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末去逛商場,發現一棟樓全是各種才藝興趣班、各種樂器、美(式英)語、跆拳道、輪滑、書法、舞蹈、科學(什麼機器人)、奧數、圍棋...都是小小一點孩子就去學這個了,而且據說平均一個孩子都兩三樣,我就想問。。。有必要麼,孩子的童年不應該就是快樂的玩耍么,那個年齡段真的就學的進去么???周一到周五學校要上課,周末就休息兩天不玩玩,還是報一堆興趣班,而且最讓我困惑的是,很多很多孩子還是主動要去學這些的。想想20年後這些孩子真的就各個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是只是浪費掉了自己的童年時光?


瀉藥

孩子有自己會獨立思考,去索取自己想要的這值得肯定和表揚,但是個人認為這其中主要的動力還是孩子的焦慮和攀比吧。

成人的世界處處充斥著焦慮,往往忽視了孩子們的世界。其實孩子們每天一起玩耍,不也是個小型社交圈。有社交就會有比較,有比較就會有攀比,長時間的攀比失敗最後就會導致焦慮。這就是從眾心理,往往與身邊的人有差異,就會想著去填補,好比說各種才藝興趣補習班。

但是要想名稱是是才藝興趣班,才藝是最終的目的,可是興趣也是不能忽略啊。很多人都是盯著才藝去學習,往往忽略了興趣,但是興趣才是決定你是否掌握才藝的關鍵。開始的學習一般都是盲目的,沒有明確的目標,憑藉著自己的一腔熱忱,這是你初期學習的動力。但是初期的熱情過去後什麼能支撐你往下學習,那隻能是興趣了。

所以我一直都推崇發現孩子的興趣,再去決定去學什麼才藝。而不是盲目從眾去學幾樣「才藝」。所以在精力和條件充裕的條件下還是多多接觸一些,在眾多可能中去尋找襲擊喜歡的,這才是正確的學習才藝方法。

最後推薦下一個關於天賦的小測試:兒童天賦自測量表,感覺還可以,希望能幫助到你。


瀉藥

我小時候就主動和媽媽說我要學鋼琴,要學畫畫,要學跳舞。這沒有什麼毛病。難道出於興趣主動提出想學一些才藝不好嗎哈哈哈但是如果是家長所謂的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逼迫孩子參加興趣班的話就不一樣了。總之覺得孩子主動沒什麼不好,目的也不一定是要成為多麼多才多藝的人,僅僅把他們當做興趣周末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很美好不是嗎


以後在學校填才藝的時候全班同學都填了,就你沒有,尷尬嗎,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其實,學這些東西也可是玩啊。每個人多玩的理解不一樣。我小時候我媽不給我報電子琴我還哭過,我就是覺得彈琴很好玩啊。單純的喜歡,也不追求之後的能歌善舞,也不講究什麼精通不精通的,但很享受到學習的過程。現在娃學鋼琴,我們一起學,老師教他,他教我,我們都很開心啊,我們還相約了一起去考級。

最後說一句,大概我從小被我媽洗腦洗的比較徹底,真的真的是從心裡喜歡學習啊,學習也可以是一種玩,在我看來,單純的傻玩,有啥好玩的,那才叫浪費美好時光呢,嘿嘿。


要求學是因為孩子小,不知道學起來有多枯燥多困難,學一段時間就會要求不學了,看看大學生有幾個學愛好的,所以根本不存在20年後都樣樣精通。而且琴棋書畫體育運動,只要不練就會退步的飛快,例如小提琴,拉倒9級水平(不是過9級哦),仨月不練音都找不準。


想聽表揚了唄,就好像別人是變形金剛,自己卻是暴躁的金剛,大人面前可以琴棋書畫自己卻一無所長,那多沒面子啊!


只要不是家長逼迫的,孩子多點興趣愛好有益無弊。尤其是他長大以後,會感謝父母的培養的。


應該是受周圍環境影響吧,現在的孩子幾乎沒有不上特長班的


因為孩子在學校經常會面臨才藝表演的機會,有時候老師讓表演節目表演不出來會覺得尷尬,再者班上的同學都有一技之長能在班上表演,孩子內心都渴望表現自己,所以很多孩子都會主動的要求學點技能。


主動要求可能是出於好奇,能否堅持下去是另外一回事。


說明現在的孩子都有了更加獨立的想法,要不是當初家庭條件有限,我現在也是個大學宿舍樓下手彈吉他嘴唱民謠學妹相擁的文藝學長


謝邀

我覺得其實也很正常。

小朋友們也會比較,也會有落人一步的焦慮感。別人都懂得學各種各樣的東西,自己什麼也不會,在小群體中聊不到一起,(一部分)會想要從眾地去學習興趣班。

另一個方面,年輕一代文化水平更加好的家長也許會或多或少言傳身教給孩子學習探索的良好習慣。

再者,幼年時代本來就是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高峰期,對於沒有接觸過得事物產生好奇,願意主動要求去學習新鮮事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

對於主動要求樂在其中的孩子,興趣班也是另一種玩耍的方式罷了。在其中能和小夥伴結交朋友增進社交也是很不錯的。況且現在基本不愁衣食住行,人們愈來愈傾向於追求精神層次的享受,小朋友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孩子願意學,經濟上又足夠負擔,這是好事啊。

說起來,我小時候也主動要求去學鋼琴和跳舞…雖然我是典型的三分鐘熱度,沒有堅持下來,但幼年時期的淺薄接觸還是很受益的………

具體好處,可能就是體前屈成績比較好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後我覺得 學習這件事情 不要目的性太強,尤其學生時代,廣泛地培養自己的愛好涉獵新奇的領域或許不會有所成就,但長大後個人所呈現的精神面貌和眼界,一定是與不具備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有著天壤之別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