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主,是亡國之君的專稱。歷史上稱一個王朝或一個國家的末代君主為後主,如蜀後主劉禪、南陳後主陳叔寶、南唐後主李煜等等,皆為昏庸不成器者流。高緯既然「榮稱」北齊後主,那肯定就是個昏昧無能的亡國之君了。

高緯是北齊第五任皇帝。565年四月,他那位年齡才二十九歲的父皇武成帝高湛厭倦了當皇帝,便將皇位傳給了年僅九歲的太子高緯,自己做了太上皇。高緯沖齡登基,幼不更事,起先有太上皇處理國政,國家機器運轉正常;三年後太上皇病故,整個江山社稷便壓在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身上,而且還是個不成才的孩子,那國家能有個好嗎?高緯性格內向,言語澀訥,不愛接觸朝臣,不愛說話,成人後也不成器,昏庸闇弱,無心朝政,整天就知道酒色玩樂,喜好自彈琵琶奏「無愁」之曲,故民間稱之為「無愁天子」。「中庸之姿」的齊後主在位十二三年,親佞遠賢,荒淫怠政,弄得國土日蹙,國勢日衰,民怨沸騰,漸漸走向了末路。

而與北齊後主同時期的南陳宣帝陳頊、北周武帝宇文邕,確是兩位有能力的君主;尤其是周武帝,銳意進取、果毅明決,更是位了不起的雄主。南陳、北周已達成共取北齊的默契,形成西、南鉗擊「二打一」的戰略態勢。庸主遭遇雄主,唯有敗亡一途了。

最能體現北齊後主高緯昏庸荒唐的,是北齊、北周兩國的平陽大戰了。

576年十月初四,北周武帝大舉伐齊,親率大軍東進,目標直指北齊西部軍事重鎮晉州(治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皇帝御駕親征,北周軍士氣大振,沒幾天便攻佔了平陽。平陽危在旦夕之時,後主正同愛妃馮小憐在天池(俗稱祁連池,在今山西寧武縣西南管涔山上)打獵遊樂呢。儘管得知平陽失陷的急報,這個沒心沒肺的傢伙還是陪著愛妃又打了一圍,方才趕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籌備反攻平陽事宜。

二十五日,齊後主率領十萬大軍直趨平陽,打算一舉收復之。十一月初四,北齊軍逼近平陽。周武帝見齊軍兵勢甚盛,遂避其鋒芒,任命上開府儀同大將軍梁士彥為晉州刺史,留下一萬精兵鎮守平陽城,自己則率領大軍西撤,回了長安休整。北周主力一撤,平陽遂成為一座孤城。

齊軍圍困平陽城晝夜猛攻,上攻城池,下挖地道,城牆坍塌了寬達十餘步,齊軍將士歡呼著向豁口處發起總攻,平陽城眼見得就要失而復得了。誰知勝利在望之時,後主卻緊急「叫停」,下令停止攻城。正準備一鼓破城、享受勝利成果的眾將士聽到收兵的號角,頓時都驚呆了,傻愣著不知如何是好,原本高昂的士氣霎時跑到了九霄雲外。後主之所以緊急叫停,是為了讓馮愛妃觀看到齊軍攻入平陽城的盛況,方才心血來潮下令暫緩攻城,欲待馮淑妃妝罷前來觀戰時再行總攻。後主的這個突發奇想可真是既低級又荒唐更致命。本已招架不住、行將崩潰的北周軍抓住這天賜良機搶修城牆,配屬兵力,補充體力。馮淑妃妝扮得光鮮亮麗出場了,可她並沒能看到齊軍破城的那壯觀雄渾的一幕,失去戰機更失去士氣的北齊軍最終也沒能攻克平陽城。荒唐的齊後主只能獨自吞咽這杯自釀的苦酒了。

十二月初四,北周武帝復率領八萬大軍趕來救援平陽。初六日,北周軍逼近北齊軍擺開了陣勢,東西綿延二十多里地。齊後主亦將近十萬大軍在城南列下大陣,準備同周軍決戰。雙方兵力基本相當,北齊軍略佔優勢。

這是北齊後主、北周武帝兩位君主間的一次正面較量,也是關乎生死存亡的一場大決戰。齊、周兩軍布好陣勢,隨即在平陽城南展開殊死大戰。齊後主命令堂兄安德王高延宗率領右軍先去沖陣,延宗不負厚望,在陣前力擒北周開府宗挺。初戰旗開得勝,北齊軍士氣大振,雙方隨即展開全面大戰。

視打仗如兒戲的齊後主又拉上馮淑妃騎著駿馬並轡觀戰,其實就是瞧熱鬧。酣戰之時,馮淑妃遠遠望見齊軍東陣側翼有些鬆動並出現退卻現象,不明所以的她頓時嚇得花容失色,驚叫道:「我軍敗了!」恐懼感是極易傳染的,身邊愛妃的驚叫登時嚇破了後主的膽魄,他生怕自己成了俘虜,遂不顧諸將的勸阻,惶恐得扔下軍隊,自己和愛妃先策馬逃命了。皇帝一溜,他那些招眼排場的龍旗、傘蓋等天子儀仗亦隨之而遁。酣戰中的齊軍將士們遠遠望見消逝的天子儀仗,立時都傻眼泄氣了。其實,兩軍作戰時,攻擊退卻乃視戰況而定,有時退卻是戰術,是為了更好的進攻,所謂收回拳頭再出擊是也。齊軍東陣側翼稍退就是為了集結蓄勢,然後再發起更有力的進攻。本來齊、周雙方的戰事尚處勢均力敵的膠著狀態,齊軍本無敗象,可浴血奮戰的眾將士見皇帝領著愛妃率先逃命,不由得心寒氣沮,頓時失去了鬥志,戰場形勢瞬間出現了「一面倒」的局面。北齊將士無心再戰,紛紛棄甲曳兵四散潰逃,十萬將士兵敗如山倒,萬餘人喪生,自平陽至晉陽的數百里滿地皆是丟棄的軍資器械。

十二月中旬,北周軍攻陷北齊的陪都晉陽;轉年正月下旬,北周軍攻佔北齊都城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城西南),擒獲後主高緯及幼帝高恆(正月初一高緯禪位給八歲的太子高恆),立國二十八年、凡六帝的北齊滅亡。

平陽城未能及時攻下,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平陽城下慘敗;平陽慘敗又直接導致北齊的滅亡。「齊氏之敗亡,蓋亦由人」,這一切惡果皆北齊後主高緯一手造成,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亡國昏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