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的 愛 一言難盡」的圖片搜尋結果

 

隨著科技發展,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面向。各種通訊和交友軟體的竄起,讓我們不必再拘泥舊有的社交型態,省時、方便、不拖泥帶水就如同日常的生活流程一樣沒有負擔。

 

電影故事探討網路世代的愛情觀,因為寂寞而聚首的人越來越多。男女主角藉由交友軟體初識後從一夜溫存的炮友關係,升溫成為同居的穩定交往對象。但感情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趨於平淡,雙方選擇了一種能夠在性愛的自由刺激之中,同時也能保有心靈上的歸屬灣港的「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在維基百科的定義中,開放式關係意指:『關係中的雙方有保持伴侶關係的意願,但又不受主流的單配偶制的限制。這意味著雙方同意保持戀愛關係或伴侶關係,同時也接受或者容許第三者的介入。它的靈活性,就是雙方的關係可能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對第三者的關係也有協調的餘地。

 

1.jpg

 

導演一開始就將鏡頭對焦使用交友軟體的畫面,透過與朋友們的對話,觀眾進而瞭解男女主角雙方使用軟體的背景動機。為了填補生活或心靈的空虛,尋找刺激和慰藉,無論多麼飄渺的一夜都是讓情緒喘息的浮木。寂寞太濃稠的時候會把人撞在一起,相同的焦慮產生愛憐,原本煙花絢麗的夜晚發展成為穩定關係。劇中兩人一同刪除交友軟體的畫面,似乎是網路戀情結果後給予承諾的儀式。但困難的是藉由激情開始的愛戀,在短暫的情緒賀爾蒙退卻之後,混亂殘缺的感情觀反而容易加深彼此不穩定的心理狀態,陷入不成熟的對待。面對愛情的瓶頸,兩人在爭吵後選擇一起面對,在轉變和追尋的過程中探索各種結果。是導演希望能藉此探討愛情、人性與網路科技之間的交互作用所丟出來的議題。

 

2.jpg

 

 

 

《我們的愛情一言難盡》直視愛情中「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存在的可能性。我們明白在人心沒有黑白分明的絕對,有時候卻無理的要求愛情中絕對奉獻和忠貞不二。「對於現代愛情來說,一個人的歸屬感和追求自由之間的平衡,很可能是個巨大的挑戰。」在羅伯特所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中,由「激情」、「親密」和「承諾」所組成,正符合傳統家庭守護的情感元素。但是當支配的角色過於強大,空有親密和承諾卻少了最初的激情,外表上看似豐滿,實則殘敗。劇中熟男配角賴瑞的出現,也提出畫龍點睛的想法。在他的觀念裡,愛情是一宗交易,各自有供需的項目。人們太容易將身處的狀態轉化為「擁有的物品」,面臨愛情的迷失和困惑的時候,更傾向於追求安定和信任,而不安全感會讓人想掌控一切,以致於產生強大的私慾。強烈的控制形成佔有,愛就變成了窒息的牢籠。

 

3.jpg

 

近年來總會有幾部探討現代愛情型態的電影問世,以西方文化的角度代入東方社會的現況,對電影的評論或許有失公允。但身處華人社會,禮教對我們的影響甚鉅,私人的情感不容易放到檯面上討論。光是使用交友軟體的汙名化,在某些方面甚至被冠上玩咖或私生活不檢點的包袱。多重伴侶的感情狀態,更容易淪為濫交的輿論,我認為這是其中一個使電影雷聲大雨滴小的原因。但電影實則著重在討論開放式關係,交友軟體則是其中的媒介。並藉由側寫的畫面讓劇情帶動發展,而非正面評斷優劣,是很好的反思課題。

 

而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段畫面,是女主角蓋比在賴瑞家定居的某個清晨,和他的女兒一起做了早餐給他喫。她做的是炒蛋。但你記得她是不喜歡炒蛋的,她告訴男主角她不喜歡那個口感,但最後還是喫下他做的早餐。

在感情的某種面向而言,我們會逐漸相像。接受了對方的想法進而內化,或著包容。原本不喜歡的,也變得可愛。如同在《春嬌與志明》裡面,多金的王老五愛上了春嬌,他愛上她的才情還有幽默,可他不明白的是,春嬌愛過志明的影子住了下來,從此生根。而這種幽默正是志明和春嬌相愛的禮物。

這段意象也在蓋比離開賴瑞後,沒有再重啟交友軟體的輪迴,而是親自去找回舊愛。男女主角心境上轉變,導演用畫面細膩交代。並非面對面的爭吵,而是各自將繫鈴的結打開。這也意味著經過不斷分合的兜轉,男女主角在混亂和缺陷之中,也逐漸理清頭緒,成長蛻變。

 

4.jpg

 

也許開放式關係的概念並不適合所有人,但仍然值得去理解和尊重世界上有這種感情狀態的出現。「不是因為我想找別人,而是我想找到另一個自我。」是因為想要長久的關係,而且明白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知道彼此能給對方的愛和需求都有一定的容量,所以才解鎖關係的封閉性,有限的開放,讓對方能去補足需要的部份。或許它如同電影中所說的是一個過渡期,在情侶之間的當一道安慰劑。劇中最後,男女主角互相剖白,「我覺得我們會厭倦彼此,也會怨恨彼此。」「但我會提醒我們為什麼會那樣。」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否進入這種關係,比起指責和埋怨或著逃避,兩個人互相理解和包容才會是克服難題的鑰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