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場考試結束了,獨立寫作難得出現了新題:

A government spends money on all adults after 25-year-old on a training course for the most up-to-date skills at workplace.

Do you think it is effective? Why or why not?

政府在25歲以上的成年人身上投資,授予適用於於工作場合的最新的技巧的培訓課程。你認為是否有效,原因是什麼?

準確作文的前提是準確審題。根據「三點審題法」(對立立場審利弊,限定條件審特徵屬性),可以明確這道題的限定條件是government(做選擇的主體);skills(做選擇的目的);對立立場是effective or not.

對立的立場可以有多樣選擇:

-----------------------------------------------------

一、從限定條件出發的分情況討論的立場:

對於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這種做法是有效的。因為經濟發達地區的社會更加依賴科技對於生產力的推動,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高科技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這種現象體現得尤為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員工會因為無法適應激烈的競爭,滿足社會的需求而被淘汰;社會也將因為失去發展的有效動力而停滯不前,這兩者顯然都不是人們願意看到的;

而對於經濟落後地區,這種做法是沒有必要的。一是因為經濟落後地區的政府支出本就有限,這種做法會增加政府的財政支出,帶來額外的負擔和壓力;也會侵佔政府資源,使得更符合經濟落後地區人們利益與要求的措施得不到推進,比如教育和醫療的改善,就業崗位的增加;其次,對於市民來說,即使學習到了先進的知識與技巧,他們所處的環境也未必具備相匹配的硬體條件和措施讓他們學以致用,那這種嘗試自然是沒有意義的。

二、 從對立面出發的「一邊倒」立場:

1、 這種做法是有效的:

第一,能夠有效緩解員工壓力;這是因為課程培訓增強了員工的能力,藉助最新的技能為員工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從而減輕員工工作負擔;Even better, in this case, 員工能夠獲得更多自主的時間追求自我的興趣與個人的發展;(員工角度)

其次,能夠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員工效率的提高會促進企業收益的增加,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不斷更新的能力與技巧在生產力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民眾對於這些技巧的掌握程度,決定了政府的發展程度。(政府角度)

2、 這種做法是無效的:

1- 政府的財政支出應該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比如環境、科技、教育、醫療。。。對於工作能力與技巧的學習不是政府的責任之一,而是員工們需要承擔的責任;能力弱還不願意學習的員工必然會被能力強或者願意學習的員工取代,政府沒有必要為員工行為買單;(政府角度)

2- 對於員工來說,會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在正常的工作任務之外加重負擔,造成壓力;(員工角度)

---------------------------------------------------

寫作做為主觀科目;思路當然並不唯一,也歡迎小夥伴們積極留言,共同交流,早日搞定託福寫作!

最後送給小夥伴們一個忠告:

Have a good day!!!

HUGE愛你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