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獎,在心中已經很多年了,始終認為這是中國電影大陸目前最高也最有權威的兩個獎項,但若非要比較一下哪個更有分量,還是認為百花獎略勝一籌。

其實,嚴格來講,兩個獎項在分量上難分高下,無論獲得哪一個,都是作為電影演員的莫大尊榮,百花獎是觀眾評出來的,更大眾一些,代表範圍更廣泛一些,金雞獎是專家評出來的,更專業一些,也更權威一些。

記得小時候,每月都會買《大眾電影》雜誌,特別是刊登選票的那一期,更是想方設法也要弄到手,然後小心翼翼地剪下,再認認真真地填好,最後興高采烈地跑到鎮上花8分錢買張郵票貼上投到郵箱里。接下來就是既漫長又幸福地等待,說漫長,是因為評獎過程要好幾個月,全國那麼多人參與,而且都是通過郵寄的方式投送選票,還要人工一張一張進行統計,工作量肯定很大,短期內難以完成;說幸福,是因為終於為自己心儀的演員和喜歡的電影投上了一票,將自己的心聲通過這種方式反饋了出去,如果評選結果跟自己所選吻合,自然要高興許多天,如果不一樣,雖然有遺憾,可自己終究也為「愛豆」(借用一下今天的名詞)奉獻了一絲力量,心裡也坦然。

當然,上面說的是百花獎投票過程,有這種經歷的人肯定不在少數,現在回想起來,是不是內心還充溢著滿滿的幸福感?

而金雞獎就不同了,觀眾其實並不知道具體的評選過程,不過他們尊重專家,尊重評委,認為他們用更專業的眼光去遴選,肯定也錯不了。

但是,跟廣大觀眾走的更近,更能勾起人們回憶的還是百花獎,所以開頭我才這麼說,如果非要比較一下哪個更有分量,自然是百花獎了。而且,從歷史淵源看,百花獎也遠遠早於金雞獎,是1962年周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是中國大陸歷史最為悠久、最有群眾基礎的電影大獎,這一點,創辦於1981年的金雞獎自然要稍遜一些。

百花獎和金雞獎很多屆次的評選結果,在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關鍵大項上還是能取得一致的,說明好的電影和演員都能同時得到觀眾和專家的認可,特別是在金雞獎剛剛設立的那幾年,比如1981年第4屆百花獎、第1屆金雞獎最佳女演員都是張瑜,而最佳故事片里也都出現了《天雲山傳奇》;1982年第5屆百花獎、第2屆金雞獎的最佳女演員都是李秀明;1983年第6屆百花獎、第3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里都有《人到中年》和《駱駝祥子》;1984年第7屆百花獎、第4屆金雞獎最佳男演員里都有《血總是熱的》主演楊在葆,最佳女演員都是《大橋下面》主演龔雪。

當然,有些東西觀眾喜歡,專家未必喜歡,反之亦然,所以後來就可以看到,還是有很多獎項觀眾和專家的評選結果是不一致的。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和互聯網的興起,百花獎觀眾投票環節已經不再局限於紙質選票,大多時候是採用電子投票方式,不論哪種投票方式,都有作弊可能,但紙質階段要稍好一些,因為要複製成千上萬張選票去填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互聯網階段就不同了,最大的弊端就是可以刷票,操縱評選結果,所以,百花獎的公信力正在逐年下降,這也是現在很多觀眾不再熱衷於投票的原因之一。

同樣,由於受利益集團驅使,金雞獎也開始變味,專家評委不能堅持自己操守的大有人在,所以,這些年來,金雞獎的公信力也飽受質疑。

但不管怎樣,百花獎、金雞獎作為很多中國觀眾的一種情懷,已經傳承了幾十年,在廣大觀眾心中,還是有著神聖地位的,觀眾所期望的其實也很簡單,公平、公正,這四個字做到,雙獎就能持續傳承輝煌!


謝謝邀請。

簡單說,金雞獎由專業人士評選產生,所以號稱「專家獎」;百花獎由觀眾投票產生,所以被稱為「觀眾獎」。

百花獎比金雞獎歷史長,1962年就創辦了,而金雞獎1981年才創辦。

百花獎獲獎者也一個個大名鼎鼎:崔嵬、陳強、謝晉、張良、仲星火、祝希娟、張瑞芳、王蘋、謝添、陳冲、劉曉慶……

所以我認為不管金雞獎還是百花獎,都有分量。


中國電影金雞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曆雞年),是一項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獎盃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亦包含著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舞、奮發前進的意義。該獎每年評選—次。大眾電影百花獎,始創於1962年,1964年停辦,1980年恢復舉辦。 大眾電影百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所屬的《大眾電影》雜誌社主辦,經由廣大觀眾投票產生的群眾性電影獎。它以百花盛開象徵影壇繁榮,鼓舞電影工作者創作出觀眾歡迎的影片。該獎每年評選一次。金雞獎、百花獎和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項,金雞獎是專家獎,百花獎是觀眾獎,華表獎則屬於政府獎性質


金雞獎和百花獎,一個是專業人士選出來的,一個是大眾選出來的。所以要說誰更有分量還真不好區分,如果一定要說中國電影誰更有分量的話,金馬是最有分量的,其他的還是算了吧。

附金雞獎和百花獎近17年來選出來的最佳男女主角和導演,分量不分量的自己心中掂量吧。

2000年-2017年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導演:

2017年金雞獎提名名單:

2000年-2017年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導演:

2016年百花獎提名名單:


當年百花獎是廣大觀眾投票,紙板的選票都是刊登在大眾電影中,極大程度反映了觀眾的感受,每張紙板的選票都是真實的,現在的電子選票的數據已經不是那麼令人信服了。金雞獎是專家學者的評議,可是當年張瑜她是金雞獎第一個影后,當時的選票記錄到現在也沒人能打破,所以那個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她,不少人覺得她是歷史上最漂亮的女人。現在商業利益最大化,演員們為了得到「認可」,積极參与評獎,觀眾們、「影迷們」的評議點,就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吧!


按理來說,一個專業評選,一個是觀眾評選,應該有所區別。但是金雞百花淪落到目前的這個狀態,已經淪為宣傳工具,已經成為某些文化輸出的代言人,所以它們在觀眾心目中就都沒啥分量了。不信,你自己想想,這一屆或者上一屆的影帝或影后是誰,哦,對不起,金雞和百花,在官方媒體的口徑中是不讓提影帝或影后這個稱呼的,你看看,到底是誰拋棄了誰呢。


中國內地的這兩個獎,評獎當兒戲,評獎結果總會給人不專業的感覺,完全沒有與國際接軌!香港地區的金像獎和台灣地區的金馬獎比較接近國際,評獎專業有說服力,權威性更高,從內地的一些有國際知名度導演從不參與國內獎項評選就略知一二!金雞和百花獎,任人唯親,關係獎多,基本代表不了電影權威!


當然啦,根據資料來說,金雞獎是具有權威的業內專家來組成委員會評獎;百花獎呢,是根據電影的發行放映結果,加上觀眾的投票來評獎。這麼看,是金雞獎更具有專業性。

但是現在不都以流量為王嗎,所以百花獎也不甘落後。

私以為,這兩個獎,都有水的部分,公道自在人心。


金雞獎是專業的電影領域的人評出的百花獎是新中國成立之時是由敬愛的周總理讓設立的後來讓廣大觀眾通過選票選出來的電影演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