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元稹此詩,感嘆歷史。然我們不知宮女姓甚名誰,來自哪裏,年歲幾何……

今天我要給大家說的這個宮女,雖亦如詩中一般,名字無載,但好歹知其姓氏。

她姓丁。

她去世於貞觀五年(631),年70歲。葬在長安縣龍首原。此地自秦漢以來,便是宮殿選址之所。想來她的墳墓,便在宮殿之外不遠處吧。

唐朝此時建立才14年,隋朝距今,正好50年。

那麼,她是否在20歲時進入隋宮成爲宮女呢?

(皇帝和宮女 劇照)

墓誌裏記載着她的籍貫是揚州建康,乃在陳國地界。隋朝589年方攻陷建康,此時丁氏已經27歲。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出,她當是在陳時入宮。

墓誌裏寫到,她“姿容淑麗,宮德流遠,選自良家,聲著椒掖,合庭逾邁,巢駟不停,嘗異□(此字缺)姑,匡天奇女”。

然這些不過是唐朝宮人墓誌的格式化語句,隨便換個人都可以適用。但我們可以肯定,年輕時的丁氏,長相應該不錯,否則,也不會被選入宮中。

一入宮中深似海,從此家人是路人。

江南富庶繁華之地,北朝素有投鞭斷流之志。可陳後主不理政事,每日與張麗華等人飲酒觀舞,吟詩作賦,玩得是不亦樂乎。

《陳書》記載,後主聞兵至,從宮人十餘出後堂景陽殿,將自投於井。

這個場景,不知現在教科書裏是否還有,反正咱80後讀初中的時候,歷史書小字補充說明裏,就有他匆匆躲入枯井,被隋軍抓上來,狼狽不堪之景。

跟隨他的宮人裏,是否就有丁氏呢?

我們不得而知。但能夠猜到,她一定也跟姐妹們一樣,戰戰兢兢,不知自己將面臨着怎樣的命運吧。

杜牧詩云,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老師實在是苛責女人了,從商女到宮女,她們何時又有機會參預政事?男人都不在乎國之興亡,怪到女人身上,無非又是一回紅顏禍水之論罷了。

(陳後主劇照)

隋滅陳後,建康宮殿皆被平毀爲田,與民休養。宮中之人,按着當時的規矩,願回家的應該可以回去。丁氏爲何未走?

或是家中已無人;

或是反正年歲已大,嫁人也難,乾脆隨軍北上,好歹有個容身之處。

二十年後,隋亡唐興。

《新唐書》記載,武德元年(618),竇建德曾“得隋宮人尚千數,悉放去”。

此時丁氏已56歲了,少年入宮,怕有了近40年了吧。

哪裏是她的家?

寫到此處,我不由得想起《肖申克的救贖》裏那位晚年被假釋的老人。

外面的時代,已不是他記憶裏的時代。

他已被監獄體制化,與高牆之外的世界,格格不入。

於是,他以一條繩索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但丁氏比他堅強。

宮裏就是她的家;

(肖申克的救贖 劇照)

宮女們就是她的姐妹,她的家人。她無處可去,那就在宮中養老吧。

楊寧在《從墓誌看隋代宮人的幾個問題》裏寫到,從發現的唐朝宮人墓誌統計她們的年齡,平均在64.14歲。

可見,丁氏已比她的大多數姐妹們活得久了。

貞觀五年正月二十六日,丁氏去世,三十日下葬。

丁氏一生,無兒無女,孤身一人。

她經歷兩次王朝鼎革,看過了太多腥風血雨。

然,若她未入宮,或許早已在刀兵之中遺屍溝壑。

不會有墳,不會在墓誌。

當然更不可能以七品之禮下葬。

幸,還是不幸?只有當事人知道。

然而,歷史多言帝王將相,又能看到幾個普通人的生活?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