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 王桂華 長沙市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楊蔚然通訊員 蘇霽清 符晴)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

  天氣回暖,大街小巷的各種大排檔、燒烤攤開始闖進市民的夜生活。殊不知,長期喫麻辣、熱燙食物,給消化道造成不良刺激,是誘發食管癌等消化道疾病的危險因素。

  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每年約有30萬人死於食管癌,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佔全球的55%。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止食管癌“奪命”的有效方法之一。長沙市中心醫院腫瘤科專家提醒,當食管癌來臨時,往往會露出些蛛絲馬跡,建議高危人羣要特別留意。

  A 男子長期喫熱燙食物,喉嚨裏長出“菜花”瘤

  病例

  60歲的李飛雲(文中患者均爲化名)家住益陽,平常沒有菸酒嗜好,但他每天喜歡泡熱濃茶喝,或者喝剛煮沸的湯,尤其天氣轉冷時,每天都要喝上近十杯熱茶,而且越燙感覺越舒服。5年前,他曾因咽喉不適在附近衛生室被診斷爲咽喉炎,當時症狀並不嚴重。

  去年12月,他的咽喉部乾燥不適症狀明顯加重,還伴有咳嗽及異物堵喉的感覺,但他只是在家裏喫了些咽喉含片,並沒到醫院看病。今年4月,李先生反覆出現吞嚥困難、胸背部脹痛等症狀,被家人送到長沙市中心醫院腫瘤科診治。在進行胃鏡檢查後,醫生髮現患者的食管中下段,裏面長了一顆菜花樣的不規則腫物,活檢後被診斷爲食管癌,目前在該院腫瘤科接受放化療治療。

  分析

  王桂華解釋,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早期症狀常不明顯,但在吞嚥粗硬食物時,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覺,包括嚥下食物哽噎感,胸骨後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食物通過緩慢,並有停滯感或異物感,哽噎停滯感常通過吞嚥水後緩解消失。症狀時輕時重,進展緩慢。

  到了中晚期,食管癌典型的症狀爲進行性嚥下困難,先是難嚥乾的食物,繼而是半流質食物,最後水和唾液也不能嚥下;常吐黏液樣痰,爲下嚥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漸消瘦、脫水、無力。持續胸痛或背痛體現爲晚期症狀,癌已侵犯食管外組織;若有肝、腦等臟器轉移,可出現黃疸、腹腔積液、昏迷等狀態。

  食管是人體進食的必經之道,如果人們經常進食一些對它不利的食物,長期地刺激食管腔內壁,可能出現充血、糜爛、潰瘍,甚至出血、穿孔,久之就可能會形成一些變異的細胞。而食管癌,就是食管的組織細胞慢慢惡變,癌細胞一旦形成就會堆積起來,逐漸使這個進食通道變得狹窄,甚至完全堵塞。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報告表明,已將65℃以上的熱飲列爲2A類致癌物,長時間食用熱燙的食物,飲濃茶、喫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大量吸菸及酗酒等因素,都能誘發食管黏膜病變導致食管癌發生。”王桂華介紹,此外,部分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基因易感性,其食管細胞對外來刺激比較敏感,容易發生基因改變。除上述原因外,其他危險因素也不容忽視,比如長期食用含黃麴黴素、亞硝胺類化合物的食物,食管病變的誘發(如食管賁門失弛緩症、食管炎、胃食管返流),微量元素的缺乏,有食管癌家族史等。

  B 食管癌晚期≠死刑,不陷診治誤區是關鍵

  病例

  家住長沙黎託鄉的李大明今年56歲,在一傢俬營工廠打工,有40餘年煙齡,每天平均要抽兩包以上,用他的話說是“飯後一支菸,快活似神仙”。

  去年11月初,他感覺每次進食後都如鯁在喉,很多時候需要喝水才能下嚥,當時以爲是吸菸過多導致支氣管炎症,沒有引起注意。今年3月初,李先生髮現自己這種梗阻感越來越明顯,甚至連喝水都會出現難以下嚥的情況,這纔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就診,經檢查後被診斷爲食管癌,由於發現已是晚期,李先生拒絕化療等任何對症治療。

  分析

  世界衛生組織認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通過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可以治好,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可以通過有效的綜合治療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一般早期診斷的食管癌患者在經過正規治療後,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中晚期的食管癌患者通過一些對症治療也可延長生存期。”王桂華指出,在臨牀中,有不少患者在治療和診斷過程中,走入一些誤區,從而延誤了治療。具體有哪些誤區呢?

  誤區一:食管癌進食困難時已沒有治療必要

  食管癌並非不治之症,早期進行手術、放療或化療,可以痊癒;有些食管癌患者出現滴水不進、聲音嘶啞、口吐黏液等症狀認爲治療無用,選擇放棄治療,其實就算是晚期食管癌病變侵犯範圍廣,經正規治療,也可以延長壽命。很多食管癌患者經綜合治療後,病情有可能緩解、生活質量得到改善。

  誤區二:確診食管癌後只能臥牀休息、不能運動

  這條傳言不知讓多少腫瘤病人越發虛弱,其實,應鼓勵腫瘤病人保持適度運動。但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運動方式,如慢走、打太極拳等,注意運動量適當,以身體微微發熱爲宜,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可增強抵抗力與免疫力。

  誤區三:食管癌不能補營養,以免腫瘤長得快

  臨牀上不少患者認爲,人體吸收的營養多,那麼食管內的腫瘤也將隨之長得快,只有不喫東西或減少攝入,才能將腫瘤“餓死”。其實,食管癌細胞快速生長、分裂的特性,會“盜取”身體中正常細胞的營養,如果選擇飢餓的方式來對抗它,那麼就會造成身體營養不充足,影響正常細胞的生長。所以食管癌患者應改善食物攝取,攝入足夠優質的營養讓體能得到維持,以減輕放化療治療引起的身體不適。

  C 難“咽”之隱莫忽視,高危人羣須定期檢查

  病例

  和李飛雲病情相似的有家住長沙的劉先運,今年46歲,因爲經常一個人在家,爲了省事,每次做飯他就炒兩大盆葷菜喫上兩三天,晚上餓了就去喫點燒烤或麻辣燙。

  去年9月,他感覺進食時有哽噎感;今年1月,劉先運發現即便在沒有進食的時候,喉嚨以下也會出現梗阻感,隨後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就診,通過胃鏡檢查,發現食管中段有狹窄情形,活檢確診爲食管癌。當醫生問及飲食習慣時,他才知道,長期喫含有亞硝胺類的隔夜食物和燒烤、麻辣燙,是誘發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分析

  “由於食管上接下嚥部,下連胃,分頸段和胸上中下段,病竈發生在不同段時,症狀不一致、不典型,容易被誤診、漏診,只有當腫瘤比較大,對周圍組織的侵犯較多時,纔會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大多數食管癌患者在確診時,往往屬於中晚期,錯過多學科綜合診治的最佳時機。”王桂華表示,《黃帝內經》曾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的觀點,食管癌診斷越早,治療越及時,其預後效果纔會更好。

  再狡猾的“敵人”也會有露出蛛絲馬跡的時候,對於高危人羣,王桂華提醒,千萬不能忽視食管癌的一些早期症狀,比如:

  1.在吞嚥食物時有哽噎感、異物感,可自行消失和復發,不影響進食,這種感覺通常在一個區域固定,由於症狀輕微,經常是間歇性出現,易被忽視;

  2.反覆發作的噯氣、嘔吐;

  3.當吞嚥食物時,有胸骨後或劍突下疼痛,感覺像燒灼、針刺一樣,尤其是進食粗糙、灼熱、刺激性食物時明顯;

  4.食物滯留感,在吞嚥食物,甚至飲水等流質時,感覺食物下行緩慢並滯留,或者胸骨後有緊縮感。

  “食管癌早期症狀並不典型,部分患者只在吞嚥時有停滯感或異物感,且哽噎停滯感常通過吞嚥水後緩解消失,易被人們忽視。”王桂華提示,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胃鏡、食管鏡檢查,以排除癌症的可能。目前國內有能力做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食管內窺鏡檢查的醫院,都可以診斷食管癌;食管吞鋇X線檢查,是食管癌普查篩選時經常使用的方法。

  年齡40歲以上、有消化系統症狀、食管癌或胃癌家族史、食管癌高發地區的人羣,均屬於食管癌高危人羣。高危人羣最好每1至2年進行至少一次體檢,包含胃鏡檢查和腫瘤標記物檢測等。目前針對食管癌已建立了多元立體診斷方法,可以通過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X線鋇餐檢查、食管內鏡篩查等早期發現食管癌,早診斷、早治療,以降低食管癌死亡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