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林和生╱屏東報導】

屏東縣邁入高齡社會,根據資料推估,潛在失智症患者超過萬人,為打造失智友善社區,長期推動「及早救智」計畫的屏東基督教醫院與屏東縣警局合作,為第一線值勤員警進行友善應對教戰守則,一同為友善環境盡分心力。

屏基臨牀心理師李立偉指出,課程上將失智症患者可能出現的精神行為,融入日常情境,讓員警更能辨識外,更以「不驚嚇、不催促、不傷害自尊」3個溝通原則,期望警察在碰到疑似患者時,採取正確且友善的應對方式。

屏縣警局防治科長劉坤宗坦言,近3年縣內接獲的失蹤人口報案件數中,失智症患者走失情況約佔1成,且比例逐年增加;曾有第一時間未及時處理個案,導致後續發生難以挽回的憾事,既然警察身為人民環境的守護者,更是責無旁貸。

屏基董事長陳秀琴指出,院方在給予醫療資源的協助外,必須同時照顧到身為「人」的需要與尊嚴,期望與各界共同打造一個讓失智長輩及家屬安心走出家門、走入社區,進而在面對患者時能夠「有敏感、能辨識」的失智友善環境。

屏基設計的「失智友善課程」除在警局與超商進行宣導外,未來也會和郵局、消防局、學校與在地教會等單位合作,結合大眾力量,打造失智友善環境;讓失智症患者及家屬都能在對抗疾病之餘,依舊能安心在熟悉生活領域中,維持最基本的價值與尊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