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

87那天晚上蕁麻疹(urticaria)突然來訪,起初以為蚊子咬,先是左手背到手腕、接著右大拇指下方、左鬢角到左下巴、頸後方、最後是右手臂中間偏左處,這裡抓抓那裡抓抓癢,發現不對,紅了一大片,才知大事不妙:過敏了。難道是剛剛喫的晚餐?可是我從來不對特定食物過敏的,晚餐喫的東西平常常喫,不曾有過敏反應,難道是夏天燥熱引起的過敏?週日的晚上誰看診啊!只好翻箱倒櫃找出家裡的藥膏,完全「沒路用」,只好開冷氣並讓風扇直接吹患處,還是癢啊!再觀看電影轉移注意力,就這樣忍啊忍的,上牀仍是癢得無法入睡,失眠直到天亮。

 

第二天

再怎麼癢也不能不理我的股票,等到9點股票開市,打開看盤軟體下好單,我才直奔醫院看診,診斷為蕁麻疹,醫生説要打個針,回家喫過敏藥,擦藥膏沒有用,靜待痊癒,出疹的天數依個人體質而定,沒個準兒,今天是發作最嚴重的一天,又癢又刺痛,生不如死啊!心理抱怨著為何打針喫藥都沒用啊?晚上又無法入睡,拿出冰塊冰敷患處,雖無法止癢,但減輕癢度,至少睡了兩小時。

蕁麻疹DSC00839.JPGDSC00842.JPG   DSC00846.JPGDSC00853.JPG  

第三天

清晨醒來一看,顏色不像昨天那麼火紅,但離開風扇後再看,好像又恢復慘狀,刺痛有減輕一些,還是照癢不誤,天啊!什麼都不能做,就是癢啊!要不斷呆在冷氣間讓患處吹到電風扇,只好繼續敷冰塊看電影,轉移注意力,但晚上敷著冰塊終於可以睡個5小時左右。

 蕁麻疹  DSC00865.JPGDSC00866.JPG  

第四天

藥喫完了,繼續去醫院拿藥,順便到對面髮廊洗個頭,請師父幫我辮頭髮,讓頭髮不垂下來,以免碰到頸後紅腫處,回到家發現頭髮鬆垮,風吹不堪一擊,那位髮廊師父技術真差,算我倒楣。晚上不用敷冰塊了,只要吹著風扇即可,好睡多了,今晚沒有失眠。

 

第五天

還在抗戰,幸好一天比一天好一點了,終於可以打字了,目前仍離不開風扇,只要在陰涼較低溫的環境,就不會癢,不再腫了,只有紅紅的像發炎,偶而可以不用風扇,只要在室內陰涼處就不會癢,但偶有刺刺的微癢感。

 DSC00873.JPGDSC00874.JPG  

為了好好認識蕁麻疹,在網上查了些資訊,好防範於未然,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也給大家參考一下:

 

中醫看法﹕吳國斌(三重同仁堂中醫診所醫師)4/7/2009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本病與中醫文獻記載的「瘖癗」、「癮疹」相似。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瘖癗:「此證俗名鬼飯疙瘩,由汗出受風,或露臥乘涼,風邪多中表虛之人,初起皮膚作癢,次發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蕁麻疹的臨牀特徵為身上發出凸起的粉紅或紅色斑塊,上端平坦、發癢、摸上去有點熱,斑塊直徑自四分之一吋至一吋半,有的更大。嚴重者,斑塊面積較大而互相連接。此病常驟然發生並迅速消退,癒後則不留任何痕跡。

【病因】

蕁麻疹的病因十分複雜,約75%以上的患者找不到發病原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本病一般分為急、慢性兩類:

急性蕁麻疹:多因稟賦不耐,又食魚蝦等葷腥動風或不新鮮食物;或因飲食失節,胃腸食滯,飲酒過量,復感風寒、風熱之邪;或七情內傷,營衛不和,衛外不固,汗出當風,風邪鬱於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也有藥物過敏而誘發的。

慢性蕁麻疹:多因情志不遂,肝鬱不舒,鬱久化熱,傷及陰液;或因有慢性疾病,平素體弱,氣血不足;或產後受風;或因皮疹反覆發作,經久不癒,氣血耗損;或脾肺兩傷,衛氣虛弱,加之風邪外襲,以致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鬱於皮膚腠理之間,邪正相搏而發病。

【治療原則】

基本上,本病初發多屬實證,久病則多屬虛證,而風邪是本病的主要外因。因此治療時當以袪風為主,並根據挾寒、挾熱不同,酌用散寒或清熱之法。病久屬虛,陰血不足者,應配以滋陰養血、袪散風邪之品;脾肺虛弱,衛氣不固者,則配以益氣固表、袪風散邪之劑。總之,治療時把握住「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和「風血同治,氣血同治」等原則,在使用袪風藥的同時,酌加氣分及血分藥,必可增加療效。此外,臨牀治癒後,亦應繼續服藥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治療期間及恢復期,均應注意飲食禁忌,以避免病情復發。

【外治法】

1. 晚蠶砂、馬鞭草、豨薟草、蒼耳子等煎水燻洗。

2. 樟樹葉、香菜、浮萍、兩面刺等煎水燻洗。

3. 將蘇打粉或玉米澱粉或膠質燕麥加入浴水中浸泡。浸泡時,水溫不宜過熱。(此法有助止癢)

【飲食宜忌】

1. 忌食:巧克力、蛋、核仁、海鮮、竹筍、芋頭、香菜、花生、酒、草莓、芒果、龍眼、荔枝及含有食物防腐劑、染色劑和添加劑之食品。

2. 宜食:清熱解毒利濕之品,如:綠豆、冬瓜、絲瓜、薏苡仁。◇

 

西醫說法:皮膚科 鄭詩宗主治醫師

 

 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會使病人的皮膚出現極癢的膨疹,有如蚊子叮了一般的腫塊,雖可自行消退,但常反覆發生,來去有如風一般,故又俗稱「風疹」。它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約百分之二十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有一次蕁麻疹的經驗。這樣的皮膚腫塊……是因為皮膚內的血管擴張並且通透性增加所造成的。有時這現象位於較深層部位的血管時,皮膚的腫脹會加厚,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常見於嘴脣、眼皮和手腳掌。如不幸發生於喉嚨,病人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

 一般說來,蕁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以急性的佔大多數,引起的原因相當多,較常見的是因為某些人的體質特殊,體內的免疫系統對外界的一些特定物質產生過敏反應;當這些人喫到、吸進或接觸到這些特定物質時,皮膚就會因過敏反應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發生蕁麻疹。這些特定物質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過敏原」。可引起蕁麻疹的過敏原很多,最常見的是食物和藥物,其它如花粉、灰塵、蟲咬、寵物毛髮及皮屑或黴菌等都可以使特殊體質的人產生蕁麻疹,其它少見的原因還包括有寄生蟲、細菌、病毒的感染或一些內在疾病如膠原病、惡性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對於急性蕁麻疹者,即使找不到原因,病情經治療後,大部份的人也會在數天或數週後痊癒。

 

 

 如果發作的時間持續超過六星期就稱作「慢性蕁麻疹」,病情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另外,有的人則是隔一段時間就反覆發作一次,帶給病人相當大的困擾。醫師與病人也都很希望找到病因,可惜,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慢性蕁麻疹是找不到原因的,能找得到原因的在致病的誘因去除後,蕁麻疹很快就會消失。對於慢性蕁麻疹,曾經有人用皮膚過敏試驗幫忙,結果並不理想。若於病史中無法找到線索,而病情經治療後又無法改善時,則須做一些檢查,包括CBC、 total eosinophil count、IgE、ESR、肝功能等,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問題,臨牀上有時發現一些無症狀的感染,如齲齒、泌尿道發炎、陰道炎、肝炎或消化道潰瘍、腳癬等,經治療後,長期的慢性蕁麻疹也因此痊癒。

 

 

 如有懷疑蕁麻疹是由日常飲食所引起的,則可將發病前一、二天內所喫的食物記錄起來,多觀察幾次,再做嚴格的食物控制,先食用簡單的固定食譜,經兩三週無症狀發生時,再逐漸添加一種食物,若沒有症狀出現,則表示所添加的食物並非引起此病人發生蕁麻疹的原因,再依此方式繼續添加其他食物,觀察至蕁麻疹再出現時,表示過敏原就可能在其中。以上的方法,實施起來相當費時,須要很細心、耐心才能找到過敏的食物,但也是唯一最正確找到食物中過敏原的方法

 

 

 另外,有些特殊的蕁麻疹是與上述日常過敏原較無關係的,如部份的人在運動、流汗、高溫的環境、情緒緊張、洗熱水澡時會出現蕁麻疹,這種蕁麻疹被稱為「膽素型蕁麻疹」;而「皮膚劃紋症」則是在搔抓或劃過的地方會浮腫起來產生蕁麻疹;冷、熱、陽光、局部的皮膚的壓迫也可使某些特異體質的人產生蕁麻疹。

 

 

 蕁麻疹不會傳染,治療最重要的是儘量找出原因,除去原因,纔是治本的方法。治療蕁麻疹最常使用的藥物為口服抗組織胺劑,在控制病情而長期服用下還算是一個相當安全又有效的藥物,如產生耐藥性,再更換其它種類之抗組織胺劑即可。在急性、病情嚴重時可給予些副腎皮質素,但不可長期使用,亦不可用於慢性蕁麻疹患者。而慢性蕁麻疹治療原則,除盡可能找出可能的原因而去除之外,則是使用使蕁麻疹症狀減至最輕之最低劑量的抗組織胺劑。

 

 

 蕁麻疹患者日常生活應注意的事項亦如其它皮膚病的病人,還是以避免菸、酒、辛辣刺激性及不新鮮的食物為宜。亦當避免其它會使蕁麻疹惡化的因素如搔抓、洗熱水澡、緊身衣褲、戴項鍊、激烈運動、冷天吹電暖器致皮膚乾燥等。患者如能確實做到,皮膚之不適,應可獲得最大之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