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雅萍 編輯|羊缺牙

文章為網易上流工作室(公號ID:heyupflow)欄目原創,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你在一線蝸居,老家朋友已經在父母的幫忙下買了房;

你早起飯都吃不上就要擠地鐵,老家朋友每天把早餐拍出了美美的INS風;

你周末依然忙得焦頭爛額,老家朋友自駕到周邊玩、開party;

一線城市裡沒日沒夜的奮鬥中,本以為自己過得還不錯,猛地抬頭,結果早被老家朋友們甩在身後。

part.1 大城市裡的自豪,成了自嘲

從家鄉18線小城出生長大,有些人選擇離開家鄉,在一線城市裡打拚奮鬥,還有些人選擇留下,在熟悉的土地上為未來規劃。做出選擇的那一刻,小鎮青年們日後的生活也逐步發生了分化

小鎮青年:年齡在18——26之間,生活在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工作種類較為單一,基本為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售貨員、服務員、配送員、保安等等,收入大多在1000—4500之間。

這個群體曾經默默無聞、極少有人關注,但今年,當一二線哀嘆消費降級,不得不勒緊褲腰帶生活時,他們卻像一面鏡子,讓大城市裡的自豪,成了自嘲

▲2009-2016雙十一期間買家分城市級別購買人數佔比,三四線人數明顯增加 | 圖片來源:阿里大數據

杜力 上海 月收入10000元

老家哥們 月收入3000元

杜力畢業後就在上海打拚,迄今沒房沒車沒對象。而老家的哥們已經在家那邊的市裡買了房,一百大幾平就不說了,車位地上一個地下仨

他們的父母因為想離孩子近一點,又不想給孩子家庭帶來困擾,就把新家的對門兒也買下來了,住了過來。

杜力的哥們每天下班回父母家吃飯,上班把孩子丟給父母,無貸一身輕,一年還會帶雙方父母國內游兩三次

▲湖北某三線城市,幫孩子照顧下一代的奶奶

孫怡 北京 月收入15000元

老家朋友 月收入3000元

孫怡新租的房子在回龍觀,搬新家的時候,她嫌麻煩,只打包了自己的必需品,原本的簡易布立櫃、紙質拼接鞋盒全扔了,再買新的就是。

▲在北京的合租生活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來一直覺得沒什麼,直到十一回家參加婚禮,才猛地驚覺留在老家的朋友們差不多都有房子了。因為不是租的,他們會特別認真地裝修成自己喜歡的風格,有的請了專門的房屋設計師、有的買了全套紅木傢具。

回來後,孫怡特別羨慕地看了幾天傢具裝修的廣告,又一下子頹了,買再好的傢具能怎麼樣呢,她根本沒房子放,對於她來說,傢具的壽命只取決於她多長時間搬家

李鳴 北京 月收入8000元

閨蜜曾青 月收入0元

2018年初,李鳴一口氣報了日語、吉他、畫畫、插花4個班,她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會堅持下去,想提高下自己的生活品質,結果到現在,一個都沒堅持下來,平常太忙,根本沒時間去,周末只想癱在家裡休息。

閨蜜曾青在老家結婚後當了家庭主婦,負責接送孩子上幼兒園、一日三餐,空閑時間和朋友一起喝下午茶、一起報了瑜伽班,每天都特別充實,參加了市裡的比賽,還拿了獎。

▲河南滑縣瑜伽活動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李鳴說,自己當時還勸她當了家庭主婦後可能會沒有自己的生活,結果現在看來,沒生活的反而是自己

本來支撐著漂在外面的精神動力就是,一定能過得比留在老家的人過得好,但是現在,自己想要的自由,老家朋友們先實現了。

part.2 大城市生活降級,小鎮消費升級

高越在北京呆了兩年,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到老家。平常做標書的工作,兼職微商,一個月加起來收入也有四五千,和之前在北京差不多,收入基本持平的情況下,生活品質則高了太多

不再需要家裡補貼錢,反而過年能給媽媽發大紅包,還學了駕照、攢錢去韓國玩了一圈

▲《2018天貓雙11最浪出行指南》中顯示,最愛「浪」的人54%來自三四線城市,今年雙11的旅行預訂用戶中,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增長率達66% | 圖片來源:2018天貓雙11最浪出行指南

?剛回老家的時候,高越經常吐槽商場里的衣服「土」,但後來網購越來越發達,以前常穿的優衣庫、ZARA、H&M等快時尚品牌直接網上下單就行,當季最流行的風格,同時出現在小城和一線都市

以前很多人覺得「小鎮青年」是個貶義詞,提到它,總會和「鄉村非主流」聯繫到一起,但其實,他們早就過上了和我們一樣的生活

▲「中產的購物車裡可能是拼多多的衛生紙,小鎮青年購物車裡可能有網紅掛耳咖啡」 |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生活在河南新鄉延津縣的羅芸,原本晚上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活動,除了打牌就是看電視,某次在綜藝節目上看到了拼多多,就一發不可收拾。

周圍人看著她的新包、口紅、衣服,覺得特別時髦,「看著像大城市裡的人」。受她影響,村裡6、7成人都開始用拼多多購物,不少人把家裡的大小物件全換了新的。

小鎮青年們沒有那麼看重牌子,但是對價格更為敏感希望買到的東西性價比更高。女生們則還有著自己小小的「攀比心理」,希望能夠和大城市裡一樣時尚……這些,都讓拼多多彷彿為他們量身定製。

▲淘寶和拼多多日活滲透率對比 | 圖片來源:個推大數據中心

80後、90後這一波人的成熟和收入的逐步提高,促成了小鎮青年經濟的繁榮,他們消費能力的提升,不僅僅在於平常的購物,而是全方位、爆髮式的

2017年的《戰狼2》,三線城市及以下貢獻了41%的票房份額,2018年初的《前任攻略3》,三四線城市的觀眾佔比接近半數,遠高於一線觀眾的12.2%。

貓眼數據也顯示,2017年國內電影票房,三四線城市院線票房增速22.7%,超過一二線的11.6%,三四線城市院線貢獻票房198億元,一二線城市院線貢獻票房323億元。

▲電影宣傳越來越多進入農村

大城市的蝸居者每個月的收入看似不低,可分攤到房貸、信用卡、房租等之後,並不見得會有多寬裕,繁忙的工作也壓榨著僅有的休閑,相比較之下,小鎮青年們反而有著更充裕的時間去追求娛樂

「漂族們」哀嘆著消費降級,不得不過上佛系的生活,殊不知,老家的人們,已然悄悄地發生了消費升級。

part.3 消費界限模糊,但文化差距仍在

儘管小鎮和都市的消費界限越來越模糊,但是溫季依然沒有回家的計劃。

基礎設施、文化氛圍和社交關係網等軟性層面上的差異,還是像一條鴻溝,讓她對老家敬而遠之。

她不準備要孩子,在大城市裡待著還行,身邊人都忙著自己的生活、彼此之間保持著客氣又有分寸的距離,沒有人會多說什麼。

但是回到老家,她幾乎是所有人的談資。還有人偷偷問她,是不是身體不行,想給她介紹醫生,溫季哭笑不得,其實她只是不喜歡小孩。

▲一秒冷場的家庭群聊

楊銘也有類似的感覺。他平常比較比較關心社會事件,即刻、知乎等各種信息類APP都用的很溜,但很多時候,老家人根本都沒聽過這些,他們只是刷刷抖音,從奇葩視頻里圖個樂

網上人們吵得熱火朝天的事情,老家人沒一個關心的,連知道的都很少,他們平常計較的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和鄰里之間的八卦,這讓楊銘很苦悶,覺得沒人能說得上話。

?▲圖片來源:小鎮青年洞察報告.QuestMobile移動大數據研究院

短時間內,溫季和楊銘都沒有回老家長居的計劃。但他們也同樣承認,老家和自己現在生活之間的差距,肯定會越來越小。

消費差距的縮小是邁出第一步,當吃穿住行的基本物質需求滿足後,老家的人們也將會開始想要更好的精神消費——想要看到更好的電影、更有深度的書籍、更精彩的演唱會,那個時候,老家和自己奮鬥所在的一二線城市,將會越來越無縫銜接。

當那一天到了,或許他們也會選擇回去。

你有被老家朋友生活「打擊」到的時候嘛?

留言里和我們分享下經歷

[1] 付一夫.小鎮青年的消費崛起| 一刻·晨讀.一刻talks,2018-09-27.

[2] 張賀飛.電商雙11成績單背後,被爭奪的小鎮青年[EB/OL].創事記,2018-11-14

[3]小鎮青年洞察報告.QuestMobile移動大數據研究院,2018-03-29

[4] 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更快 廊坊鵝肝訂單增4倍[EB/OL].新京報,2018-09-30.

[5] 天貓雙11十年洞察:新消費時代到來,阿里巴巴,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DT財經.

[6]2018中國小鎮青年發展現狀白皮書,南方周末,2018-07-26.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