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月,孫伏園的主持下《京報副刊》更是發出了「二大徵求」,分別就青年必讀書十部和青年愛讀書十部徵求名流學者和全國青年的意見,這也是中國歷史第一次對於青年該讀什麼書、愛讀什麼書的調查。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到底有沒有書非讀不可?

(新華社/圖)

在書店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書封面赫然印著「必讀書」「必須知道」的字樣,讓我們這些沒讀過、不知道的人嚇一跳,然而翻開一看大多都是陳腔濫調,時間一久對這些「必讀」「必知」也就避而遠之了。然而,除了唬人的「必讀」「必知」,還有更迷惑人的腰封,寫滿文化名流的推薦語,大有非讀不可之勢。

雖然腰封怪相是近些年才流行起來,但名人推薦圖書的做法卻由來已久。民國時期,東西、新舊文化交流碰撞甚至激烈交鋒,圖書市場也空前繁榮,面對浩如煙海的圖書和百家爭鳴的思潮,讀什麼書成了一個問題,推薦書目也漸成風氣。

1925年1月,孫伏園的主持下《京報副刊》更是發出了「二大徵求」,分別就青年必讀書十部和青年愛讀書十部徵求名流學者和全國青年的意見,這也是中國歷史第一次對於青年該讀什麼書、愛讀什麼書的調查。

然而,面對青年必讀書十部的徵求,一些名流學者卻頗感為難。如沈兼士所言,教科書以及學科專業書籍當然不在此列,然而,「大之如講社會主義的書,小之如談個人衛生的書」,又何嘗不是青年應備的常識,但又不是十部所能概括的。如果只能從中選取十部,怎樣的標準能夠適用於所有青年?普適的標準存不存在暫且不論,「必讀書」三字的強迫意味也讓人敬而遠之。

徐志摩認真地給孫伏園回了一封長信,細述列書單的難處:我們這輩子真讀進去的書能有幾部,且不說整部的書,這一輩子真讀懂了的書能有幾行?如惠尓思(Wells)列出的世界十大名著,前四部就是新約、舊約、大學、可蘭經,讀這些名著「要不了十五二十分鐘你不打哈欠不皺眉頭才怪哪!」

(資料圖)

而胡適定下的書目,十本至少有九本不曾看過,雖然他頂佩服胡博士,但如果要他按這個書目讀書那就是叫他「生吞鐵彈」。儘管如此,徐志摩最後還是勉為其難地列出了讓他受益最深的十部書。顧頡剛接到這個題目也頭疼了一番,最後還是將「青年必讀書十部」改為「有志研究中國史的青年可備閑覽書十四種」才介紹書目。將「必讀書」的提法改掉,沒了咄咄逼人的氣勢自然討巧。

相比之下,江紹原、俞平伯、魯迅三人倒是更加直截了當,交了白卷。江紹原在青年必讀書十部一欄划了一個×,圍著×連寫四個Wanted,並在附註中寫道:「我不相信現在有哪十部左右的書能給中國青年『最低限度的必需知識』。」俞平伯則只填了附註:「青年既非只一個人,亦非合用一個脾胃的;故可讀的,應讀的書雖多,卻絕未發見任何書是大家必讀的。我只得交白卷。」他們交白卷並不是反智主義,而是認為列必讀書目是「以己之愛讀為人之必讀」。

江、俞二人在回應這一問題時如此地愛惜羽毛,與胡適和梁啟超的好為人師恰成對比。早在這次書目徵求之前,胡適和梁啟超就各自開過國學書目,即《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胡適)和《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梁啟超),而且兩人彷彿呼應對方一樣,都在各自的書目中列入了對方的著作;而在此次書目徵求中,胡、梁二人更是最先響應,書目也是最先得以刊登。

儘管兩人如此熱心地推薦書目,然而,彼之良藥,吾之砒霜,徐志摩尚且覺得讀這些書是「生吞鐵彈」,遑論普通青年。有讀者就吐苦水說梁啟超開的古董賬,胡適開的考據單,還不如魯迅的不知道,江紹源的Wanted乾脆些,因為胡、梁二人所選的書目他一部也不喜讀,而他們的標題又分明是「青年必讀書」五個字,這又怎麼辦呢?

況且,青年必讀書十部結果統計下來,在78人參加的投票中,獲3人以上推薦的有接近60部書,而其中也並沒有哪部書佔據絕對優勢。青年必讀書十部徵求到的實際上是「海內外名流碩彥及中學大學教員愛讀書目」,而且書目龐雜,反而增加了選擇和閱讀的困難,到頭來青年必讀書目成了青年不必讀書目,既不能作為讀書方法指導,又不能引起青年讀書興趣。

歸根到底,必讀書目就是一個偽命題。魯迅就對這個問題不屑一顧:「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當然,我們不必同意也不必反對他那驚世駭俗的少看或不看中國書的主張。畢竟,讀書是靈魂之冒險,必讀或不必讀書目不過只是別人曾經走過的大路或歧路,如果冒險只是亦步亦趨地重新走一遍別人走過的路,那還有什麼新意和趣味呢?

附錄

1925年1月,孫伏園主持下的《京報副刊》分別就青年愛讀書十部和青年必讀書十部徵求全國青年和名流學者的意見。九十年前的這次徵求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青年的閱讀風貌。

青年必讀書目(共78人投票,按得票數排列)

史記19、資治通鑒15、孟子15、胡適文存14、中國哲學史大綱13、論語12、左傳11、莊子10、科學大綱10、老子9、漢書9、四書8、結婚的愛8、歐洲近百年史8、東西文化及其哲學7、中國近百年史7、歷史大綱7、科學方法論7、古文辭類纂7、互助論7、思維術7、墨子6、吶喊6、上下古今談6、種源論6、建國方略6、獨秀文存6、論衡6、昭明文選6、紅樓夢6、傳習錄6、嚴譯社會通詮5、社會學及現代社會問題5、社會主義討論集4、政治學大綱4、(日用)百科全書4、蔡元培言行錄4、自己的園地4、倫理學4、許氏說文解字4、毛詩4、經史百家雜鈔4、十八家詩鈔4(得票數超過4票的)

青年愛讀書目(共308人投票,按得票數排列)

紅樓夢183、水滸100、西廂75、吶喊69、史記68、三國志62、儒林外史57、詩經57、左傳56、胡適文存51、莊子47、孟子42、超人37、獨秀文存37、聊齋31、唐詩31、自己的園地29、中國哲學史大綱29、文選26、四書25、楚辭25、結婚的愛24、少年維特之煩惱24、飲冰室文集23、墨子23、鏡花緣22、小說月報21、東方雜誌21、沉淪21、老殘遊記20、浮生六記20漢書19、新青年19、愛的成年18、曾文正公家書17、戰國策17、西遊記17、杜詩16、白香山集16、老子16、綱鑒15、女神15、李白詩14、文史通義14、古文辭類篆14、易卜生集13、日知錄13、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12、韓非子12、金瓶梅12、婦女雜誌11、短篇小說11、陶詩11、資治通鑒11、上下古今談11、見聞札記11、兒女英雄傳10、福爾摩斯偵探案10、桃花扇10、中國歷史研究方法10、文心雕龍10、韓文10、蔦蘿集10(得票數超過10票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