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現圓滿三身游舞力,離障本來怙主龍欽巴,祈請無垢光尊常護我。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的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之後,今天我們繼續一起來學習華智仁波切造的殊勝的論典《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大圓滿前行包括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前行,有了前行我們才可以修持後面的正行。前行是基礎,是讓我們的相續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殊勝的修法。有了前行,後面我們就可以修持更加殊勝的法;沒有前行,前期的資糧沒有準備好,修持殊勝的修法就比較困難。大恩上師在前行傳講過程中,很多次強調了前行的重要性。現在我們修的是共同前行,有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和業因果的引導,後面還有解脫的功德,依止善知識,這些都屬於共同前行的內容。前面四個共同加行主要是引導我們生起出離心:首先讓我們知道輪迴的過患,然後引導我們要從這種過患中出離,必須求解脫道。出離心不能完全等同於厭離心、厭世心,厭離只是對於輪迴的這些現象,對整個輪迴產生一種厭離心。但是在厭離的同時,如果沒有想要真正獲得解脫,那麼這種厭離也不能叫做出離心,因為並不想從這種狀態中出離。所以出離心第一個是厭離輪迴,知道輪迴的過患,不願意在輪迴中呆下去;第二個是想要獲得解脫果,這兩個方面和合起來叫做出離心或出離之道。共同前行中現在是講以各種喻義來觀修無常,這裡面全都是講觀修的道理、引導和修法。在這個科判中現在我們學習到了生際必死,積際必盡,合久必分,堆際必倒,高際必墮等等殊勝的要義和竅訣。生際必死還有一段沒講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當今,有些一家之主認為:如果我有個三長兩短,那我的家人或者挨餓受凍而死,或者被怨敵所毀,或者為大水溺死,因為現在他們所擁有的財產和幸福等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依靠我才得到的,所以他們絕不能沒有我。這也是生際必死的一個觀想,針對有些放不下、執著很大的一家之主。尤其是在家庭中有主導權的,或者比較強勢的家長,認為自己是家裡絕對的骨幹絕對的核心,整個家都是他撐起來的。這些一家之主平時除了想方設法地賺錢、怎麼樣讓家庭運轉

之外,還有其他想法:覺得自己很重要,認為自己如果有個三長兩短的話,家人會因為缺少了自己而沒辦法繼續活下去。家人有可能會找不到吃的喝的,挨餓受凍而死;或是因為自己不在的緣故,會經常受到怨敵的欺負,最後被怨敵所毀;或者遇到了大水、地震、火災,沒辦法逃生。因為自己不在,沒辦法幫家人籌劃,也沒辦法引導他們逃生。所以他們一旦遇到這些情況就根本沒法生存。這些方面也是過度擔心了。當然在現代社會中,不一定就是擔心如果自己不在了,家人都不懂逃生的方法。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是過度的操心,認為要把孩子所有的事情全部安排的非常穩妥,把他的每一步都要考慮好設計好,如果自己一旦不存在了他們就沒辦法生存。這些過度的想法和行為,一方面來講是杞人憂天,另一方面如果這樣安排了,也有可能會讓兒女變得沒有技能而沒辦法適應社會。這些一家之主認為如果自己不在的話,家人可能被這些災害影響沒辦法生存。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家人所擁有的財產,現在的幸福都是因為自己才得到的。家人現在沒有遇到什麼違緣,即便遇到違緣了,能夠解除困難也是因為他出面才擺平的等等。所以有些人就這樣想,家人決不能沒有我。這樣的想法越強烈,對世間、對家人的耽著也就越強烈,在死亡的時候引導他的心識平靜地離開,所遇到的障礙就會越大。所以這些眾生都是被自己的非理作意所引導而沒辦法獲得解脫,或者現在不想修法,或者死亡時因為分別念而沒辦法作意往生和作意善法,只能在極度耽著中去世。但他們肯定是要離開人間的,所以在這樣的心態中,心思一再掛在這個上面,就沒辦法真正的去做一些面對死亡的準備。但這些人死後的實際情況並不是他們所想的這樣:可是,這些人死後,他們的親人將其屍體火化或投到水中,或者丟到屍陀林,之後便心安理得了。人在死亡的時候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孤獨無助地漂泊在中陰界,當時所能依靠的唯有正法。這些人執著很大,雖然他們認為家人沒有了他們會無法生存。但實際情況是,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有自己的福德,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這些一家之主認為一切是他帶來的,一旦他不在了,他的家庭就會散掉、垮掉。原文描繪的實際情況是,當這人死了之後,親人沒有因為他不在沒辦法吃飯,沒辦法賺錢而一個個跟著也死了,不是這樣的。他死了之後,這些親人一方面繼續生活下去,一方面把他的屍體做個處理。開始時在家裡放幾天,現在基本上家裡面都不會放的,死後家人馬上聯繫殯儀館把屍體拉走,如果是醫院裡面死的話,也不允許放在病床上,要馬上放到太平間,然後和殯儀館聯繫。家人們有的可能會傷心一點,有的不一定傷心。家人們想,人已經死了能怎麼辦呢?那就趕快把後事處理好。於是他們開始忙這個人的後事。屍體要麼就火化掉,在漢地很多屍體都是火化的,送到火葬場,很快就燒成了灰。以前在藏地有些地方是水葬,現在有些地方還是水葬,把屍體放在木板上面在河裡漂走,慢慢地屍體就沉到水裡被魚吃,或者在水裡腐爛等等,這就叫水葬。天葬在藏地比較流行,或者丟到屍陀林中。印度以前也主要是天葬,沒有現在藏地的天葬台。藏地會有天葬師分解屍體讓禿鷲把肉吃掉。印度的天葬就是把屍體扔在屍陀林中就走了,沒有專業的天葬師去解剖屍體然後喂鷹鷲。西藏的天葬主要是讓天上的禿鷲來吃,而印度屍陀林的天葬是讓狗、狐狸、狼等飛禽走獸都來吃。死者的家人把屍體處理完後就【心安理得】了,心安理得的意思就是以後該怎麼生活還是怎麼生活。當然親人死去的痛苦還會在心中留存一段時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悲痛逐漸也會化解掉,沒有像開始時那麼痛苦和想念。有時可能還會想念一下,但是該怎麼生活還是怎麼生活。【人在死亡的時候只有自己孑然一身。】每個人即便是這麼操心於家庭或者操心這個那個,但死時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獨無助地漂泊在中陰界】。如果修了很多的善法,經歷中陰的時間可能就短,沒有這麼多的恐怖和痛苦;如果造了惡業比較重,在中陰界會聽到恐怖的聲音,看到恐怖的影像,亡者自己也是非常的痛苦。很多大德在描繪中陰境界時,也對於有福報和沒福報的人在中陰中的情況有描述。這些描述有很多都是大德們親眼所見的,因為他們有能力可以到中陰界去和這些中陰身交流,因此對於中陰身的情況是非常清楚的,知道其基本上是孤獨無助地漂泊在中陰界。【當時所能依靠的只有正法。】在中陰界漂流時,能夠依靠在世的親人嗎?沒有辦法依靠。其他的財產、地位也沒法依靠。在世的時候可能是一個大總統,但是在中陰界總統的頭銜已經沒有了,因為已經是中陰身,所以即使在世的時候很富裕也沒有辦法。真正在中陰界能夠安樂的就是修了善法的人,所以說能夠依靠的只有正法。在中陰時能夠把一切迷亂的顯現認知為心識,認知為本來不存在的虛幻的顯現即本來清凈,這也是通過正法來實現的。還有一種說法,亡者在中陰的時候如果有上師和僧眾們為其修念中陰解脫或者聞解脫,通過他們的提醒比較容易認識自己的心性。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凈土的教言中講,中陰時的心識是比較敏銳的,如果能在那時憶念極樂世界很容易往生,因為粗大的身體沒有了,心識非常快,可以一剎那從這個地方到美國。中陰身是意生身,是心識的身體,所以說心很快,一想一剎那就可以到。因為沒有粗重的五蘊,中陰身是比較微細的五蘊,基本上一想到哪身體就能配合,很快就可以過去,而且穿牆過壁等等的神通飛行,都可以做到。很多地方講,中陰身不能穿越的第一個是金剛座,因為金剛座是千佛成佛之地,是沒辦法穿越的;第二個是母胎沒辦法穿越。因為母胎在穿的時候就入胎了,是沒辦法穿越的。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未來母親的身體,能不能穿過去呢?肯定是可以的。如果不是未來的母親,那麼就不是母胎,就可以穿越。因為與母親有因緣,投生時沒辦法穿越,一下子就進去出不來了。相當於心識進入受精卵,那個時候就開始投生了。所以只有金剛座和母胎沒辦法穿越,其他的都可以穿越,須彌山也可以穿越。如果在世時一心一意地求解脫念佛,可是在臨死的時候忘記了,沒有祈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來接,進入到中陰後還有機會。中陰時如果想得起來往生,也很快很容易,只要一觀想、作意和發願,一剎那就到極樂世界。所以說能夠幫助我們的,能夠依靠的還是正法。所以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死,關鍵是死了之後怎麼辦。我們擔心死了之後家人沒辦法生存,這個不用擔心。家人還是會按照他自己的業力來生活,業沒有窮盡之前是不會死的。所以你自己走了,這些親屬也會通過自己的方式掙錢,通過自己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如果他的業盡了,你在的時候也擋不住他的死亡,所以從這方面講,我們沒必要過度的耽著。生際必死,在生前沒有想到自己總是要死的,而是在想自己在這個家庭中很重要,自己離不開他們。如果對家庭、對親友產生執著,想到死亡後家屬的痛苦而不想死,那就沒有心思去修持正法。這對自己對家人都是不太好的。剛剛講了家人們也是通過各自的善業等業力可以生存,如果是惡業也很快可能會成熟果報,善業的話也不會馬上死亡。這方面很多都是自己的想法而已,死亡時如果沒有串習正法,會非常的恐怖,不知所措,會隨著自己的業力漂流。所以只能依靠正法,其他的都沒有用,我們要想到生際必死。因此從現在起就必須一心一意、盡心儘力地勤修正法。既然是生際必死,總有一天要死亡,因此要提前觀想,觀想的意思是要提前做準備。這並不是我們的推測,是佛菩薩通過智慧現量見到了這些中陰眾生的心識受苦的情況,因此在法本中做了描述,讓我們觀想的這些都是正確的。這並不是心血來潮後臆造出來的,如果是臆造出來的,我們觀想準備好之後發現不是這樣的,怎麼沒有按照書裡面描繪的去發展呢?如果這樣就是對我們的欺騙,但是法不會欺惑,因為法是滅盡欺惑的菩薩們真實現量見到後如實的描繪。我們這樣去觀想、觀修,尤其是在死亡到來之前,提前觀修死亡時可能出現的情況,一一地觀修,該放下的放下後,做很多的修行,死的時候就用得上。因為提前做好了準備,所以死了之後很熟悉自己應該怎麼做。就好像人們在災難到來之前有預演,如果來敵人了怎麼辦,怎麼逃生,路線怎麼樣,做了若干次演習。這樣就對逃生路線很熟悉,或者知道一旦來災禍的時候,要關電閘,關氣閥等等,有條不紊地按照演習的路線去訓練,這樣訓練後就知道了該怎麼做,就不會非常慌亂。當然不可能一點慌亂也沒有,畢竟演習時和真實出現事情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如果訓練過就不一樣,災難來臨時按照訓練時的指引去做,逃生的機率就很大。我們在死亡之前經常做觀想,這也類似於一種演習,是對於將進入死亡過程的一種演習。如果演練的非常純熟,當這些經過真正的一個個在我們的修行面前呈現時,我們就會知道這是我訓練過的,那也是訓練過的,就會按照指引去做。而且不單單訓練過,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我們也準備了很多資糧,修了很多善法。這些善法能夠保證在死亡時,按照自己準備的去落實。雖然準備了,通過提前觀想知道了該怎麼辦,如果沒有修善法,死亡時會隨著惡業走,雖然知道怎麼辦,但是沒辦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所以一方面我們要知道怎麼做,一方面為了能夠好好的做,我們也應該去積累資糧。雖然知道臨死時祈禱阿彌陀佛就會往生,但是沒有為了這一天的到來而去做準備,積資凈障或者念佛等等。因為沒有訓練的緣故,內心中沒有這麼多的資糧,那麼真正那一天到來時,就可能不會按照你死前的想法去做了,有可能隨著自己的惡業而呈現出迷亂的情況。由於沒有訓練的緣故,非常可能生起一種顛倒心,重新又入輪迴投胎,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可能出現的。現在我們要觀想這些,尤其是要上座把這些一遍遍觀想得很純熟,從心底深處去接受,知道應該怎麼去做,然後為了這個做準備,真的到死的時候就很關鍵。如果修的好,也許死亡到來的那一剎那就是解脫的一剎那。比如修了凈土法之後,臨死時念阿彌陀佛就解脫了。或者訓練中陰竅訣,中陰現前時認識自己的心性,或者祈禱往生,那也很容易解脫。這樣做也是為了後世,如果我們沒有解脫的話,後世會很長;如果修的好,有可能死亡到來時,就是解脫的時候。但這也是修了觀想生際必死的修法,真正的接受了,觀想了並做好了準備,在臨死時才有用。對以上道理要反反覆復思維。這個就是教導我們去思維和觀修。下面講【積際必盡】。積就是積聚,積累的意思,積累很多財富的邊際,也必定是要消盡的。告訴我們積累再多的財富,在死亡到來時還是沒有用。如果中途因緣散壞了,積累的財富有可能一夜之間,或者一兩個月之間,一兩年之間就消失殆盡了。了解積際必儘是無常的本性後,我們就會對積聚財富有很清醒的認知。很多道友在學習佛法過程中,以前對積聚財富想法很多很有積極性,學習佛法之後就會知道,花這麼多時間積聚財富,沒什麼大的意義。慢慢就會把重心從積聚財富轉移到積聚真正的資糧——解脫的財富,這也是心性以及解脫的種性開始成熟的標誌。以前大恩上師講,什麼時候我們對修心的法要產生了興趣,就說明我們的種姓開始成熟了,這是心性要開始成熟的標誌。如果還是覺得修行所引發的出離心、厭離心沒什麼,反而覺得外在的形象、參加某個儀式、或者賺錢,吃喝玩樂和朋友聚會很重要,如果還是這樣一種狀態,就說明自己心性成熟的標誌還沒有出現,善根的因緣還沒有成熟。當我們開始對心性法門有興趣,開始真正的關注生際必死,讓自己的心調整到出離心,放下對世間耽著,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的心性開始成熟的標誌。這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積際必盡:同樣,一切積聚終將散盡,這是自然規律。這不是隨著每個人的意志力而轉移的。如果能夠按照我們的意願而轉移,那麼有哪個人想要窮呢?每個人都想成為最大的富翁,都想長生不死,都想積聚永遠不要散盡,永遠這麼多財富,而且不單單是這麼多還要加倍,每天財富都是在以幾何的數字在增長,人們都是這樣想的。但是會不會按照自己的意願轉移呢?這是不會的。不管你想不想,一切積聚終將消散,這是自然規律。即使是統治南贍部洲的國王,也有淪落為乞丐的時候。統治南瞻部洲的國王,按理來講就是鐵輪王,也屬於轉輪王。現在我們的世間中,古今中外的歷史中,出現了很多很厲害的國王,這些國王都不能叫做鐵輪王,都不是轉輪王。因為他們只不過統治南瞻部洲的一部分的國土而已。有些國土面積很小,有些稍微大一點,但是再大也沒有達到真正統治南瞻部洲的程度。很多國王都有一個遠大的志向,我一定要統治全世界,但是沒有一個人能真正的做到。即便是統治了,也沒辦法自主,還沒有出現這樣的人。真正統治南瞻部洲的國王應該是個鐵輪王,福報非常大。【即使是統治南瞻部洲的國王,也有淪落為乞丐的時候】,他的福德也會消盡。比如我乳轉輪王是個金輪王,其福報不單單是轉輪王,相當於超級金輪王。金輪王只是統治南瞻部洲,但是我乳轉輪王的福德很超勝,類似是一種加強版的金輪王。他不單單統治南瞻部洲,甚至已經拿下了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沒有完全拿下,但是可以和帝釋天平起平坐。所以我乳轉輪王可以說是超強的金輪王,但是他最後還不是因為生起一念噁心,從天界墮到地上,然後就死去了,死去時財富也沒有。成為南瞻部洲的國王,肯定會積聚很多的財富,但是淪為乞丐時財富在哪裡?財富都沒有了,這種情況也是有的。許多人上半生受用圓滿,下半生卻因彈盡糧絕而餓死。世間中還有很多古今中外的人上半生受用非常圓滿,小時候、年輕時、中年時都很富裕,但下半生遇到一些變故而彈盡糧絕,然後就餓死了。翻開歷史來看,這種情況也是很多的。這是一種無常,積聚必盡。積聚的財富當因緣消散時,最終還是會窮盡的,沒辦法永遠的擁有。有些人去年擁有數百頭氂牛,但遭到大雪或其他災難,今年淪為一貧如洗的乞丐。擁有數百頭氂牛在藏區是富豪的一種象徵。某某家有七八百頭氂牛,幾千頭氂牛,就說明他們家很富裕。藏地都是以牛來計算財富。雖然擁有這麼多氂牛,但是遇到大雪或者瘟疫,這些牛就大片大片的死,這個情況也很多。大雪下來後把草場覆蓋了,因為雪太厚了,牛吃不到草,雪不化牛就死掉了。所以遇到大雪災的話,這些牲畜很容易就死了。家裡面存不了多少乾草,因為幾百頭氂牛消耗量是很大的。所以家裡面存了這些乾草也沒辦法,只能支持一兩天,甚至一兩天也支持不了,所以擁有數百頭氂牛的富豪,也會淪為一貧如洗的乞丐。大恩上師說,對於漢地的修行者來講,有幾百頭氂牛可能很難直接理解。但是在現在的環境中,億萬富翁、千萬富翁等遇到經濟低迷或者金融危機時,比如遇到股災,他們的財富眼睜睜的就蒸發掉了。早上還是個億萬富翁,晚上收盤就已經窮光蛋了。很多人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就自殺,跳樓、卧軌等等。因此金融風暴時也看到很多這樣的情況。所以積聚的財富的確不可靠,很有可能一夜之間就變成乞丐。如果修了無常,內心就有一定的抗擊打能力,知道反正就是無常,心裡不會崩潰。雖然財富已經崩潰了,但是心裡還沒有崩潰。所以如果是主動接受無常,內心會比較強大;如果是被動接受無常,認為自己的財富是永遠不會消耗的,處在這個狀態中,如果哪一天真的一夜之間就沒有了,你是沒辦法接受的,精神一下子就崩潰了。昨日是地位顯赫、腰纏萬貫的富翁,也有被仇敵毀得一無所剩,今天成為乞丐的……還有很多地位顯赫,腰纏萬貫的富翁,被仇敵暗算之後也是一下子沒有了財產而變成乞丐,這種現象也特別多。許許許多多我們親眼目睹的事實足可說明,財產受用不可能恆常擁有,一定要慷慨布施。現在信息這麼發達,如果我們上網去查,就可看到很多古今中外的富翁,一些有權勢的人等等的事例。我們如果有興趣就會發現,這些人耽著於財富的積累,最後很有可能就淪為乞丐。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人們會非常難過傷心,也可能會崩潰。但是如果有了積聚必盡的思維,就不去努力不去賺錢了,反正都是積聚必盡,財富都有可能無常,也沒必要這麼極端。有了積聚必盡的思想,如果有這樣因緣或者有責任要賺錢時,你還是要努力。但是在努力的時候,你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對於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你內心當中是有準備的,如果沒有出現最壞的情況,你也知道這樣一種積累最終都是要耗盡的。你可以通過這樣的心態去賺錢積聚一些財產,但是如果你的財產慢慢消耗的時候,你也有一種心理準備。擁有這樣一種人生的心理是非常健康強大的。外在的違緣也很難真正的摧毀它,而且在這種基礎上,你也可以用更多的思想去思維正法,去修行真正的善業。這方面告訴我們,財產受用不可能恆常擁有,【一定要慷慨布施】。慷慨布施就是主動接受無常的觀念。反正我要死的時候,這些積聚都會消散,或者當我不再擁有的時候,它也會消散。與其被動的消散,不如主動的去做布施,從這個方面來說是非常好的。所以慷慨布施實際就是當我還有自在還有財產的時候,一定要主動的把這些財產拿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布施給其他人,通過這種方式來供養三寶,積聚資糧,去做一些對後世對解脫有利益的事情。在我有財富的時候,要善巧的使用它,然而一旦消亡了也不會那麼後悔。如果是有錢的時候不做,當你沒錢的時候就會想,與其這樣,還不如當初有錢的時候把這些錢拿出來布施、供養、修法這樣該多好。有的時候我們要提前想,不要等那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去後悔,那是沒有用的。還不如的確現在有些財富還可以做一些布施、供養的時候來善巧的使用它,而且我還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訓練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處在一種中道的狀態中。對以上道理,我們要再三深思熟慮。這個是要通過打坐的方式來觀修。有的時候一段一段都是我們觀修的內容,我們上座之後要通過這種方式去觀修。大恩上師在講記當中對我們的引導,我們自己在不斷的觀修中也會有一些比較深刻獨到的認知,把這些都放在自己的修行當中去再三的深思熟慮,慢慢地自己的心就會對積際必盡產生一個高度的認同。認同之後就可以在這種狀態中,不被積聚財富的狀態所干擾。下面講看合久必分。前面的積際必盡主要是從財富的積累上面去觀無常的。合久必分,主要是從我們和親人、師徒或者人和人之間的聚合後終究會分散這個方面來進行觀察的。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終將分離,某地的大市場或大法會雖然集聚了來自四面八方、成千上萬的人,最終也都會各奔東西。聚合的合就是聚會,聚集的意思。聚集在一起,最終也會分離。大到大法會、大聚會,小到家庭裡面一家人的聚合,最後都是要分離的。要麼是生離,要麼是死別,肯定是會分散的。或者是夫妻兩個人、情侶或者是母子等等,最終都會分離,這就是一切萬法的自然規律。我們通過自己的業,來到這個世間當中,也通過自己的業和一些人聚合在一起。但是它都是有為法,都是有一種有為的因緣。這個因緣它是會消散的,如果因緣消散了,那麼聚會的現象也就消散了,就像彩虹的聚集一樣。彩虹的聚集,是通過多方面的因緣聚集而成的。彩虹出現後,如果因緣消散了,那當下也就分散了。人也是一樣的,通過共同的業而走在一起。如果哪方面的因緣一旦沒有了,這種所謂的聚合體的現象也會分離。這也是自然規律,自然現象。【某地的大市場或大法會雖然集聚了來自四面八方、成千上萬的人】。很多大市場中,人們買菜、做生意,熙熙攘攘的。藏地很多大法會,有時成千上萬的人參加。93年法王如意寶在佛學院洛河鄉第一次開極樂法會,就有45萬人一起參加,一起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時我們參加的時候很驚訝。有位師父卻說,過幾天這裡就一個人也沒有了。的確那時候的洛河鄉不像現在,只有一兩間房子幾座佛塔,就是個大草壩子。空曠的草地上搭滿了帳篷,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駐紮著。大約中午的時候法王如意寶宣布法會結束。法會一結束,有些人就開始燒茶做飯、打包上車,汽車一開短短兩三個小時之後,幾乎就沒人了、走光了。所以聚集了再多的人,最後都是要各奔東西。之後法王如意寶在道孚、新龍,也開了兩次很大的極樂法會,也是幾十萬人,最後還是一樣。所以任何的積聚,即便人再多,最終都要分散,這是自然規律。儘管現在我們中的師徒、主僕、施主福田、道友、兄弟、夫妻等彼此慈愛,和睦相處,但最終無論如何也無法不分離。大到大法會,小到師徒、主僕、施主和福田(福田就是所供的福田,施主就是供養者)、道友、兄弟、夫妻等,如果因緣好的話彼此會慈愛。上師給徒弟講法,徒弟對上師也有信心,然後承侍、聽法、修行;主人和僕人之間也是如此,彼此慈愛、和睦相處。而且會有想要永遠依止上師,或者夫妻永遠不分離、白頭偕老等觀念。但無論如何也無法不分離的,這就是一種自然規律。所以我們一方面要珍惜好的因緣,一方面要知道這是無常。如果只是珍惜好因緣而不知道無常觀的話,也是會感受到痛苦。當年佛陀入滅的消息一傳開,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很高興尤其是不聽話的。佛陀講法時經常批評一些喜愛惡行的比丘、修行者,所以佛陀入滅後他們很高興,終於沒人說他們了,終於自由了。有些人表現得特別痛苦,因為對佛陀有信心,有感情,依戀程度很高。所以佛陀一入滅就覺得失去依怙了,非常傷心。有的在地上哭著打滾,有的甚至因此而去世。有部分得了聖果的人現見了無常,知道無常是一切萬法的自然規律。佛陀入滅、師徒分離這也是一個自然規律。所以就安住在境界當中如如不動。佛法在傳遞的過程中,有些上師圓寂的時候,他們的心子都表現得很悲傷,但並不代表這些大德沒有境界。一般人會認為,這麼好的上師圓寂了卻不哭的人,沒心沒肺很惡劣。因此這些大德作為很多人的引導者,為了讓其他的眾生,不要產生不好的分別念,顯現上也會很難過。有的大德已經和自己的上師無二無別了,內心現證了法界中無來無去的道理。所以內心當中絕對不會很悲傷。他可以顯現如如安住,也可以顯現傷心欲絕。為了給後代的人提示信心,或修法的道理而顯現上很悲傷,這也是為了利他。聚合無論如何也無法不分離,這也是無常的本性。如果突然遭到死亡或偶然性的惡緣,那麼當下就會分道揚鑣,這些都是沒有固定性的。死亡突然到來,比如一家人坐車,突然就遇到車禍,同時死去,這種聚合也就分散了。到中陰之後根據各自業力漂泊,各走各的路。以前的傳記中有個叫做日月佛的,是涅巴桑吉的一個上師,他的弟弟死了之後,他通過自己的境界到了中陰。他的弟弟及其女兒死於一場瘟疫,進入中陰後看到他弟弟在這漂流,便問他有沒有看到熟人,有沒有看到他最慈愛的女兒。弟弟說只有一次約一兩秒鐘的時間,看到一眼就不見了。所以即便是同時死亡的人,如此親近的人,被業風吹盪在茫茫的中陰海中無法相見。所以,我們一旦分開,這樣的聚合就徹底分開了。有的沒有死別,但有生離的情況。比如一個人出國就真正分開了,沒有因緣再見到的情況也非常多。這些方面也是沒有固定性的。現在朝夕相處的道友、家人等在不久的將來必定各奔前程,所以彼此之間千萬不要怒氣沖沖、惡語中傷、爭吵不休,甚至發生大打出手等現象。彼此比較投緣的人,在一起的時候也要知道這是無常的。互相之間鼓勵修善法。這是互相幫助的最好方式。上師鼓勵弟子修無常,弟子也按照上師的教導修無常、修善法,這是最好的一種聚合,是善緣最好的體現。夫妻之間,兄弟之間,要互相鼓勵修善法。聚合的時候要利用好這個善緣。如果因緣不太好,要想不久的將來,我們都會各奔前程。所以有緣聚在一起時,要盡量避免爭吵、打罵、生煩惱的情況。當然人們的想法不同,會有相互不理解而爭吵的情況。但通過觀修合久必分的原則,想到既然不久的將來我們要各奔前程,所以聚在一起時要和睦相處互相鼓勵。沒必要在短短的時間中,短短的聚合中,造下以後受苦的罪業。與其吵吵鬧鬧地互相之間不高興,不如歡歡喜喜地互相包容留下美好的回憶,讓自己的心情安樂愉悅。哪個人不想自己快樂呢?爭吵,你的心是快樂不了的,因此互相之間和睦相處是非常好的處理方式。如果是投緣的人互相鼓勵修法;有時緣分不好的人互相包容,不要發生爭吵等不好的行為。應當想到大家不一定能夠長期相處,很快就會分離,因此在極為短暫的歲月中理當互敬互愛,和平共處。這些都是很殊勝的竅訣,能扭轉我們的心態和認識。相處中會有一些小摩擦,但關鍵是怎樣去面對這個問題,如果想到以後很快會分離,就沒必要在短暫的時間中讓自己不高興,給後世種下不好的因緣,所以應該【互敬互愛,和平共處。】如帕單巴尊者這樣說道:「夫妻無常猶如集市客,切莫惡語爭吵當熱瓦。」這個是《當日教言》中的一個頌詞。【夫妻無常猶如集市客】,就像去集市買東西的時候,兩個人碰到一起,或者買主和賣主碰到一起,通過一個共同的目標短暫的集聚,夫妻之間也是因為共同的緣短暫地走在一起。有時候可能是幾十年,但在漫長的一生或輪迴當中,是很短的一剎那。所以這些短暫的積聚是無常的,就猶如集市的客人一樣。這麼短暫的集聚,【切莫惡語爭吵當日瓦】,就不要惡語爭吵讓彼此之間不高興。時間本來短暫,你抓緊時間趕快給自己後世墮地獄造個惡業、造個因,這有什麼必要呢?應該在短暫的時間中,盡量的修習善法發一個慈心,不要惡語爭吵。通過惡語爭吵的嗔恨、不悅意的語言會造一些業,會給自己的後世造下一些惡性循環的因,這個是沒必要的。堆際必倒:這主要是講建築方面的。一切修砌成的建築都將土崩瓦解。所有一切修砌成的、壘成的建築都將土崩瓦解的。從前,繁榮昌盛的村落及寺廟都有賢德之士管理和住持,可是如今卻只剩下一片廢墟,而且已經變成了鳥窩雀巢。以前非常繁榮、昌盛的村落,也有像村長這些很好的人在管理;村落四面的大廟和大寺院,有很多比較德高望重的住持在管理,欣欣向榮。但是時過境遷,無常的演變,以前非常興盛的村落,慢慢已經沒有了。現在的一些大城市也是逐漸走上這條路。以前的樓蘭古國現在就像茫茫沙漠一樣,有些連地方都找不到了,有些只留下遺址。當時那麼興盛,人們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會變成這樣。同樣的道理,我們會認為現在的大都市,怎麼可能以後就找不到了呢?這些大都市是絕對不可能衰敗的。這也不好說。要衰敗的時候速度很快的。有些只剩下廢墟,有些雖然沒剩下廢墟,但也已經破壞得不行了,有可能變成了鳥窩、雀巢等等。比如說,天子贊普赤松德贊時期,由幻化工人修建、鄔金第二佛(蓮花生大士)開光的桑耶三層寶頂宮殿也因遭受火災而毀於一旦。打個比喻,現在的桑耶寺已經不是以前的桑耶寺了。中間維修了很多次,現在的桑耶寺在文革之後,好像是頂果欽哲仁波切出資重建的。在此之前,好像是薩迦班智達的時候,一場大火災就把蓮花生大士時期最早的桑耶寺給燒成廢墟、毀於一旦了。薩迦班智達出資開始修建維護桑耶寺,修好之後在文革時又毀掉了,現在所修的和以前可能已經不是同一個了。現在的桑耶寺,第一層土牆還是以前的,宮殿都是以後的了,有這種說法。【幻化工人】,大恩上師在講記中講,幻化的工人就是從印度請來的一些建築工人,可能在當時是一種說法,印度來的工人都稱之為幻化工人,並不一定就是赤松德贊通過神變幻化的意思。修完之後,由鄔金第二佛蓮花生大士、布瑪莫扎尊者、靜命論師三位大德主持開光,念了三次讚頌、拋灑了三次鮮花,這時顯現了很多神變,裡面的佛像能站立、走動、進進出出……忿怒本尊的塑像就顯示真實燃火,把地板都燒焦、燒糊了。赤松德贊國王雖然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但顯現上也害怕:這樣下去,我們辛辛苦苦修的寺院會不會因為忿怒本尊的火給燒了?又擔心這是智慧火。這種很莊嚴宏偉的寺院,也毀於一旦。法王松贊干布時,如尊勝宮般的紅山宮殿,如今已片瓦不存,連基石也無影無蹤了。松贊干布在世的時候,紅山就是現在布達拉宮的山。他修了紅山宮殿,就像尊勝宮一樣。但後來也是因為各種的因緣沒有了,現在的布達拉宮是後面才修的,它不是當年的紅山宮殿了。當年的紅山宮殿的確已經片瓦不存,連基石也無影無蹤了。我們對現在如同蟲穴般的城市、住宅、寺廟等如此珍愛耽著又有什麼用呢?既然是這樣,知道世間當中很多很大的建築都是一樣的,有些可能保存得稍微好一點,有些就保存的很差,大恩上師在講記當中講到了萬里長城也是這樣的。現在看到的很多都是明代長城,是在以前長城的基礎上,通過磚砌起來的,但還是毀壞的很厲害,完整雄偉保存的不多。很多地方都是土長城,通過風吹雨打就逐漸找不到了。如果這樣的宮殿不維修的話,自然慢慢就崩塌了。還有一些很宏偉的建築,像希臘的神廟、羅馬的競技場等,就剩下個廢墟,有些是戰爭破壞的,有些是人為的。有些是風吹雨打慢慢衰敗的,到最後肯定會崩塌的。在這方面就觀察: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修好的東西,還是一樣會倒塌。就像現在蟲穴般的城市、住宅,還有這些寺院等等,也是一樣堆際必倒的自性。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耽著呢?耽著這些就會引發很多的煩惱和我所執,對自己的修行沒有什麼意義。寺院就是一個工具、一個弘法的道場,它有它的作用,但是你過於執著的把它當成私有的財產,當成我所的財產沒有必要。住宅就是一種生活所依而已,牢牢的執著,因此產生很多的煩惱那就沒必要了。所以我們對於這些東西,應該有一個中等的、或者中道的認知,這個是比較好的。而要追循噶舉派諸前輩大德的足跡:背井離鄉,奔赴異地,居住岩洞,與野獸朝夕相伴,將衣食、名譽拋之腦後。我們作為修行人來講,要像噶舉派的大德一樣,【背井離鄉】。在噶舉派中有很多這方面的教言,如《扎噶山法》、《開啟修心門扉》、《前行》、還有很多廣論等等。要修行成就的話背井離鄉,以前的修法都是離開自己家鄉去很遠的地方,奔赴異地去修行。而且得了竅訣之後,在岩洞中與野獸相伴遠離人群,把對衣食的執著、名譽的執著拋之腦後,開始修行佛法的。當然對現在的人來講,讓你背井離鄉、奔赴異地、居住岩洞、與野獸為伴、我們不敢想也做不到。這個方面可以另外方式解讀,【背井離鄉、奔赴異地】就是我們內心中要放棄對這些,不必要過度的執著。身體上面我們可能沒辦法,但是可以從內心中放棄,雖然我還在家鄉沒有奔赴異地,但是內心對家鄉沒有過多的執著、對房子也沒有過度的執著。對現在的住房,就把它當成一個岩洞一樣,岩洞就是無主的一個住處而已,不要過多的執著。岩洞可不可以遮風擋雨作為修行的所依?是可以的。但是沒必要去執著這個岩洞是我的,一定要把這個岩洞裝修的很好一代代傳下去,這個就是過度的執著。房子也是這樣的,作為你生活的起居、修行的所依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心放下對它的執著,那就類似於住岩洞的意思,並不是與居住岩洞完完全全一樣,但是有這個意思,我們身體沒辦法做到,但我們的心類似於達到這樣一種不執著的狀態就可以了。【與野獸朝夕相伴】,也是不過度執著親屬、怨敵等。與野獸相伴的意思,因為在深山中是遠離親友、怨敵,既不因為親友而生貪,也不會因為怨敵而生嗔。而我們在城市中,不可能不見到親人,不見到不喜歡的人。但是也要盡量做到即便和親友相處,不要對他產生過度的貪執;即便看到不喜歡的人,也不要產生過度的嗔恨,這方面有類似這樣一種的感覺。【衣食、名譽拋到腦後】,可以直接解釋為:可以受用但是不要過度不執著。最後徹底依止噶當四依處,也就是心依於法,法依於貧,貧依於死,死依於乾涸之壑。環境好了之後,我們要依止噶當四依。噶當即是噶當派,阿底俠尊者進藏之後,仲敦巴尊者創建噶當派,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噶當派作為一個獨立的教派。現在噶當派沒有了但是教義還存在,各個教派當中都有噶當派的一些精神。噶當「四依」是真正想要修行人的一種標準裝配。作為我們修行人應該要這些,第一,【心依於法】,我們的心是要攀緣、找依靠的。我們的心可以依靠很多,可以依靠世間八法,依靠輪迴,我們覺得吃喝玩樂很好,我們心還會依於其它的世間八法。但是要修行的話心要依止法,知道法才是真實的所依,心要和法建立一種關聯,這叫心依於法。而不是心依於欲妙,這是不必要的一種財富執著,心依於非法就不對了。因此,心依於法是第一步,我們要想修法的話,就要把法作為我們心裡依靠處,心依於法是很關鍵的。第二,【法依於貧】,是遞增的關係,既然心依於法,那麼法怎麼樣才能修好呢?法依於貧,貧就是貧窮。但是這個貧窮的意思,如前面所講,有些大德知道財富對修行者會造成很大的障礙。通過看些大德傳記就知道,他在發願的時候就說:願我不要遇到這些食物,永遠不要碰到這些,喝到這些飲料等等,通過這些修苦行。還有些人在上師面前發願,願我生生世世通過貧困來修道,不要富裕等等。有些大德在以前發過願,所以在很多代中特別窮,雖然他是伏藏大師、大成就者,但他很窮,連吃飯的地方都找不到,連糌粑都找不到,窮到這個程度。貧窮是大德們示現的,但我們要行於中道。現在也有些初學者,聽了法之後很激動,然後也發願生生世世當最窮的窮人。然而因為沒有成就,當願力成熟,在很窮的時候要修法就沒辦法了。為什麼呢?因為要用大量的時間去找生活的資具,這時候要修行就沒辦法。因此過度富裕會成為障礙,過度貧窮也會成為障礙。有些大德就是想到這個必要性,雖然財富本身不會成為障道,因為是一般的初學者,這個就不確定的,有可能障道,也有可能不障道。關鍵在於修行者,有沒有能力駕馭過度的財富。如果你的心力很大,財富很多但是不為之所動,可以有自主力。財富不能駕馭我,是我駕馭財富。雖然有很多財富,但是我耽著它,不會為財富所困,這就是能夠駕馭財富。如果駕馭不了財富,沒錢的時候很老實,因為沒錢的時候走不了,東西也買不了,這時候就比較簡單一點;一旦有錢想法就多了,錢越多想法就越多,然後慢慢各種各樣的事情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就沒辦法駕馭,沒辦法駕馭還哪有心思修法呢?法依於貧的意思和原理是這樣的。有些大德有的時候是為作了一個表率,有的時候也是為了自己修行特別清凈。華智仁波切是標準典型的法依於貧,什麼都不要,有錢也不要,故意就把錢扔了。有次他在草地講完法之後,有一個老人供養他一塊很大的銀子。供養的銀子就放在那,華智仁波切也不管也不理,講完法起身就走了。很多弟子都想不通,他會不會回去撿這個銀塊?結果一直沒有去撿,一直放在那個地方。還有一個故事也是有人供養華智仁波切銀子,他就放在那個地方,燒茶的時候拿來墊茶壺,然後燒開了就走了。有一個小偷就看見有個人供養他銀子,他就跟著華智仁波切想要偷銀子。翻來翻去沒偷到,這時華智仁波切醒了,他就問:「你幹什麼?」小偷說:「你的銀子呢?」華智仁波切說:「你找銀子啊,就是在我白天燒茶的地方,當墊茶壺的石頭了,你過去找就找得到。」小偷不信,認為不可能,怎麼能把那麼大一塊當石頭。他回去找就是在當做墊茶壺的東西。這些華智仁波切也沒有什麼執著的,的確是這樣的表示。有人會說你不要可以拿它做佛事,可以做這個,做那個,有的時候就為了說明,若執著過度的財富,會對修行者有傷害。有些人放不下是因為有借口,如果我掙更多的錢就可以供養,可以作福報,可以掙更多的錢幫助窮人。當然還是會拿一些出來,最主要還是對財富執著放不下。有些大德為了打破執著,故意這樣示現。這種對後面人心裡的引導,有的時候遠遠大於把這些錢拿去幫助眾生,暫時產生的利益要大得多,所以這個教言留下來了,給我們有很大的震撼。的確這些大德的心態,他們對財富的態度,的的確確值得我們效仿的。假如華智仁波切就是把這些錢拿去給窮人了,那麼留下的一個公案就是他把錢給窮人了,很多人都能做到的。那麼完全對這個財富不執著的故事就留不下來了,對我們的啟示作用不夠。但是大德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不管怎麼做要對後面的人達到啟示的效果。以米拉日巴尊者修行的能力,可以在深山中也可以在城市中,對他來講無所謂。但為了讓後人知道,如果真正要成為修行者,在深山裡修行容易成就等等。他要做出這樣的表率,就示現這樣,所以這個法依於貧,真正沒有錢就叫貧。還有一種貧叫知足少欲,這種貧就是修法要依於知足少欲。不一定特意地成為很窮很窮的窮人,但內心中訓練到了雖然我有財富但我不執著,這個難度很大。我們剛才講雖然我有財富,但我並不受這種所駕馭,控制的能力很強大的。但並不是你不能做到,訓練之後生起了無常觀你可以做到的。所以這個法依於貧的『貧』也可以理解為知足少欲的意思,所以要修法必須要在知足少欲的心態當中來做。很貧窮的人不一定知足的,他們的欲很重,天天都想中彩票,撿錢包,想著掙大錢。他很窮是不是就安於貧窮呢?有的人很富他就是否滿足了呢?不一定。窮的人一定就是法器,富裕的人一定就是耽著的,這個不確定的。法依於貧是心態知道知足少欲,這個方面是很重要的。【貧依於死】,貧就貧到什麼程度呢?要貧到究竟,並不是知足少欲兩三年,貧了兩三年,就開始爆發了,又重新開頭找財富,不是這樣的。一直要貧到死亡到來之前,安住在這種知足少欲心態。因為只有這種的狀態,才能把修法的這種心態延續下去,貧依於死,就是要達到究竟的意思。【死依於乾涸之壑】,死於什麼地方呢?死就依於乾涸之壑。就是說非常乾涸的山溝裡面,完全沒有人的地方,寂靜處之意。死也要死寂靜處,不能說心依於法,法依於貧,貧依於死,但是死在親朋好友環繞中,或死在一個很嘈雜的寺院中。這個時候有可能一輩子的修行功虧一簣,最後因為這種環境產生一種留戀之心;或者修法的決心沒有真實完全落實到底,最後一關死亡的時候,還是想死在親朋好友的環繞當中,修法的決心還是不那麼決然、透徹。所以死亡時要依於乾涸之壑,沒人的地方,寂靜的地方,一個人死去。死依於乾涸之壑主要是針對在深山裡的修行人,如果不是的話就死在寺院中,死在道友當中也可以。寺院中有人幫你助念,幫你提起正知正念,這方面是這樣理解的。如果把這個四個做到了就能保證修法成功。對於以上道理,我們應當誠心誠意思索、觀想。那麼對以上的道理我們應該非常誠心誠意地去思維,思維之後以打坐的方式觀想,慢慢去品味去深入的觀想,逐漸把這些法修透了融入到心中,就可以放下對這些建築等等的執著。不僅只是建築的執著還有其他對於聚、合、積、生的執著,都會慢慢地放下。把這些障礙掃清之後就會更好地趨向解脫道,對我們修解脫道來講幫助非常大。今天我們的課就講到這個地方。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傑嘎納其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