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問答邀請!

這裡答案其實自己感覺大部分人會答《英雄本色》。

說實在的,我看到這個問題之後,我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英雄本色。沒辦法,影響太深了,至今還記得小馬哥燒美金抽煙的畫面,小時候看過後,激動的立刻跑進屋拿了張椅子出來,站在上面,說等我長大了要比這還吊,要拿錢煮速食麵喫,結果那晚做夢流了一地哈達子……

本來想著在搜索下老吳還拍過啥其它的電影,結果看了看,還真有好多《赤壁》,《變臉》,《碟中諜2》,《辣手神探》,《縱橫四海》……好吧!看來還是有好多有名的!不過對我來說,印象最深的還是小馬哥。

可能是那晚速食麵煮的太好喫了,沒辦法……


吳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導演、編劇、監製、演員。

1968年擔任劇情片《死節》的編劇,從而進入電影圈。197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鐵漢柔情》。1977年開始以喜劇片為發展主線。1983年加入新藝城電影公司。1986年執導的槍戰片《英雄本色》奠定其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並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1] 。1988年創辦了香港電影導演會。1990年憑藉動作片《喋血雙雄》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同年出演動作片《勇闖天下》。1993年赴美國好萊塢發展。1997年憑藉動作片《變臉》獲得全美華裔藝術基金會金環獎 。2000年執導的諜戰片《碟中諜2》獲得全球電影年度票房冠軍。2004年獲得香港政府頒發的銅紫荊星章 。

2006年回歸華語影壇發展,並擔任動作片《天堂口》的監製 。2009年6月,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金爵獎 ;同年憑藉戰爭片《赤壁》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導演獎 。2010年獲得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15年獲得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武士獎。2016年執導動作片《追捕》

導演作品:

獲獎記錄: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2010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獲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

  • 2009 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海外貢獻獎[7] (獲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

  • 2015 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武士獎 (獲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

  • 2010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赤壁下 (提名)
  • 2009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赤壁 (提名)
  • 1993 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獎 辣手神探 (獲獎)
  • 1992 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縱橫四海 (提名)
  •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獎 喋血街頭 (獲獎)
  •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喋血街頭 (提名)
  • 1990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喋血雙雄 (獲獎)
  • 1990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喋血雙雄 (提名)
  • 1987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英雄本色 (提名)
  • 1987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英雄本色 (提名)

臺灣電影金馬獎

  • 1990 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勇闖天下 (提名)
  • 1990 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獎 喋血街頭 (提名)
  • 1986 第2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英雄本色 (獲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

  • 2009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導演獎[8] 赤壁 (獲獎)

亞洲電影大獎

  • 2009 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赤壁 (提名)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2009 第9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 (提名)

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

  • 1998 第24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最佳導演獎 變臉 (獲獎)
  • 1994 第20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最佳導演獎 終極標靶 (提名)

個人認為最優秀的電影作品有:

1.《英雄本色》

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投資拍攝的一部槍戰電影,由吳宇森執導,狄龍、張國榮、周潤發主演。

該片講述了宋子豪、Mark、宋子傑三人之間的江湖情以及三個主人公各自的挫折、失敗、懺悔和報復。影片1986年8月2日在香港上映,是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1987年,該片在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獎項。

2.《變臉》

《變臉》是一部1997年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動作劇情片,由吳宇森執導,尼古拉斯·凱奇、約翰·特拉沃塔、瓊·艾倫、亞歷桑德羅·尼沃拉和吉娜·格申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7年6月27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FBI探員亞瑟追捕恐怖殺手凱斯特長達8年之久,凱斯曾殺害他的兒子,兩人因此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一次,為了調查致命炸彈的放置地點,亞瑟自願取下自己的臉皮,換上昏迷中凱斯特的臉,混入監獄與其匪黨搭上線,以套出炸彈的放置地點。但是清醒後的凱斯也換上了亞瑟的臉,搖身一變為FBI探員,使亞瑟的家庭與事業陷入了危機,一場正邪兩方的激戰於是點燃。


謝謝邀請,個人覺得吳宇森的最經典並且個人最喜歡的電影《辣手神探》

說說《辣手神探》,這部電影是吳宇森離開香港去好萊塢發展的最後一部香港槍戰片,裡面演員陣容強大,場面宏大,在沒有特效的那個年代,槍戰的設計,人物的走位,演員的表演,堪稱史詩。這部電影也是第一次讓我感受到梁朝偉的演技,還有那場醫院三分鐘的長鏡頭,至今記憶深刻。

周潤發演的袁警官,脾氣火爆,講義氣,嫉惡如仇,在手下兄弟被槍殺以後,義無反顧,單槍匹馬的去貼報紙,去倉庫搗亂,最後去醫院搗毀整個軍火販賣團夥。梁朝偉演的臥底阿浪,深得老大欣賞,就算最後死到臨頭,為了保阿浪還讓阿浪親手殺了自己。他們兩個一個嫉惡如仇,一個身不由己,兩個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其實感動了每一個年輕熱血的青年。

單整體上來講,影片其實不算太出色,比如在人物塑造上,吳導的片子裡面,好壞是很明顯的對比,壞人壞的一塌糊塗,好人又正義到不行,為了突出槍戰,和正與邪,缺乏了對人物其他方面的塑造,而且吳導跟徐克一樣,他們電影裡面大部分都是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基本都是一些為了搭配劇情的陪襯。但是這也並不影響觀眾去欣賞那酣暢淋漓的槍戰和俠骨柔情的兄弟情。

這部影片之後,香港影片開始轉型,槍戰片可以說慢慢開始沒落,一直到今天,香港電影再無像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縱橫四海》,《喋血雙雄》之類的槍戰類型片,但是吳宇森的這些影片深深影響了後來的香港導演,後續經典的港片《無間道》,《無雙》等在創作上一定是有吳宇森導演的影子,一個臥底,一個雙雄模式。

聽說吳導和徐克是過命的兄弟,當年拍攝《英雄本色》,就是徐克拉來的投資,他們兩個人,一個都市槍戰類型片,一個武俠類型片,真正的佔據香港80-90年代的半壁江山。

吳宇森1946年生人,拍攝《辣手神探》的時候剛好40出頭,是最巔峯時期,梁朝偉含淚殺老大,兩人醫院開啟魂鬥羅模式殺殺殺,梁朝偉誤殺了歐陽震華扮演的警察,周潤發槍戰之中唱歌哄嬰兒,還有嬰兒一泡尿滅了炸彈的導火線,這些鏡頭都是一直記在心裡,久久不能忘懷的鏡頭。此後再無香港槍戰類型片經典,所以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是我心目中吳宇森最佳,最經典。


吳導擅長刻畫的是男人間的熱血情義和子彈與白鴿齊飛的暴力美學。他的影片雖然基本都是現代背景,但裡面永遠有一種如武俠片一般的古典意味。

《英雄本色》是很經典,但算不上完完全全的吳氏作品,裡面徐克的痕跡很重。雖然兩大金牌導演聯手創作的這部影片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峯,但它代表不了吳宇森自己。

《辣手神探》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把吳氏暴力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精彩的槍戰和爆炸場面讓好萊塢也讚嘆不已。但是本片文戲比我心中那部神片還要略遜一籌,男人間的惺惺相惜表現的少了些戲劇張力,所以它也不是我心中吳導最經典的作品。

《縱橫四海》很好看,演員陣容強大,但沒什麼深度,同樣算不上「最經典」。

《變臉》、《斷箭》和《碟中諜2》就算了吧,外國人永遠演不出吳宇森心中的情義江湖。

說了這麼多,我心中吳宇森最經典的作品是1989年上映的《喋血雙雄》。

這部影片可以說把吳宇森擅長的江湖情懷和暴力美學完美的展現出來。周潤髮飾演的殺手和李修賢飾演的警察在你追我逃的貓鼠遊戲之中由敵對到了解再到最後聯手對敵,非常完美的詮釋了吳宇森招牌般的雙雄戲。他的鏡頭下男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是如此內斂卻令人信服,一股「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的男兒熱血令人動容。

至於暴力美學,在這部電影中更是無處不在。能把一部槍戰片拍得如此唯美浪漫又精彩紛呈,即便是今天也無人能出其右。無論是一開始的輕歌曼舞中突如其來的大開殺戒亦或結尾處教堂裏的雙雄聯手,無不充斥著音樂、燭光和白鴿,卻一點都不顯突兀,這纔是功力所在,旁人所不及的地方。

所以,在我心目中吳宇森導演最經典的影片當屬《喋血雙雄》。

我是英年早肥,不定期更新影視,娛樂及遊戲資訊。有喜歡的朋友,歡迎大家點擊關注!


「暴力美學」原指起源於美國、在香港成熟(現在又有向美國轉移的態勢)的一種電影藝術趣味和形式探索。而吳宇森作為暴力美學大師,其「英雄系列」影片更是代表了他獨特的審美風格。

《英雄本色》 影片講述的是宋子豪(狄龍飾)、小馬哥(周潤髮飾)、宋子傑(張國榮飾)三人之間的江湖情義以及三個主人公各自的挫折、衝突和復仇。影片不僅是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也在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獎項。在這部影片中,不僅可以看到網上流傳很廣的那張周潤發點煙燒錢的圖。

《英雄本色2》,《英雄本色2》是《英雄本色》的續集,講述的是宋子豪(狄龍飾)獲得假釋,和弟弟宋子傑(張國榮飾)一起打入高英培(關山飾)犯罪團夥。宋子傑隻身潛入高宅竊取犯罪證據,被發現後以身殉職,宋子豪、阿健(周潤髮飾)、龍四(石天)等聯手,血戰後殺死了高英培。

《變臉》電影講述FBI探員亞瑟(約翰·特拉沃爾塔飾),追捕恐怖殺手凱斯特(尼古拉斯·凱奇飾)長達8年之久,凱斯特曾殺害他的兒子,兩人因此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一次,為了調查致命炸彈的放置地點,亞瑟選擇取下自己的臉皮,換上昏迷中凱斯特的臉,混入監獄與其弟弟(亞歷桑德羅·尼沃拉 飾)搭上線,以套出炸彈的放置地點。但是清醒後的凱斯特也換上了亞瑟的臉,並且燒死了關於這件事情的所有知情人和真實資料,劇情變得撲朔迷離。不得不提的是,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特拉沃爾塔在變臉之後的演技真是炸裂,完全像是真的互換身份了一樣,這部電影在我看來也能算得上吳宇森導演的巔峯之作了。以上的幾部影片是我心目中最能代表吳宇森「暴力美學」特色的幾部,從中我們大概可以瞭解些許導演的審美特徵。在他的電影中,總是會出現兩派對峙的場面,「警匪」模式尤其常見,但兩方之間也總有一些牽扯不清的關係。


最經典的是《英雄本色續集》,第一集小馬哥其實不是主角,第二集才成為真正的主角,各個人物的性格和特點才鮮明起來,劇情也更加火爆。


《英雄本色》系列,影片中表現的情義永遠是時代的主旋律。


我認為是《變臉》、《英雄本色》和《辣手神探》,因為劇情火爆。


《劍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