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在片中戲份不多但讓人印象深刻的劉德華和張學友,青澀自然到不像我們後來認識的他們。

為了這套戲,最怕老鼠的劉德華被王家衛關在九龍一間老鼠最多的屋子裡多日,最後戲還喫了王家衛的剪刀。

氣得向來最捱得的華仔不想再和王家衛合作,於是,他和王家衛的緣分始於《旺角卡門》終於這部《阿飛正傳》。

作為C位的哥哥張國榮一開始就被要求減肥,因為王家衛不能接受當時在加拿大休息稍微有些圓滾滾的張國榮。

拍戲過程裡面又是打人又是跳火車,可以說非常折磨人了。

個個巨星改頭換面,在王家衛式的的愛恨情仇裏被折磨得阿媽都不認得,

除了美色,大夥往細了看,這部電影最讓我們驚嘆的是,王家衛的不走尋常路其實就是在美術和佈景方面窮奢極侈,精於計算,但一遇到感情只說大實話,一句哄人的甜言蜜語都懶得去說。

「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

「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因為我而記住那一分鐘,但我一直都記住這個人。 」

由小食部開始的緣分,張曼玉飾演蘇麗珍遇上了張國榮飾演的旭仔。

那一分鐘她愛上了他。從一分鐘到兩分鐘再到一個晚上,時間過了界限,她離開了他。蘇麗珍傷痛欲絕,旭仔就當沒事發生。

「愛上一個人只需要一分鐘,忘記一個人卻需要一輩子!」

一次偶然,一場戲,有人不在意,有人當了真。


不要簡單認為是劉德華演技不過關。

這個問題有幾方面的原因。

先說個關於阿飛正傳的故事。

當年拍阿飛正傳的時候,第一個上場的是張學友,NG了20多次。第二個是劉嘉玲,緊張到手顫,不記得六十幾還是九十幾次。接著是張國榮玩牙籤,十四次。輪到張曼玉時,她直率說,天亮了,不要拍了。王家衛同意了。可憐一早到場的劉德華白等了一晚上。劇組第一天開工只拍了個六星海報。

其實劉德華對於拍戲,敬業和專業方面是沒得說的,但他可能不太符合王家衛的要求。

首先王家衛對演技要求比較高,看他們最早合作的旺角卡門,劉德華雖然是主角,但張學友的表演還是蓋過了他,可能劉德華限於偶像的身份,有些放不開。

而且王家衛拍戲一向是慢工出細活,在他成名後不關注於票房,只想拍出那種細微的情感變化,而你看看劉德華的拍片率,那種沒效率的表演居多,基本來說離王家衛的要求比較遠。

反觀王家衛喜歡用的梁朝偉,你可以發現他拍片率比較低,很符合王家衛那種模式。

王家衛的電影需要演員投入大量的心思去體會那種微妙的情緒變化,要對人生比較敏感,能夠進入人物的內心。那種拍戲方法很耗費精力,也很折磨人,不是一般演員能接受的。

2046,一代宗師的拍攝花的時間大家可以看一看。

當年拍阿飛正傳的時候,有個削蘋果的鏡頭,梁朝偉被NG了無數次,後來梁朝偉都懷疑自己是否適合演戲。

這種能把演員逼瘋的導演,劉德華還真的沒時間去和他耗(更追求事業成功而非演技)。

其實你看梁家輝,絕對是演技派,但後期也和王家衛很少合作,就是他那種模式一般演員很難滿足。

而劉德華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工作狂,在勤奮方面肯定是沒話說,但對於表演在先天的悟性上面還是差了點(非貶義)。

而且拍春光乍泄的時候,原先定的主角是劉德華和黃耀明,但因為是同性戀題材,而且牀戲比較多,兩人都拒絕了。黃耀明是因為當時和林夕的關係問題,劉德華後來說是自己不太勇敢。

我估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片酬的問題,劉德華的商業價值比較高。

片酬(1992年標準)

成龍800萬(港幣,以下均同) ;林子祥180萬;呂良偉100萬;梁家輝70—80萬

周星馳300—800萬;梅艷芳150萬;利智90萬(叫價)

周潤發400萬加分紅:鄭裕玲90萬:張國榮400萬;張學友80—90萬

洪金寶400萬;王傑100萬;關之琳80萬;萬梓良100萬(叫價)

劉德華300萬;許冠文200萬;楊紫瓊150—200萬;張曼玉80萬:譚詠麟150—200萬

曾志偉80萬:劉嘉玲80萬;葉倩文100萬;李連杰180—200萬;鞏俐60萬。

王家衛要控制成本,這方面也應該有所考慮。

所以,兩人不合作,原因有很多方面,並非有些人單純認為的劉德華演技不過關。


娛樂圈多年來有個謎:

為什麼王家衛和劉德華長達二十多年再沒有合作?

坊間眾說紛紜,更有雙方影迷和粉絲就此事展開論戰:到底是誰不需要誰。

電影《擺渡人》10月23日在北京舉行首場「喜劇嘉年華」發布會,電影監製王家衛表揚Angelababy說,

「我見到Angelababy之後,發現她比劉德華還拼。」

這當然是一種讚美。要知道在王家衛的電影裏,人人都很努力:梁朝偉經常入戲太深,章子怡苦練功夫一身是傷,很多明星耗費數年陪墨鏡王拍戲……

「最拼的演員」這個名號,王家衛卻給了劉德華。

事實上,他們自1990年《九一神鵰俠侶》之後,幾乎再無合作。當時劉德華自組天幕公司當老闆,也是該片主演,王家衛是編劇之一。

巧的是,劉德華第一次登上大銀幕,在1982年新藝城公司的電影《彩雲曲》裏。王家衛是編劇,不過劉德華是客串。

那時華仔還很青澀,有點嬰兒肥。

王家衛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旺角卡門》(1988),由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主演。

應該說《旺角卡門》為27歲的劉德華留下了最為耀眼的銀幕形象。

青春逼人,講義氣,又癡情的江湖浪子,可說是劉德華後來《天若有情》系列等影片裏江湖形象的雛形。

無論是這種頹廢不羈狀,

還是這種家常狀態,

以及激情似火的吻戲,華仔的演繹頗為到位。

王家衛後來接受鳳凰衛視《名人面對面》專訪時說,《旺角卡門》不是一部一般的江湖片,劉德華的角色不是英雄,是一個很實在的人。

所以拍戲時王家衛讓劉德華把手放下來,不要那麼耍帥就可以了。

《旺角卡門》當年票房過千萬,又在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等多項提名,可說是叫好又叫座。

最後拿了獎的是最佳男配角張學友。

他在片中的表情超越了時空,至今流行於網路。

這是劉德華首次提名金像獎影帝,可惜敗給因《七小福》提名的洪金寶。倒是贏得臺灣電影金龍獎最佳演員獎,是他拿到的第一座表演獎盃。

11年後,他才憑《暗戰》問鼎金像獎影帝。

也印證王家衛的話,沒有差演員,只有爛導演。

《阿飛正傳》裏兩人繼續合作。原本準備拍兩集,上集主要是張國榮的戲,下集主要是梁朝偉的戲。

劉德華貫穿整部。

不過上集開支巨大,且票房不理想,血本無歸之下,下集便再也沒有聲響。

坊間還傳說,拍攝時,有場戲王家衛找了一個滿是老鼠的房子讓華仔拍了幾天,偏偏華仔是出了名的怕老鼠,這場戲後來人間蒸發了,就此結下心結。

後來的《東邪西毒》(1994)、《東成西就》(1993)簡直是羣星會,卻沒有劉德華的身影。

實情到底如何?

劉德華2009年在《主播會客室》訪問中否認頂不順王家衛,澄清只是他欠缺安全感:「我很怕自己掌握不了時間的感覺。」

另一個證據也說明他們並未疏遠:王家衛找過劉德華拍《春光乍泄》。

香港影評人舒琪透露,王家衛最初拍《春光乍泄》想找劉德華和黃耀明,後來變成劉德華和張國榮,到最後纔是梁朝偉和張國榮。

據說以劉德華一貫的正面形象,不會接下這部戲;加之王家衛拍戲曠日持久,以華仔那時的進取心態,恐怕不會答應。

不過,劉德華2013年接受時光網專訪時證實:剛開始王家衛找他演《春光乍泄》張國榮的角色何寶榮,他其實是答應了。

至於沒演成,劉德華說,「後來他可能覺得張國榮會比我好,我覺得也是。」

在劉德華看來,王家衛拍片是一種藝術的方法,「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我的表達或者說表演很難去遷就。」這是他們合作機會越來越少的原因。

不過華仔表示,到現在他還是希望有機會,「等他有一天找我,我就配合一下。」

由此回到一個初始的問題,哪些明星會受到王家衛青睞並成為固定搭檔,當然與他的電影氣質、工作風格休慼相關。

所謂物以類聚,他們有點像娛樂圈的閑雲野鶴,沒有暑期檔、賀歲檔這些主流意義上的時間概念,自有自己的時鐘節奏,三五年拍一部片,像手工作坊一樣曠日持久地打磨一樣技藝。

梁朝偉、張震這些王家衛的愛將,就是這樣。

至於王家衛對劉德華的態度,在《擺渡人》的發布會上很清楚了:他最拼最勤奮。

兩人將來還會有會師的一天嗎?

其實,相望於江湖,也是一種交情。


當年王家衛初出茅廬,名不見經傳,想拍攝一部電影《旺角卡門》,可是投資方放話:「劉德華主演,我就投資!」那個時候,劉德華作為偶像,大力幫助王家衛完成了《旺角卡門》。但是王家衛有個習慣,拍戲沒有劇本,並且特別喜歡NG,讓演員不停地重拍,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想拍啥。劉德華是偶像,有很多戲需要拍,所以導演需要滿足他的檔期,但是王家衛卻須要演員遷就他的拍攝時間。起先王家衛再找劉德華拍戲,劉德華拋了一句:「等你寫好了劇本,再來找我!」

後來王家衛聲名鵲起,尤其是憑藉《花樣年華》蜚聲海外,劉德華再問王家衛什麼時候拍他,王家衛委婉回絕:「我等你成熟起來!」

其實說到底仍是他們不是一同人,王家衛拍電影週期長,還賺不到什麼錢,這對於於演員來說是非常煎熬的。娛樂圈已經很少有人能像張震一樣,為了《一代宗師》練武三年,致使練成「八極拳」一等獎,結果片子出來只有幾個鏡頭。可能像張國榮、梁朝偉這些天生自帶些憂鬱氣質的影星,更符合王家衛電影的基調。


大導演王家衛和劉德華的恩怨,在香港娛樂圈是個公開的祕密。當年王家衛初出茅廬,名不見經傳,他想拍攝一部電影《旺角卡門》,可是投資方放話:「劉德華主演,我就投資!

結果王家衛請來了劉德華,《旺角卡門》順利拍攝並大獲成功,王家衛迅速晉陞為一線導演。這本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可是後來的事情卻讓兩人越走越遠。

1990年,王家衛拍攝《阿飛正傳》,本來是由《旺角卡門》打造的銀幕情侶劉德華和張曼玉作為主角。但是張國榮異軍突起,演技一時無兩,劉德華完全淪為了陪襯。

這次的合作並不愉快,但是兩人最主要的矛盾還是王家衛沒劇本的拍攝手法,大忙人劉德華適應不了。劉德華需要導演等他的檔期安排,王家衛卻需要演員遷就他的拍攝時間。後來王家衛再找劉德華拍戲,劉德華拋了一句:「等你寫好了劇本,再來找我!「至到2000年,王家衛憑藉《花樣年華》揚名國際,成為香港炙手可熱的名導。劉德華問王家衛什麼時候拍他,王家衛委婉拒絕:「我等你成熟起來!」這樣一來一往,兩個人就開始了冷戰,貌合神離。

其實說到底還是他們不是一路人,王家衛拍電影週期長,還賺不到什麼錢,這對演員的考驗是非常大的。娛樂圈很少有人能像張震一樣,為了《一代宗師》練武三年,甚至練成「八極拳」一等獎,結果電影出來只有幾個鏡頭!畢竟劉德華考慮「效益」方面的東西多一些,也許這就是王家衛說劉德華「不成熟」的含義吧。不過劉德華氣質硬朗,而王家衛偏愛張國榮、梁朝偉這些天生帶些憂鬱氣質的影星,這也是他們分開的一部分原因吧。世間的事,聚散也靠緣分,不可強求。雖然王家衛將張國榮、張曼玉、梁朝偉等人打造成了國際巨星,但劉德華也憑藉自己的努力開闢了一方天地!雖然不合作,但也各自精彩!劉德華沒有了王家衛還是現在的劉德華,梁朝偉沒了王家衛肯定不如現在的梁朝偉!


王家衛是個怪人,得罪人是很正常的。大概不按常理出牌,纔是天才藝術家的共同特點吧。

其實不跟王家衛再合作的演員,除了劉德華,還有張國榮、張學友、黎明、梁家輝、林青霞。

香港的四大天王他王家衛一人就得罪了3個,剩下一個郭富城是因為壓根兒就沒有合作過。所以說王家衛是個十足的怪人,不再合作的這個鍋,不能讓華仔一個人背!

接下來董小姐來曆數一下王家衛的「劣跡」,看看他與明星們都是怎麼交惡的。

王家衛是個很隨性的人,隨性到他拍的電影,就像他的人一樣,捉摸不定。他的拍片速度簡直慢到驚天地泣鬼神,動輒三年五載,這還僅僅是前期籌備的時間。

《春光乍泄》籌拍的時候,梁朝偉死活不肯演同性戀,王家衛知道「電眼梁」是個偵探小說迷,就騙他說演偵探。到了拍攝地阿根廷,知道真相的他眼淚流下來。沒辦法,生米已成熟飯。

另一位主演張國榮,事先跟王導商量好,年底要回香港籌備他復出歌壇的《跨越97演唱會》。年關將至合約到期,墨鏡王沒拍幾條片子,但扣著人不放。恰巧趕上張國榮腸胃炎,幾乎丟了性命。

張國榮索性與王家衛撕破臉後,「逃」回香港,要知道哥哥生前可是香港演藝圈裡,待人和善出了名的「好好先生」,能把他逼到這個份兒上的人不多見。

雖然合約期滿,但演唱會結束之後,張國榮仍然回到阿根廷把剩下的戲拍完。梁朝偉見到哥哥的第一句話,就是抱怨當初怎麼不帶著他一起「逃跑」。

經常跟著王家衛拍片的張震,2009年結婚,別人都是真金白銀的派紅包,王家衛則直接給了他一張白紙條,上面寫著「以後盡量少剪你的戲」。

張震的經歷還算好,畢竟電影成片之後有他的鏡頭,同樣參演《春光乍泄》的女歌手關淑怡,作為全片唯一女主角,跟著劇組在阿根廷從頭到尾拍下來,最後鏡頭被剪得一個不剩。

無獨有偶,關淑怡的經歷,王祖賢、劉嘉玲這些大牌都遭遇過。被奉為「演技之神」的梁家輝和林青霞,因為不堪忍受墨鏡王的「虐待」,永久性的拒絕與他合作。因為拍戲,四大天王中有三個人與他交惡(張、劉、黎)。

王家衛與日本「國民偶像」木村拓哉合作《2046》,也是活生生的例子。電影拍到一半的時候,木村拓哉「潛逃」回日本,在媒體面前把王導罵的狗血噴頭。

等到拍《一代宗師》的時候,王家衛長了個心眼兒,害怕韓星宋慧喬中途「棄戲逃跑」,竟然把他的護照藏了起來。

就是這樣一個怪咖,拍的電影沒有劇本、沒有順序、沒有邏輯,但卻自成一格,而且蜚聲國際。不得不讓人感慨:他天生就是喫這碗飯的料!

綜上,王導雖然是個天才導演,但他的怪脾氣在圈裡可是有口皆碑,能容忍他並與之長期合作的恐怕只有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幾個人。大部分人選擇不再與他合作,只想說一聲,實在是沒毛病!


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意義。。就像杜琪峯怎麼偏愛劉青雲不偏愛梁朝偉呢?導演和演員之間本來就是合作,合作的好,彼此滿意,自然就會繼續合作。

王家衛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的男主角就是劉德華,《旺角卡門》使得墨鏡正式成為導演。

很多人說這片子敗筆就是劉德華,張學友張曼玉都很出彩。不至於吧,張學友的確演得很好,張曼玉也很純很美,可是小編覺得劉德華也演的超級好啊!這時候簡直顏值巔峯

但後來的《阿飛正傳》本來劉德華是主角 因為張國榮的原因 劉德華從主角變成了配角 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合作。

張國榮曾提到劉德華,說華仔對王家衛一度很不滿,他拍《阿飛正傳》時在九龍城寨拍了三個月戲,每天都要在到處都是老鼠的地方演戲,而華仔是十分怕老鼠的,每天跳來跳去避老鼠。後來當華仔知道在九龍城寨拍的戲份全部剪掉,感到十分憤怒。

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劉德華的氣質不是墨鏡那一掛,他總體上還是有些比較偏硬朗

墨鏡偏愛張國榮、梁朝偉、張震這些天生帶些憂鬱氣質的。


對於這個問題,小編個人覺得有幾方面原因。一個是拍攝《阿飛正傳》時,王家衛傷到了劉德華,華仔本來的主角地位,拍了半天就成路人甲啦,心裡確實比較難接受,二個呢華仔是娛樂圈出了名的勞模,一年拍攝十幾部電影那是常態,而我們的大導演王家衛拍攝起來無劇本,拍攝週期出了名的長,兩人在這方面是完全不能匹配的,我等不起你、你呢還嫌我不夠配合,再合作就無從談起;三個呢王家衛之後有了張國榮和梁朝偉兩位演技大咖,而且都是拍起戲來力求完美的主,這風格是一拍即合,再讓王家衛回頭來找劉德華也比較難。

我們可以看看兩位當事人在之後訪談中所提到的。劉德華曾經參加訪談節目談到:王家衛拍片是一種藝術的方法,「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我的表達或者說表演很難去遷就。」不過華仔還是給面子的表示,到現在他還是希望有機會再合作,「等他有一天找我,我就配合一下。」從王家衛的風格可以看出,哪些明星會受到王家衛青睞並成為固定搭檔,當然與他的電影氣質、工作風格休慼相關。所謂物以類聚,他們有點像娛樂圈的閑雲野鶴,沒有暑期檔、賀歲檔這些主流意義上的時間概念,自有自己的時鐘節奏,三五年拍一部片,像手工作坊一樣曠日持久地打磨一樣技藝。

王家衛曾經接受訪談時說到:「劉德華有次對我說,你其實不應該用這麼多演員!應該用非演員,效果會更好」。我說用非演員是一種拍法,用當紅演員又是另外一種拍法。他們是香港最紅的演員,比如劉德華。但我們不希望每天看小孩走路都想學劉德華那種常常在銀幕上走路的模樣,所以我採取一開始先讓你投入,投入以後再看別的東西出來,那就是我要的東西,一種較不一樣,會有一些迴響(reflection)的東西,讓偶像也可以有另外一張臉,另外一種虛幻(Vanity)的感覺。結果證明年輕一輩還是抗拒,認為劉德華不能整日這樣窩囊,我那時倒是沒有想到這點,不過你現在叫我再做一次,我還是這樣。他們這些演員都很幫我,把期都給了我,搞得其他人都在好奇《阿飛》到底在搞什麼鬼。


個人看法,是王家衛的導演風格和劉德華的表演風格不一致,強行揉在一起,反為不美。

人人都知道,王家衛是個個人標籤非常明顯的導演,他的電影基本上屬於以情緒來講故事的類型,情緒是第一位的,其他都要為情緒服務。因此,喜歡的人會非常喜歡,不喜歡的人也會非常不喜歡。

這種風格的電影,其實很需要相匹配的合適演員,比如梁朝偉就很適合。

在很多影迷(包括本人)看來,梁朝偉跟王家衛的合作真要算是電影界的天作之合,梁朝偉就屬於那種能用眼神表達情緒,能用情緒講述故事的演員,而在他之前,張國榮也屬於這種類型。

王家衛和梁朝偉在第一次合作《阿飛正傳》後,兩人應該能感覺到一種惺惺相惜的情感,互相都把對方當成能理解自己的人,從那以後,梁朝偉成了王家衛的御用男一號,而梁朝偉也通過王家衛的電影大紅大紫,成為香港一線男星。

其實這種導演和演員契合的情況有很多,比如徐克跟李連杰,徐克的武俠世界和家國情懷,李連杰的表現是最合適的。

而劉德華明顯不屬於這種靠情緒演戲的演員,劉天王靠的是顏值、氣勢、男人味等等,很多人詬病劉德華演技不好,也是從這個角度來評價的。

但其實,不同類型的演員匹配不同類型的電影,劉德華無法匹配王家衛,我想,成龍、李連杰、劉青雲、林家棟也無法匹配吧。

這個事情很無奈,也很正常。


不容置疑的是,王家衛和劉德華還是有一定交情的!因為在二人很多採訪中都或多或少會提及對方,言語間都透露出很不尋常的熟稔,而且大多都是幕後故事,可不是那種客套敷衍的場面話。

要知道劉德華是一個不惜一切代價愛電影的專業人士,當年天幕初創,劉德華力邀王家衛,劉鎮偉,杜琪峯,張叔平,張婉婷,劉偉強,洪金寶,元奎,金培達等等一大班當年尚屬籍籍無名的電影人,同時廣攢梅艷芳,張曼玉,劉嘉玲,郭富城,鍾鎮濤,劉松仁,顧寶明,金士傑等等大咖共同打造精品,那時候應該說劉德華是這些有追求有情懷但是欠缺資本的幕後明日之星的殷切希冀!1991-1994這幾年大家聊的最多的就是電影和市場,有過天馬行空的黃金歲月。

但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劉德華製作力求完美不計成本,導致一賠再賠直至第一代天幕破產…老劉自己也淪至瘋狂補拍還錢的窘境…但那一大票臺前幕後精英卻結下了牢固的革命友誼,當然也難免意見相左心生芥蒂。

但我要告訴你,王家衛絕對是要感謝劉德華的!1988年鄧光榮力推王家衛轉行導戲,劉德華是出品方發行方院線公推的最佳男主角!也正是這一部《旺角卡門》的票房口碑大豐收讓王家衛有了《阿飛正傳》的絕世良機!纔有了後來的王家衛!

換句話講,劉德華對王家衛是惺惺相惜!從始創天幕,到死撐陳果,捎帶李燦森,秦海璐,到支持寧浩,帶飛黃渤,郭濤,從打擂臺到桃姐,帶出林家棟和葉德嫻的帝後…劉德華監製這個金字招牌隨著時間的檢驗完全可與王家衛作品一戰!

再說句大實話!劉德華在這個圈子裡實在是太如魚得水八面玲瓏了!你能找出任何一個圈裡人講究他內涵他的嗎?這是一個神人!level高的嚇人!人家可能沒事就和王家衛一起品紅酒抽雪茄看賽馬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