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羅諾北京報道

11月3日,原本連跌數日的北大醫藥(000788。SZ)在當日早盤本已一度翻紅,但隨著當日午間一則重磅消息的發酵,其股價急轉直下,在短短半小時內一度跌停,面對這一突發變故,北大醫藥盤中緊急申請臨時停牌,稱「發生對股價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沒有公開披露的重大事項」。

「作為上市公司股東,維護證券市場的良好持續,保障廣大股民的知情權,是我司義不容辭的義務。」11月3日,北大醫藥曾經的第三大股東,同時也兼為方正系券商方正證券的第二大股東——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政泉控股」),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發布的一份聲明函的開頭如是寫道。

上述來自政泉控股聲明函中舉報的內容,則成為了當日北大醫藥大幅下跌並不得不臨時停牌的主因所在——政泉控股宣稱其之前所持北大醫藥為替人代持,並指控北大方正集團CEO李友、副總裁郭旭光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炒賣北大醫藥股票。

「有關北大方正高管涉內幕交易一案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目前證監會方面已經責成重慶證監局正式著手調查此案。」11月3日,一位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實際上,早在數天之前,一份有關方正集團高管涉內幕交易的實名舉報信便擺放在了監管層有關部門的案頭之上。

政泉控股實名舉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10月中旬,因涉及一體醫療的重大資產併購而即將上會待審的北大醫藥開始停牌,而就在這一時間前後,一份來自於政泉控股的實名舉報信一式三份分別發至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重慶證監局和深交所的有關部門,這是一份涉及北大醫藥股東涉嫌違法關聯交易和信息虛假披露的舉報函,內容與11月3日政泉控股官網上公佈的聲明的內容大致相同。

時間回到一年多前的2013年6月,為了「進一步優化公司股東結構、引入戰略投資人、增加股份流動性」,北大醫藥實際控制人北大國際醫院集團有限公司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方式協議轉讓其直接持有和通過全資子公司西南合成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北大醫藥股份合計70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75%。最終政泉控股受讓了4000萬股公司股份,並以6.71%持股一躍成為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按照有關舉報信和聲明函的說法,2013年,北大方正CEO李友找到了政泉控股,請求其代替北大方正旗下公司北大資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北大資源」)持有北大醫藥部分股票,在對方承諾代持行為合法合規的情況下,政泉控股稱出於對北大方正的信任而同意了有關請求。同年6月及9月,北大方正便指定北大方正副總郭旭光等人以政泉控股的名義買入4000萬股,價款總計3.68億元。體現在公眾眼裡,便是上述公告中的內容。

按照舉報信中的說法,這3.68億元資金卻並非全部來自於北大資源,其中1.104億元來自於一家名為深圳市康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康隆」的企業)。

在有關引入戰略投資人安排結束後,北大醫藥便拉開了一系列的資產併購,其股價最高攀升至22.75元。

而在股價不斷攀升的同時,從今年7月開始,政泉控股代持的有關股份便開始在二級市場中拋售。據上述政泉控股的有關聲明稱,在2014年7月至9月期間,郭旭光等人以政泉控股的名義賣出共計3677萬餘股,獲利超過3.55億元,而這些款項均按北大方正的指示匯入北大資源的指定賬戶,目前還剩餘322萬股。

實際上,在今年7月,表面上作為北大醫藥第三大股東的政泉控股減持有關股票時,其減持時間的精準性就已經備受市場質疑。

2014年7月12日,北大醫藥發布減持公告顯示,在7月7日-11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政泉控股以17.98元/股的均價減持了公司無限售流通股份1030.81萬股,套現市值近1.85億元。

而巧合的是,繼6月18日北大醫藥正式宣佈將收購深圳一體醫療100%股權後,北大醫藥的股價便開始大幅上漲,到7月9日晚間,北大醫藥再次公佈利好,其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大醫療產業基金及心安醫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7月10日,北大醫藥股價更是一度沖高至漲停板。但是當天就被大量賣單「砸」開漲停板,從事後的公告看看,趁著利好獲利了結的資金中,最大的賣單正是來自政泉控股這一賬號。

而對於此次造成北大醫藥股價大漲的資產收購,也存在眾多疑點,最大的問題在於市場對於一體醫療估值的質疑。

北大醫藥此前於6月18日公告稱,公司擬以13.29元/股發行約1.06億股,購買深圳一體醫療100%股權,標的資產預估值約14億元,而在三個月前的2014年3月,一體醫療中的眾多PE退出時,其估值僅6.17億元。

神祕的深圳康隆

代持資金中來源於深圳康隆的那一筆1.104億元的資金,在舉報信中也被著重提出。

深圳康隆,這個註冊地遠在深圳的公司表面上看,似乎與北大方正沒有任何關係。但事實上,在李友領導的方正系歷年的資本運作中,其時常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而存在。據工商資料顯示,深圳康隆創立於1993年,最初名為深圳博蘭實業有限公司,後曾易名為深圳市中凱豐實業有限公司。在2003年5月該公司才易名為深圳康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早在2003年北大方正集團改制時,其中便曾計劃向三家戰略投資者溢價轉讓65%的權益,其中深圳康隆便名列其中,斯時,深圳康隆計劃以1.53億元受讓北大方正集團17%的股權,後因改制方案遭到北大相關人士的反對,深圳康隆退出改制名單。

而在2004年前後,在方正系與中國高科之間的種種故事中,深圳康隆一直都是維繫雙方關係的關鍵紐帶。

而實際上,深圳康隆的股東中,有著方正集團眾多高管親屬的身影。

據工商資料顯示,2003年5月,深圳康隆正式改名前夕,數名自然人的名字出現在了其股東名單上,其中絕大部分皆為方正集團高管的親屬,其中包括李友妻子的弟弟、方正集團首席財務官餘麗的母親、丈夫,方正集團副總裁方中華的妻子、妻弟等等。

「有關舉報信將此次政泉控股代持北大醫藥涉嫌內幕交易的幕後操盤手直指李友,稱從簽訂代持合約到指令拋出股票,皆由李友控制。」上述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坦言。

李友方面和政泉控股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李友找到政泉控股談代持一事前後,政泉控股與李友執掌的北大方正集團也正在計劃著另一單更為重大的資本運作。

2013年8月25日,北大方正旗下控股的上市券商方正證券(601901.SH)宣佈因籌劃重大資產注入而停牌。9月26日,方正證券公告稱將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併民族證券,而民族證券也因此而曲線上市。而此時,在經過數次變更後民族證券的控股大股東則正為政泉控股。

2014年7月21日,方正證券合併民族證券方案正式獲得證監會批准。8月初,民族證券有關資產正式合併完成,政泉控股以21.86%的持股比例成為了方正證券僅次於北大方正的第二大股東。(編輯卜堅簡俊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