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作為一種綠葉蔬菜,在我國的南北方都可以種植,適應性較強,在春夏秋可露地栽培,冬季可保護地栽培,茼蒿的病蟲害發生較少,易栽培,生長期短,一般播後40天左右即可採收,可做主栽品種,也可間作套種。

一,習性

茼蒿喜冷涼,不耐高溫,但其適應性廣,在10–30℃的範圍內均能生長,最適溫度為17–20℃。茼蒿屬於短日照作物,在較高的溫度和短日照條件下易抽薹開花,品質也差,產量也低,所以大都是在春秋露地栽培,或者是冬季設施栽培,北方高寒地區多採用夏播。

二,夏播注意事項

夏播茼蒿因溫度高,種子發芽率低,易發生病蟲害,所以要注意很多問題。

1,選擇適宜的品種,茼蒿按葉型大小可分為大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大葉茼蒿莖短節密而粗,淡綠色,質地柔嫩纖維少,品質好,較耐熱,抗寒性差,生長慢,成熟較晚。

小葉茼蒿生長快,成熟較早,但抗寒性差強,不太耐熱。

2,夏季播種茼蒿的種量要比春秋季稍大一點,利於苗全。35℃以上的高溫不利出芽,最好是選擇陰天播種。

3,夏季高溫天氣須注意遮陽,可以用遮陽網降溫,但禁止澆水降溫,否則會造成爛根,病害加重。

4,夏季高溫,澆水量大,茼蒿易徒長,莖細弱,易倒伏,影響產量和造成爛葉。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間苗,一般間距在2–3厘米為宜,注意葉面肥的噴施,增強植株的莖稈韌性。

5,高溫多雨的夏季也是茼蒿病蟲害的高發季節,注意防範疫病,霜霉病,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斑潛蠅,潛葉蛾,蚜蟲,白粉虱等,可葉面噴施甲維鹽,滅幼脲,綠菜寶,抑太保,阿維菌素,蘇雲金桿菌,可殺得,克露,殺毒礬,甲基托布津,波爾多液等,優先使用生物農藥,有選擇性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


艾蒿(Artemisia scoparia)的生長期較短,從播種到收穫僅需20天以上。但是,在高溫期間,管理稍有疏忽,容易引起疾病。以下是蒿屬植物管理的參考資料:

首先是種植。播種可以手工種植或種植。一般來說,播種3天後即可出現,播種後3天內晴天,陽光充足,溫度超過35℃,蒿屬植物難以發芽。因此,最好在陰天播種,或對天氣預報持樂觀態度。播種時,最好選擇播種後的第二天是陰天,另外要注意播種量也應增加,一般冬季種植僅7公斤種子一畝,出苗後的密度非常適合。

第二是在合適的時間澆水。播種後倒入第一批水;第二次澆水在出苗後約10天倒出;如果市場價格好,可以提前幾天澆注第二次水。如果市場不好,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天再次澆注;倒入第三水以提高質量。

我們必須再次控制病蟲害。出苗後,應立即噴洒15%的多菌靈(土壤真菌)水劑450倍溶液,以防止蒿屬莖的枯萎病。

此外,艾蒿的生長期為高溫多雨,因此容易出現黃葉腐爛。這種現象引起的疾病主要是流行病和霜霉病。應該在生產中提前預防,並且可以從苗期開始。噴洒黴菌或甲霜靈錳鋅600倍。同時,我們必須注意美洲斑潛蠅的防治,可以噴洒40%毒死蜱WP 4000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