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超市貨架上的一包心相印衛生柔溼巾價格21.5元,4月1日增值稅稅率下調後價格降至20.9元,比以前便宜了6毛錢。

  這是福建泉州大潤發超市鯉城店客服經理付麗,給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一個因增值稅稅率下調商品降價的案例之一。

  她介紹,4月1日增值稅16%稅率下調13%,10%下降至9%正式實施前,公司直接與上游廠家談價,將減稅紅利讓利給消費者,涉及2萬多種商品,降價從幾毛錢到幾十塊錢不等。

  上述心相印衛生柔溼巾正是恆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這家國內婦女衛生巾和嬰兒紙尿褲生產巨頭,因爲這次增值稅減稅能享受幾千萬元紅利。

  恆安集團CEO許連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增值稅稅率下調後,公司銷售的大部分商品不需要調整價格,企業直接能享受到減稅紅利。不過大潤發、華潤、沃爾瑪這類強勢企業會找我們談判,要求產品降價3個百分點,這種情況對我們沒有好處,但商品降價對消費者有好處,可以刺激消費。

  增值稅稅率大幅下調等將爲市場各類主體全年釋放1萬億元紅利,上下游企業間和末端消費者爲分得減稅紅利一杯羹,一場商品價格談判的博弈已經開始,不同行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究竟分獲多少減稅紅利?減稅如何影響商品價格調整?而這又如何影響着經濟?

  議價能力強獲利多

  理論上說,增值稅是流轉稅,企業只是代稅務局徵收,稅負在價格之外由下家承擔,因此稅負是由最終消費者承擔,並非是企業稅負,但由於現實操作中各種情況,不少企業實際也承擔了一部分增值稅稅負。

  上海財經大學範子英教授認爲,理論上增值稅減稅會直接降低商品價格讓消費者獲益。比如製造業的基準稅率由16%降至13%,最理想的商品降價幅度應該等價於增值稅下降幅度,這個幅度約等於2.6%。但真實的經濟活動中,不是所有制造業商品都會降價2.6%,部分商品甚至不會降價。影響商品降價的最主要因素,是該商品的同類商品競爭程度,以及商品之間的替代性。

  前述溼巾價格從21.5元降至20.9元,降幅正好約2.6%。這也說明商超通過與廠家博弈,的確將減稅紅利全部讓利給消費者。

  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多家製造業企業,儘管各家情況不一,減稅對價格影響非常複雜,但那些規模大、競爭力強的企業與上下游企業談判議價能力強,往往能獲得更多的增值稅減稅紅利。反之規模小、競爭力弱的製造業企業較少能享受到增值稅減稅紅利,甚至一些企業受上下游企業擠壓,反而壓力加大。儘管一些沒有獲得減稅紅利的企業,增值稅稅率下調也減輕了他們現金流壓力,而且增值稅附加稅費(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負擔減輕。

  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汽車整車生產,公司總經理助理伏洪才告訴第一財經,增值稅是價外稅,減稅紅利在上下游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分配,只有企業有議價能力纔能夠拿到更多的減稅紅利。預計公司一年下來增值稅減稅約6000萬元,但其中有一部分紅利是讓利給消費者和上下游企業。

  重慶厚元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志剛詳細給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了增值稅減稅對企業影響。

  他認爲,如果企業間簽訂商品價格合同不包括增值稅,那麼增值稅只是價外稅,降低稅率只會減輕現金流壓力,對利潤沒影響。簡單說100萬商品,增值稅稅率16%那麼企業代交16萬增值稅,降到13%後只需代交13萬元,比之前少交3萬元。如果企業間商品價格是包含了增值稅,對於議價能力強的企業,它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不降價拿到全部的減稅紅利。而議價能力弱的企業則必須降價讓利。

  “汽車行業近年來不景氣,銷量下滑,綜合考慮增值稅下調、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降價讓利給消費者。各個行業情況不同,但汽車製造業能將增值稅稅率3個百分點全部轉爲利潤的不多。”吳志剛說。

  衛浴產品巨頭九牧集團稅務高級經理徐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企業在整個產業鏈議價能力強。增值稅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後,我們要求上游供應商產品(不含稅)調整價格,談判中八成的企業同意。而我們賣給下游的銷售商(含稅)價格不變,因此企業留住減稅紅利,預計今年增值稅減稅約6000萬元。

  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稅政主管張地傑坦言,公司在增值稅減稅紅利博弈中屬於失敗一方。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爲鋁業競爭激烈,近些年產能過剩,增值稅稅率下調後上遊的供應商不願降價,而下游的客戶要求降價,公司夾在中間比較難受。

  張地傑以2018年公司同期數據測算,企業今年會比去年同期少繳增值稅622萬元,這筆紅利可能會在上下游企業間分配。不過增值稅稅率下調還是減少了企業現金流壓力,而且應繳的增值稅附加稅費今年能減少約75萬元。

  當然,增值稅稅率下調的博弈僅限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對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來說採用的徵收率(多爲3%),中國增值稅納稅人中絕大部分是小規模納稅人,由於今年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起徵點從月銷售額3萬提至10萬元,第一財經記者實地調研中不少小微企業受惠於此,不用交增值稅。

  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範子英認爲,在稅收學上,我們是假定增值稅是完全的價稅分離,增值稅不影響企業的產品定價,在產品定價已經確定的前提下,提高增值稅稅率,無非就是等價向下家多收一筆銷項稅。但是在經濟學上,商品的定價是與稅收高度相關、相互影響的。一旦增值稅影響了商品定價,那說明企業實際上是承擔了一部分的增值稅稅負,這種稅負承擔不是賬面上有多少增值稅由企業繳納,而是通過降低商品價格的方式承擔稅負。反過來,此次的增值稅減稅,降低了最終商品的含稅價,但是生產企業會相應提高不含稅價格,從而獲得一部分減稅收益。

  目前不少企業紛紛測算減稅紅利,一些議價能力強的企業將減稅紅利用於加強研發投入,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有些企業則將減稅紅利讓利於消費者,通過降價來提振銷量。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賴世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增值稅稅率下調3個點預計給企業減稅超3億元。目前並不考慮因這次減稅而調低商品價格,因爲價格調整因素很多。這次減稅初步計劃用於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包括招募國內外優秀人才,加強知識產權方面投入,更新生產設備提高智能化生產等。

  受增值稅稅率下調,不少汽車企業紛紛宣佈下調汽車指導價。國家發改委將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25元和200元。全國平均來看 92號下調0.18元 95號下調0.19元 0號柴油下調0.17元。包括大潤發等大型超市也不同程度下調商品價格,讓利給消費者。

  伏洪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增值稅減稅博弈中,一些汽車關鍵零部件商因爲掌握核心技術,談價的時候很強勢,因爲沒有替代商品,不用不行。

  普華永道中國間接稅服務主管合夥人李軍說,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市場議價能力更強,更容易在減稅中獲益。這也促使企業修煉好內功,加大技術創新,生產更高質量的產品。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助理田志偉曾測算,去年增值稅稅率下調收益,在企業和消費者間分配大概是四六開,消費者在增值稅減稅中受益更明顯,今年增值稅1萬億元減稅估計情況相似。

  “增值稅減稅紅利博弈是市場行爲,獲利多少跟企業市場地位高低有關,無論紅利給了整個增值稅鏈條中哪家企業還是消費者,政府應該尊重市場主體的選擇,讓市場主體自己去博弈形成新的均衡,這更加客觀中立。”範子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