝕。 

現在的兩岸交流內容更加多元,除了經貿活動,文教、旅遊、人才流動等等也逐漸扮演重要角色。有號稱百萬的臺灣人民在中國大陸地區經商、就業、求學或過著退休生活,中共當局為了方便旅居中國大陸的臺灣人民,同時加強統戰力道,片面提出了臺灣人民居住證的措施。 

大陸居住證既便利又政治 

中國大陸發給臺灣人民居住證的法源中,將臺灣居民定義成「不具有大陸戶籍的中國公民」,有人說臺灣人被矮化了,也有人說臺灣社會因此會加深對立,無論如何蔡政府都應該加以反制。 

我不覺得矮化之說是個真議題。其實早在中共當局1991年的《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臺胞證的法源依據),便將臺灣人民在法律上明文規定是「中國公民」,而我方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只模糊的稱「臺灣地區人民」和「大陸地區人民」,難道1991年國民黨的李登輝政府喪權辱國嗎?如果當時因此予以反制,還會有兩岸在分裂分治下,如此前所未有的交流嗎? 

當時李登輝和江澤民決定用「創造性模糊」、「求同存異」的方式解決兩岸人民往來的法律障礙,可是需要很大的智慧。 

至於這個大陸居住證會加深臺灣社會的對立,相關的論述多半把居住證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分證」,所以在未來會讓中共更輕易的精準打擊臺灣社會的反統勢力。可是居住證和「身分證」或戶籍在本質與權利義務上均不盡相同(類似美國綠卡和美國公民身分之不同),也不宜率爾將持有大陸居住證視為可能為中共統一戰線唱和,而本年817日時,蔡英文在貝里斯訪問時更表示,「居住證是一張卡片,是生活上便利性的問題,跟認同是兩回事」,可見所謂加深臺灣社會對立的論述還需要再加把勁。 

「國家安全」的詮釋本來就各有不同,所以如果蔡政府將臺灣人民因為實際需求而領取中國大陸居住證的事實視為「國家安全」的重大顧慮,所以要採取類似前述「國家安全網」的方式予以風險管理,在法律上,它現在馬上可以做到,因為行政、立法全掌握在民進黨手中。 

但是,蔡政府必須先講清楚,既然居住證不代表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為什麼還考慮要管制或懲罰申請大陸居住證的臺灣人民?為什麼去大陸短期旅遊、居留的比較沒有國安疑慮,在大陸待得較久且申請居住證以便利當地生活的比較可能有國安疑慮,所以就該管制或懲罰? 

臺灣對於兩岸交流確實需要監控與反統戰,但不宜輕率的犧牲國人基本權利與生活便利、福祉。如果蔡政府真的要管制或懲罰在中國大陸申領居住證的臺灣人民,希望能先端出一個詳盡、合理、合法的論述,而不是硬推一個為難臺灣自己人的法令限制。

檢視相片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臺,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