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與糊塗是一對反義詞。精明一般被視為能幹,多為褒義;糊塗一般被視為無能,多為貶義。其實,精明與糊塗的褒貶並不是絕對,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所賦予的內涵不同而已。

人生在世,精明一些,固然容易取得成就。精明的人能夠做別人做不來的事情,他們具有一定的才能,而且十分幹練,也自然會得到人們的羨慕,但其功過得失,難免他人說三道四,道短論常。所以,人生在世,精明的糊塗很重要。人生在世,活的糊塗一點,會減少很多煩惱。大事精明不糊塗、小事糊塗不精明,一個人一生當中不知要和多少人交往,如果遇到不傷大雅,無關原則的事,不妨裝聾做啞,豁達大度一些,反正也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麻煩。有智慧的人信奉自己的哲學,踏踏實實的工作,豁達淡泊地生活,生活的路子越走越寬,人生也越來越愉悅。社會複雜,人心多變。有光明正大的地方,也有黑暗的角落;有真實自然也有虛假欺騙。因此,做人要藏露有時,清白做人,謹慎做事,免得招惹是非。

在糊塗中保持幾分精明,在精明中保持幾分糊塗。精明與糊塗是兩種不同的人生狀態。人世中,有確實精明的人,也有確實糊塗的人。過於精明的人並不一定真精明,過於糊塗的人也不一定真糊塗。一個人大事小事不糊塗當然好,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精明。在大事上精明,在小事上糊塗,是一種人生智慧,一種處世藝術;在小事上精明,在大事上糊塗,是一種愚蠢的做法,短期行為。

精明過度,就會變的糊塗。糊塗之後,就會變的精明。所謂「喫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精明與糊塗並不是一對無法統一的矛盾。大事上精明小事上糊塗的人不是沒有,只是不太多。凡事都很精明的人,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勞是可想而知的。一般來說,很多人總是希望自己精明些,尤其是涉及或關係到自己個人名譽、地位、利益的問題上的時候,真正糊塗的人不多。一個人,如果過於精明,就會在一些個人利益的得失上斤斤計較,最終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煩惱和惹不完的麻煩。做人成功了,事業不成功只是暫時的;做人不成功,即使事業成功也只是暫時的。如何處理好做事與做人之間的關係,是人生中無法迴避的問題。

在現實社會裡,是時時處處顯露出精明幹練的人容易成功,還是為人憨厚樸實,甚至有些大智若愚的人容易成功?當然是精明做事、糊塗做人的人最容易成功。做事是一個繁雜細緻的過程,任何一個微小的環節若是疏忽大意,都會導致某種程度甚至全盤的失敗。「做人」是為人行事的原則和道德的底線,是與人交往的心胸和氣度,在這個層面上,如果過於注重細枝末節,過於計較某些利益得失,就會喪失許多機會和人脈資源。作為一個胸有大志的人,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在事關全局的關鍵問題上,不精明是不行的。但在一時之利、一己私利上,若是過於精明,那是一種糊塗之舉。真正的精明者,總表現著「大智若愚」的糊塗。在生活中,表面是精明,未必是真正的精明,或許是真正的糊塗;表面是真正的糊塗,或許正式其精明之處。

人生在世,我們沒有必要為了精明而精明,也沒有必要為了糊塗而糊塗。最好是糊塗中保持幾分清醒,在精明中保持幾分糊塗為妙。大凡精明的人,不會賣弄聰明。表面上顯得很笨,然而一旦時機成熟,便會大顯身手。裝糊塗是在現實的壓力之下,為自己找尋一個可以避免受傷害的殼,以便自己可以躲藏起來。錯綜複雜的現代人際關係就像一張遮天的大網,稍有不慎,就會觸犯某些人的利益或傷疤,傷害別人之後必然胡自己被傷害。必須小心翼翼地走路,翼翼小心地說話。少說話慢開口,遇事三思而如後行。世路難行,但又不能不行,怎樣才能行得穩,行得通,這就看智慧了。沒有人不希望自己聰明點,可是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饒人。適時「裝傻」,既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又能從容地觀察形勢。

傻人多福,聰明易敗。初看是天道反側,其實是一種必然。太聰明的人自恃其過人之處,難免囂張狂妄,鋒芒畢露,舉手投足間便流露出一種小聰明的淺薄與輕浮。輕則惹人討厭,重則遭人忌恨。「士人自恃有才,目中無人者,不遭大禍必奇窮」。人帶點傻氣就不同了,但看那平和憨厚的微笑,寬容大度的姿態,超然物外的風度,就不由人不把心肝全掏出來,而且看那老實巴交的樣子,沒準還會心生同情幫他一把。但若以為傻人們真傻,那就大錯特錯了。鴨子浮在水面上不動聲色,水底下兩隻腳的動作可不慢,「傻人」的呆相只是麻痹對方的煙幕。所謂「鷹立如睡」,「虎行似病」,傻人大概就是人類社會中的鷹虎。

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作為一個有點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能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要戰勝盲目驕傲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更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人生志得意滿時,不可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無論有怎樣出眾的才智,都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還是要收斂鋒芒,夾起尾巴,謙虛做人處事。不露鋒芒,可能得不到一時重用,鋒芒太露卻又易招人陷害。請記住,施展自己的才華時,也為自己埋下了危機的種子。所以,才華顯露要適可而止。

為人處世,不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不反駁對方所說的話,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與其處事圓滑,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屈求全,倒不如「糊塗」一些。人該糊塗必須裝糊塗,該清醒時必須十分清醒。人際交往的成功法則就是看清自我,保持謙虛,不自以為聰明,不把別人當成傻子,不和他人發生正面衝突。只有這樣,我們的人際關係才會左右逢源,人生之路才略顯平坦。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功高震主不知給多少臣子招致殺身之禍。有點「心計」適時地「裝糊塗」,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從容地為人處世,實在是一種聰明之舉。

裝糊塗也是一門處世藝術。有些大事也需要策略性地裝糊塗,但要裝得巧妙而不露聲色也不容易。古時有「扮豬喫虎」的計謀,以此計施於強的敵手,在其面前盡量把自己的鋒芒收斂「若愚」到像豬一樣,表面上對對方百依百順、唯命是從,使對方不起疑心,一旦時機成熟便果斷出手,一擊成功,這就是「扮豬喫虎」的妙用。「揣著明白裝糊塗」,這種態度也是一種做人之道。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變為糊塗更難。」清醒的心智,睿智的糊塗,微笑的大咧,精明的憨厚,是一種真聰明和大智慧,不但能讓各種繁雜的事情變得簡單,也能使人活的輕鬆,生活中會贏得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