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過後的世界 (4) 國族情緒的翻騰

2017 0116 James

 

川普的競選宣傳中,較常讓外界感到驚奇的包括要在美墨邊界逐牆,要驅逐兩百萬非法移民,要禁止穆斯林入美,要退出TPP等。這些看似激進、政治不正確、違反主流思潮、甚至不可行的政見,選前遭到廣泛的非議譏評,最後卻能將川普送入白宮,問題出在哪裡? 如果簡單歸結,或可濃縮成是傳統美國人」與「進步美國人 」兩股力量競爭下,前者有較多人倒向川普。

 

為了方便掌握這個不熟悉的議題,本文將採倒敘方式,首先突出目前美國社會分裂、文化衝突、民意感受,再回頭談建國以來的美國骨幹文化如何形成,接著才容易理解全球化過程中「傳統」美國文化與國家認同受到稀釋挑戰,造成傳統美國人自我認同被威脅、被忽視,卻在兩黨政治中找不到代言人,於是轉向支持川普,這羣集中在中等收入、中等學歷的白人族羣的集結,是民主黨與共和黨基本盤之外影響大選勝負的主要關鍵。而這股力量的反擊,正好回應著美國社會近數十年來的變遷走向,也可以看作一個時代的轉折點。

 

美國還是英語社會嗎?

這個問題乍聽起來很突兀,但經過深入些瞭解,就會發現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發生中的事實。美國向來以接受移民所聞名,但過去的移民多能盡量融入美國社會,講英語、互相通婚、接受建國以來的主流思想: 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個人主義、勤奮工作、基督新教、愛國思想等。因為自建國先賢以來就重視國家認同的重要性,要求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平均分散,且必須經歷被同化,即使過程中有不少族羣衝突卻也能逐漸被主流所融合吸納。但近幾十年來,同化與融合的功能消退,分化與多元的力量抬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墨西哥為主的西班牙語系移民大舉移入,難以或不願融入美國傳統社會文化,反而羣聚保留了母國的文化與社羣,形成兩個美國的現象,越來越激烈,引發傳統美國人」的危機感。

 

1960年代,美國境外出生者的前五名來源國分步很平均,約在75~125萬人間,主要都來自歐陸國家,與美國文化的融合難度相對較低。從1965年移民法通過之後,亞洲與拉美國家的移民大舉進入美國成為主要移民來源,特別是與美國有三千多公里國界重疊的墨西哥人,躍居第一且人數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到了2000年,前五名境外出生者的來源國,第一名墨西哥有784萬人,第二到第五名則都落在約100萬人左右分別是中、菲、印、古巴。

 

墨裔移民集中在美國西南部,甚至在當地許多城市已經是多數人口,取得地方議會與公務體系主導權,不再獨尊英語同化而是推動雙語教學,甚至在部分都市的工作語言變成西班牙語為主,新聞媒體也陸續轉呈西語優先,廠商為了討好消費者、政客為了反映當地民意也紛紛投入提倡、鼓勵、推動雙語文化、多元文化,比爾柯林頓總統在當選時說 : 「希望我是最後一位不會講西班牙語的美國總統 」。實際上在西南各州、以及佛羅裏達州的都市,英語日漸成為弱勢,傳統白人開始出現移出,這些變遷在過去二十年內特別激烈。(圖一)

 

圖一: 墨西哥裔的人口比例

Source: The Economist (2014 02)

 

以邁阿密市為例,有2/3 人口是西語裔,一半以上是古巴裔,2000年時有75%邁阿密居民在家中不說英語,商業、貿易與政治的主要語言是西班牙語,當地最大的銀行、地產、律師事務所都是古巴裔所掌控,對政治有高度影響力,英語成為弱勢,越來越多白人離開當地,本來是白人退休與觀光樂土,轉變成不受控制、犯罪率高的香蕉共和國

 

邁阿密的極端案例,逐漸也在西南各州重演,特別是美墨邊境地帶、與西南各大都市 (圖一)根據2005-2009的人口調查,西語系人口佔洛杉磯的47.5%、白人佔29.4%、亞裔10.7%、非裔9.7%,而整個加州的西裔人口也在2015年超越白人。目前西南各州的許多都市孩童中西裔都佔到多數,學校也逐漸西語化,不再負擔過去教授英語、融合移入者的社會同化功能,根據2006-2008美國社區調查,洛杉磯的語言族羣,英語佔40.2%,西班牙語佔43.6%。由於西語裔移民不斷湧入且生育率較高,依照目前這個增度推估,預估到了2040年美國將有 1/4 人口是西語裔。

 

由於地緣接近、人數龐大、非法者多、聚集地集中、且持續不間斷流入,使得墨西哥為首的西語裔族羣在美國形成難以被融入的另一個社會,人數多到能夠自給自足,又能與母國社會有密切的人員、經濟、文化往來,就逐漸形成與傳統主流社會相抗衡的第二個美國,造成國家認同的混淆,這個現象在二三十年前就有社會學家提出警訊,在2004年哈佛大學教授杭亭頓的 誰是美國人書中也鮮明的指出國家認同、社會分裂的問題嚴重。(圖四)

 

墨西哥裔美國人最特殊的是,他們合法或非法移入美國,聚集地都靠近美墨邊境,也就是1835~1848年間美國以武力所強佔的墨西哥舊領土,經過150年後,墨西哥裔移民以大量人口再次征服了這些被佔領的土地,包括德州、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加州、內華達州、與猶他州等 (圖二)墨西哥人對這些土地有著特殊的情感,這點與其他的移民很不同。加上墨西哥政府從1980年代開始改變政策,從過去蔑視轉為鼓勵並幫助移往美國,同時推動跨境的頻繁聯繫,鼓吹移民將收益貢獻回母國,並在美國影響政策促進移民利益,甚至授權在美領事館簽發留在當地的墨裔非法移民身分證明以協助其取得就業,這些重大政策,是墨裔移民大量湧入美國的重要推手。

 

圖二: 拉丁裔族羣主要聚集區域

墨裔族羣進入美國後的融入情況較其他族裔低,教育水準、薪資水準的跨代提升速度慢,歸化美國公民比例較其他族裔低,而由於墨裔族羣龐大也降低與其他族裔通婚的必要性。整體而言,墨裔族羣融入美國的速度遠低於過去各種族裔的移民潮,移民接手了大量低薪的工作,補充了勞動力,卻也同時造成薪資停滯不前,造成傳統美國白人社會經濟上與文化上的不滿情緒日增,終於在川普的煽動之下如燎原式燒向全國。

 

五大湖老工業區,受到全球化、廠商遷廠、與移民的影響最深,北方凋零的工業區至今仍是白人聚居為主,被稱作鐵鏽帶,傳統上支持偏左派的民主黨,這次選舉卻在川普的號召下轉投共和黨,在威斯康辛、密西根、賓州等關鍵的搖擺州幾乎全面倒戈,成為扭轉大選勝負的最主要因素。雖然希拉蕊在加州贏了345萬票 (當地得票率61.6%),卻在加州以外的其他51州整體輸了59萬票,可見川普的勝選,不光是選舉人票制之類技術性問題幹擾,而是反應出美國社會的諸多問題,傳統政治人物都難以代表這股民意的走向。 (圖三)

 

圖三: 選舉人票的各州分佈

Source: Wiki

 

菁英與大眾的脫節 ~ 國際化與本土化

川普的選舉語言粗暴,例如他多次提到伊斯蘭國是歐巴馬所建立而希拉蕊是助手,質疑歐巴馬不在美國出生,或聲稱如敗選將不一定承認選舉結果等,荒唐發言飽受主流菁英界的批評,共和黨多位重量級人物老早表態與川普切割;美國政治學會過去16任會長連同數百位學者在選前發表公開信,史無前例公開選邊站表達擔心川普將會毀壞美國民主,甚至在選後的多個場合,都能見到知名學者對川普公開的不屑、對選舉結果的難以認同;具有公信力的主流媒體羣同樣一面倒不看好川普並且在選前選後都大量負面評價,從政界、學界、媒體界,到華爾街、矽谷、好萊塢,選前幾乎全面性的反對川普,但選舉結果有約半數美國民眾支持這位言行不一、前後反覆、驚世駭俗、容易受激、自戀到家的候選人,將國家的命運與核子武器的鑰匙託付與此,只因為他敢於衝撞現有體制,說出菁英們沒有幫民眾說出來的話。

 

菁英與大眾的脫節,冰凍三尺早非一日之寒。西方民主政治之下的代議機制,一方面讓專業能力可以發揮不至變成暴民政治,另方面也能讓民意保留最終否決權不至讓掌權者過度濫權,這套體制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與修正日趨成熟,曾經被當作普世價值或最高標準,但近數十年卻出現嚴重裂痕。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或可歸結為: 資本主義下的金權政治橫行、與全球化下跨國競賽者與與本地民眾的利益脫節,合起來看,正好就是菁英與大眾的脫節。本該代表或代理民眾治理國家的菁英們,包含在體制內佔居主導地位的企業主管、知識份子、媒體、政治人物、民意代表、甚至NGO團體,都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浪潮底下,往全世界各地越走越遠,胸懷全球而不再重視本地,與無法跟得上的國內民眾產生脫鉤,這是全球普遍現象,在英、美資本主義核心國家特別嚴重,也正好是Brexit Trump 勝選的主要推動力。

 

針對這個現象,在菁英的反叛 (Christopher Lasch)、誰是美國人 (Samuel Huntington)、現代文明的成壞 (許倬雲院士)、高思在雲 (朱雲漢院士) 等幾本書中都有過研究與提醒,從大歷史角度來觀察時代變遷,就比較能看穿政治經濟思潮的演變,我們身處何處,正在發生中的問題,以及嚴重程度。(參見圖四)

 

過去,這只是廟堂學者的暮鼓晨鐘,如今,歷史結構的崩解正活生生在我們眼前上演。

 

圖四、菁英與大眾的脫節、分裂的美國、資本主義與民主危機

    

 

進步與保守的對立 ~ 多元美國 v.s. 傳統美國

過去三十年來,與國際化、全球化同時流行的,是提倡所謂多元價值、人權至上、與進步思潮。例如氣候變遷、反核、支持同性婚姻、多元成家、支持墮胎、反對擁槍權,剛好通常屬於所謂進步派,反之,通常屬於保守派,前者在過去數十年間在世界各地包含美國在內地位不斷上升,甚至成為主流思潮,並將傳統保守的思想貶抑為政治不正確、乃至道德墮落,兩者的分化,剛好從希拉蕊與川普的支持羣中可以看到 (圖五)川普所代表的,是傳統美國社會的保守思想: 重視家庭價值、信仰基督新教、要求人民擁槍來制衡政府擴權。支持川普,背後是廣大的傳統美國人民,至今仍對過去的美好生活與價值體繫有著深刻的信仰與懷念,面對時代的衝擊,透過此次選舉,爆發出不滿與反抗的情緒。

 

圖五: 保守 v.s. 進步

Source: 2016 1110 餘傑 川普當選讓外人驚見另一個美國

Source: PEW Research (2016 1110)

 

傳統主流的美國文化

誰纔是美國人? 誰才代表美國文化? 本文不斷使用到傳統美國人 的壟統用語,將在本節作出定義。

 

美國自1776年獨立建國以來,超過兩百年的時間一直是以盎格魯˙薩克遜的清教徒為主體,即所謂WASP (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英國清教徒有組織、自發性、集體性離開英國王室統治,貿著巨大風險來到新大陸拓荒,透過社羣的共同約定,建立新社會,成立新國家,並以宗教家的情懷,克己自制、勤奮儉約、辛勤工作,讓個人的天賦充分發展以取得上帝的認可,這樣的清教徒文化,在社會學鼻祖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筆下,是美國能夠成為資本主義火車頭的主要文化因素。

 

有別於墾荒者,後續而來的其他族裔移民者能否被社會接納,須以信仰基督新教、願意講英語為準,不論是德國裔、愛爾蘭裔、義大利、波蘭、東歐等,一批批大規模的移民進到上帝的應許之地,都被要求必須被同化,成為說英語的基督新教信仰者,過程中有過衝突,例如德國裔曾經嘗試建立德語區,但遭到富蘭克林的堅決反對 經歷過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一次次提振了聯邦政府的權威、也鞏固了愛國認同,而所認同的內涵則一直是以WASP 為主體的基督新教文化,形成所謂的美國夢: 人人生而平等,堅信民主、自由、法治,強調個人努力追尋財富、就能獲得回報。這個美國夢的共同目標,在二次大戰之後達到高峯,連非洲裔黑人、德國裔、日本裔都在大戰中為了美國而浴血犧牲,族羣取得融合,認同獲得鞏固,大家都是美國人,可以為了美國犧牲一切。歷史發展到此,在本文所討論的範內,可概略式定義出形象鮮明的傳統美國人

 

戰後帝國主義讓位,民族主義在二次戰後成為新的主流思潮,世界許多民族紛紛獨立建國,而美國雖然由多種族裔組成,卻保有共同文化與意識形態,獨立於世界,甚至要以清教徒的使命感,將美國夢推廣到全世界,這也是美國走上全球主義的正式開始,甚至演進到誤入成美帝霸權、恐怖攻擊、文明衝突的歧途。今日的川普用語,強調不反對全球化、但反對全球主義,一講就觸動許多人的痛處。

 

1960年代,戰後過了二十年,年輕一代開始反省父母輩提供的教育,為何與實際社會脫節,為何課本講求人人生而平等,卻不允許黑人投票?為何其他國家的移民不能進入美國追求美國夢? 為何人權至上而婦女地位不同於男性? 這類的反省思潮,推動了1964年民權法案、1965年選舉法、移民法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黑人終於也取得投票權,此後數十年來亞裔、拉丁裔取代歐裔成為美國最大宗的移民來源,這也就承接了前述分裂美國的一個開端。

 

亞裔、拉丁裔移民不同於歐裔那麼容易融入WASP的白人基督教文化,而來的人數多,累積時間長,足以自成一個社羣體系,甚至到近二十年出現失控的墨裔移民湧入,已經能主導輿論與政策。同期間,多元價值的提倡,交通通訊技術進步拉近(移民與母國)跨國交流的可能,全球企業的興起培養出大量具世界觀但弱化國家觀的菁英羣,雙重國籍多重認同盛行,不斷鬆動著國家觀念,淡化傳統美國新教文化的主導性,也推動著族羣、文化、信仰、語言、階級的分化, 多元價值不斷推進的同時也在撕裂著美國社會,挑戰著 身為美國人的意義何在前述西語v.s. 英語、菁英v.s. 大眾、全球v.s. 本土、進步 v.s. 保守的兩極對立,讓「傳統美國人」的定義在不斷退縮之後,讓努力就能獲得成功的美國夢對許多人而言已經失靈之時,終於不滿的情緒透過此次的選舉宣洩出來。

 

許多評論者談到川普的特立獨行,正在瓦解美國的兩黨政治的分際,例如共和黨本來應該支持自由貿易與TPP實際上,則是許多選民覺得無法從兩黨的輪替中找到自己的代言人,所以乾脆支持一個破壞現有體制的政治素人,即使他喊出趕走移民、邊境高牆可能都只是空頭支票,光靠不斷重複一句「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通關密語,就能觸動了許多傳統美國人的心,可是川普並沒有拿出好處方,這纔是麻煩的開始。

 

整理重點

  • 本文從文化的角度來理解美國社會如何走向分裂與對立,統一的國家意識如何鬆動,原有的傳統美國人如何累積焦慮不安憤怒
  • 美國傳統主流文化以WASP為主體,強大的美國夢支持著一代代人願意被同化,也鞏固了國家認同與團結
  • 戰後思潮的變遷,多元、自由、進步,降低了原本單一的美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性與凝聚力
  • 全球化去除了國界,對多族移民共居的美國社會的凝聚力撼動尤其激烈
  • 菁英與大眾的脫節,民意找不到政治代表,對政府體制失去信賴
  • 接近失控的移民潮,反過來主導政治議題,分裂的美國正在成形中
  • 進步v.s.傳統、全球v.s.在地、菁英v.s. 大眾、西語v.s. 英語,誰纔是美國人的認同危機上升,在選舉中對決
  • 川普靠一句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拿下無處發洩的民怨選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