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不作為,原因是多方面的。

1.政治體制陳舊

齊威王以來的改革雖多,但深度是不如其餘各國的,因此齊國封建貴族政體的尾巴割得最不幹凈。齊威王早年曾不理政事,但齊國政府照常運轉,可見君主之外還有相當強勢的政治力量。戰國時代,齊國是唯一沒有實行郡縣制的國家,而有一個所謂的五都制。臨淄固然是首都,但此外還有平陸、高唐、即墨、莒四個都城。五都制的情形今天無法考據得很清楚,大概,比之封建制屬於集權,較之郡縣制則該算分權,可以認為是封建和郡縣之間的一種過渡形態。

2.齊國軍隊不堪一擊

儘管齊國人為中國軍事史乃至世界軍事史貢獻了兩部偉大的軍事理論著作(《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但真打起仗來,齊軍常常並不被人看好。孫臏、龐涓鬥法的時候,孫臏談到齊、魏軍隊的對比: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他們趙魏韓的軍隊素來悍勇,瞧不上咱們齊國,膽小是咱們齊軍的名片。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種普遍觀點,孫臏オ「因其勢而利導之」,採用了一條減灶之計,龐涓就果然上當了。齊軍的勝利,勝在統帥大局觀更好,戰略調度得宜,選擇了最有利於自己的地點和時機進行決戰。一旦這些要素湊不齊,戰局就完全可能改觀。

到戰國末,荀子對齊國軍隊的評價更低: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戰事)小敵毳(音脆)則偷(勉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焉渙離耳。若飛鳥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佣而戰之幾矣。

這段話的大意是:齊國的主力軍叫「技擊」,技是材力的意思,所謂技擊,也就是能靠自己的勇猛擊殺敵人的人。對技擊的獎勵措施是,砍下一顆敵人的腦袋,則賞賜八兩(錙是八兩)金子,如果沒有這顆人頭,則即使獲勝,也沒有獎金。

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下,可以想像,齊軍當中一定個人英雄主義之風盛行,而要講究整體協同作戰,就很難了。齊國的民風本來也就是如此,司馬遷也說,齊國人當兵不行,當殺手合適(怯於眾斗,勇於持刺)。

於是荀子推論說,像這樣的軍隊,戰爭規模小,敵人實力弱,那還能湊合著用,一且碰到大戰勁敵,馬上瓦解,戰士們就像飛鳥樣,無憑無靠。這是會導致亡國的軍隊,再沒比這更弱的軍隊了。用齊兵,和隨便拉點沒受過戰爭訓練的人打仗也沒什麼區別。

沒有高效的治國政體、沒有一支能打仗的軍隊,齊國想有作為也是不可能的。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在滅亡韓、趙、魏、楚、燕之後,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向這個攔住自己大一統的昔日強國發起進攻,秦國主力在名將王賁的率領下,避開齊軍西面主力,由原來燕國南部對齊北境突然襲擊,直奔齊都臨淄。齊軍面對秦軍突然從北面來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曾經輝煌一時的東方霸主齊國滅亡,秦王嬴政完成統一大業。在此之前,齊國也曾遭遇滅國之禍,大將田單復國後,為何齊國在五六十年內沒有半點作為?

提起齊國,不禁讓人想起姜子牙垂釣於渭水之濱,周文王「願者上鉤」的典故。武王滅商後,姜子牙受封齊侯。齊國在西周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監之亂後,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國由此得到征伐之權,成為大國,建都於營丘。此後齊國也是強人輩出,盛極一時,最有名的便是打出「尊王攘夷」旗號的齊桓公,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將齊國的霸業推至高峰。儘管齊國強橫無比,但終有衰敗的時候,今天就和筆者一起來探討齊國在復國之後為何沒有半點作為。

一、襄王非中興之主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齊國雖然經五國伐之,但田單僅憑孤城兩座,抵擋住了滅國之禍,不僅在於田單謀略過人,還靠的是齊國人保家衛國的決心。然而齊國復國後,即位的齊襄王卻是能力有限,導致齊國毫無作為。田單收復失地七十餘城後,迎齊湣王之子法章回臨淄,正式即位,是為齊襄王,田單受封安平君。好景不長,德才兼備的田單遭到了齊襄王的猜忌,君臣之間已生間隙,最後是由趙國用三座城池換走了田單。對於這兩人來說,這樣的結果是好的,但是卻傷了齊國百姓的心,立下赫赫功勞的大將不能受到重用,這樣的君主又有誰願意輔佐稱霸呢?

二、齊國上下已無稱霸之心

原本齊國是大國,兵強馬壯,儘管歷史中有些敗績,但不是其他戰國六雄可以單獨匹敵的,久而久之,不僅是齊國國君不再懂得居安思危,只知歌舞昇平,齊國的百姓也變得驕傲起來,不屑與其他諸侯國為伍。就是這次五國伐齊,把齊國打怕了,之前的爭霸戰爭得罪了其他諸侯國,讓齊國國君和高層貴族認為不爭霸才是「最好」的策略,百姓們的心裡也早已有偏安一隅的想法,齊國已無稱霸之心,自然再也培養不出稱霸之力。

三、齊國超然外交,四十餘年不興戰事

五國伐齊後,齊國上下對五國可謂是咬牙切齒,對自己的「友好邦鄰」失望了,看著秦國追著這些國家打,齊國高興都還來不及,怎麼還會出手幫忙呢?其他幾國都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齊國也還是有能力抵抗秦國的,於是就想來抱齊國「大腿」,希望能夠聯合齊國攻秦,可齊襄王根本就不吃你這一套,畢竟坐山觀虎鬥的好戲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秦國也忌憚這位尚有一戰之力的「雄獅」,在攻打其餘各國時也不忘極力穩住齊國。

齊國的超然外交還與君王后有關,此女是齊襄王的王后,齊王建的生母。君王后賢德,與秦國交往謹慎,與諸侯講求誠信,既不和秦國「連橫」,也不與其他國家「合縱」,秦國無意攻齊,五國又自顧不暇,因此齊王建在位四十多年,齊國「四十餘年不受兵」

齊國上下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等秦國收拾完其他諸侯國,齊國又怎能獨善其身?在最後,齊國上下幾乎都成了親秦分子,等到齊王建反應過來的時候,其賓客群臣早已被策反,秦國的鐵騎已經殺到都城門下,這位齊國最後的國君最後被流放共地,活活餓死。以上便是齊國無所作為的原因,不知讀者朋友們有何補充歡迎留言交流。


簡單來說,有三個原因。

第一:復國後的齊國國力衰退

五國攻齊是齊國命運的轉折點,在五國攻齊之前,齊國自建立(田氏代齊)就呈現一種上升態勢,初期還不明顯,到齊威王繼位,齊國國力迅猛上升,霸業開始了。

齊威王之後,經齊宣王和齊閔王兩代,達到鼎盛,但衰落,也是從鼎盛開始的。

五國攻齊起源於齊國滅宋,想要獨吞宋國的齊國引起天下不滿,再加上燕國、秦國、趙國各國的運作,齊國這個強大不可一世的霸主即將滅臨最強大的打擊——秦趙魏燕韓五國攻齊,楚國想渾水摸魚。

戰爭的結果很明了,齊國僅剩即墨和莒兩城,三代齊王的心血毀於一旦,齊閔王被處死,秦相魏冉藉機奪取陶邑,魏國依靠地理優勢奪得原宋國的大片領土。

五國聯軍沒有滅齊,後來圍困兩城的都是樂毅率領的燕軍,燕國長期是打醬油的存在,雖然搭上五國聯軍的便車,但想要以一己之力滅齊,難度非常大。

首先即墨和莒城不是兩座城那麼簡單,它們是齊國「五都」中的兩個,五都是齊國的行政劃分,齊國將全國劃分為五個大區,每個大區都會有軍事據點城市存在,它們的作用就是為軍事經濟服務,包括物資儲備和軍事動員。

其次,莒城屬膠東丘陵區,即墨屬沂沭河谷,地理位置使得燕軍無法將兩座城團團包圍,這兩座城之間是有聯繫的,而且兩座城與周邊其他地區也有聯繫,也可以獲得補給。再加上在戰前,兩座城就積累了大量的人員和物資,城防工事也比較堅固,燕軍久攻不下。

另外還有政治博弈,五國攻齊中秦國最積極,趙國和燕國其次,秦趙的目的都是削弱齊國,燕國是為了報仇,秦趙兩國會眼睜睜地看著燕國完全吞併齊國嗎?尤其是遠在西方的秦國,他是分不到齊國土地的,分來也是飛地,沒什麼用。還有想撈油水的楚國,莒城其實已經屬於楚國勢力範圍了,楚將淖齒就是在莒殺了齊閔王。

當然,直觀體現上就不一樣了,樂毅之前這麼勇猛,三月連下72城,忽然間兩座城打了三年還不下,你想幹嘛呢?養寇自重?

這是燕惠王的真實想法,在父親燕昭王去世後,他擔心樂毅起異心,派大將騎劫去接替樂毅,讓樂毅回國受封賞。以樂毅的威望,造反是沒問題的,但他沒有,而是離開了齊國這片造就他輝煌的土地。

樂毅一走,燕國軍心大變,而即墨的齊國軍民,在田單的操作下,開始反攻。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隨後乘勝追擊,所經過的城池紛紛起義,田單的部隊像滾雪球一樣的迅速壯大,節節進擊,很快燕軍被逐出了齊境。

但田單並沒有收復齊國全境,趙國攻取的黃河到濟水地區、楚國奪取的淮泗之地都沒能收回,就算是田單復國後,趙魏楚三國繼續進攻齊國,趙國攻取昌城、高唐等地;魏國攻取平陸,而秦滅魏之時,清理殘餘魏軍一直清理到歷下,歷下在今天的濟南,已經深入齊國腹地;楚國攻取徐州和莒城,楚國滅魯後,魯君就是被安置到莒城。

高唐、平陸和莒城都是齊國五都之一,五都已失其三,還被魏國插入腹地,家門口的魯國被楚國所滅,齊國的實力可想而知。

第二:在齊國看來,五國跟秦國是大流氓

在《史記·楚世家》中,楚頃襄王十八年,楚頃襄王召見了一個射大雁的楚人,他以射雁作比喻,分析當時國際形勢:「故秦、魏、燕、趙者,鶀雁也;齊、魯、韓、衛者,青首也;鄒、費、郯、邳者,羅鷲也。」

鶀雁、青首、羅鷲可以理解為大雁、中雁和小雁,看看齊國,已經跌出戰國第一集團,與魯、韓、衛並列,不是大雁,而是小雁了。

從歷史進程來看,滅鶀雁者,秦也(秦滅六國);滅青首者,鶀雁也(楚滅魯,魏滅衛)。

正是由於齊國衰弱,導致國際地位跌落,所以經常挨揍,因此齊國對於趙、魏、楚、燕這四國的印象,跟大流氓無異,儘管曾經在這四國眼中,齊國也是大流氓。

如題主所說,趙國向齊國借糧,齊國不借,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場景,曾經有一個流氓把你打得半死,有一天這個流氓鼻青臉腫的來找你,說外面來了一個大流氓,我們必須團結起來一致去對付那個大流氓。

一般人,是不是都會拒絕,然後暗自感謝為你出了一口惡氣的那個大流氓呢?所以後來秦王政每滅一國,齊國都會稱表道賀。

第三:齊國君主無雄心

復國後的齊國只有兩代君王加一位女主,分別是齊襄王、君王后和他們的兒子兼亡國之君齊王建。

經過浩劫,齊國國力大損,就算齊王有爭霸雄心,也需要足夠時間恢復國力再去下場,但近半個世紀齊國都沒怎麼參與爭霸,這就跟君主無雄心有關了。

上面說了,一般人是會感謝大流氓欺負流氓的,因為這個流氓欺負過你,雄主,則可行非常之舉,他們的行動舉止是可以超出常人想法的,但齊國沒有雄主。

無論是齊襄王還是君王后,他們執政的主要思想就是和平不打仗,齊國自己恢復,不跟你們玩,但臨近的趙、魏、楚等國要跟齊國玩,趙、楚、魏、韓、燕五國伐秦失敗後,聯軍竟然轉而攻齊,以奪取齊國土地彌補心理落差。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秦國,讓秦國把五國打得無暇東顧無疑是一種方法,只是這種方法的弊端也很明顯,唇亡齒寒啊。


自從田單復齊後,齊國卻沒有中興,淪為二流國家,不思進取,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齊襄王非中興之君

在樂毅伐齊期間,齊湣王死於非命,齊人擁立其子齊襄王。然而,齊襄王實在不是中興之君。在齊國只剩下兩城苦戰時,齊襄王非但沒有挺而而出,領導抗燕鬥爭,反而逃到深山老林中,對復國全然失去信心。直到田單復國後,在山中修了棧道木閣,把齊襄王這個縮頭烏龜國王給請出山了。

第二,打擊排擠田單

齊國復國後,百廢待興,倘若齊襄王能重用像田單這樣的名臣,齊國還是很有希望的。但是,田單功高震主,齊襄王對他不免會有心虛、嫉妒甚至恐懼感。

有一回,田單見一老人受凍,脫下皮裘給老人穿上。齊襄王的第一反應,就是田單在收買人心,心懷不軌。君王的邏輯與常人可不同,寧可把人往壞里想。齊襄王的幾個寵臣乘機進諂,誣陷田單,說他名義上是臣子,實際上與國君沒分別。這時的田單可以說處境十分危機,隨時都可能被陷害。如果不是有貂勃這樣敢於直諫的大臣,他可能死無葬身之地了。

遇到如此平庸的君主,齊國如何復興呢?

第三,君王后的保守外交

齊襄王去世後,其子齊王建繼位,真正大權落入齊襄王的王后、齊王建的母親手中,在史書里,她被稱為「君王后」。

君王后是女流之輩,所以也不能指望她有雄才大略,她的目標就是保住齊國的和平。為此,她推行的外交政策是:獨立自主,不結盟。大家都知道,當時秦國最強,東方諸國為了對付秦國,祭出的法寶是合縱運動。而齊國搞不結盟,對於東方諸侯的合縱,齊國一概不參加。

君王后的這一套外交政策,對維持齊國的穩定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她生前,齊國既不是東方五國的盟友,也不是秦國的盟友,由於在外交上保持一種超然的態度,秦國無意攻齊,而東方諸侯也忙著對付秦國,誰來理會齊國呢?故而齊國「四十餘年不受兵」,成為亂世中的一片凈土。

第四、君王后去世後,齊國外交倒向秦國

君王后去世後,齊國的外交政策開始走樣了。

齊國宰相後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親秦分子,秦國也花費巨資,收買後勝的賓客門人。秦國的反間計大獲成功,後勝執政時,齊國開始偏離中庸的外交,向秦國靠攏,他甚至建議齊王建朝見秦王,實際上就是俯首稱臣。齊國是鐵了心要當一個「永久中立國」,幾乎放棄了必要的軍備,「不修攻戰之備」,同時,「不助五國攻秦」。齊國眼睜睜看著東方其他五國被一一消滅,完全無動於衷。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齊國最終也被秦國滅了,齊王建被流放餓死。


自公元前279年田單復齊,到公元前221年齊國滅亡的58年時間裡,齊國除了後續收復失地外,竟然沒有一次主動對外用兵,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五條。

一、國力衰弱

公元前279年,田單殺騎劫復齊。史書記載:「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但是,田單復齊很可能只是收復了被燕國佔領的地區,而被其他國家佔領的地區,收復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理由有二:一是燕國就足夠對付了,田單不可能蠢到同時與六國開戰。二是即使在五國破齊之前的齊閔王時期,齊國單挑秦、趙也是處下風的,比如公元前283年秦國蒙武擊齊拔城九,趙國也多次伐齊。大劫之後,齊國就更沒有實力從他們手中奪回失地了,倒是趙國的廉頗、趙奢、藺相如輪番為將奪取了大片齊國土地。

一個剛剛復國的國家,百廢待興,最需要的就是休養生息,恢復元氣,短期內沒有連續對外用兵的理由和底氣,這是能夠理解的。

二、人才匱乏

五國破齊,齊國大敗,齊閔王被殺。可以想像得到,齊國肯定有一大批人才死在戰亂之中,比如賢士王蠋就因為拒不事燕而自殺。

在燕國對齊國的實際控制時期,樂毅採取了包括祭祀齊桓公和管仲等在內的一系列措施,來收服齊國民心。這些懷柔政策還是起了作用的,以至於接受燕國爵位的達一百多人。這些人當然不會是普通人,都是齊國朝堂之上的貴族。雖然史書沒有記載這些人是否受到了懲罰,但是他們依然受到重用的可能性會降低。這樣,五國破齊死一批,因為降燕棄一批,齊國還會有多少治國安邦的賢人可用?

僅有的人才田單,還被齊王以三座城池的價格「賣」給了趙國,幫助趙國攻燕,拔中陽;攻韓注人,拔之。田單還做了趙國國相,被封為都平君,最後很可能死在了趙國。不過,田單死後應該還是回到了齊國,他的墓就在他的齊國封地安平城(現在的皇城鎮駐地)。

趙國在最後時刻用以抵抗秦軍的顏聚也是齊國人。

三、政治腐敗

人才的匱乏必然會導致政治上的腐敗,因為居高位的都是些缺乏政治智慧和政治操守的庸人,他們惟一的特點就是貪婪。

後勝為齊國國相期間,多次接受秦國的好處,甘願為秦國效力,還多次派人入秦去接受秦國的大量錢財。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得了秦國的好處就得為秦國辦事兒,於是他們就極力地勸齊王放棄連縱,去進見秦國國君。使齊國「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並終於攛掇齊王於公元前237年「入秦、置酒」。

齊王建四十四年,秦兵擊齊。齊王「聽相後勝計,不戰,以兵降秦」。雖然秦始皇說「齊王用後勝計,絕秦使,欲為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貌似後勝曾經讓齊王組織軍隊抵抗,但這只是秦始皇把戰爭責任推給他人的借口罷了,不足為信。

試想,一幫秦國間諜圍繞在齊王周圍,所有的出謀劃策都是以利於秦國為出發點的,他們怎麼可能讓齊國出兵幫助五國呢。

四、政治短視

在58年中,齊國其實有過兩次對外用兵的心思,可惜都半途而廢了。

一次是公元前266年,齊襄王和田單尚在的時候,齊國曾經和楚國相約進攻魏國,但是被秦國解圍。

另一次是齊王建六年,「秦攻趙,齊楚救之」。但是,這一次因為趙國向齊國借糧而使兩國關係破裂,救趙之事不了了之。雖然大夫周子曾勸齊王借糧救趙,並講出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齊王不聽。顯然,在這次對外政策的博弈中,為秦國出力的「齊奸」們又贏了。

齊國拒絕借糧救趙的行為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後果,因為這次秦攻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史記》記載,齊王拒絕借糧之後,「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趙國徹底被打殘。

五、國策失誤

探究齊國長時間沒有主動對外用兵的原因,不得不提范雎向秦昭王貢獻的「遠交而近攻」。公元前270年,秦、楚曾經攻取了齊國的剛、壽。但是在范雎提出「遠交而近攻」的計策後,從秦昭王到秦始皇都很好地執行了這一政策,公元前221年之前再沒有進攻過齊國。

齊國誤判了這一形勢。

齊襄王復國之後,強大的齊國瞬間崩塌的悲慘經歷,給了他極大的刺激,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擔心戰爭會讓他失去擁有的一切。所以,齊襄王和他的父親齊閔王截然相反,轉而極力地追求安逸,不敢對外用兵。所以,齊國的國策是「事秦謹,與諸侯信」。看看六國被秦國打的那麼狼狽,齊國坦然地背靠秦國這棵大樹,很愜意地享受著不被秦國攻擊的幸福。齊襄王去世後,齊王建依然奉行這一國策,直至齊國滅亡。

其實,戰國末年,五國已經被秦國打殘了,而齊國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後,國力應該已經恢復了一些。如果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一方面「事秦謹」,與秦國保持和平友好關係,一方面借著幫助秦國的名義,蠶食四周這些被秦國打殘國家的國土和人口,秦國在壯大的同時,自己也在壯大,公元前221年到來的時候,尚有與秦國一拼的資本。

可惜這只是假設。不過,齊國58年的無所作為,恰好是百姓之福,使他們沒有遭受兵戈之災就融入了中國的大一統。


眾所周知,樂毅伐齊是齊國國運的轉折點,在這場大戰中慘敗的齊國,一舉從曾經的東帝滑落到瀕臨亡國的地步,最後雖經田單復國,實力依舊遠無法與鼎盛時期相比,這種情況下,齊襄王、田單這對君臣主動選擇休養生息、對外避免戰爭的策略,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在於,這種休養生息的策略漸漸轉變為無視天下大勢、只圖一己平安的鴕鳥政策。從田單復齊到齊國滅亡這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齊國只有區區三四場小戰,還多次拒絕其他五國的合縱和求援請求,甚至統一的過程中,秦國每滅一國,都要派出使者道賀,多年來一直不修戰備,最終導致不戰而降,被秦國兵不血刃拿下,也算夠奇葩了。

這種國策轉變的關鍵,不在齊王建,而其母親君王后身上。史料中有一個關於她的小故事:君王后病危時曾叮囑兒子,群臣之中有個人可以大用。等到齊王建問這個人是誰的時候,她又改口說,老婦已忘矣。顯然從這種做派中可以看出,君王后才是齊國真正的統治者。

君王后死後,齊王建依然嚴格履行她的外交政策,有一位即墨大夫曾遊說他,「齊地方數千里,帶甲數百萬。夫三晉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間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眾,使收三晉之故地,即臨晉之關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師,使收楚故地,即武關可以入矣。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夫舍南面之稱制,乃西面而事秦,為大王不取也。」這可以說是齊國末期最後一點要求振作的聲音,結果齊王建依舊不肯聽從,最終舉國降秦,有傳說他自己最後被活活餓死。


復國的齊國,後來又被周邊國家奪走一些土地,地盤只剩原來的三分之一。拿什麼去打秦國?歷史書上只說樂毅攻佔齊國七十餘城,但從來沒說田單恢復了七十餘城。只說了田單把燕軍趕跑了。而趙魏楚等國佔領的地盤並沒有恢復多少。後面反而又被趙魏又奪去一些。


齊國自公元前279年後,可謂是十分的低調,一直到公元前221年被滅,歷史也是輕描淡寫地帶過。為何齊國要低調半個多世紀,而不和秦趙楚逐鹿中原,爭奪霸權?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一、五國攻齊的浩劫成為齊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說一下五國攻齊這件影響了齊國命運的轉折點。

齊國自威王、宣王、閔王三代,國力強盛,威震天下,成為這一時期當仁不讓的霸主,尤其是齊閔王,打遍天下無敵手。但他在滅宋分贓上,想要獨吞,引起了盟友的不滿。再加上蘇秦、孟嘗君、秦國等各方勢力的挑唆與運作,一支由魏、趙、韓、秦、燕五國聯軍組建起來,而上將軍就是燕國名將樂毅,於公元前284年正式討伐齊國。

此時齊國在諸侯心目中的地位和數十年後的秦國是差不多的,成為了諸侯的公敵。關鍵齊閔王是個不怕事兒的主兒,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就是烏合之眾的聯軍也不放在眼裡。在濟西擺開陣仗,結果二十萬齊軍大敗。齊閔王自己趕緊逃命。聯軍攻破了齊國首都臨淄,燒毀齊國的宗廟宮殿,掠奪齊國的珍寶,對於當時齊地的震懾是非常大的,對於齊國損失也是非常慘重。

樂毅在齊地打了五年仗,先後攻克了齊地72城,給齊國帶來了很大的傷亡。只剩下即墨和莒兩座城池還在苦苦支撐,這一圍就是三年。

莒城是齊閔王呆的地方,這時齊國的小弟楚國借著救援的名義來了,迅速吞併淮北之地。楚將淖齒與齊閔王會面後,一頓虛情假意地觥籌交錯後,殺掉了齊閔王。這時,齊國大夫不幹了,齊閔王再混蛋也輪不到你一個楚國人來殺?於是將淖齒給剁了,為閔王報了仇。隨後,齊襄王即了位,但還是龜縮於一城。

公元前279年,田單在即墨之戰大破燕軍,隨後追擊至黃河北岸,迅速光復齊地,迎接齊襄王回臨淄。

說起齊襄王也挺慘的,父親被殺後,隱姓埋名跑到大夫家當傭人,大夫家小姐見其奇特,與之私通,後來有了齊王田建,而這位大夫之女就是齊國著名賢德的君王后,也曾掌管齊國後期的權力。與諸侯講誠信,與秦國交往謹慎,保證齊國不捲入戰爭中,這也是對齊王建的言傳身教。

由於田單覆滅了侵齊燕軍,收復了齊國失地,也是齊國的王族,他的個人聲望達到了極點,可以說威震天下。世人只知田單大將軍,而不知齊襄王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但這也造成了齊襄王的猜忌,君臣之間早生嫌隙。而此時趙國願以三座城池換田單,田單和齊襄王都比較樂意,田單交出了兵權,去了趙國,齊襄王拿到權力,親自治理齊國,這場君臣之斗以和平方式解決。隨著田單的離去,齊國再無能統兵之將。這不過是齊國政局上的死水微瀾。

田單去了趙國,曾帶兵再次攻打燕國,奪取了三座城池。還與老對手樂毅、趙國名將趙奢等交往,最後老死於趙國,結局還是比較圓滿的。

二、兩代君主力保齊國安穩,國內反對爭霸

經歷過這場浩劫,齊國元氣大傷。原來精銳的齊軍在之前戰爭中被打殘,國家財富被燕國洗劫一空。滿目瘡痍,國破山河,急需等待齊襄王重建齊人的家園。齊國原來的部隊技擊之兵類似於現在的僱傭軍,在戰場上沒有契約精神,國家財政吃緊,很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改革中被裁掉。

齊王、宗室、貴族、百姓都不願再經歷這種國家浩劫,根本原因就是齊國霸權惹得眾怒,不爭霸才是最好的生活狀態。所以,君臣上下,骨子裡已經有了偏安一隅的想法,並且將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同時,齊國人對天下人失望了,尤其是對周邊的鄰居們,老死不相往來,坐上觀虎鬥,可能是齊人最高興的狀態,全國人民都有極強的厭戰心理。比如華陽、長平、邯鄲這些大戰,魏趙損失慘重,齊人心裡偷著樂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救援呢。比如趙國長平之戰缺糧,向齊國求救,齊國直接愛搭不理。可惡的趙國還頻頻騷擾齊國邊境,打打秋風,搶搶東西,最後這些人都掛了。

楚人不守信諾,趁火打劫,殺害齊王,已經被列入死敵。韓國是以前的小弟,也跟著大眾節變,直接斷了來往。當六國中,秦、趙、楚、魏、韓在後期如火如荼地戰爭中。齊國在幹嘛?齊國一在看天下諸侯大戲,二在稷下學宮搞學術,尤其是陰陽家開始盛行,比如鄒衍的大九州說、陰陽五行說等等。

齊國雖然經歷了亡國浩劫,但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加上鹽海之利,商業發達,土地廣闊,城池林立,人口眾多,迅速恢復了國力,數十萬人馬還是有的,所以秦國對此也比較忌憚,周圍國家對此想抱大腿,尤其是被秦國揍得半死不活了。可惜,齊國縱然有有識之士,齊王建也不會採納其意見。

公元前265年,齊襄王在復國的14年後去世,兒子田建即位,成為了齊國最後一代君主。

三、秦齊聯盟的建立,與合縱聯盟漸行漸遠

公元前266年,秦國政壇大變局,因為這場變局直接影響了秦國與齊國的關係。該年,秦昭襄王任命范睢為相,將魏冉等四大家族趕到函谷關外。魏冉是五國伐齊的秦軍主帥,他的封地陶丘就是伐齊的戰利品。到了封地後就掛了,後來封地被魏國吞了,標誌著秦國的飛地,齊國心臟上的一根釘子被拔除了。

同時,范睢主張「遠交近攻」大戰略,而齊國與秦國不交界,沒有直接利益糾紛。不能像以前再打齊國,應當與之交好,結盟一直到公元前221年齊國滅亡。而近攻就是阻擋在秦軍東方路上的韓趙魏,一步步蠶食其領土。韓趙魏不幸地為齊國專業擋了半個世紀的刀。尤其是趙國,從公元前270年開始拖住了秦國。從而,使齊國在整體熱戰的情況下抽身置外。

公元前241年,齊國因為是秦國的盟友,哪怕是不出兵攻打合縱聯盟,還是被以趙國龐瑗為首的五國聯軍揍了一頓,被佔了座城池。而這伙聯軍,就是剛剛從函谷關下狼狽而逃的殘兵敗將。

公元前237年,齊王田建千里迢迢跑到咸陽訪問秦國,秦始皇盛情款待。兩國重溫交往歷史,再次申明繼續保持良好的夥伴關係。而這時,李斯掌管的間諜們成功策反了齊王的賓客、大臣,達到齊國不進入合縱聯盟,不幫助五國打秦國、不修軍備等三大目的。

對於齊王田建影響最大的三個人:父親齊襄王,一生坎坷,只求安定。母親君王后,素有賢名,只求自保。而第三個便是舅舅後勝,做了幾十年的相國,不幸也被秦國策反了,直接帶著外甥投降秦國,可謂是齊國第一大坑貨。對於齊國人來說,亡國之後才明白置身事外的惡果。


這一方面肯定是有實力上面的因素,畢竟整個國家70多個城池都被打下來,最後只剩兩個城池了,其他地方肯定遭受重創,而且燕國的軍隊在進入齊國的土地以後,可以說是燒殺掠搶,無惡不作。

當時,齊國主帥田單甚至讓當時燕國的軍隊刨了齊國的祖墳,還有割了齊國俘虜的鼻子,其他國家的軍隊在齊國的土地上面可以說將整個齊國當時積攢了幾十年的國里全部消耗一空。

大家想想三國時期為什麼蜀國在經受夷陵之敗以後,諸葛亮進攻北伐的時候,通常都會面臨一個糧食短缺的問題,一個國家積攢起來的糧食,它沒有個幾十年,沒有辦法支撐一次大型戰役的,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不夠錢向軍隊吃什麼,更何況各種各樣的軍械,馬匹等等戰略物資都需要提前進行儲存,所以說齊國在富國幾十年的時間裡面一直在休養生息,再恢復之前的國立。但是直到齊國被滅,它的國力仍然還沒有恢復到最鼎盛的時期。

還有一條,那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齊國,在這之前為什麼會被那麼多諸侯國家一起聯手吊打,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當時的齊國得罪了太多國家,這個國家太強勢了,今天看這個不順眼就去打,明天看那個不順眼就去打結果截下來那麼多仇恨,最後一起爆發出來,將齊國差一點給滅國了。

很多人都經受過挫折,但是。比起故事裡面經受過挫折,然後站起來的主角,相比,大多數人在挫折面前仍然還是顯得有一些軟弱無力。

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叫做秦國,(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秦國被其他豬和國家連起來吊打了上百年,但是吞併天下之雄心仍然還是沒有改變,再加上秦國擁有著關中的土地,可以說保證自己的一方安樂,秦國可以在屢次挫折裡面不斷的站起來,不斷地去挑戰天下強國。

但是齊國不行。齊國人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貪生怕死,當時齊國和魏國發生馬陵戰役的時候,魏國的主帥龐涓說到齊國的士兵就說齊國士兵貪生怕死,所以孫臏將計就計,用減灶法引誘龐涓入場。

綜上兩點,齊國在復國幾十年的時間裡面毫無作為,甚至秦國滅掉其他國家的時候,他還在旁邊叫好,齊王甚至親自跑到秦國去和秦國締結盟約。

不過可惜的是,一個沒有上進心的國家,在亂世之中,最終會面臨什麼樣的結果?大家都會明白,就如同滿清政權一樣,人人都說滿清政權的皇帝沒有犯大錯,所以就不叫昏君,因此得出一個奇葩的結論,說滿清12個皇帝沒有一個昏君,為什麼會亡國呢?適逢天下大爭之世,不提升國家實力,只有滅亡一途,弱國無外交啊,更何況滿清的那幾個皇帝出的昏招還真不少。


我真佩服那些歷史創作者,打那麼多字也不顯累。我來答一下,齊國從姜太公立國開始,齊國就是一等強國,姜太公封於齊後,積極發展工商漁鹽之業,又東征西討,平定周邊遂成大國。到齊桓公稱霸時,那也是齊國最鼎盛時。後來田氏代齊,而齊國的衰落始於燕昭王伐齊時,這個不用多講,齊國在發展時期同樣遇到強敵,如春秋晉國,吳國,戰國時趙,燕,齊國可沒有秦國的地緣優勢。這就註定齊國很難有所作為。如果回顧整個戰國時代,齊國是戰爭最少的一個諸侯國,滅國前50年時間幾乎沒發動過任何戰事。為何齊國這麼慫,歸根結底就一個字,因為富,「飽暖思淫慾」嗎!富足的生活往往是消磨一個人鬥志最好武器。為何齊國富,齊地東有魚鹽,海運之利;半地以上的國土適宜耕種的平原,密布的湖水,河網為齊地提供了充足的淡水…在看民風,由於民風不同,便造成了各國軍隊戰鬥力的不同,荀子對各國生活總結過,可參考。齊國靠工商鹽經濟最強,魯宋梁陳地居河南大草原,以稼穡桑麻為業,故節儉好儲藏,楚越南方氣候條件好,無凍餓之患。秦國重在農業和畜牧,尚弓馬。而趙國靠搶劫盜墓,賣藝王侯……可以看出,趙國土地大多沒有開發,可還有很多人非要支持廉頗戰略和秦國打消耗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