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回顧一下事情的脈絡。

這位八旬老人年輕時從事建築事業,經常上下爬,年紀大後患有老年癡呆,他應該不記得自己的年齡和處境,只記得「他可以爬高」這件事,便從家中跑出,爬上另一棟樓的五樓就有了接下來危險的一幕。後來家人鄰居和民警眾人合力,將老人救了回來,化險為夷。據患者家人描述,老人患病糊塗後,時常犯「職業病」,仍然願意爬高,類似的情況在今年春天也發生過,幸虧被及時制止。

對於阿爾茨海默病人,這樣的危險事故經常發生,報道屢見不鮮,「4月30日晚上9點左右,長興縣煤山鎮蔣家村的老路上一位80歲左右患有老年癡呆的老太太,由於找不到回家的路,突發腦溢血暈倒在了路上。恰好被一名好心的路人送去醫院,得到救治」「5月6日,德清縣莫干山鎮紫嶺村,89歲的章家老太太又一次走失了,恰巧在紫嶺巡邏的派出所民警發現她後,將人送回了家」。可是這些無助的患者們總是會這麼幸運嗎?家人們該如何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呢?

阿爾茨海默病開始時並不容易被發現,早期往往從健忘開始,逐漸發展成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改變。大致分為健忘期、混亂期、極度癡呆期(生活能力喪失),患者發病過程中會逐漸的忘卻許多生活常識,缺乏合理的判斷,不能預計自身行為的後果,因此保護患者的安全尤為重要。

(1) 應將患者安置在一個獨立、簡單、安全的生活區,絕不要有可能危及到他人或者自身安全的物品、如利器、電源插座、火源、玻璃等。

(2) 照料人應將患者時刻置於可觀察的視線範圍內,猶如照料孩子一般,隨時觀察並且幫助患者,使其的安全得到保障。

(3) 患者應避免單獨外出,為了以防萬一,照料人應在患者衣兜內放置「名片」,清楚寫好患者的姓名,疾病程度,家庭住址,聯繫方式等,一旦患者走失,可被好心人及時發現送回。

阿爾茨海默病目前沒有可以根治的藥物與療法,現有藥物只可以延緩AD的發病進程,照料人需要付出較大的愛心、耐心與細心,使患者能夠生活在安全並且充滿關愛的環境中,猶如他們當初照料年幼的我們一樣。

如認同,就點個贊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