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041_副本  

  • 體重:7.5kg
  • 身高:67cm
  • 生長曲線:25%

慶~小多妹終於滿8個月啦~~

 

這個月剛好碰上過年,格外的忙碌!!

這樣冷冷的天氣,我們家小多妹不免又要進去醫院一趟,

就在過年前夕某天,晚上突然發高燒,馬上去醫院塞完屁股之後,就有退燒,

但我記得那晚的小多妹,整晚有點小哀嚎的翻來覆去,感覺是吸不到空氣所發出來的聲音,

加上那天晚上很冷,就開上了暖氣,早上肥強爸就趕快帶她去醫院再復診一次。

這時醫生面色凝重地說,小多妹氣管變狹小,呼吸不到空氣,山鼻口又再出現,需要立即住院,

這時又照了X光,又抽了血化驗,似乎比上次還來的嚴重,才~一個晚上,怎麼變化會這樣大,

連醫生都感到驚訝,看了X光片發現肺部都是痰(沒錯~比上次嚴重),是急性肺炎併發孝吼症,

抽了血化驗結果,發炎指數是正常人的三倍之多,還做了細菌培養,需要確認是否有其他併發症,

例如:敗血症尿毒感染....總之感覺是一堆不好症狀,醫生馬上連忙又問,是否有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這點~~身為爸媽的我們,也是不敢忽視,當然有自費打囉!!醫生就說:這樣應該~不會衍生出太多的併發症才對。

雖然有點鬆口氣,但也沒有因此比較放心小多妹的安危,在病床上的她,一樣呼吸有哀哀叫的感覺,

就代表她的呼吸道感覺是被人掐住樣的針扎呼吸,這次較不一樣的是,需要吸入冷空氣<==((所以昨晚開暖氣是錯誤的))

而不能急於拍痰,需要等呼吸道鬆開後,才能把痰拍出來~~~可憐的孩子,又一次因為爸比媽咪的疏忽,讓你這樣難過了!!!

了下午,小多妹這種孝吼情況就已經慢慢改善,而進食部分還是沒有辦法,只能靠著針筒打的葡萄糖水來支撐她的胃,

然後一整個一直睡,可能是昨晚的呼吸困難,導致她睡眠不好,今天終於可以讓她好好補眠了~孩子!!

到了第二天,小多妹整體精神好多了,人雖然沒有什麼笑容,但會討ㄋㄟㄋㄟ喝,會想玩玩具,會想拔掉針頭,還會一直哀哀大叫!!!

這些是她剛進醫院所沒有的,肥強爸不辭晚上辛苦的一直陪伴著她,而我就在家裡睡大頭覺,或許是對小多妹的愧疚,肥強爸~撐下去了!!

直到了第三天,小多妹的血液發炎只是稍微下降了一點,但也沒有回到正常值,而細菌培養只有發現尿液有被感染,仍需要持續觀察中。

第三天,外公外婆舅舅都來照顧小多妹,就算再怎樣不舒服,小多妹還是堅持要爬行,還要要起來跟大家玩......

第四天,精神狀況更好,因為插針打點滴已經四天了,需要更換,拔掉針管那剎那,小多妹很開心,自由自在地玩著玩具,殊不知~~~

過了二個小時後,她又在哇哇大哭,這次血也要在化驗一次,所以護士是用擠牙膏方式,把血擠出來的!!!!小孩的血怎不會自己流阿~

這幾天我們都在等著醫生跟我們說可以出院的事情,因為又接近過年,特別緊張,每天很想問,但又怕小多妹身體尚未康復!!!

直到第六天看診時,醫生說明早照一下X光確認肺部痰是否有消散跡象,如果狀況OK的話,就可以出院啦!!

回到家馬上給小多妹用力搓搓搓,好幾天沒有盡情泡澡的她,格外的開心,而這次出院,她整個狀況好像比上次出院還來的痊癒。

果真醫生有差!!!也希望小多妹能永遠遠離感冒的循環中。這個月又這樣過了二星期,她身高一點也沒有增加((被我念了好久...))

希望下個月她能有好的數據讓我驕傲一下~學習能力持續增強!!!

 

 

8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讓嬰兒從出生那一天起,給他充分的刺激與良好的學習誘因,是父母的責任。媽媽要給予寶寶足夠的刺激,讓其腦部的神經迴路得以打開,智力才能逐漸發展。而人腦則是產生各種心理現象的重要器官,包括了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興趣、性格……等。所以要培育傑出優秀的人才,請擅用智能開發,除了能開發小孩的智能外,還要培育他樂觀進取的態度、契而不捨的毅力、專注的精神,及善良、真誠、寬容等的良好人格。
寶寶從5個半月起,經常用眼睛、耳朵、雙腳、手腕和身體接觸外界,週遭世界對他而言,更加寬闊而具吸引力。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記憶能力還不夠發達,所以對各項學習活動要反覆練習,透過遊戲增加他的短暫記憶、專注力及思考能力。父母應經常逗引寶寶,多和他互動,他的智能開發就在你的關懷中茁壯成長。
一、你藏他找
讓寶寶玩各種不同類型的「躲貓貓」的遊戲,可以培養孩子懂得去期待事物發生的能力,提供重覆的刺激,也能有效增加對事物的短暫記憶,而短暫記憶是發展長期記憶重要的基礎。在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遊戲的過程中,訓練寶寶記憶媽媽沒蒙上手帕時在哪裡,不見了要如何去找;東西被藏起來了,只要知道在哪裡就能找到。這正是可以訓練寶寶記憶、觀察、思考、等待、探索、語言學習…等能力很好的遊戲。
遊戲方法:
1.可重覆玩前幾個月的「躲貓貓」遊戲,用手帕蒙住自己或寶寶的臉,讓他掀開手帕;或將玩具藏於身後、棉被中露出一小部份讓他去找,遊戲中別忘了要一直和寶寶說話喔。
2.把手帕當著寶寶的面蓋在玩具上,看看寶寶會不會動手去掀開。如果寶寶不會去掀,可換條透明的手巾,因為寶寶還認為「看不見就是不存在了」,看見了自然會去拿。引導寶寶去觀察、探索,短暫記住眼前的事物,如果他辦到了,給他愛的擁抱或讚美,這不但可促進親子心靈的契合,更可讓寶寶感受到被愛的感覺,這種滿足感正是激發他學習新事務的原動力。
二、學會「不行」,懂得「坦然面對」
寶寶自5個月大左右就看懂大人的表情,知道大人是生氣還是高興。這個月他更進步了,能理解大人簡單的詞彙而抑制自己的行動,約束自己的行為,此時應教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據專家研究在遊戲中或生活當中,同時教他學會等待某事務的發生,習慣了等待,學習等待後就會有愉快的結果,自然就學會遵守規定而學會耐心對待。
1.當寶寶想去做不適當的行為時要制止他,如果做倒你的要求時要讚美他。例如寶寶想去摸插座或碰觸燒燙的水時,要撥開他的手,嚴肅地告訴他「不行!」讓他知道這是不可以做的事。這時媽媽的表情不可微笑,否則寶寶不知道你生氣了。重覆教幾次後,如果他看到這些物品不再去摸了,記得要親親他、摸摸他的頭鼓勵他說:「你好棒,真的不去做….」,及早教他遵守家規是很有必要的。
2.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希望寶寶遵守,但他又不容易做到的,這就需要你教他學會約束自己的慾望,而應該學會去「坦然面對」,而且要趁早教比較好,等他長大了就不容易做到了。例如:抑制不想收拾玩具的情緒,學會玩具要好好收拾;沒到看電視時間,要抑制想看電視的慾望,學會遵守規律及等待。一開始時,寶寶可能會任性哭鬧,媽媽要堅持原則,等他感受到因為做對了而被讚美的愉快經驗時,自然就學會了「坦然面對」。
三、扔東西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有許多行為看似不好,其實是正常現象。例如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把手裡的東西反覆扔到地上,還樂此不疲。在反覆的過程中,其實他就在認識許多新事物,也是一種學習,所以媽媽不要阻止他,應趁機給他更多的刺激,教他認識更多的事物。
方法:準備一些重量、質感不同的玩具,例如積木、羽毛、紙片、耐摔的小玩具、小塑膠碗等,讓寶寶把玩,在寶寶的床下或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放一個大籃子,逗引他把手中的玩具往籃子裡扔。扔完後,媽媽將物品集中籃內,再一一取出並介紹物品的名稱和用途。一開始寶寶可能扔的不準,媽媽要抓著他的手教他對準。
這項活動可訓練寶寶的注意力、模仿力和掌握空間方向的能力,也能讓他累積對事物特徵的經驗,例如積木會重重落地,羽毛會在空中飄再緩緩落地等。
四、獨自玩耍
專心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儘可能不要去打斷遊戲中寶寶的專注情緒,讓他長時間獨自專注於一種遊戲或一個玩具中,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可以培養他的專注力及思考能力。
方法:拿日常隨手可得的東西,如杯子、鍋蓋、木槌、湯匙等,讓他摸一摸、敲一敲,把玩把玩,甚至放倒嘴裡嚐一嚐也可以。一次只給少樣玩具或拿些乾淨的廢紙讓他撕扯著玩,紙張可多樣,由薄到稍厚,由大到小,寶寶只要拿到紙就會撕得精光,玩得十分開心。撕紙遊戲不但可鍛鍊他的小肌肉群,還可培養他思考遊戲意義的能力,及享受獨自玩耍的樂趣。
五、平衡感遊戲
平衡感好的孩子較不易跌倒,也較能做跳躍等體操動作。撐住寶寶的腋下,讓他用腳蹦蹦跳跳;或將寶寶丟高高的遊戲;或抓住寶寶雙腳讓他倒栽蔥的姿勢,都可以培養平衡感。做平衡遊戲時要特別小心寶寶的頸子,可套個頸圈,及注意脖子的保護。
遊戲方法:
1. 丟高高
自己躺下將寶寶往上拋,邊說:「飛高高!飛高高!」速度先快後慢,讓他體驗不同速度的感覺,別忘了邊玩邊鼓勵他喔!這個遊戲適合各種時期,能促進身體平衡,增加運動機能。
2. 倒栽蔥(頭垂直朝下搖動)
如做過前面丟高高遊戲,可進行這項活動。抓起寶寶的雙腳呈倒立姿勢,再緩緩地前後搖晃,在到立及搖晃中就能增強他的平衡感。請記住不要抓寶寶的襪子或鞋子,因為可能會鬆脫,一定要抓他的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