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今年以來,京東內部頻繁的做出一系列大動作,先是宣佈將在公司高層執行“末尾淘汰制”,隨後劉強東在京東高層會議上怒斥高管,用“人浮於事,拉幫結派”指出京東的不良風氣。在去年經歷諸多變故的京東,隨着劉強東迴歸公司而重回正軌,但京東內部一場大規模的變革猶如烏雲般,籠罩在京東每一位員工的頭上。短短一個月內,京東的CLO、CPO和CLO等三位核心高管陸續宣佈離職,就連離職的原因全部歸結爲“個人及家庭原因”。

三位CXO級別的高管離職,引起社會各界的廣發關注。但沒想到一連串的高層人事變動後,京東的組織構架調整計劃又悄悄蔓延至基層的一線員工。

日前,據京東員工報料的內部郵件顯示,京東要堅決淘汰三類人包括:不能拼搏的人、績效差的人、性價比低的人,並明確指出“這三類人都要淘汰掉或協商解決掉”,在這份內部郵件曝光的同時,關於又傳出京東將取消基層快遞員原有的底薪制度,額外增加快遞收件人物、降低快遞員公積金係數等,這意味着基層員工的薪酬待遇將大打折扣。

不同於掌握掌握決策權高收入的管理層,快遞小哥在京東是最基層的一線員工,體力消耗是最大的但收入卻並不算高。在京東提到的三類人中,“性價比”一詞的出現格外扎眼。通常性價比是用來形容產品的,京東卻用性價比來形容員工的價值,開口閉口稱員工爲兄弟,現在卻又把員工比作商品,自相矛盾的說法讓我看不懂京東究竟是什麼路數。

出身貧苦的劉強東,白手起家創立了京東深知基層員工的不易,向來以不擺架子的形象示人,和員工之間經常以兄弟相稱,東哥也曾不止一次吹噓京東的員工福利多麼優厚,甚至層公開表示“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位兄弟”,外界普遍認爲京東是比較有人情味的企業。那麼,向來奉行人性化管理的京東,爲什麼突然轉變爲“狼性文化”呢?

從高層裁員,到取消基層快遞員底薪,以及堅決要淘汰“三類人”的內部郵件,京東的各項舉措傳遞出劉強東正在醞釀一場內部改革。專注於打價格戰的拼多多,和最早入局的阿里巴巴,夾在兩者之間的京東更需要有朝氣、有拼勁的氛圍和團隊,而太過於拘泥於人情世故難免會成爲阻礙京東的絆腳石,狼性文化的管理模式雖然有一定爭議,但卻是最簡單有效提升效益和工作效率的方式。

但對於京東近期,頻繁的人事和降薪調整,外界的說法衆說紛紜。那麼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