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現在4個月了,爸爸卻一直很着急地希望小北能夠叫“爸爸”。

每天一下班,爸爸就蹲在嬰兒牀前面,對着小北“爸爸、爸爸”地叫。

有一天媽媽實在看不下去了,笑着說:“再這麼下去,誰是爸爸都分不清了!”

小北爸爸失望地說:“唉,孩子啥時候才能會說話,叫爸爸呀......”

爸爸媽媽最期待的,就是孩子出生以後能叫一聲“爸爸媽媽”,萌萌小奶音笨拙地說出這四個字,就好像父母付出的再多都值了!

那麼孩子學會說話要經歷怎麼樣的一個過程呢?

今天小喜就來給您歸納科普一下,寶寶學說話之路!

生後28天哭唧唧

這個時期的寶寶根本不會說話,只會哇哇大哭,而且寶寶哭的音調都是相同的,成人很難分辨寶寶哭鬧的原因,我們稱之爲“反射性發聲”階段。

這個時期的爸爸媽媽就很痛苦了......

嗯?寶寶怎麼哭了?

嗯?寶寶怎麼又哭了?

他哭是幾個意思?

1-4個月哭聲可辨別

1個月以後,寶寶的哭聲就開始能夠被辨別了,媽媽可以知道寶寶這樣的哭聲是餓了,那樣的哭聲是尿布溼了......

2個月左右的寶寶會張開口腔發出一些聲音,但這是最原始的、毫無意義的,因爲這個過程中並沒有舌、脣、齒的參與。

5-10個月咿咿呀呀

大約5個月時,寶寶的發音會出現元音和輔音的結合,如ba、ma等,;9個月時,寶寶開始掌握控制發音器官的能力,爲後期學習語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0-11個月牙牙學語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能夠理解爸爸媽媽說的簡單詞彙的意思。

例如你跟寶寶說“蘋果是哪個”,孩子的頭會轉向蘋果;“媽媽在哪裏呀”,孩子的頭會轉向媽媽,並努力發出“mama”的音節。

所以10~11個月的寶寶既能理解詞彙,又在學習發聲......

經過近1年的學習,大部分寶寶都能在1歲左右開口說話。

這樣的情況你該引起注意!

如果寶寶在18個月時,還不會叫“爸爸”“媽媽”,並且沒辦法聽懂簡單的指令;滿2週歲時能說的單詞不到25個;那麼這時,寶寶的語言發展就有問題了,爸爸媽媽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

寶寶不會說話的原因有很多,醫生需要對寶寶進行一系列的檢查才能判定,如聽力檢查、語言評估、發育評估等。

所以,寶寶說話的過程,爸爸媽媽一定要仔細記錄,如果其中出現了小喜如上所說的問題,那麼爸爸媽媽就要警惕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