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之後種植紅薯如何管理才能豐產?

哈哈,你問對了,我剛好是學植保專業的。

紅薯,又稱甘紅薯、山芋、地瓜等,不同地區農民對紅薯的稱呼也不同,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等。因此種植紅薯還是具有很高的經濟附加值。在種植紅薯的過程中,更好的提高紅薯的產量至關重要。今天對紅薯高產的栽培技術歸納如下:

培育嫩壯苗

紅薯苗的培育直接影響到紅薯的高產。紅薯苗壯,則薯苗插後早髮根、結薯早、抗逆性強、生長快。因此,培育壯苗是取得紅薯高產的關鍵性技術之一。薯塊育苗的苗牀地應選擇背風向陽、排灌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在苗牀管理上要做好剪苗假植,施肥催苗等工作,以培育出莖粗、節短,無病蟲害、頂葉平齊、葉片厚綠的嫩壯苗。

1、排種

薯塊育苗時宜選用大小適中(單薯重以200—300克為宜)、整齊均勻,無病蟲、無傷口,無冷害的薯塊作種。育苗牀寬為1—1.2米,長度視需要而定,一般每育50公斤種薯可供苗0.9—1.5萬株,栽插3—4畝,平均每畝大田用種量約10—25公斤,排種期掌握在插植前100天左右。

2、育苗

當薯種長出的苗長度達25—30釐米時即進行假植繁苗,並在假值苗節數達到6—10個節位時進行摘心打頂促分枝。

3 、施肥促壯苗

在計劃採苗期(種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壯苗,並在薯苗長度達25—30釐米及時採苗種植。

選地、整地與起畦

1、選地

紅薯的種植宜選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紅薯要想高產就需要適宜的土壤,該土壤的特點是土質疏鬆、土層深厚、養分充足,通氣性強。

2、科學施肥

(1)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耕地:畝施尿素25—30公斤,普磷30—5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

(2)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畝施尿素30—45公斤,普磷35—55公斤,硫酸鉀40—50公斤。 而且紅薯的種植最好選用農家肥,要做到「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底肥為主,追肥為輔」的施肥原則。

3、起畦

起畦種植既有利於雨季排水,還有利於有機物質分解,並且能使白天吸熱快,提高地溫,夜間散熱快,晝夜溫差大,利於紅薯生長和根系積累養分。好的土地還要結合深耕起畦種植,才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而獲得高產。起畦時應盡量做到畦溝窄深,無「硬心」等。畦距一般1.1—1.3米,畦高0.3—0.4米,並且選用東西走向,以便使紅薯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種植

1、選用頂端壯苗栽植

頂端壯苗莖粗,葉大苗重,生長健壯,具有頂端優勢,營養器官發達,抗逆力強,栽後返青快,紮根早,膨大塊,產量高。試驗證明:採用頂端壯苗栽插比溫牀剪苗或用其它雜苗一般增產10%。

2、田間插植

甘薯的種植方法有直插、斜插、水平插、釣鉤插、改良水平插等多種方法,宜根據土地的位置、地下水和種植季節的降雨情況而定。栽插方法對薯苗髮根成活、薯塊形成與膨大均有直接影響,因此要掌握栽植深度,使薯苗入土各節都處在土質疏鬆、通氣性好、晝夜溫差大的土層裏生長結薯。長度20—25釐米的頂端壯苗一般有7—8片葉,栽插時地上留3—4片葉左右,其餘4—5片葉插入土內為宜。為了防止栽插後葉片乾枯,栽插時澆足定苗水。

3、合理密植

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畝3000—4000株,冬植甘薯每畝4000—5000株較為合理,並參考不同品種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季節靈活掌握。高壠密植。壠作種植能夠加厚土層,增大土壤受光面積,晝夜溫差大,擴大根系活動範圍,有利於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質的積累和運轉,以及塊根迅速膨大提高產量。一般壟高30—40cm,每壟栽插兩行,夏秋薯畝栽5000株左右,採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5cm,3個節,壓土要緊實,以提高成苗率。

田間管理

1、髮根還苗期至分枝結薯期管理

這一時期是紅薯的定根返青階段,需水量不多,消耗養分少,因此,重點是查苗補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後5天內做好查苗補栽,並保持土壤濕潤,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插植後15天左右根據長勢及時補施苗肥(總氮、鉀肥總用量的20%左右),對補栽的苗適當多施。

2、分枝結薯期至莖葉盛長期管理

這一時期是分枝長苗、根系生長和結薯階段,重點是進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後40—45天前,需水量不多,田間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在莖葉封壟後,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應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應酌情灌:「跑馬水」。

3、莖葉盛長至薯塊膨大期管理

這一時期是薯塊膨大、營養充分向快根積累的重要時期,重點是通過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下下部的平衡生長期,以防止水分過多造成生長過旺。因此,要注意疏通溝渠,做到澇排漬水、旱灌跑馬水,並注意防治蟲害。

4、薯塊膨大期至收穫前的管理

這一時期主要是塊根澱粉積累的重要時期。薯塊盛長期,從莖葉生長高峯直到成熟,基葉生長漸慢,葉色轉淡,繼而停止生長。生長中心轉為薯塊盛長。對葉片發黃早衰田塊,及時施用長蔓肥。一般的施糞水15-20擔,方法順壟頂裂縫澆灌。或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加尿素500克兌水40公斤根外噴施2次。同時要清溝排漬,防止爛薯。或在植後90天前後,若地上部生長勢較弱,每畝用少量氮肥(約2公斤尿素)沖水淋施或噴施以防止早衰,同旱注意適時灌跑馬水。收穫前20—30天一般不灌水,以利於紅薯的收穫貯藏。

適時收穫

紅薯薯塊生長的臨界溫度為15℃,9℃以下就會造成凍害,宜在氣溫降至於15℃到12℃開始收穫。

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希望內容對您有用,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謝謝!??


在這珍貴時間,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白露和稀泥,紅薯張一皮「,意思是說,紅薯真正結果增產的時候是在白露節氣,那時候天上下點小雨,紅薯生長的快,每天都能夠增加一層皮的重量,總這句話重可以看出,什麼時候插秧,對於紅薯的產量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夏至栽薯只長根,芒種節氣過後,緊接著就是夏至了,兩者大概相差十五天左右,隨著芒種節氣的到來,天氣溫度逐漸升高,氣溫一般情況下達到二十多度,再加上雨水充沛,此時栽種紅薯不但成活率高,而且還生長的快。

但是等到夏至的時候再去插紅薯秧苗的話,由於氣溫越來越高,秧苗由於天熱少雨,生長就會緩慢,此時生長出來的根須會只往土壤深處扎,這也就造成只長根不結果的現象。

總的來說,這句: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長根」還是很有道理的,芒種前後,沿江地帶,江淮平原,西南地區,南方地區進入到多雨季節,氣溫逐漸升高,適合紅薯的生長,而到了夏至,大部分地區都進入到烈日酷暑階段,此時栽種紅薯苗也會遭受影響,所以說,一定不要錯過最佳的栽種時節。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紅薯什麼時候種植,對於豐產來說,卻是有很大的關係,農村就有俗語說:芒種栽紅薯結的成肚路,夏至栽薯光根根,那麼夏至過後真的就不能栽紅薯了嗎?

但夏至之後也並非絕對不能栽紅薯,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區域而定的。例如:像我們這裡的河南地區,栽紅薯也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的,分為春紅薯和秋紅薯,春紅薯栽的時間早,在穀雨前後,另外一個是秋紅薯,栽的時間大多在小麥收穫以後,叫做麥茬紅薯。昨天我村農業合作社還在栽紅薯,按照節氣來說,已經過了栽紅薯的最佳時間,但社長卻不怕,道理很簡單,社長說這地有勁,而且有機井,栽紅薯之後,不用擔心不能存活的問題,因為澆水特別方便,紅薯本身就是一種極易成活的農作物,有了充足的水源澆地,更是很容易成活,夏至之後栽紅薯,只要水肥能夠供應的上,也是可以種植的,並不存在只長根情況,這是過去對於一些望天收的一種說法,栽紅薯的描述,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種植時間也隨意了好多。


第一,芒種栽薯重十斤,有經驗的農民都知道,種植紅薯一般都是在芒種節氣過後就開始插秧了,這時候紅薯苗秧插下去生長也非常快,基本上一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生長出一個枝節來,種植紅薯的生長發育期大概要五個月左右,芒種時節種下,收穫基本上要到十一月份了,在農村有句話叫做」白露和稀泥,紅薯張一皮「,意思是說,紅薯真正結果增產的時候是在白露節氣,那時候天上下點小雨,紅薯生長的快,每天都能夠增加一層皮的重量,總這句話重可以看出,什麼時候插秧,對於紅薯的產量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夏至栽薯只長根,芒種節氣過後,緊接著就是夏至了,兩者大概相差十五天左右,隨著芒種節氣的到來,天氣溫度逐漸升高,氣溫一般情況下達到二十多度,再加上雨水充沛,此時栽種紅薯不但成活率高,而且還生長的快,但是等到夏至的時候再去插紅薯秧苗的話,由於氣溫越來越高,秧苗由於天熱少雨,生長就會緩慢,此時生長出來的根須會只往土壤深處扎,這也就造成只長根不結果的現象。 總的來說,這句: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長根」還是很有道理的,芒種前後,沿江地帶,江淮平原,西南地區,南方地區進入到多雨季節,氣溫逐漸升高,適合紅薯的生長,而到了夏至,大部分地區都進入到烈日酷暑階段,此時栽種紅薯苗也會遭受影響,所以說,一定不要錯過最佳的栽種時節。


紅薯栽植根據地域不同,都會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季節進行種植,像我們這裡華北平原,種植紅薯也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的,也被俗稱為春紅薯和秋紅薯,春紅薯種植時間較早,在穀雨前後也是種植最多的時候,另外一個是秋紅薯,種植時間大多選擇在收穫小麥之後,也被叫做麥紅薯,種植時間大多集中在芒種時間。夏至雖然跟忙中相差不多久,但氣溫已經明顯的提高,很多地區夏至之後,氣溫會驟然的高升,節氣一過真正的就步入了炎熱的夏季,也被成為上蒸下煮,這期間蒸騰作用非常的大,栽植紅薯的成活率會降低好多,而且這期間種植的紅薯,為了生存,更多的是要發展根系,會降低紅薯的產出,也成夏至載紅薯光長根,但夏至後也並非絕對不能種植紅薯,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夏至之後天氣變熱,雨水變多紅薯易生氣根而浪費營養,為防止生氣根而促長藤不長薯可以多搭架子防止紅薯藤貼地或天晴理藤清理促生氣根岔枝


夏至之後天氣變熱,雨水變多紅薯易生氣根而浪費營養,為防止生氣根而促長藤不長薯可以多搭架子防止紅薯藤貼地或天晴理藤清理促生氣根岔枝


青蔥記憶染指悲涼1246864737

1分鐘前 · 三農領域創作者

夏至之後天氣變熱,雨水變多紅薯易生氣根而浪費營養,為防止生氣根而促長藤不長薯可以多搭架子防止紅薯藤貼地或天晴理藤清理促生氣根岔枝


我們這是馬鈴薯產地,我覺得和種地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