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jpg  

恭錄淨空法師整理文昌帝君陰騭文節要

1.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
2.欲廣福田,須憑心地。
3.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
4.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5.正直代天行化。
6.慈祥為國救民。
7.忠主孝親,敬兄信友。
8.報答四恩。
9.廣行三教。
10.矜孤卹寡。
11.敬老憐貧。
12.家富,提攜親戚。
13.歲饑,賑濟鄰朋。
14.斗秤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
15.奴僕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
16.印造經文,創修寺院。
17.捨藥材以拯疾苦。
18.施茶水以解渴煩。
20.禁火莫燒山林。
21.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
22.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
23.常須隱惡揚善。
24.不可口是心非。
25.垂訓以格人非。
26.捐資以成人美。
27.作事須循天理。
28.出言要順人心。
29.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30.近報則在自己。
31.遠報則在兒孫。
32.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

【略說】

淨空法師 講述

對於天地鬼神,今天特別講文昌帝君。我們供養文昌帝君,

應當要學習文昌帝君。

換言之,文昌帝君的《陰騭文》不可不讀,不可不明,不可不遵照奉行。

如果我們熟讀,深解其義,努力奉行,必得神明的佑助,有求必應。

能夠不為個人名利,如理如法去求,發願犧牲奉獻自己,

為眾生、為社會、為人群工作,才能得神明的佑助,

得諸佛菩薩的關照,這就是佛門中講的加持保佑。

一、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我們要學文昌帝君的存心,他存的是什麼心?是「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我們是不是這樣做?有沒有存這樣的心?

眾生有難,特別是現代社會,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都有災難。

災難是怎麼形成?迷信形成的。迷信從那裡來?

從自私自利而來。人的起心動念都為自己,為自己的名聞利養,

這是迷,於是所作所為都是損人利己。

而事實的真相是「損人決不利己」;要想利己,

一定要利人。「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這是真理!

現在幾人懂這個道理?

幾人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平民為自己的身家做損人的事;

乃至於國家主政的人,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

往往做出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的事。這都是出於自私自利,

想法、看法、做法都錯,於是災難就來了。

災難已非常明顯形成,有識之士時刻在提醒大眾。譬如科學家提出警告,

如果今天環保還繼續做不好的話,五十年後地球就不適合人類生存。

因為今天地球上空大氣光化的污染,已快達飽和點;如果達到飽和,上空不能負荷,污染必定降落地面。它所飄落的地區,不但動物不能生存,

連植物都不能生長,這種災難比原子彈還可怕。原子戰爭人還能控制,

這種光化污染,將來落在地面是沒法抗拒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善現在污染的環境。

污染從那裡來?從飛機、汽車、工廠排出來的廢氣,

但現在非但不可能將這些全部停止,甚且還在不斷增加中,

這怎麼得了!這個事實科學家充分理解,但也無可奈何。

災難眼看就要降臨,這是人類的浩劫。空前的浩劫是人為的,

就是破壞地球自然的生態而產生。所以,科技帶來的方便,

我們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真是得不償失。

中國人有沒有科技能力,有沒有科技智慧?有!在歷史上,

東漢中國人已經做滑翔的飛行。

在《三國誌》裡諸葛亮造木牛、流馬,那是機械化的運輸,

就懂得利用機械的動力。

但他們有智慧、有遠見,知道科技發達會帶來人類大災難,所以

他們死後把這些技術全毀滅,不留給後世。這是中國古聖先賢有技能、有智慧、有慈悲心,

對歷史負責。外國人有聰明智慧,但他們沒想的這麼遠,

沒想到以後科技產生的副作用,會對整個人類帶來廣大的災難,

這是大家所不願見到的。

還有一點大家疏忽的,是人心的污染絕不亞於自然生態污染。

人心的污染是什麼?

貪瞋癡。佛稱它「三毒」。儒家的教學與佛法的教學,

總是教人「看破、放下」,將三毒煩惱降低,使它的成長緩慢。

智慧高的人,不但防止貪瞋癡三毒的成長,

且把三毒消滅,轉三毒為三慧,把三毒煩惱轉變成高度的智慧,

這才真正達到佛法教學的目標。現在我們也將這個教學疏忽,

因此貪瞋癡不斷增長,

加速度的增長,普遍到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內有三毒,外有污染,

這個災難還得了!

幾人真正覺悟,發大悲心「救人之難」?

「救人之難」要從自己本身做起。大家都搞貪瞋癡,

我把貪瞋癡徹底放下;

大家都追個人的名聞利養,我要把名聞利養捨棄。

不但要用言語、文字來宣揚,

自己還要做榜樣給人看。為何不走生路,偏偏走死路?所以,

今天「救人之難、濟人之急」的意義比過去更深廣,

要有更高的智慧、更好的技術,才能積極救危,

這是文昌帝君的存心。特別是「容人之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只要能改過自新,我們就應當容納他,幫助他。

二、廣行陰騭。上格蒼穹:「陰騭」就是我們做一切好事不必讓人知道,

不需要讓社會大眾表揚,一表揚所做的功德就報銷了。做種種好事不讓人知道,

這就是「陰德」,又叫「陰功」。現代人做一點好事,巴不得社會大眾都知道、都來表揚他;

做壞事又怕人知道,所以他的罪惡就累積在那裡。善的因很快就報掉,

惡的因永遠潛伏在那裡,將來惡報不堪設想。佛菩薩教我們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

所做的壞事、惡事,趕快希望人家都知道,這叫「發露懺悔」。

你的惡行大家知道了,都責備你,這一責備就報掉。所以,

希望我們的惡業趕快報掉,善業累積在那裡,往後的善報就厚,

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的作法。

三、印造經文。創修寺院:文昌帝君教導我們的這些話,全文不超過六百字,

真有心要學、要效法的,應當將它背熟,應當字字句句去研究,深解義趣,努力奉行。

裡面有二句,我特別提醒諸位:「印造經文,創修寺院。」大家讀這二句,

千萬不要以為是提倡迷信,我們要懂得它現代的意義。「印造經文」,

經文都是勸善,都是幫助一切眾生開悟的,應當要大力流通。

「寺院」是講學修持的處所,絕對不是提倡迷信。

現在寺院裡做的是什麼,我們不必去理會。

我們要懂得寺院是推行佛陀教育的場所,

若裡面經常講經、研究討論,研究如何將佛的教誨,

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工作裡;

處事待人接物都不違背覺正淨的方向、原則,這個寺院就是真實的道場。

四、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文裡有「點夜燈以照人行」,

這是在古時候;現在晚上燈火通明,我們應當怎麼做?

應當體會它甚深的意義。

燈是表智慧,眾生在迷暗當中,我們要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這就是「點夜點以照人行」。

「造河船以濟人渡」,從前交通不便,遇到河一定要用渡船渡過去,

現在交通便捷,也不需要了。我們現在一定要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

離苦得樂,這就是造渡船。

佛講經說法,就好比是渡船,從生死岸到涅槃岸;

從六道輪迴岸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岸。

由此可知,「渡船」就是講經說法。

今天電視廣播、國際網路就是「渡船」。

我們利用這個好工具,將佛法、善法、破迷開悟之法,

推薦給廣大的社會群眾,使他們看到、讀到,都能覺悟過來,就是達到彼岸。

五、勿因私讎。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後面有一些重要的開示,要特別記住。「勿因私讎,使人兄弟不和;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這兩句話廣泛的說,是決不可因個人利益而破壞團體,使團體不和;

不能因我小團體的利益,破壞大社會整體的和睦,那就造極重的罪業。

善人,我們一定要親近;惡人,我們一定要敬而遠之。

「遠」不是說迴避他、不理他,是不能學他;「親近」是要效法他,

這樣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道業,才能真正如佛所說的「有求必應」。

所以,「有求必應」不是句空話,它有很深的道理,有很善巧的方法。

我們明白這些道理,懂得這些善巧方法,

如理如法的修學,才能真正得到有求必應。求富貴得富貴;

求功名得功名;

求兒女得兒女;求長壽得長壽;乃至於求作佛、作菩薩,

都能得到,沒有得不到的。

【結語】

現前社會大眾,特別是中年以上的人,都非常注重健康長壽,

都希望自己能夠減緩衰老。能不能做到?都做得到!命裡沒有的也能做到。

袁了凡先生,算命的算他壽命只有五十多歲,他並沒求長壽,

但是他積功累德、斷惡修善,他的壽命自然延長。希求中最困難的求壽命都能得到,

何況其他。其他的比起壽命來看是小利;最大的利益都能求得,何況這些小利益?

功名富貴屬小利,沒有一樣求不到。怎樣求?我今天介紹諸位,

一定要細心研讀《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彙編》。

這三本書是印光大師一生極力提倡的。在台灣也很流行,很容易找到。

佛陀教育基金會、景美華藏圖書館以及其他佛教的團體,都有流通贈送。

諸位有需要可寫信到這些地方,相信他們都會滿足大家的願望。所

以,求佛求神也並不是完全迷信,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

你明理、如理如法就不是迷信,是正信。假如你昧理不如法,

那是迷信。迷信是不能滿願的,一定要遵循諸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誨,契入這個境界。

現在學佛的人很多,真正契入的不多,原因在於有障礙,就是佛法常講的「業障」。

因此雖經歷長時間修學,依舊不得其門而入。障礙是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自私自利,佛法講的「我執」、「煩惱障」,

這些使我們不能入境界,得不到真實的功德利益。

只要把障礙除掉,就有求必應。換言之,我們必須把觀念轉過來,

從前起心動念都是為我,自私自利;從今而後,

起心動念為社會、大眾、一切眾生,念頭就轉過來。

念頭一轉,業障就消除;消除業障,自然就生智慧。

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才能真正達到有求必應。

希望諸位同修遵循印光大師的教誨,認真讀誦研究實行這三本書;

然後你拜佛、拜菩薩、拜神,絕對是「有求必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