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民心、違民意、敷衍天下的做派橫行,折射出社會的病態;如果這樣的行為得不到節制,則社會已病入膏肓。

文 | 方玄昌

8月31日,筆者為在大理舉辦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高級研討班」授課,課程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是關於轉基因的輿情應對,具體到某一事件,即為「危機公關」。

課上,筆者總結了危機公關的五大原則:

掌握主動權,即危機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必須主動發聲;

任何情況下不可撒謊;

情況尚未明朗時,發言要保留餘地;事件有進展時,需及時通報;

發現之前的言論與實際情況有偏差,必須坦承,並及時道歉;

戒除官僚套話和政治套話,因政治式話語早已不能敷衍百姓,只會招致百姓反感。

這五大原則其實應該看作是具體實施細則,完全可以歸結為一條總則: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

在課堂上,筆者用的案例分析多來自之前發生的關於轉基因的事件,並且認為湖南黃金大米事件中地方政府「一頓八萬元」的處理方式堪稱史上危機公關失敗之最。

孰料筆者話音未落,一個比黃金大米事件有過之無不及的公關案例誕生了:當晚臨近午夜時分,河北科技大學公佈了針對韓春雨的調查結果。結合過去兩年整個事件的演變過程,我們會發現,河北科大在處理韓春雨造假事件時,把上述五大原則悉數違背了一遍至數遍。

先看看事件剛發生時這座學校的表現。當方舟子把全球多家實驗室重複不出韓春雨的結果這一事實公之於眾,河北科大方面即便再遲鈍,也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就算不了解方舟子之前學術揭假百發百中的恐怖歷史,總不能無視這些國際同行重複實驗得到的一致結果吧?此時學校明智的做法是公開發聲,「等待國際同行的評議結論,如果實驗結果確實不能重複,學校將按照學術規範啟動調查」云云。

但或許是害怕這樣的調子會阻礙數以億計的資金申請,河北科大完全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子:企圖以妖魔化方舟子的方式矇混過關。於是學校開出了「面對造假指控,首爾大學調查了黃禹錫,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調查了小保方晴子,河北科技大學調查了方舟子」的國際玩笑。

甚至當韓春雨的自我辯護一再自相矛盾、一步步暴露出其毫無學術誠信的嘴臉,同時揭露者給出更多、更硬的證據,河北科大依然不知懸崖勒馬,反而擺出一副誓與韓春雨共沉浮的架勢。

至此,河北科大已經把筆者歸納的前四條原則都違背了至少一遍。等到韓春雨「被主動」撤稿,河北科大方面才假裝如夢初醒。很顯然,此時韓春雨破舟已沉,河北科大要做的應該是亡羊補牢的工作,壯士斷腕捨棄破船纔是明智之舉。包括對即將到手的兩個多億,也應將之看成燙手山芋棄之為上。如果這樣做,這座學校庶幾還可以挽回一點顏面。

但河北科大沒有這樣做。他們採取緩兵之計,以為靠一個「拖」字訣,可以讓科學界和公眾忘掉此事——最好拖到連主管部門也忘了那兩個多億。

看來他們沒有料到,這次科學界和公眾(媒體)的記性和眼睛都沒有那麼差,他們半夜裡偷偷「公佈」的「調查結果」,還是把自己放到火上又烤了一回。

如大家所看到和評論的,這個所謂的「調查結果」,完全是在續寫「掩耳盜鈴」的寓言。尤其令人噁心的,是通篇謊言的後面還附上了幾句自扇耳光的官僚套話。不過,掩耳盜鈴只是古代的寓言,在今天,卻似乎成了很實用的竊鉤之技。

方玄昌,科普作家,資深媒體人。1973年生人,畢業於吉林大學環境科學系(環境化學專業)。1999年進入新聞領域,2002年起至2011年先後擔任《中國新聞週刊》科技部主任、《科學新聞》執行總編、《財經》雜誌環境科技組主管編輯。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大健康領域相關問題,歡迎訪問:科學貓頭鷹 - 首頁;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貓頭鷹」與我們互動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