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Lǐ。《風俗通義》

【源】⑴春秋晉文公時有理官李離,以官為氏。理、李古通。晉亡,子孫或仕趙、仕魏。⑵匈奴族姓。漢景帝時有遒侯李隆疆,本匈奴王。⑶略陽李氏,巴氐人。其先漢之賨人,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漢末遷漢中(今屬陝西),三國時遷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南)。⑷南北朝時氐族姓。源出不詳。⑸丁零族(高車族)姓。其先本姓叱李(叱列、叱利)氏。⑹隋大業十三年(617年)改屯衛大將軍丙粲姓李氏。⑺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賜徐世勣(徐懋功)姓李氏,更名勣;勣孫敬業起兵反武后,嗣聖元年(684年)削其賜姓,複姓徐氏。又唐高祖賜漢人李姓者還有羅藝、劉季真、杜伏威、高開道、胡道恩、郭子和、邴元、弘播、麻嗣宗(李延昌)等,唐肅宗賜唐姓者有董秦(李忠臣),唐穆宗賜李姓者有王日簡(李全略),唐僖宗賜李姓者有宋文通(李茂貞),唐昭宗賜李姓者有胡弘立(李順節)、孫德昭(李德昭)等。⑻閬州李氏,唐檢校戶部尚書、太子太傅李叔明之後。叔明,閬州新政(今四川南部縣東南)人,本姓嚴。少孤,為閬州刺史鮮於匡紹收養,因姓鮮於氏。大曆中請還宗,詔可。叔明初不知,意醜之,表乞宗姓,列屬籍,代宗從之。⑼唐湖州刺史李含光,本姓弘,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以孝敬皇帝(高宗太子李弘)廟諱改姓李氏(顏真卿:《唐茅山玄靜先生廣陵李君碑銘》)。⑽隋末有靺鞨酋長突地稽率部內附,授遼西太守。唐武德初授幽州總管,後以戰功封耆國公,徙部居昌平。貞觀初進右衛將軍,賜姓李氏。⑾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賜黑水靺鞨首領倪屬利稽姓名曰李獻誠,授雲麾將軍兼黑水經略使。⑿唐幽州朔方部將茹常,渤海國人,靺鞨族,以戰功賜姓李氏,更名嘉慶。⒀唐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賜屠各人劉季姓李氏。子孫融入漢族。⒁唐貞觀九年(635年),党項人首領拓跋赤辭附唐,封西戎州都督,賜姓李。子孫仍以拓跋為姓。其後有宥州刺史拓跋思恭(?-895),鎮壓黃巢起義有功,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復賜李姓,舉族並更李姓。思恭弟思宗之玄孫繼遷(963-1004)臣於遼,封大夏國主。宋淳化二年(991年)李繼遷降宋,賜姓趙氏,更名保吉。其孫元昊(1008-1048),寶元元年(1038年)稱帝,建大夏國。翌年,宋削趙氏賜姓,複姓李氏。元滅夏,王室遺族有避居青海者,後融入漢族。今青海樂都、湟中、平安、民和、西寧等地猶有西夏王室李姓後裔(1994年12月23日《人民日報》)。⒂唐貞觀十三年(639年)賜東突厥啟明可汗從弟阿思那思摩(?-645)姓李氏。李思摩,官至右武衛將軍。⒃唐龍朔中有左衛大將軍舍利阿博,突厥人,後改李姓。⒄唐太宗時有奚族部落聯盟首領可度,貞觀二十(646年)率眾附唐,賜姓名曰李可度。⒅唐玄宗時有奚族首領李大酺(?-720),開元三年歸唐,封饒樂郡王,賜姓李。⒆唐玄宗時有範陽奚族部落首領張瑣高降唐,賜姓李氏;其養子張忠士更名曰李寶臣,後賜名志忠。⒇唐憲宗元和元年賜奚酋索氐、檀、沒辱孤並姓李氏。(21)後唐賜奚王掃剌姓名曰李紹威。(22)高麗族姓。唐代宗時有司徒兼太子太保、饒陽郡王李正己(733-781)。子孫融入漢族。(23)唐玄宗時名將、大臣李抱玉 (704-777),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本名安重璋。相傳為東漢時安息國高僧安世高之後。後以功賜姓李氏,更名抱玉,舉族並更李氏,稱武威李氏。(24)唐肅宗時大將李國臣,其先安息人,本姓安,後以功賜姓李。(25)唐駱元光(732-793),其先亦安息人,本姓安,少為駱姓宦官所養,因姓駱氏。德宗貞元三年(787年)賜姓名曰李元諒,歷任鎮國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封武康郡王。(26)唐玄宗時吐蕃蘇毗王子悉諾邏歸附,封懷義王,賜姓名曰李忠信。(27)唐太宗時賜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首領窟哥姓李氏。(28)唐肅宗乾元元年,西域匿設國國王訖俱設鼻伊施來朝,賜姓李氏。(29)唐代宗大曆五年賜東部鮮卑人尚可孤姓名曰李嘉勛。後複本姓。(30)唐開元三年,回鶻九姓首領與突厥戰敗,思結部阿布思別部首領阿布思(?-954)降唐,玄宗厚禮之,賜姓名曰李獻忠,累遷朔方節度副使,賜爵奉信王。安樂山忌其才,天寶十一年借攻打契丹之機,奏請獻忠帥兵俱擊契丹。獻忠恐為安所害,叛歸漠北。後投葛邏祿部,為葛邏祿葉護執送唐將、北庭都護程千里,後被殺。阿布思敗亡後,其部眾後來成為回鶻汗國一個部族。裔孫回鶻阿布思頡利發,唐文宗會昌間降於盧龍節度使張仲武,受張起重,賜姓名曰李茂勛,後累官幽州節度使、盧龍節度使,以尚書右僕射致仕。(31)唐武宗會昌二年,回鶻沒斯等歸附,賜沒斯姓名曰李思忠,阿歷支姓名曰李思貞,習勿啜姓名曰李思義,烏羅思姓名曰李思禮,愛邪勿姓名曰李弘順。(32)唐單於大都護、振武節度使阿跌光進(761-815)及其弟,司徒、侍中、河東節度使阿跌光顏(761-826),其先回紇跌氏,後並賜姓李氏。(33)唐檢校右僕射、檢校司空、郴州司空李存信(862-902),本名張污落,回紇族。(34)唐宣宗大中二年進士李彥升,大食國(阿拉伯哈里發帝國)人,隨父經商留居中國。(35)後唐李氏,其先突厥別族沙陀朱邪氏,世居今新疆塔爾巴哈爾西南哲克得裏克境內。唐貞觀中,沙陀都督朱邪盡忠歸順。其後朱邪赤心(?-887),唐末賜姓李氏,更名國昌;孫存勗,公元923年建後唐。(36)唐末有著名墨工奚鼐,易水(今河北易縣)人;鼐子超,徙歙州(今安徽歙縣),南唐賜姓李氏;超子奚廷邽,改名李廷珪。子孫世其業。(37)後唐太祖賜飛狐人安敬思姓名曰李存孝,賜回鶻部人張某姓名曰李存信,賜振武人孫重敬姓名曰李存進,賜許州人王賢姓名曰李存賢,賜雁門人張某姓名曰李嗣本,賜太穀人韓某姓名曰李嗣昭,並以為養子;莊宗賜鄆州人張從楚姓名曰李紹文。莊宗時賜李姓者還有元行欽(李紹榮)、房知溫(李紹英)、溫韜(李紹沖)、康延孝(李紹琛)、朱友謙(李繼麟)、袁象先(李紹安)、段凝(李紹欽)、霍彥威(李紹真)、杜晏球(李紹虔)、米君立(李紹能)、夏魯奇(李紹奇)、萇從簡(李紹瓊)等。後李繼麟削所賜姓名,餘皆復舊姓。李紹虔,本王氏子,為杜氏養子,後複姓王氏。(38)後唐太祖賜吐谷渾人駱某姓名曰李嗣恩(?-917),太祖以為養子,莊宗時累官振武節度使;莊宗同光間,賜吐谷渾首領白承福姓名曰李紹魯。(39)隋有波斯人來華經商定居,唐時以李為姓。(40)後唐長興元年賜契丹阿保機太子東丹王耶律欲突(898-936)姓名曰東丹慕華,後復賜姓名曰李贊華。(41)北宋時西域於闐王尉遲娑縛婆(912-966?年在位),漢名李聖天。其子李德從,968年即位。(42)吐蕃族姓。源出不詳。 (43)宋時猶太人來華定居開封(今河南開封市)者,其後取漢姓者有李姓。今開封(市)猶有李氏後裔,已融入漢族。(44)渤海國大姓之一。源出不詳。 (45)金代女真族烏古論氏、蒲察氏、兀撒惹氏,漢姓曰李。(46)金代契丹族移剌氏,漢姓曰李。(47)明朱棣(明成祖)娶建州女真首領阿哈出(古倫氏)之女為妃,永樂八年賜阿哈出姓名曰李誠善。其子釋家奴,建州衛都指揮僉事,賜姓名曰李顯忠。(48)元雲南右丞、蒙古人觀音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降明,賜姓名曰李觀。明初賜蒙古人李姓者還有阿剌失(李從善)等。(49)元兵部尚書醜驢(?-1415),韃靼人,明洪武二十一年降明,賜姓名曰李賢。 (50)元末有寧遠伯韋平,靈璧(今屬安徽)人。明軍北伐,隻身逃匿於內黃縣焦村,入贅烏氏,遂改烏姓。後生四子一女,一為李姓。韋平臨終遺言,囑五世後復韋姓。故今河南內黃、濮陽、安陽等地有韋、烏、李姓一家之說。(51)河南內黃一支李姓,元世祖忽必律五代孫鐵木黎之後。鐵木黎,元末御史中丞、河南行省右丞。元亡後攜五子逃內黃(今屬河南)馬家次村,命五子各隨妻姓,更名董清、李明、馬能、關傑、陳俊。後關姓遷居清豐,陳姓遷居鄢陵。其餘三姓仍居內黃,共有人口5000餘眾(中古共內黃縣委:《史志資料選編》)。(52)明初有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劉灌,洪武中遷河南新密,安厝於大隗鎮南觀音堂之西偏迤。為免役差,外分張、王、李、趙、裴五門,共為六姓,散居四方,各立居宅塋域。李姓居大隗鎮東。(53)河南南陽歪子鎮大李營村李姓,據傳乃明太僕寺卿莫懷古之後。莫嘗提攜湯勤,薦之於權臣嚴世蕃。湯欲謀佔莫妾雪艷,攛掇嚴向莫索取莫家藏之玉杯「一捧雪」。莫以贗杯獻之,為湯識破。嚴聞之大怒,乃命人至莫府搜查,杯被家僕藏起未獲。莫懼禍棄官逃京,至薊州被嚴派人拿獲。嚴命薊州總鎮戚繼光斬之。義僕莫成捨身救主,莫懷古逃古北口。戚斬莫成以其頭送京,又為湯識破。錦衣衛陸炳奉旨將戚拘捕。嚴令湯、陸會審。得莫妾雪艷暗示,陸知湯意在得雪艷,又思救戚,乃將雪艷斷與湯為妾。洞房中雪艷刺死湯勤後自刎。莫幾經輾轉攜玉杯避居南陽,改莫姓為李姓。(54)明亡,皇室遺族避禍,或改朱姓為李姓。(55)1947年,國民黨軍隊進攻延安,中共中央戰略撤離,毛澤東化名李德勝,後其女李敏、李納即以李為姓。(56)廣州市福利院2006年收養之棄兒,其未被人領養者,皆以李為姓。(57)蒙古族漢姓。本姓博魯特氏、李莫斯日(李木斯爾)氏、李雅拉氏、包日努特氏、伊奇里氏、博爾濟氏、囊家臺氏、木華黎氏(《蒙古族大辭典》《試論蒙古族百家姓》《成都滿族蒙古族志》;《寧城縣誌》,1992;《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98;《鳳城市志》,1997)。遼寧法庫四家子村蒙古族李姓,其先漢人。清時隨公主下嫁蒙古王,後融入蒙古族。雲南通海縣興濛濛古族自治鄉蒙古族(喀卓人)亦有李姓(《雲南蒙古族喀卓人語言使用現狀及其演變》)。(58)回族姓。部分出自隋、唐時來華之大食人、波斯人、回鶻人之後。一支出自明初回回人哈只之後。哈只,授錦衣衛指揮,賜姓名曰李誠。福建南安等地回族李姓,本漢族林氏。元有舶商林閭(1328-1384),與其子林駑(1347-1392) 駕舶航泛海外諸國。1376年林駑奉皇命出使波斯,娶波斯女,後改奉伊斯蘭教,融入回族。第四、第五子遷南安改李姓。清代有內務府回回尼亞咱,後亦改李姓。又回漢連姻,有漢人或其子女入回籍者,亦有李氏。如元時有伯德那者,娶漢族李氏女,子女從母姓。 (59)藏族漢姓。四川冕寧縣惠安鄉藏族李姓,其先清冕寧縣架州土百戶。始祖名裏五,其後子孫以李為姓(《中國土司制度》);四川冕寧縣糯白瓦藏族李氏,其先清代糯白瓦土百戶。始祖紐吽,二世李遵文始以李為姓(《中國土司制度》);四川西昌藏族李姓,本姓尼敏什青(《西昌市志》,1996);四川石棉藏族李姓,本姓古採(《石棉縣誌》,1999);陝西紫陽藏族李姓,本姓桑登(《紫陽縣誌》,1989)。(60)白馬藏族姓。本姓娃魯氏(《白馬人的姓氏》)。(61)苗族姓。雲南屏邊苗族李姓,本姓卡階(《屏邊苗族自治縣誌》,1999);雲南巧家苗族李姓,本姓卯仄(《巧家縣誌》,1997);雲南宣威苗族李姓,本姓卯頡(《宣威縣誌》,1999);貴州威寧苗族李姓,本姓卯簡、蒙幾(《貴州省志·民族誌》,2002);貴州劍河苗族李姓,本姓裏(lix)、西(zaid dlib)(《劍河縣誌》,1994);貴州榕江李姓,一部分出自漢族之後(《中國人的姓名·苗族》);貴州臺江苗族李姓,先祖名裏(意為田地),清代戶籍登記,以李為姓(《臺江縣誌》,1994);貴州黔東南苗族李姓,明初夏國公鎮遠侯顧成之後。顧成五世孫顧良相,襲千戶指揮職,因軍事失誤,懼上究罪,因潛逃凱裏縣(今凱裏市)開懷鄉苗寨隱居,娶苗家女為妻,生四子,後融入苗族,部分後裔改為李姓。(62)彝族漢姓。雲南武定彝族李姓,源出鎖斥氏族(梨氏族)、地哈勺氏族(鼠氏族)、德氏族(地氏族)、趣巢氏族(侍臣氏族)、周卑氏族(歧路氏族)、絲古氏族(神名氏族)等氏族(《從倮羅氏族名稱中所見的圖騰制度》);雲南尋甸彝族李姓,本姓多咱、基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誌》,1999);雲南昭通彝族李姓,本姓直季、得格、密勒、哈哦、被阿、恥支、補麼、土比、嘎足、足裏、獨麻(《昭通市志》,2000);雲南永仁彝族李姓,本姓阿爾(《永仁縣誌》,1995);四川西昌彝族李姓,本屬底惹、黑洛、俄裏等氏族(《西昌市志》,1996);四川米易彝族李姓,本屬立古、咱米、阿爾惹時、阿摩惹石、立乃惹所、倫耿惹石、咪色井者、俄木惹石、伍沙吉波等氏族(《米易縣誌》,1999);四川雷波彝族李姓,本屬戈爾氏族(《雷波縣誌》,1997)。又彝族司稿氏族,漢姓亦曰李(《走進彝區》)。(63) 壯族姓。隋代壯族先民俚族即有此姓。 部分壯族李姓,其祖先為漢族,因長期生活在壯區,後融入壯族族。壯族之一支拉基人亦有有此姓(《拉基語研究》)。拉基人,居住在雲南馬關,其語言與壯語異。(64)布依族姓(《中國人的姓名·布依族》)。源出不詳。(65)朝鮮李氏,自古有移居中國者,其後或融入漢族,或融入滿族。 近代移居中國者為朝鮮族。(66)滿族姓。其先清代八旗滿洲韓楚氏(罕楚氏)、富察(傅察)氏、納喇氏、伊喇氏、鄂濟氏、李佳氏、李爾佳氏、伊拉哩氏、庫雅拉氏、瓜爾佳氏、薩克達氏、烏庫裏(吳庫哩)氏、扎克塔氏、穆和林氏、舒穆祿氏,西林覺羅氏、錫勒爾吉氏、禮林德利氏,八旗蒙古博爾濟氏、伊奇里氏、李雅拉氏、謨錫哷氏、塔喇巴齊克氏,八旗漢軍與「高麗旗人」李氏(《滿族姓氏尋根》《滿族百家姓》)。遼寧鳳城滿族李姓,其先清代吳三桂部屬,雲南人。吳三桂兵敗被俘,編入盛京兵部,發往風凰城當差,子孫融入滿族(《鳳城市志》,1997)。(67)侗族九大姓(楊、吳、石、周、李、王、陳、黃、蒙)之一。源出不詳。 (68) 瑤族姓。民間文獻《過山榜》盤瑤(過山瑤)十二姓(盤、沈、包、黃、李、鄧、周、趙、胡、馮、蔣、雷)之一。白褲瑤、山子瑤、背簍瑤、背隴瑤、藍靛瑤、紅瑤、平地瑤亦有之(《中國人的姓名·瑤族》)。部分瑤族李姓,本姓勒雷氏;雲南麻栗坡藍靛瑤李姓,本姓信皆氏(《雲南苗族瑤族社會歷史調查》)。 (69)白族四大姓(趙、楊、李、董)之一。唐時為洱河蠻。其先三國時為白人酋長,蜀相諸葛亮賜姓。又元末明初,大理國國王段氏後代子孫,亦或改李姓。 (70)土家族第三大姓。其先宋時稱巴人,以虎為圖騰。虎,土家語為「李(lil)」,因以李為姓。 (71)哈尼族漢姓。雲南紅河縣西南恩陀哈尼族李姓,明代恩陀長官司土副長官遮比之後。哈尼族父子連名,至遮比六世孫(第七世土副長官)李泰華(一作李秉忠)始以李為姓(《中國土司制度》)。一部分哈尼族李姓,先祖清代曾任裏長之職,子孫即以「裏」字同音之「李」字為姓(《中國人的姓名·哈尼族》);雲南景洪李姓,本姓參先(參先阿古)(《景洪縣誌》,2000);又哈尼族哈鬥氏、苟角氏,亦取漢姓曰李(《哈尼族社會歷史調查》《我國少數民族姓氏研究》)。 (72)傣族姓(《紅河縣誌》,1991)。源出不詳。 (73) 黎族姓。為四星侾黎主要姓氏之一;侾應黎、杞黎亦有之(《中國人的姓名·黎族》)。(74) 傈僳族漢姓。出拉克扒氏族(即梨氏族)、然裏扒氏族(即桃氏族)(《怒江民俗文化·圖騰崇拜》)。(75) 佤族漢姓。本姓楊布勒蒙、楊布勒、果恩阿魯、果恩布李、果恩普、果恩斯列木、果恩列樸、果恩淖、涅斯來英、楊斯老、楊額齊、楊阿朗、楊龍、楊歐、楊茸、木庫、朋克、童臥、布洗、朋克、也龍、魯賽、修、庫(《中國人的姓名·佤族》《佤族社會歷史與文化》)。(76)畲族姓。南唐滅,李氏裔孫李火德攜子於宋初逃難至閔,居上杭縣稔田鄉官田與半朗二村,十一世孫李君達於景定間遷泉州安溪湖頭。十六世孫李廷玉,元至正十三年避倭寇侵擾遷福州湯嶺,畲族贅為婿。子孫為畲族(《與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77)臺灣高山族的一支平埔人姓。清康熙、雍正間參加歲科應試時自取姓氏(《中國人的姓名·高山族》)。 (78)拉祜族姓。雲南金平拉祜族李姓,本姓亥扣(《金平「拉祜西」的「卡」》)。其他地區拉祜族李姓,源出不詳。(79) 納西族姓。其先漢族(《中國人的姓名·納西族》)。源出不詳。(80)景頗族漢姓。本姓普貫、恩孔、木日(《中國人的姓名·景頗族》;《瑞麗市志》,1996)。 (81)土族漢姓。青海民和縣上川口及平定縣東塔城西北府等地土族李氏,元初党項人李賞哥之後。李賞哥玄孫李文仕明,授西寧衛指揮僉事及陝西行都指揮職,其後子孫世襲,清時授西寧衛同知,民國時為上川口及西北府土司(《中國土司制度》)。 (82) 達斡爾族姓(《略論略論達斡爾族的氏族制度》)。源出不詳。(83)仫佬族族之一支木佬人姓。木佬人,生活在貴州黔東南、黔南二州北部,其語言與仫佬語異。 (84)羌族姓。源出不詳。(85)撒拉族姓。其先漢族(《中國人的姓名·撒拉族》)。(86)仡佬族姓(《麻栗坡縣誌》,2000)。源出不詳。(87) 錫伯族漢姓。本姓赫葉哷氏(何葉爾氏)(《錫伯族百科全書》)。(88)阿昌族姓。本姓喇尚氏(《中國人的姓名·阿昌族族》;《梁河縣誌》,1993)。(89)怒族姓(《碧江怒族命名的歷史演變》)。(90)俄羅斯族漢姓。源出不詳(鄧波:《俄羅斯族》,民族出版社,1994)。(91) 德昂族姓。本姓勞夠氏、居榮勞氏(《崩龍族社會歷史調查》)。 (92) 裕固族漢姓。本屬鄂蓋爾氏族、渾氏族(《裕固民族堯熬爾千年史》;《肅南裕固族自治縣》,1994)。(93) 京族姓(《中國人的姓名·京族》)。其先安南人,(94) 獨龍族漢姓。漢族李姓教師與獨龍族勞汪渚家族女子結婚所生子女以李為姓(《中國人的姓名·獨龍族》)。(95) 鄂倫春族漢姓。本姓尼力吉爾氏、尼戈依爾氏(《鄂倫春族調查》《最後的傳說:鄂倫春族文化研究)。 (96) 基諾族姓。本姓吉武卜撒(《中國人的姓名·基諾族》)。(97) 布央人姓(《布央語研究》)。布央人,古百越人遺裔。雲南廣南、富寧等地之布央人,已劃入壯族;廣西那坡的布央人,已劃入瑤族。【望】隴西郡、趙郡、頓丘郡、渤海郡、中山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範陽郡、廣漢郡、梁郡(梁國)、南陽郡、丹陽郡、安邑郡、平涼郡、姑臧郡、敦煌郡、絳郡、武陵郡、潁川郡、常山郡、平棘郡、遼東郡、襄平郡、廣陵郡、漢中郡等。【堂】隴西堂、趙郡堂、平棘堂、得一堂、三友堂、三可堂、三培堂、三鑒堂、三日堂、三福堂、四維堂、五經堂、五知堂、九如堂、百忍堂、百德堂、百宦堂、牛山堂、中山堂、西平堂、西哉堂、登龍堂、龍門堂、龍灣堂、見龍堂、瑞鳳堂、懷古堂、延古堂、天敘堂、惇敘堂、敘樂堂、敘倫堂、秩倫堂、敦倫堂、樹倫堂、樹務堂、樹德堂、立德堂、尚德堂、種德堂、養德堂、載德堂、德順堂、德昌堂、必昌堂、熾昌堂、承惠堂、敬愛堂、敬德堂、承德堂、明德堂、道德堂、懿德堂、世德堂、世美堂、世怡堂、親睦堂、雍睦堂、坦睦堂、敦睦堂、敦復堂、敦敏堂、敦厚堂、敦本堂、務本堂、崇本堂、報本堂、懷本堂、睦本堂、報本堂、仁本堂、仁義堂、禮義堂、重厚堂、崇禮堂、師禮堂、師儉堂、尚義堂、孝義堂、孝睦堂、孝思堂、永思堂、思敬堂、思孝堂、永言堂、崇儉堂、崇禮堂、思本堂、本源堂、本立堂、綉文堂、會文堂、晉文堂、忠武堂、忠恕堂、忠愍堂、忠盛堂、衍慶堂、芳慶堂、鳴慶堂、善慶堂、友善堂、同善堂、積善堂、培元堂、培嗣堂、綿遠堂、篤誼堂、篤慶祠、篤親堂、敬愛堂、介祉堂、追遠堂、源遠堂、綿遠堂、如在堂、青蓮堂、育蓮堂、文蓮堂、定興堂、光裕堂、垂裕堂、裕合堂、合敬堂、棣華堂、愨存堂、著存堂、凝翠堂、湛露堂、錦心堂、錦繡堂、錦書堂、擁書堂、福景堂、仙景堂、慎話堂、長發堂、函道堂、柳汁堂、洪雅堂、耕讀堂、稼書堂、致和堂、鴻禧堂、花萼堂、萼輝堂、聯輝堂、繼述堂、燕樓堂、懋熙堂、啟後堂、椿蔭堂、利貞堂、綸恩堂、介石堂、繩武堂、雅雨堂、嗚鳳堂、甲秀堂、惠澤堂、廣居堂、存仁堂、文運堂、刺史堂、張恕堂、尊制堂、賜廉堂、古春堂、慎詒堂、慕義堂、允福堂、金樹堂、甲椿堂等。【變】⑴漢元帝時易學家、律學家京房(前77-前37),本姓李氏。推律自定為京氏。⑵三國時吳太子率更令徵崇,本姓李,遭亂更姓徵。⑶唐德宗宰相李泌(722-789)以功封鄴侯,孫鍵、鉞以業為姓。⑷武則天賜潤州刺史李思文、義豐王李光順、衛大將軍李楷固等並姓武氏。⑸唐朝末期,藩鎮割據,朱溫把持朝政,昭宗及皇后知唐皇朝大勢已去,乃託宮廷進侍、婺源人胡三將王子李昌義帶往民間,避居婺源(今屬安徽),改名胡昌翼。後唐同光三年,昌翼中明經科第二名進士,胡三告知身世後,絕意仕途,隱居婺源北鄉考水,倡明經學,人稱明經公,子孫謂之「明經胡」或「李改胡」。⑹南唐後主李煜第八子李從鎰封鄧王,宋太宗詔捕南唐宗室,從鎰子李衡(一說李天和)脫逃,易姓鄧。⑺南宋淳祐中有趙邦承,本姓李,右丞相趙葵(1181-1261)愛其勇納之,更姓趙。⑻明正德中賜都督李琮朱姓。⑼明末有河南中州(今西華)舉人李鬯和、南直隸興化(今屬江蘇)人李兆嘉,恥與李闖王同姓, 改理姓。⑽⑻廣東懷集永固鎮部分李姓,已改黎姓。【布】⑴李姓人口約9000萬,為中國第2大姓(公安部身份證資料庫,2009)。約32%分佈在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其中河南省最多,約佔全國李姓人口的10.3%。約25%分佈在廣東、湖南、湖北、雲南、安徽五省,10%分佈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袁義達,2006)。⑵蒙古族李姓,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城,遼寧阜新 (縣)、法庫、鳳城,以及北京市、上海松江,河南洛陽,雲南通海,四川成都等地有之。⑶藏族李姓,四川冕寧縣、西昌、石棉,青海西寧、化隆、民和,以及陝西紫陽、甘肅肅南等地有之。⑶苗族李姓,貴州威寧、劍河、榕江、臺江、凱裏、福泉、赫章,雲南屏、巧家、宣威、文山等地有之。⑷彝族李姓,雲南武定、尋甸、彌渡、鶴慶、紅河、昭通及四川西昌、米易、雷波等地有之。⑸布依族李姓,貴州都勻、平塘一帶有之。⑹滿族李姓,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北京中心城區、順義,河北豐寧、宣化、雄縣,內蒙古扎賚特旗,江西南昌(市)、萍鄉,山東青島,河南鄭州、南召,廣東廣州,雲南昆明、騰衝等地亦有之。⑺哈尼族李姓,雲南紅河、景洪等地有之。⑻傣族李姓,雲南紅河、梁河、瀾滄、景谷、祿勸、元江、彌渡、石屏、通海、麻栗坡等地有之。⑼佤族李姓,雲南西盟、滄源、瀾滄等地有之。⑽畲族李姓,浙江溫州、泰順等地有之。⑾拉祜族李姓,雲南西盟、瀾滄、金平等地有之。⑿納西族李姓,雲南麗江有之。⒀傈僳族李姓,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之。⒁景頗族李姓,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有之。⒂土族李姓,青海民和、寧夏等地有之。⒃羌族李姓,四川北川、汶川等地有之。⒄撒拉族李姓,甘肅臨夏(市)、積石山(縣)等地有之。⒅仡佬族姓。雲南麻栗坡等地有之。⒆錫伯族李姓,遼寧鞍山、遼陽(市)、盤錦等地有之。⒇阿昌族李姓,雲南梁河、潞西有之。(21)德昂族李姓,雲南潞西、鎮康、梁河、永德等地有之。(22)裕固族李姓,甘肅肅南等地有之。(23)京族李姓,廣西防城港、南寧、北海等地有之。(24)獨龍族李姓,雲南維西、昆明有之。(25)基諾族李姓,雲南景洪等地有之。(26)回族、壯族、朝鮮族、瑤族、侗族、白族、土家族、黎族、俄羅斯族李姓,各民族聚居地多有之。【人】⑴李離,春秋晉文公理,過聽殺人,自拘伏劍而死。⑵李耳,戰國時魏人,東周安、烈、顯王時太史,傳今本《老子》,後世尊為道家始祖;耳子李宗,戰國時魏將,封於段幹。宗子李談(司馬遷作《史記》諱父名改稱李同),趙大將軍。談子李兌,為趙相。兌子李躋,趙陽安君。躋孫李洪,秦太子太傅。洪曾孫李崇仕秦為隴西守,為隴西李氏始祖。崇弟李璣,秦太傅,生趙相李牧(?-公元前228),為趙郡李氏始祖。崇孫李信,秦大將軍,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信五代孫李廣(?-公元前119),漢名將。廣十六世孫李暠(351-417),公元400年建西涼,傳三世,公元421年國亡。暠七世孫李淵,公元618年建唐王朝,公元907年唐亡;裔孫李昪,公元937年建南唐,公元958年滅於宋。⑶李特(?-303),西晉末賨人起義領袖,巴西宕渠人;其子李雄(274-334),公元304年建大成國。⑻李賢(502-569),北周大將軍,隴西成紀人,鮮卑族。⑼李鼠仁,西魏時氐族酋長。公元543年起兵反魏。⑽李盡忠(?-696),唐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首領,窟哥曾孫。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據營州反,自號無上可汗。⑾李光弼(708-764),唐大將、天下兵馬副元帥,營州柳城人,契丹族。⑿金大定中大臣李石(?-1176),遼陽渤海人,官至太保,封廣平郡王。⒀李珣(855?-930?),五代前蜀花間派詞人、藥物學家,梓州(今四川三臺縣)人,其先波斯人;弟玹,煉丹術家;妹舜絃,善書畫,長於詩賦,為前蜀後主昭儀。⒁李立遵,北宋真宗時宗哥(今青海平安驛)吐蕃大首領。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率眾攻秦州,為宋將曹瑋所敗。⒂李萬江(?-841),唐吐谷渾首領。⒃李直夫,元代女真族戲曲家。本姓蒲察氏,⒄李志甫(?-1340),元代漳州南勝(今南靖) 畲族農民起義領袖。⒅李再萬(?-1502),明代苗族農民起義首領,弘治十七年率眾起義,號稱「天王」。 ⒆李滿住(?-1467),明建州女真首領,衛都指揮僉事李顯忠(釋家奴)之子,父死襲職。成化三年,因叛明被擒殺。⒇李成梁(1526-1615),明末清初遼東總兵,鐵嶺人。本朝鮮人;子李如松(?-1598),援朝抗倭統帥。(21) 李自成(1606-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西夏王族之後。(22)李贄(1527-1602),福建晉江(今泉州)人。回族思想家、史學家、文學評論家。(23)清代八旗漢軍李氏,順治中有直省督撫加太子少保李日芃(?-1655)、陝西提督李思忠(1595-1657)、廣東總督李棲鳳(?-1664)、四川總督李國英(?-1666)、江西巡撫李翔鳳,雍正中有廣州將軍李杖(?-1732)、四川提督李質(?-1750)、雲南巡撫李瀚(?-1775),康熙中福建總督李率泰(?-1666)、安徽巡撫李鈵(?-1703),乾隆中廣東巡撫李士楨、左副都御史李世倬(?-1770)、江南河道總督李宏(?-1771)、貴州巡撫李本(?-1784)、閩浙總督李侍堯(?-1788)、兩江總督李奉翰(?-1799)、杭州將軍李毓秀(?-1818),光緒中有伊犁將軍李雲麟,宣統中有資政院總裁李家駒等。 (24) 李光座,清順治六年進士、雲南按察司副使河南祥符人,猶太人後裔。(25) 李樾(1790-1839),清道光十三年進士、庶吉士,雲南麗江人,納西族。(26) 李紫琮,宋大理國大臣,白族。(27) 李元陽(1497-1580),明嘉靖五年進士、湖廣荊州知府、史學家、理學家,雲南大理人,白族。(28)李璧(?-1525年),明嘉靖中四川劍州知州、學者,廣西武緣(今武鳴)人,壯族。(29)李文學(1826-1874),清鹹豐中雲南哀牢起義領袖,雲南彌渡人,彝族。(30)李兆麟(1910-1946),抗日英雄,革命烈士,遼寧省遼陽縣人,滿族。 (31) )李莎(1914-?),原蘇聯俄羅斯人。隨丈夫李立三來華,以李為姓。1964年加入中國籍。曾任北京外語學院教授、第六至八屆全國政協委員。(32)李為國(1969- ),四川松潘人,羌族。中共四川黑水縣委書記、黑水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8)。(33)李永喜(1954- ),海南儋州市人,黎族,女。海南省人大民族宗教工作委員會主任,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按】⑴李姓源出,《世本》《潛夫論》皆不載。應劭作《風俗通義》謂:「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其說殊謬。三國時吳太子率更令徵崇,本姓李,避難更姓徵。蓋其時即有李氏出理徵之後說也。晉人葛玄作《玄妙內篇》,始謂老聃(李耳)之母懷胎八十一載,逍遙李樹之下,割左脅而生,生而指李樹,因以為姓。唐人李延壽《北史·序傳》則謂「李氏之先,出自帝顓頊高陽氏。」林寶作《元和姓纂》則謂「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咎陶,為堯理官,子孫因姓理氏。裔孫理徵,得罪於紂,其子利貞逃難於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因變姓李氏。」其後,《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則又加以充實,李氏食李得姓說幾成定論。然亦有不以為然者,明人楊慎即斥之為「附會杜撰以媚時之說」。唐帝室以李耳為其遠祖。《新唐書·宗室世系表》以李耳為理徵十一代孫。據近人研究,李耳即公元前374年出函谷關強為關令尹喜著書之老子(太史儋),其為公元前4世紀人;而理徵生當商末(公元前11世紀),相隔約700餘年而僅傳10世,於理不合。或謂李耳即公元前570年左右作《老子》之老聃(老子),然據近代學者唐蘭、郭沫若、馬敘倫、陳獨秀、高亨等研究,老聃當姓老氏。近人比較了1993年湖南長沙出土之帛書《老子》、1994年湖北荊門郭店出土之竹簡《老子》及今本《老子》,認為應有兩個老子和兩類《老子》(尹振環:《楚簡老子辨析》)。兩個老子即約生於公元前570年左右之老子(老聃)和秦獻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74年出函谷關之老子(太史儋)。兩類《老子》即二千言之竹簡《老子》和五千言之帛書《老子》及今本《老子》。前一類《老子》乃老聃之作,後一類《老子》乃太史儋在老聃原作之基礎上改寫、擴充之作。疑太史儋即李耳,亦即後世道家所奉之李老君。因太史儋(李耳)假託老聃之作之《老子》行世,老聃原作之《老子》遂不為人所知。司馬遷作《史記》,混老聃、太史儋、李耳為一人。至唐時,李為國姓,一時媚時者又以李氏出於帝顓頊之裔皋陶(咎陶),並偽造世系,提出食李得姓之說。近代學者高亨又提出「老、李一聲之轉,老子原姓老,後以音同變為李」(《老子正詁前記》)。其說亦不免牽強。考《韓詩外傳》《史·循吏傳》《新序·節士》有晉文公理李離,過聽殺人,自拘伏劍而死。李離為晉文公理(法官),當是以官為氏。李、理古通也。李離在李耳之先,亦較老聃為早,實為文獻所見之李氏第一人,或即為李姓始祖。戰國時魏、趙多李氏,當出晉之李氏,或即李離之後也。⑵《通志·氏族略》謂鮮卑族高護氏,後改李氏。未知何據。⑶明太僕寺卿莫懷古事源出明末清初李玉所作雜劇《一捧雪》,其人其事或有之。河南新野北歪子街有莫李氏一百餘戶,自雲亦出莫懷古之後(1979年5月16日《光明日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