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国际书展,城邦推出了「六本以上67折」的超级优惠,因此独步文化(大概是听到我前几天的碎念)请我针对他们家的出版品,以六本为单位进行主题性的选书。

以下是主题四:读小说也可以是一种社会运动

 

推理小说在大众小说中,可以说是最为贴近地面的,我们常常可以很直接的透过推理小说阅读当时的社会。尤有甚者,我们甚至会看到作家企图透过推理小说「改变社会」,他们诚心相信故事的力量,并且诚恳地说出一个信念,相信可以借由说故事改变一些什么的信念,这也就是这份书单的信念。

 

1.        东野圭吾《当祈祷落幕时》

 

东野在这些年展现了作为专业作者的敏锐嗅觉,他总是能找到最为符合时代脉动的社会事件,并敷演以东野式的人情剧,这也就是《当祈祷落幕时》能够以另一种角度来提醒我们,关于核能,我们想的恐怕还太少的原因。

 

2.        松本清张《砂之器》

 

《砂之器》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由于他创造了一个宿命性的犯人外,也更因为这本小说直指日本人一直以来视而不见的社会禁忌,更揭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虚伪与剥削。

 

3.        伊坂幸太郎《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置物柜》

 

「这世界到底有没有神」,作为这本小说的终极提问,作者则相当温柔地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的解答,或许,当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多做一点,那么,世界有没有神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不也是社会运动的终极诉求吗?

 

4.        山田宗树《怪物》

 

把这本列为社会运动,或许有人会觉得无法理解,但这本却具体而微的显示出社会如何细致地将我们无法理解的存在以一种暴力的形式排除,而这种思考,正是社会运动的起始啊。

 

5.        宫部美幸《火车》

 

我知道这不是独步的,但这本太重要到我根本不可能不选这本,天幸这本还是城邦集团出版。《火车》的惊人处,一方面过早地发现日本的社会问题症结早就从国家机器转移到资本主义,一方面则是预言了某个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的重大问题,这或许也解释了有时候虚构比真实更有力量。

 

6.        宫部美幸《无名毒》

 

再选一本独步的宫部,大概就是这本了,宫部以她独到的观察,描述了日本(或是现代社会)当代的悲剧,也就是我们不再有信念了,也因此,挫折、不满、愤懑以一种微弱的姿态聚集起来,成为人心中无法排除的无名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