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加強政策統籌協調,鞏固經濟穩中向好態勢,增強市場信心,促進比較充分就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支援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運用定向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強小微信貸供給能力,加快已簽約債轉股項目落地。

當前,流動性走勢及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組合備受關注。多位元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流動性平穩格局有望持續,將對企業融資起到“呵護”作用。未來可能通過降準提高貨幣乘數,配合中期借貸便利(MLF)續作投放穩定的中長期資金。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中性基調不變,預計貨幣政策工具會進一步提高靈活性和定向支持力度。

金融市場流動性較穩定
“今年以來,央行運用多種政策工具確保流動性穩定。”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從量上看,央行在1月和4月進行兩次降準,並首次用降準資金置換MLF,有效降低金融機構融資成本。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無論是逆回購還是MLF等都對流動性穩定起到重要作用。

6月以來,央行兩度開展MLF操作,“呵護”年中資金面。6月6日,央行開展MLF操作4630億元,對沖到期後MLF餘額新增2035億元。6月19日,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1000億元,同時開展MLF操作2000億元。

事實上,MLF續作有利於保障流動性合理穩定,在降低經濟金融風險的同時,增強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多位專家表示,當前金融市場流動性比較穩定,銀行和非銀機構資金面波動不大。

“央行通過逆回購、MLF、抵押補充貸款(PSL)、降準等工具投放流動性,但‘加量不加價’,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行,狹義流動性結構性寬鬆。”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央行使用“MLF擴容+MLF超額續作”政策組合,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會繼續使用MLF投放基礎貨幣。

在興業研究宏觀分析師郭於瑋看來,流動性需從狹義流動性與廣義流動性兩方面來看,近期狹義的銀行間流動性一直較平穩,貨幣市場利率還出現一定程度下行。不過,屬於廣義流動性範疇的社融增速下滑幅度卻超出市場預期。

不會引發流動性風險
“當前,市場流動性處於緊平衡狀態。雖然局部流動性壓力較大、信用違約頻現,但尚不會引發流動性風險。”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強調。

郭於瑋表示,銀行間狹義流動性有望繼續維持平穩。在社融方面,由於資管新規細則還沒有出臺,因此一些機構仍在觀望,這也是5月表外融資收縮較快的原因之一。在資管細則落地後,機構觀望情緒會有所緩解。由於下半年信託到期規模較大,社融增速仍有下行壓力。

“流動性穩定是可預期的。”溫彬表示,實現流動性穩定目標需保持量的適度。因此,下半年仍有定向降準的可能和空間,以確保市場利率穩定。

程實判斷,“下半年,央行有望上調一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進行一至兩次定向降準。”

潘向東表示,我國貨幣政策具有獨立性。未來可能通過降準提高貨幣乘數,配合MLF續作投放穩定的中長期資金。

從置換降準來看,郭於瑋表示,可能繼續降準並置換MLF。以降準釋放的資金置換MLF,能在改善流動性期限結構的同時避免“大水漫灌”。

由於降準置換MLF增量資金主要流向小型銀行,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潘向東強調,年內仍有降準置換MLF可能。為避免形成過於寬鬆的預期導致加槓桿行為,使用這一工具可能會擇機而動,不會頻繁使用。

從法定準備金角度看,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也在其工作論文中強調,在金融市場風險得到有效緩釋的同時,銀行資本充足度和準備金也將面臨明顯約束,我國也應適度降低法定準備金要求,從而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備金稅負擔,暢通利率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工具更具靈活性
潘向東表示,當前,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意義在於既要維持市場流動性基本平穩、改善流動性分層現象,又要兼顧防風險和穩槓桿,防止投放的流動性導致加槓桿行為。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貨幣政策工具在兼顧多個目標同時更具靈活性,政策重心從防風險轉移到穩增長,流動性邊際寬鬆。

“下半年,央行貨幣政策將保持‘短期不松、長期不緊’的特徵。”程實表示,在市場利率方面,由於金融“去槓桿+嚴監管”不會放鬆,流動性增長將持續保持低速,短端利率難以進一步下降。長期而言,政策收緊預期弱化,有利長端利率穩中趨降。因此,收益率曲線將告別4月降準後的短暫陡峭化,會再度趨於平坦化。

具體來看,央行有望採取“上調市場利率+定向降準”政策搭配,以實現穩健中性政策取向,推動結構化去槓桿。一方面,根據實體經濟需求和國際政策環境,引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貨幣市場利率漸次有序上行;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定向降準政策,持續優化信貸投放結構,精準支援小微企業、脫貧攻堅、污染治理、鄉村振興、“雙創”升級版等重點領域。

“2017年宏觀槓桿率剛剛企穩。在此背景下,貨幣政策需保持穩健中性,否則槓桿率可能會重新上升、風險進一步加大。”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表示,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基調不變,意味著貨幣政策不會有明顯寬鬆,不會出現“大水漫灌”式流動性投放,為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和內部結構性問題,預計靈活性和定向支持力度會進一步提高。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當前央行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組合靈活性已顯著提高,流動性尺度掌控也在相機而動,為協調多重經濟目標之間的關係創造更多空間。尤其是考慮到5月金融指標下降超出預期,特別是社會融資總量幾乎“腰斬”,表外融資管道全面收緊,預計貨幣政策邊際力度不會進一步收緊,而會更加重視相機抉擇,以更好地把握去槓桿節奏,維持市場流動性平衡,防範無序去槓桿,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緊平衡。

【大華網路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