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高層之間互動越來越頻繁之時,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也正在加速。

  4月14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共同主持第五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知情人士稱,此次日本派出了六名部級官員赴中國。

  “中日韓談判已進入快車道,談判頻次肯定要增加,十多個具體議題工作組會議也要同步推進。”一位談判核心人士稱。

  4月15日,商務部部長鐘山會見日本經產大臣世耕弘成。在會見現場,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中方負責中日韓談判的司局級人士也在列。

  “從近期談判情況來看,中日韓三方的經濟氣氛不錯,中日之間已經回暖。目前最大的障礙在日韓之間,涉及一些歷史問題。” 一位接近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這並非談判的根本阻力。與中國有一個穩定的自貿協定,符合三方的利益。

  “隨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訪華,主要的經濟合作障礙已經掃除。目前中國出臺了外商投資法,日方也在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價值。”他說。

  中日回暖,中日韓談判加速

  2019年,專事日本清酒貿易的三山格林株式會社開始加大對中國市場的佈局。其社長史習上發現,日本清酒對華出口,過去幾年每年獲得40%左右的業務增長,預計2019年將獲得80%的增長。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中國政府降低進口相關稅負之後,公司成本比以前節省了2.9%。“也就是說,以前是八十幾元的成本,現在是七十幾元,降稅幅度大概是3%。”

  這只是中日經貿回暖的一個縮影。

  近期,中日高層互訪開始愈發頻繁,中日韓談判也開始實質性提速。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崔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高級官員近期頻繁訪華,一方面可能是爲日本大阪即將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峯會造勢,運用主場優勢,在國際經貿規則方面有更積極的作爲;另一方面是因爲美日談判在即,日本也希望加強與中方的溝通。

  在上述14日的會議上,中日兩國外交和經濟部門圍繞宏觀經濟政策、雙邊經濟合作與交流、對話項下重要合作、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全球經濟治理等議題全面深入交換意見,達成一系列共識。

  王毅表示,在兩國領導人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中日關係重回正軌並取得新發展。去年4月,雙方時隔8年重啓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有效促進了政策溝通和務實合作。

  河野太郎表示,去年日中關係重回正軌後,雙方各領域合作得到拓展和深化,兩國關係基調從競爭轉向協調。日中都是世界重要經濟體,加強溝通合作不僅符合雙方利益,對地區穩定繁榮和世界經濟增長也具有重要意義。經濟合作一直是日中關係的基礎和動力。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雙方應進一步深化經濟合作,共同維護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以日本舉辦G20大阪峯會爲契機,就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加強溝通協調。

  中日韓自貿區第十五輪談判首席談判代表會議12日在日本舉行,三方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規則等重要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取得積極進展。本輪談判是三方達成全面提速談判共識後的首輪談判。三方舉行了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司局級磋商和13個具體議題的分組會議,就相關議題談判推進的方法、路徑達成積極共識,明確了下一步工作安排。三方一致同意,在三方共同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取得共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水平,納入高標準規則,打造RCEP+的自貿協定。

  日本外務省報道官大菅嶽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中日雙方一致認爲,不僅是中日雙方,所有RCEP的成員方都希望能在2019年底前完成談判。

  “上週,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代表舉行了新一輪談判,我們對上週和昨天的談判中達成的進展表示歡迎。我的理解是,中日韓自貿區中的主體談判還是與在RCEP框架下的談判高度相關。”大菅嶽史稱。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是我國參與的經濟體量最大、佔我外貿比重最高的自貿區談判之一。2018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出,要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2018年5月在日本舉行的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發表聯合宣言,重申將進一步加速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力爭達成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

  中日美博弈加深

  就在中美高級別磋商取得進展、中日高層頻頻互訪之時,日美也正準備展開雙邊經貿談判。

  WTO前總幹事拉米(Pascal Lamy)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指出,日本和歐盟都在努力做好中美協調。因爲軍事實力等原因,中美都可以選擇單邊,但日本和歐盟則別無他法,只能選擇多邊。

  美國傳統基金會國際經貿中心主任、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泰瑞·米勒(Terry Miller)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他並不認爲中美談判結果對即將到來的美日談判有直接影響。在國際貿易體系中,所有的事件都以一種彼此協作但獨立的方式進行。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美外交消息人士3月19日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4月下旬訪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首腦會談的事宜已在協調之中。預計雙方將就最快於4月啓動的新貿易談判進行磋商。

  崔凡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說,日本肯定希望通過安倍的訪問來推動G20議題,但另一方面,美國對日本在雙邊貿易方面的訴求是繞不過去的,所以雙方不如在安倍訪問之前,先啓動雙邊談判,爲元首會面做準備。

  過去兩年,日本在國際經貿領域動作頻頻,不僅在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之後,推動剩下的國家促成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生效,也與歐盟聯手,簽署生效了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

  去年9月26日,美國與日本發表了關於貿易最新聯合聲明。但隨後,去年12月,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發表了美日貿易協定談判總結和特別目標,引發日本輿論一片譁然。

  崔凡認爲,日本的觀點是,9月與美國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僅是將該談判定位爲“貨物貿易協定(TAG)”談判加上少部分服務貿易早期收穫,而且當時日本的出價是,在農林漁業的市場準入方面不超過之前相關協定的水平,比如已經生效的日歐自貿協定,以及CPTPP。事實上,日歐自貿協定中,歐盟對於日本關注的大米要求並不多,還在日本的可承受範圍內,但美方隨後發表的談判目標則涵蓋農產品的貨物貿易以及包括金融電信的服務貿易,已經類似於一個自貿協定(FTA)了,要價非常高,日本國內是很難完全接受的。

  他說,美方明顯還有意在談判中加入針對第三國“非市場爲導向”等條款。例如日美聯合聲明第六條稱,美國和日本還將加強合作,更好地保護美國和日本公司及工人不受第三國以非市場爲導向的政策和做法的侵害。因此,我們將通過美日聯合和美日歐三者聯合,密切協作,促進關於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和電子商務的討論,並處理不公平的貿易做法,包括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技術轉讓、扭曲貿易的工業補貼、國有企業造成的扭曲和產能過剩。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專家及業內人士均認爲,與鋼鐵鋁產品相比,對於日本而言,美國手中最大的威脅還是以安全爲理由對日本輸美的汽車加徵關稅。一方面,美國是日本汽車最大的出口市場;另一方面,雖然日本對進口汽車的關稅並不高,但美國因此指責日本的非關稅壁壘太高。

  汽車也是特朗普政府以安全問題打算採取貿易救濟措施的領域。特朗普正在審查(90天內)今年2月18日美國商務部提交的對進口輕型汽車和零部件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調查建議。

  美國商務部根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進行了調查,這與特朗普去年對鋼鐵和鋁徵收關稅的條款依據相同。國際汽車製造大國,如日本、韓國還有歐盟等,都在非常焦急地等待特朗普對這份文件的表態。

  與此相應的是,雖然包括歐盟、中國、加拿大、瑞士、土耳其等國在內,均因美國以威脅國家安全爲由對鋼鋁產品徵稅而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案例。今年1月,中方也因美國以安全爲由,對中方輸美的鋼鐵和鋁產品採取相關措施,而上訴至WTO。但日本至今並未跟隨採取類似行動。

  (第一財經記者馮迪凡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