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昌輝是太平天國北王,在太平天國領袖中的地位僅次於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是太平天國的第五號人物,由於西王南王犧牲,定都南京以後韋昌輝事實上已經僅次於洪秀全楊秀清,成為太平天國的第三號人物。

與其他太平天國領袖都出生貧苦不同,韋昌輝出生富裕家庭,為了反抗滿清官府惡霸的欺壓,韋昌輝毅然把全部家財投入太平天國革命事業,為太平天國起義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質支持,可以說韋昌輝的革命最堅決,貢獻最大。

由於韋昌輝出生富裕家庭,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在太平天國領袖中屬於文武全才的人物,為太平天國的發展壯大立下汗馬功勞。

太平天國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李秀成陳玉成等太平天國領袖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豪傑,他們為了反抗滿清暴政及西方列強的侵略浴血奮戰,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歷史上自相殘殺的一場悲劇,也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洪秀全楊秀清作為太平天國的一號人物與二號人物責任最大,是楊秀清功高蓋主權傾天下,覬覦洪秀全的最高領袖寶座,是楊秀清作風粗暴,毆打羞辱韋昌輝秦日綱等高級將領,為政變內訌埋下致命隱患。

而洪秀全為了保住最高領袖的寶座,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不惜自毀長城發動天京事變屠殺開國功臣,洪秀全密令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帶兵進京殺害楊秀清,之後又嫁禍於韋昌輝秦日綱等,將他們作為替罪羊殺害,後來又排擠石達開,導致太平天國分裂,可以說洪秀全是天京事變的罪魁禍首。

當然韋昌輝秦日綱等人在殺害楊秀清的過程中濫殺無辜,使幾萬太平天國將士死於內訌,後來又殺害石達開一家,也是罪責難逃。石達開為了報仇堅決要求洪秀全殺害韋昌輝秦日綱等高級將領及帶領部下離京出走,也缺乏共同對付滿清的顧全大局的包容大度與遠見卓識。


說起對太平天國的印象,得益於小時候常聽單田芳老師的評書:百日維新、甲午中日戰爭、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等等,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長大後這些知識都對我的學習產生了重要的啟蒙作用,以致於終生受用。

單老師在講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對韋冒輝是這樣評價的:韋昌輝出生於沒落的地主階級家庭,他之所以加入太平天國,是由於地主階級的投機性決定的。當時,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正蓬勃發展,有席捲全國之勢,這使韋冒輝看到了機會,他散盡家財,招募士兵投奔洪秀全,給洪秀全早期的革命運動帶來了極大的資助;加上韋昌輝為人聰明機敏,深得洪秀全的信任。定都天京後,洪秀全冊封韋昌輝為北王,使其成為太平天國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韋昌輝的成功得益於他的地主階級的投機性,當然,他最後的失敗歸根於他的這些階級屬性。

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它早期具有一定的進步性,但是,隨著起義取得巨大的勝利,領導階級的劣根性很快暴露出來,洪秀全被勝利沖昏頭腦,定都天京後,就貪圖享樂,大肆建造宮殿,並把各地掠得的財寶都運往天京供他享受,這也給太平天國上層的領導起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帶頭作用,導致太平天國的高級領導們很快陷入了爭權奪利,貪圖享受之中,為太平天國的的覆亡埋下了伏筆。楊秀清出身貧寒,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才能,在早期的革命中建立了大功,因此在洪秀全定都天京後,他被封為東王,其他的幾個王依次是: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冀王石達開,並規定東王以下各王都受東王節制,可見,洪秀全對楊秀清的信任和對他能力的肯定。可惜,楊秀清後來變得自大驕橫,甚至不把洪秀全放在眼裡,導致了天王和東王開始產生隔閡,矛盾最終爆發,韋昌輝帶人屠殺楊府上下2000多人,天京城內血流成河。韋昌輝的濫殺激起了全體太平軍戰士的巨大憤慨,也使太平軍的力量受到了重大的破壞,這些都是由於韋昌輝造成的,韋昌輝也因此在歷史上留下了陰險殘忍的形象。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訌的表現,它最終導致了太平軍的分裂,太平天國從此開始走向失落,在這次事變中,洪、楊、韋都負有重大的責任,也給後人留下了慘痛的教訓。


對韋昌輝的評價,史書中有一個詞用的很好:陰柔奸險。筆者不理解提問者說的「功臣反被殺」這裡的功臣說的是誰,如果說的是韋昌輝,這是不太合適的,因為韋昌輝不是太平天國的功臣,他可以說是太平天國的罪臣。

我們來簡單說一下韋昌輝的為人吧。楊秀清也確實是被韋昌輝殺死的,根據史書記載,韋昌輝素來是看不貫楊秀清的,但是,韋昌輝看不貫楊秀清,也只是內心看不過,表面上在楊秀清面前顯示的非常恭敬、順從。

可以說韋昌輝是一個非常虛偽的人,他在和楊秀清爭奪權力的過程中,常常裝得非常小心謹慎而且很恭敬,就是現在說的添狗的行家,韋昌輝添狗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可以看看史料上對他添狗的記載:

「甚諂,車至則扶以迎,論事不三四語,必跪謝曰:『非四兄教導,小弟肚嫩腸,幾不知如此』。」

韋昌輝的添狗是不拿親人性命當回事的。有一次韋昌輝的兄長和楊秀清的兄長在房產上有了糾紛,這時候楊秀清怒了,楊秀清想殺掉韋昌輝的哥哥,於是韋昌輝直接把哥哥交給了楊秀清,可是人家楊秀清最後原諒了韋昌輝的哥哥。

然而,韋昌輝為了討好楊秀清,竟然自己將他的哥哥五馬分屍了,你說這樣的人怎麼樣吧。楊秀清其實也是一個孤傲的主,他多次讓洪秀全稱他萬歲,結果最後把洪秀全惹怒了。

此時的韋昌輝看到了機會,他直接率領三千多士兵趕回天京,包圍楊秀清的府邸,楊秀清猝不及防,最後被韋昌輝殺了,從這一點看,之前的添狗,討好都是虛的,殺你楊秀清才是真的。

如果提問者說的功臣反被殺中的「功臣」指得是楊秀清,那麼洪秀全和韋昌輝確實殘忍了,楊秀清確實對太平天國有功勞,此人也確實是比較狂,不把洪秀全放在眼裡,但是根據史書記載,洪秀全和韋昌輝最後將東王府五千多人全部殺死了。

當時很多太平天國的高層都看不過了,石達開回到天京的時候,就看不下去楊秀清被殺的凄慘場景,結果此時韋昌輝又想殺石達開,石達開逃的快,但是石達開的妻子兒女父母被韋昌輝殺了個精光。

石達開此時也怒了,直接給洪秀全說,如果不將韋昌輝的人頭取下,我就攻取天京,此時洪秀全開始對韋昌輝動手了,結果韋昌輝狗急跳牆,竟然圍攻天王府,最後洪秀全將韋昌輝殺了。將韋昌輝的人頭送給了石達開。

從這些描述來看,韋昌輝絕對是太平軍的一個禍害,史書對他也有評價,說韋昌輝在天京事變的恐怖時期,殺了兩萬多太平軍,給太平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謝謝邀請。韋昌輝是太平天國時期領導人之一,家境富有,常受人欺侮,這樣刺激了他的反清情緒,其加入拜上帝教,為反清起義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1851年,韋昌輝被太平天國封為北王,此後,他屢建戰功,成為天王洪秀全主要助手,地位次於東王楊秀清,楊秀清是太平天國主要領袖之一,集政權軍權教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首領,是太平天國第2號人物。1851年洪秀全稱天王,封楊秀清為軍師,同年,清軍圍剿義軍,楊秀清率軍突出重圍,1851年底,楊秀清被封東王,掌管軍事,1852年,楊秀清率軍成功突圍,在此期間,他幫助洪秀全打下江山,聲名顯赫,成為太平天國最高首領。這樣一個功臣為何遭天王殺害呢?這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楊秀清與韋昌輝之間的矛盾

由於兩人權力之爭,矛盾不斷,韋昌輝讀過書,有才華,楊秀清手握兵權,在外打仗,性格自負高傲,對韋昌輝不放在眼裡,依仗手中權力,經常羞辱韋昌輝,而韋昌輝表面上很敬重楊秀清,心中憤恨不已。

2.楊秀清與天王洪秀全的矛盾

楊秀清利用特權,排除異己,1856年8月,他以功為由,要天王洪秀全把他封為"萬歲",手下告密說楊秀清謀反,天王得知後,讓韋昌輝等回京除掉楊秀清。

1856年,天王洪秀全與楊秀清矛盾激化,洪秀全命令韋昌輝來天京殺掉東王楊秀清,按照洪秀全指示以謀反罪,韋昌輝襲擊東王府,將楊秀清和全家男女老幼全部殺掉,這就是有名的"天京事變",這次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正如史學家羅爾綱說"楊秀清妄逞個人威風,要奪取皇帝寶座,乃天京事變的禍首",由於楊秀清權力野心的膨脹,挑戰了天王洪秀全的最高權威,於是天王利用他的死敵韋昌輝誅殺了楊秀清,實現了"普天一家盡歸"天王一人領導,這是封建權力赤裸裸鬥爭的必然結果。


應該來說,天平天國那幾個王,在今天的眼光看來,沒有哪一個是好人。

不管楊秀清、韋昌輝、洪秀全、石達開還是蕭朝貴還是其他哪個王,他們帶領的農民起義,名義上是為了推翻清朝統治,還頒布了一系列綱領性文件,但實際上,諸王的每個人的思想上卻更多的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

所以,要說功臣反被天王殺,也不一定對,其實幾個王之間的廝殺都是爭權奪利的結果,他們思想的局限性註定了這是必然的結果。只是看起來像是楊秀清最囂張最該死。其實洪秀全呢?才從廣東打到南京,就自滿了,把自己當皇帝了,不搞好領導層內部團結,對收下自相殘殺要麼縱容,要麼無能為力,導致天平天國短時間就分崩離析。

至於韋昌輝,他誅殺楊秀清真的是為太平天國著想嗎?真的是為洪秀全著想嗎?韋昌輝誅殺了楊秀清後,還誅殺了楊秀清和石達開全家,這是是屠夫行為,並且牽連極其廣,引起了極大的公憤,導致了洪秀全不得不殺他。


韋昌輝啊?開始就是楊秀清後面的狗腿子,和洪秀全不是一路的,這兩人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本來韋昌輝是看好楊秀清當一把手,沒想到楊秀清始終沒有跨上這一步,韋昌輝思量洪秀全應該是比較有手腕的,比楊秀清高出了不少,所以想要站隊到洪秀全那邊去,結果是站對了,站得自己腦袋都掉沒了,那還不如當初跟楊秀清混就算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