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指導了一下孩子,給他說了一下作文的高分的寫法,這個孩子寫完後,從微信上給我發了過來:

《戴眼鏡的煩惱》

別看我平時挺快樂的,其實我也有不少的煩惱。其中,讓我最煩惱的是我視力不好,需要戴眼鏡,特別不方便。

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忘帶眼鏡就急急忙忙去了學校。一到教室,我往眼鏡盒裡一看,發現眼鏡盒裡空空的,咦?怎麼沒有眼鏡?我頓時傻眼了,這可如何是好?沒有了眼鏡,我該怎麼度過這一天?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不一會兒就上課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講解的內容。可我睜大了眼睛,伸長了脖子使勁地看,卻一點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我感到痛苦極了。實在沒辦法,我只好悄悄地問同桌,可話還沒問完,就被老師的「火眼金睛」發現了,立刻批評我:「上課不好好聽,怎麼講起廢話來了?」我覺得好冤枉,想向老師說明一下情況,但老師根本不給我解釋的機會。唉,這可怎麼辦呢?我只好硬著頭皮、連蒙帶猜地把老師黑板上寫的東西記到書上。那天的備忘錄,我也是下課跑到講臺上去抄的,結果急急忙忙地沒有抄完整。

放學回家,媽媽翻開我的備忘錄,和同學核對了一下,這裡多一個字,那裡少一段的。她又打開我的書,檢查我的聽課情況,上面簡直是錯誤連篇。媽媽火冒三丈地批評我道:「怎麼回事?備忘錄怎麼沒抄全?上課筆記怎麼一篇混亂?」媽媽一兇,我就再也忍不住了,鼻子一酸,眼淚就不爭氣地湧了出來,唉,都是忘帶眼鏡惹的麻煩!也是我沒有好好愛護眼睛才惹來的煩惱啊!其實,戴眼鏡也有煩惱:喝熱湯時蒸汽會模糊了眼鏡,看也看不清;眼鏡戴久了,耳朵、鼻樑會很疼……

經過了那次忘帶眼鏡的教訓,我就特別記住了以後要管好自己的眼鏡,不隨便亂放。我真羨慕那些視力好的同學,他們就沒有我的這些煩惱。

我想:啊!童年的生活豐富多彩,像春天的雨,歡暢奔放。我真希望「春天的雨」可以把我所有的煩惱都沖洗掉,這樣我的童年就會更加快樂了。

這篇文章比起之前他寫的要進步一點了,但是還有漏洞,讀者朋友們都能找到嗎?問題在下一篇文章分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上課以前,學生要切實預習」。預習,是上好課的前提,是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了解課文,掌握學習主動權,激發語文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就我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來看,不僅主動預習的同學少,會預習的同學就更少了。

下面我就語文學習說一下我的看法:

那麼,該怎樣進行語文預習呢?具體而言,小學語文預習就是要抓住五個字:讀、查、思、問、寫。

1、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是揭開文本面紗,品味文本蜜糖的突破口。讀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開窗通風,清除雜念,排除幹擾源;喝口水,清嗓潤喉;把工具書、文具等擺放於手邊,準備隨時取用;正襟危坐,洗凈雙手,心中默默提醒自己要用心讀書;接著把書本立於桌上,雙手兩邊捧好,使文字與眼睛處在一條水平線上。讀的時候要做到聲音洪亮,發音準確,不添字,不漏字,不換字,不讀破句,正確把握語調、語氣和語速。課文的重點篇目,必須反覆朗讀,建議至少讀五遍以上。最好先讀課後題目,帶著題目閱讀效果比較好。

2、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願思考,不會思考是當前小學生的普遍問題,直接影響到他們語文學習的成績。在讀的時候可以圍繞「字、詞、句、段、篇」來思考;可以抓住每篇課文後面的問題進行思考,能解決的就嘗試動手做一做,不會的要想辦法解決;還可以緊扣課文中字裡行間的空白處展開豐富的想像。

3、問。

學問學問,既要學也要問。問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主動提問的優點正在喪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語文預習中我們可以這樣問:課文中的生字我會讀會寫會用嗎?詞語的意思我理解了嗎?句、段、篇都講了什麼意思?我得到了什麼收穫?等。

4、查。

查字典、詞典或其它工具書,掃除「攔路虎」。弄清、弄懂生字、新詞的形、音、義。對於一些難題,要及時請教老師、家長、同學或網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如作者介紹,課文背景,名言錦句等,也應該及時查找出來。實在解決不了的,也可以留到上課時師生一起解決。

5、寫。

深入地閱讀是離不開動手寫的。可以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圈點批註。例如,給生字標上讀音,不理解的詞寫上解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畫圈加點,寫閱讀的體會,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

「讀、思、問、查、寫」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在「讀」中「思」,在「思」中「問」,在「問」中「查」,在「查」中「寫」,五個方面環環相扣,形成了語文預習的完整過程。

當我們把預習的功課做充足了,課堂學習也就有了底氣,距離我們語文成績的提高也就不遠了。

下面,我通過一張表格把這五個環節再加以整理,使之更加具體化,以便於同學們在平時的課文預習中參考對照。

這張表對於自覺性強的孩子,可以由他自己邊預習邊對照自測。而對於學習比較被動的孩子,則應該請家長參與,協助孩子完成預習的過程,並對預習情況進行考覈。相信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的語文預習習慣一定會逐步培養起來的!

我有一個學生,一直在用《預習完成情況考覈表》,要知道他在一年前可是全班第42名,他們班一共有51個學生,用了半年時間,衝到全班第10,到現在已經是全班前三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