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皇太極可以說是個異數,他不但將別人的妻子收入囊中,甚至連孕婦也沒有放過,此女就是崇德五宮之中的貴妃娜木鐘。

明朝後期,地處東北邊疆的努爾哈赤橫掃女真各部,於1616年建立了與大明國相抗衡的後金政權,在建州女真崛起的同時,漠南蒙古的察哈爾部也不斷髮展壯大,尤其是在林丹汗繼位以後,大有一統蒙古各部之勢。

當時,林丹汗採取的策略是“攘外必先安內”,他首先將注意力放在蒙古內部各部落身上,由此便對科爾沁等部落產生了巨大威脅。與此同時,後金政權內部也更新換代,文治武功突出的皇太極登基爲汗,他採取的策略就是首先剷除蒙古察哈爾部。

爲此,皇太極先後發動了三次對察哈爾部的進攻,林丹汗哪裏是皇太極的對手,在滿洲八旗騎兵的進攻下不斷敗退,一直逃到了青海,最終於1634年死於打草灘。林丹汗死後,他留下了八大福晉,這八位漂亮的美少婦無所依靠,最終決定歸順皇太極。

在林丹汗的八位福晉中,排名首位的是囊囊大福晉娜木鐘,娜木鐘來自於蒙古阿巴垓部,姓博爾濟吉特氏,同樣也是成吉思汗的後裔。當時,娜木鐘已經懷有身孕,皇太極最先的想法是將其改嫁給大貝勒代善,誰知代善嫌棄娜木鐘沒有財產,最終,皇太極便將其納入了後宮。

娜木鐘在入宮不久便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爲阿布鼐。

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建立大清國,同時,並封五宮后妃,娜木鐘被封爲貴妃,入主麟趾宮,她在五宮后妃中僅次於中宮(清寧宮)的皇后哲哲和關雎宮的宸妃海蘭珠,位居第三位,比永福宮的莊妃(孝莊太后)位分還要靠前。

雖然娜木鐘之前曾爲人婦,但想必定是一位國色天香大大美人,她在改嫁給皇太極後非常受寵,於1642年給皇太極生下了一位小皇子,他就是後來的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

值得一提的是,娜木鐘之前所生的阿布鼐在哥哥額哲早逝之後成爲察哈爾部的親王,皇太極將皇后哲哲所生的嫡長女固倫溫莊長公主嫁給了他。然而,不得不說,這阿布鼐是一個有骨氣的男子漢,當初皇太極擊敗了他的父親林丹汗,還霸佔了他的母親娜木鐘,所以阿布鼐一直在積蓄力量,謀圖造反,可惜始終只是以卵擊石,最終被清廷絞殺。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滿洲實錄》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