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古代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英雄;而在近代,有一位有勇有謀的女將領和古代的花木蘭不相上下,爲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她還曾是大將陳賡、許世友的上司,這樣一位開國將領,最後卻沒有被授軍銜,爲什麼?

這位戰場女英雄叫做張琴秋。中國近代戰爭史上女將領很少,但是也有後來因爲功勳卓著被授予軍銜的女性,像李貞,她是被授軍銜的開國將領中唯一的女性,而李貞其實沒有真正上過戰場打過仗,她是軍隊裏的政工,沒有任職作戰部。

而張琴秋雖然沒有被授軍銜,卻是實實在在打過仗的女將領。說起帶兵打仗,這位女統領可並不比男士差,在27歲的時候,她就被任命爲紅四軍的政主任。而在1933年時,她被派一個任務,運送物資和轉移受傷士兵。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上了一夥軍閥,來自四川,這夥軍閥看帶隊的竟是個年輕女性,更是覺得紅軍好欺負,但是張琴秋並沒有跟他們硬幹,因爲敵衆我寡,得用智略謀取。所以她想了一個計策,並且鼓動士兵,在與敵軍交手的時候順便予以他們好處策反勸降他們。

這樣一來,敵軍的人心不穩、軍心渙散、內部凝聚力逐漸瓦解,攻打下他們也就順理成章了,而且有趣的是,這個團的團長還是被自己人給帶到張琴秋面前的。這樣一場戰鬥,沒有太多的人員傷亡,就勝利了,張琴秋的指揮智慧令戰士們心服口服。後來,因爲卓越的功績,她也被提拔爲師長,越來越受到軍中士兵的尊敬。

通過這一場小小的戰鬥,我們管中窺豹,就能夠看出張琴秋對於作戰這一套還是有着不錯的指揮與統領技巧的,而且她手下的兵有不少猛將,像陳賡、許世友都曾是她的下屬,跟着她一塊殺敵過,但是爲什麼這麼一位指揮有方、有勇有謀的女統領卻沒有得到軍銜呢?

畢竟前面說了,像並沒有真正打過仗的李貞都領到了軍銜,不應該不授予紅軍唯一的女師長啊?原來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張琴秋已經離開了部隊,在軍中也沒有任何職位,所以就與這次的授銜無緣了,說起來,也真是一樁憾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