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夏禹傳國的九鼎存在哪?答案是,肯定沒有的。

夏禹時代,華夏的國度範圍很小,遠遠沒有秦統一時代的國土範圍那麼大,更沒有漢代的疆域大。秦漢的九州,顯然在夏禹時代是不曾存在的。從二十世紀以來隨著殷墟的發現和發掘。大家已經可以看到商代的青銅文明了。商代可以鑄造巨大的鼎,如大家熟悉的「後母戊」大方鼎等等。但是商代還沒有列鼎制度。也就是說商代的鼎,都是一顆一顆的,沒有一套一套的。

到了周代,隨著周公制禮作樂,逐漸開始有了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等等。才可能有成套的鼎出現。這種成套的鼎,或者是從大到小,如克鼎。或者是形制相彷彿。

那麼,九鼎的傳說起於什麼時候哪,應該說,所有關於九鼎的歷史文獻,都是戰國時代的。

《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後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我們看到,墨子的記載和後代不同吧,墨子說,九鼎不是夏禹鑄造的,而是夏朝真正的開國君主夏啟鑄造的。這一說法,落實在「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我們可以理解墨子是說,有德的人才能保守鼎,沒有德了,鼎就會隨天命流落。

和墨子大致同時,也是戰國初年的文獻是《左傳》,儘管《左傳》記錄的是春秋的事情,但是成書於戰國早中期。《左傳》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內涵和墨子講的一樣。

那麼九鼎的故事什麼時候定型的哪?應該說是在秦漢之際,隨著司馬遷《史記》的編纂,九鼎的故事也就定型了。

首先,司馬遷記述了楚莊王問鼎中原的故事。《史記·周本紀》:「定王元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次洛,使人問九鼎。王使王孫滿應設以辭,楚兵乃去。」這就使得大家相信,似乎九鼎切實存在。

其次司馬遷又在不同場合,記錄了九鼎的來龍去脈。他說是夏禹鑄造九鼎,九鼎在東周時代,隨著宋社而淪亡。

《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史記·孝武本紀》:「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鬼神。」)

到了東漢時代,班固又在司馬遷的基礎之上,說,周顯王時代,秦準備滅亡周室,周天子帶著九鼎逃亡,九鼎就沉沒在了泗水之中。

東漢時代,配合宣漢翼美的思想,要著力批判秦始皇不得人心,就出現了泗水撈鼎圖。秦始皇泗水撈鼎,鼎撈了一半飛出蛟龍咬斷繩索,周鼎再次沒入水中。但漢畫像石圖中仍然只是一口鼎,不是九鼎。。。

總結一下,夏禹九鼎本來就不一定存在。周朝開始有列鼎,但是周朝沒有九州之說。故而周朝也不會有九鼎。但是周初應該有建國時代的重器,鼎。這個大概就是後來掉進泗水裡的周鼎吧。泗水隨著黃河泛濫已經被淹沒在地下幾米深了。。。。


也不盡然吧,其實很多貌似傳說,實則只是淹沒於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了。從愚昧到相信科學真理,需要求知過程。譬如樓蘭,譬如黑石城,再譬如夏商周,殷墟,敦煌。史記里很多東西,起初都覺得不可信,後來不是被考古一一驗證。眾人皆言荒謬,後來還不是被一個個發現,重現於世。三代無國璽,夏鑄九鼎,做國祚威權,象徵九州,震懾諸蠻族夷狄也無可厚非。我相信九鼎是存在的,不過畢竟考古,是需要史料,文物佐證的。期待將來能發現。


九鼎,是中原地區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在和氏璧製成的傳國玉璽之前,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均用九鼎象徵國家政權。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徵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 、宋徽宗也曾鑄九鼎。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雖然那個時期我國的青銅冶煉技術發達,但是開採和冶煉的量依然很低,材料註定是要反覆循環利用的,所以不論是秦始皇的金人十二,還是王室的九鼎,結果都會是被重新融煉,鑄成兵器或者農具。


據史記記載,大禹建立夏朝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並命人用青銅製作九個鼎分別代表九個州。既豫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徐州!

到商朝時,對鼎的使用更是有嚴格要求,只有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大夫用五鼎,士只能用一鼎或三鼎,因此,鼎是權力的象徵,是皇室的象徵,是國寶。隨著朝代的更迭,九鼎也一代代傳了下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個個都想稱王,都想得到象徵統一天下的九鼎,他們認為得到了鼎,就能證明自己是天命皇子。因此後人常形容爭奪政權為「問鼎」,建立政權是「定鼎」。

在歷朝歷代,也有不少皇帝,如曹丕、武則天、宋徽宗等人,費盡心思想要找尋或者重鑄九鼎,可見九鼎的重要性。

然而這鼎作為夏商周的傳國之寶,到了戰國末年就銷聲匿跡了,至今也無從得知這九鼎的下落,它們到底在哪兒?

據史料記載,九鼎最後一次現世是秦武王贏盪舉鼎,後被砸死!當時的周王害怕以後有更多的人來伺弄國之重器,更害怕自己成為丟失國器的罪人,就偷偷的將九鼎藏了起來,自此,九鼎再也沒有出現過!

不然,始皇帝陛下也不會用和氏璧雕鑿傳國玉璽來代替王權的象徵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