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當下最火熱的技術話題,沒有之一!但區塊鏈在國內傳統行業的應用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大家對區塊鏈技術還存在很多認知盲點。區塊鏈與其說是一種技術,不如說是通往新的世界的工具,可以撐起互聯網的下半場。如果是互聯網上半場是解決信息傳播的扁平化,互聯網的下半場,則是解決價值傳遞扁平化。隨著人們對互聯網世界越來越熟悉,互聯網上人們越來越需要得到歸屬感和尊重的需求,進而引發互聯網世界的多中心化、去中心化趨勢。而區塊鏈技術恰好能夠很好的滿足這種需求。回歸技術本質,區塊鏈技術本身是一種追求分布一致性的資料庫。學過資料庫的都知道CAP理論。CAP理論是指的是在一個分散式系統中,Consistency(一致性)、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tolerance(分區容錯性),三者不可得兼。大多數區塊鏈,放棄了一些可用性,偏向了一致性和分區容錯。那麼,區塊鏈技術不適用高性能交易,如何與金融企業息息相關呢?對此,一些技術達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東軟集團北京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表示,區塊鏈技術不適合高性能交易,大容量交易這個觀點有一定誤區。在比特幣的應用實例中,由於是公用鏈的設計目標,導致交易返回時間在一小時左右,帶來區塊鏈技術本身低性能,高延時的印象。實際在金融行業應用區塊鏈技術一般採用私有鏈的模式,並且可對區塊鏈系統結構做優化裁剪,對區塊數據結構做針對應用定製,性能可以得到極大提升,不丟棄區塊鏈核心技術特性,滿足常用金融交易的行業需求。2016年11月7日,蘇格蘭銀行公布了其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清算機制--EmerAld系統,解決跨國支付系統的低效率問題。該系統基於以太坊技術裁剪優化,運行在Google公有雲上。目前的驗證系統滿足每秒100比交易滿足國家級國內支付要求;每筆交易10-25秒返回時間,滿足單一歐元支付區的即時信用轉移計劃的要求。對此,IBM大中華區硬體系統部資深工程師張雷認為,準確的講,應該說在區塊鏈目前的發展階段,要慎重選擇區塊鏈處理實時或者准實時的交易,但不不意味全部高性能交易都不適合區塊鏈。從區塊鏈技術的實現角度,影響區塊鏈吞吐率和響應時間的主要影響因素在於達成共識的效率、加解密的效率、網路傳輸的效率以及智能合約的處理效率。其中共識演算法不僅僅包括比特幣採用的POW,還包括PBFT,POS等其他演算法,這些演算法相對於POW來說效率高很多,達成共識的時間也可以達到秒級或者毫秒級;加解密的效率可以採用提升硬體處理能力或者採用專用加解密設備來提高,不論是HASH或者非對稱加密,都有相對應的提升空間;網路傳輸的消耗主要來處理理共識請求和同步賬本數據,這方面隨著網路帶寬的不斷提高會逐步得到改善;現階段也可以採用虛擬網路等技術解決延時的問題;而智能合約的效率既取決於代碼的質量,也取決於運行的效率;例如採用Hyperledger支持的go語言,本身go語言的運行效率要優於java,c#等其他語言,隨著硬體本身性能的提高,這部分也不會成為最大的瓶頸。在我們近期的測試當中,採用Hyperledger加LinuxONE高端伺服器,在特定的交易場景下,可以達到2000+的TPS和毫秒級的響應時間,這種效率其實是可以滿足相當一部分交易對效率的需求的。而區塊鏈技術本身帶來的對賬本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和交易的不可抵賴等特性,則能夠相當大的降低金融系統交易的風險,提高金融系統的可靠性,相信隨著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發展,一定會為金融企業帶來更多的業務創新點。某銀行系統工程師也提出自己的見解,他表示,區塊鏈不適合高性能計算性能,是有偏見的,可以通過調整區塊的大小和產生塊的頻率來提高區塊鏈上交易計算的性能。這個偏見的產生,我認為可能是來自比特幣,因為中本聰當時設計的時候。設定每10分鐘出一個塊,一個塊的大小限制在1MB,如果平均每條交易大小為250Byte,那麼每個區塊只能容納約4000條交易記錄。如果我們在設計區塊鏈的時候,將出塊頻率和塊容量提升,那麼性能問題是很容解決的。但是,隨之就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區塊鏈體積容量過大問題,隨著塊容量的增大,數據賬本的體積會越來越大。長亮科技技術總監則指出,海量交易和數據是性能和容量問題,目前最熱門的是分散式的處理方式,即將交易分流和將數據分割。學習互聯網模式,將眾多的區域網組成國際互聯網。區塊鏈之國際區塊鏈,也將是由眾多的公鏈粘合而成。總而言之,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價值是沒有疑問的。那麼,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場景有哪些?IBM大中華區硬體系統部LinuxONE技術經理吳方從四點介紹道,第一,區塊鏈能夠降低信任風險。區塊鏈技術具有開源、透明的特性,系統的參與者能夠知曉系統的運行規則,驗證賬本內容和賬本構造歷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確保交易歷史是可靠的、沒有被篡改的,相當於提高了系統的可追責性,降低了系統的信任風險。例如,區塊鏈可以規避當前互聯網金融P2P平台的跑路、欺詐等事件。第二,區塊鏈能夠提高支付、交易、結算效率。在區塊鏈上,交易被確認的過程就是清算、交收和審計的過程。區塊鏈使用分散式核算,所有交易都實時顯示在類似於全球共享的電子表格平台上,實時清算,效率大大提升。例如,美國證券結算制度為T+3,區塊鏈卻能將效率提升到分鐘級別,這能讓結算風險降低99%,從而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和系統性風險。第三,區塊鏈能夠降低經營成本。金融機構各個業務系統與後台工作,往往面臨長流程多環節。現今無論Visa、Master還是支付寶都是中心化機構運營,貨幣轉移要通過第三方機構,這使得跨境交易、貨幣匯率、內部核算、時間花費的成本過高,並給資本帶來了風險。區塊鏈能夠簡化、自動化冗長的金融服務流程,減少前台和後台交互,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對優化金融機構業務流程、提高金融機構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西班牙銀行認為,到2022年,區塊鏈技術幫助金融行業降低200億美元的記賬成本。第四,區塊鏈能夠有效預防故障與攻擊。傳統金融模型以交易所或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中心,一旦中心出現故障或被攻擊,就可能導致整體網路癱瘓,交易暫停。區塊鏈在點對點網路上有許多分散式節點和計算機伺服器來支撐,任何一部分出現問題都不會影響整體運作,而且每個節點都保存了區塊鏈數據副本。所以區塊鏈內置業務連續性,有著極高的可靠性、容錯性。「銀行的業務核心是風險,價值核心是信用。區塊鏈去信任特性將為銀行的信用貸款業務帶來重大突破。銀行的存款及其結算業務關乎國家安全的、對穩定性發展的要求要高於純粹利潤追逐,可考慮歸於國家壟斷。」長亮科技技術總監表示。他還透露,存款的收益其實可寄於投資收益,現在其規模與銀行貸款規模綁定,反而制約了投資的積極性。鬆綁後可望銀行釋放存款業務,由國家央行一本賬接管即可。而國家一本賬可使用區塊鏈,免去清算麻煩,利於監管。IBM大中華區硬體系統部資深架構師朱永春指出,區塊鏈在銀行業有一個初創公司叫Ripple(瑞波)。這個公司最初的願景是取代SWIFT。。。不過最近接受了SWIFT投資,被招安了,該公司計劃構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全球支付網路。這個應該是比較大的已經投產的銀行區塊鏈網路了。「」目前看到的在銀行領域的區塊鏈應用有跨境結算、支付,積分交易,票據託管,貴金屬交易,身份識別等等。「」IBM大中華區硬體系統部資深工程師張雷表示。張雷認為,區塊鏈更多的是一種業務模式的創新,而不是純粹的技術創新,因為區塊鏈用到的核心技術,如非對稱加密,哈希,梅克爾樹,合約,分散式資料庫,p2p網路等等,都是不是新技術,甚至很多是很古老的技術;而區塊鏈帶來的更多的是在業務模式上的去中心,去信任的合作方式,這將改變我們做生意和交易的方式,需要和業務部門一起來尋找合適的場景,而不是純的技術推動業務。人民匯金總經理王立仁表示,所謂保險被定義為通過繳納一定的費用,將一個實體潛在損失的風險向一個實體集合的平均轉嫁。現代意義上的保險更是演變成一種風險管理方式,主要用於出現某種損失的時候,使用貨幣的形式進行補償。通過前述定義,我們可以看得出許多場景:繳納費用、潛在損失、平均轉嫁、貨幣補償等等,每一個環節都涉及到記賬、對賬、分賬、審賬、銷賬等等具體技術工作,之前靠紙來登記,靠保險推銷人員、靠理賠人員來處理。有了區塊鏈思想後,實現了互聯網空間中對數據真實可靠、不可篡改、保護隱私的管理,因此目前可見、具體的保險業務類型:人壽保險、財產保險、社會保險、信用保險等等都會有新的發展和創新,所以勞合社也會投入資源去研究區塊鏈。對於保險行業在一些場景中的嘗試,泰康人壽管理信息系統總監介紹道,在保險行業像平安、陽光還有眾安都有一些具體的實踐。大家也在積極挖掘應用場景,在與區塊鏈的特性相匹配的嘗試。泰康目前準備實踐的場景是在客戶積分方面,嘗試通過區塊鏈來打通目前集團內部各業務板塊之間,原本相互獨立的積分系統,實現不同業務平台積分系統的互通兌換,讓客戶能夠在一個積分管理平台上看到自己在泰康各業務平台上的積分,並能夠實現兌換,以此提升客戶體驗。目前也是在技術方案的討論過程中,初步設想是在集團層面構建一個內部積分聯盟鏈,逐步實現各業務子公司的積分平台接入。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國內金融行業有區塊鏈落地的實例嗎?銀聯電子支付學院技術經理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表示,「我今年主要使用IBM區塊鏈構建了一個銀行卡積分互助互換交易系統。我們不僅用區塊鏈實現可支持多家銀行卡積分互換的問題,而且實現了線下POS機收單的問題。這個平台不是解決一個業務小問題,是原來這個系統根本無法設計。」他還表示,銀聯主要是解決跨行之間人民幣互相轉賬的業務,但是這個業務邏輯本身並不複雜,有兩個原因:第一、人民幣的價值都是一樣的,在工行和中行的一塊錢一定是一樣的。第二、轉賬手續費人民銀行已經規定好了。所以這個業務由中心化平台方式構建是可行的,主要解決大容量交易的問題就可以了。然而,回過來想一下,銀行卡積分就不這麼容易了。第一、各家的積分價值是不一樣的。有些銀行刷卡送的積分數值多,有些銀行刷卡送的積分數值小,沒法比較。第二、人民銀行現在不會給積分跨行轉賬收手續費,以後也不會。這就開始考驗我們的系統設計,我們或許沒法中心化方式做這個業務,更談不上清算。每一筆交易都可能是點對點談出來的,這樣用區塊鏈去實現就很合適了。關於區塊鏈與基礎架構的關聯性,我認為初學者可以把區塊鏈當成一個資料庫或者日誌系統。現在這個階段,我們並不需要太過於擔憂這個系統效率、吞吐量等問題。區塊鏈與雲平台是相輔相成的。區塊鏈的系統構建起來稍顯複雜,而雲平台能夠讓我們快速的啟動區塊鏈環境。而雲平台本身又有數據可信問題,區塊鏈可以預見性運用於多種雲計算平台之間的數據共識互信。關於架構設計,他補充道:現在是基於應用層的服務。四家主要銀行各起一個hyperledger的節點,組成區塊鏈網路用智能合約封裝成web服務提供給應用層關於「各家銀行的積分價值是不一樣的」問題,是怎麼解決的?他解答:「現在的系統中,我們設計的是依賴銀行自身信用。現在區塊鏈積分體系和原有銀行的積分系統是平行的,銀行等於是又在區塊鏈平台獨立發行了一套積分。我們要求銀行加入的時候,對自己發行的積分準備部分備付金。我們支持兩種交易模式:一種是熟人交易,熟人和熟人之間的價值轉換,價值是基於P2P商定的,不計入定價模型中;一種是陌生人交易,積分價值互換基於撮合,系統會根據實際交易量計算出指導價。關於炒作,暫時還沒有「漲停板機制」,這個問題已經在考慮之中。」

(文章來源:互聯網金融圈,轉自:互聯網金融圈,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原作者認領。)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