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麗娟

我們提到辣條的第一反應不是“辣”,而是髒。基本所有人都知道辣條很髒,從上學開始老師也一再強調辣條很髒,卻依舊有很多人樂此不疲的啃食辣條:但就性價比而言,辣條量多好吃也便宜,對於學生羣體而言確實是不二之選。然而這樣的不二之選,背後卻是食品飲食安全的重大隱患。

在一些治安比較差的城市裏,我們在小學門口經常會看到擺攤的人,攤位上有各種各樣的零食,而裏面最多的就是五花八門的辣條。治安好的城市裏,校門口依舊有大大小小的超市和零食店,而裏面最多的也是辣條。

在之前3·15曝光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製作視頻的大小作坊衛生條件極差,用來做辣條的麪條在地上隨意拖動,攪拌機旁邊黑色油漬沾滿了厚厚一層。工人們沒有戴口罩和手套,一邊談笑風生一邊裝着辣條。在這些大小作坊裏,不僅最基本的衛生無法達標,甚至添加了十幾種化學劑:簡直就是化學品,而不是食品。

在曝光的各種辣條中,大多產自河南和湖南兩地,而這兩地也是辣條的發源地,而“蝦扯蛋”和“黃金口味棒”更是被點名批評。

在3·15晚會曝光之前,我國近兩年的食品衛生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2018年09月06日,江西萬安多所學校被查出事物變質的問題,直到學生因爲食物中毒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問題所在,而早在這之前,這些變質的食物一直給小學生當營養餐使用。在公事公辦的“依法處置”之後,孩子受到的傷害已然無法彌補。

食品安全是全國人民共同關注的話題,向來都是在風口浪尖上。畢竟我國作爲人口大國,民以食爲天,飲食安全自然是重中之重,而孩子有時下一代的希望,如果孩子從小就病懨懨的身體不好,又如何做國家的棟樑呢?

所以爲了孩子們有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不少學校都禁止在校內開設小賣部,然而店家在外面開店畢竟不能干預,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誡孩子不能吃,然而效果卻微乎其微。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這四個字:過癮、便宜。

辣條在我國發展的歷史已經很久,然而真正讓辣條火起來的是《暴走大事件》第三季內容,從而辣條開始爆火,網絡上盛傳的“請你吃辣條”“大佬來根辣條”的表情包才相繼面世。

其實辣條不僅在中國火了,甚至已經火到了國外,“毒角SHOW”的博主把辣條帶去了美國,反響不錯,儼然辣條已經成了另一種“中國特色”。

說到這裏,辣條似乎已經開始變得高大上了,可是這種高大上的食物怎麼會在國內漸漸受到負面輿論和打壓整治呢?最主要的就是劣質低廉辣條對市場的惡意競爭,最主要集中於五毛辣條身上。

五毛辣條主打小學生羣體,因爲小學生沒有具體的衛生觀念,對於他們而言,好吃還便宜纔是最重要的,和現代年輕人仗着身體好熬夜時相同的道理。各所小學門口五毛辣條氾濫,一放學就能看到烏壓壓的學生聚集在攤位和商店購買辣條,五毛零售價顯然無法讓商家盈利,那只有從生產成本上能減就減。

生產過程控制?你說啥?

出廠檢查記錄?這是啥?

食品安全自檢?不知道。

更衣消毒?口罩都不戴,豈不是開玩笑?

有的辣條生產商,甚至食品許可證都沒有。

五毛辣條想要盈利,就是在生產上減小成本,能省錢就省錢,無論是機械還是衛生,管你們這些什麼東西,能生產辣條就行。你不買,中國十多億人口,只要有萬分之一或者千萬分之一的人買,廠家就能回本,回本就能盈利。

沒有強有力的打擊政策,五毛辣條永遠不會杜絕。

爲了保障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地方政府開始大力整頓了,尤其是在這次3·15晚會之後,滅絕劣質五毛辣條只是時間問題。

早在2018年5月2日,四川省就已經加大力度整治五毛辣條,全面排查五毛辣條食品衛生的事情,是在2019年3月19日發佈的。國務院下達了三個硬指標,其中有一項就是在4月15日之前完成校園食品安全排查的問題。以前商販在學校門口擺攤、開店,學校只能告誡學生,卻不能阻止商販,國家力量介入之後,相信之後的生活中,學生們會在更加良性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