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曾國藩如此處理洪秀全的屍體,絕不只是解恨這麼簡單,而是另有深意。下面我來分析。

1851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聚集教徒兩萬多人,從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洪秀全是以一種迷信的方式來拉隊伍,來給信徒洗腦的。

2011年,美軍海豹突擊隊擊斃本拉登,遺體被美軍用卡爾文森號航母運到阿拉伯海,遺體綁上重物以後沉入海底,美軍還安排專人從潛艇中觀察,確保本拉登的遺體沉入深海。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埋葬本拉登的地方就會成為聖地,拉登的追隨者會因此聚集,醞釀出新的麻煩。

同樣的道理,洪秀全依靠拜上帝教的教規教義來洗腦追隨者,湘軍好不容易才剿滅,如果讓洪秀全得以安葬,那就會陰魂不散,太平天國的殘餘勢力會圍繞墓葬舉行新的集會,搞不好又鬧出一個新的農民運動。所以曾國藩才下令把洪秀全遺體剁碎,放到炮筒中發射出去,這樣遺體就找不到了,自然也就沒有人惦記。


洪秀全死後,可以說是真的灰飛煙滅了,不過並非只是被剁碎,放在大炮中發射出去的。洪秀全的實際結局,比這個更慘。

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在起義之初,如同颶風捲殘雲一般,快速席捲了廣西、湖南、湖北、江蘇等地,聚集了數十萬大軍,將清軍打的是滿地找牙,落荒而逃。

1853年,起義軍順利攻佔了江寧,即現在的南京。洪秀全將之改名天京,並定都於此。從此之後,洪秀全再也沒能離開天京半步,甚至自此之後都很少出天京宮城的城門。洪秀全所倡導的「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溫飽」的理想社會,他的確實現了,可惜的是,只有他和手下的天國王爺們實現了。而洪秀全的結局,也讓人意想不到,天天想著「無人不溫飽」的洪秀全,最後自己竟然是被餓死的。

1856年,剛剛定都天京不滿三年的天平天國發生內訌,洪秀全藉助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以及燕王秦日綱對東王楊秀清的不滿,下詔讓三王誅殺楊秀清,天京之變爆發。一場內鬥下來,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先後被殺,僅剩石達開主政天京。

大業未成,洪秀全已經開始誅殺開國將領了,很快又開始猜忌石達開。他加封自己的親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為王,逼走了石達開。終於,洪秀全奪回了太平天國的全部控制權。可是,此時的太平天國再也不是名將雲集的強盛時期,開始走上了下坡的道路。

清軍得到消息,借天京之變的大好時機,逼近天京。在年輕將領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的苦苦支撐下,太平軍暫時擋住了清軍的進攻。1862年,陳玉成被叛變的太平軍將領苗沛霖誘捕,並在押往北京的途中,為了防止太平軍半路劫人,被凌遲處死。

陳玉成被殺之後,清軍很快攻陷了天京附近的很多太平軍據點。李秀成奉命調集大軍回救天京。李秀成猛攻清軍四十餘天,清軍仍不退卻。劉秀成採取圍魏救趙之策,轉攻安徽,卻因為軍中缺糧,被迫退回江南。李秀成率領下的太平軍主力,經過數次大戰,損失數萬人,而圍攻天京的湘軍卻得到了數萬增援的兵力。

李秀成是英雄不假,但為什麼英雄卻沒能打勝仗呢?蘇州陷落後,清軍進入了位於蘇州的忠王府,只見「內外四五十間,純用金銀裝飾」。太平天國失敗,不正常么?了解了細節,就知道太平天國的失敗是必然的。看看首領們都在做什麼,一個躲在深宮長期不出,另外的天國王爺們,一個個比著搜刮錢財寶物,攀比府邸的奢侈。這太平天國還沒統一天下呢,如果統一了天下,天下百姓要供養這麼多天國的王爺,還不如早點送這些王爺們去天國呢。只是可惜呀,百姓們送天國的王爺們去了天國,他們照樣沒好日子過。

當時的李秀成還算清醒,看到太平軍僅憑現在的實力,已經難以取勝,就建議洪秀全放棄天京。結果,李秀成被洪秀全痛罵了一頓,導致天京最終被湘軍團團圍困。

1964年3月,天京被湘軍包圍的嚴嚴實實,城內糧食開始供應不足。洪秀全為了騙太平軍的戰士繼續堅守,將由雜草和觀音土混合的團團稱為「甜露」,並帶頭食用。雜草,也許還可以消化一些,但是觀音土雖然可以飽腹,卻沒有營養,而且很不容易消化,會導致嚴重的腹脹症。結果可想而知了,在吃了兩個多月的觀音土之後,到了6月初,洪秀全病逝。洪秀全到底是被餓死的,還是被觀音土撐死的?已經說不清楚了,一代天王竟然落了一個如此的下場。

7月底,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倒是不負忠王的稱號,他帶著洪秀全年僅15歲的兒子洪天貴福突圍。李秀成為了讓洪天貴福快點逃出清軍包圍,將自己的馬讓給了洪天貴福騎,自己歩戰。洪秀全的兒子順利突圍了,而李秀成卻被曾國荃所俘。曾國藩試圖勸降李秀成未遂,隨即下令將李秀成處死。

原本太平軍佔領南京之後,並未進行屠殺,「百姓安堵如故」。可是,在南京百姓的心中,認為太平軍是匪,所以日日「盼官軍之至」。等到湘軍攻入南京之後,「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悉入於湘軍」,自此之後的三四十年,金陵都沒能恢復元氣。

湘軍佔領了南京城,那洪秀全的屍體呢?

根據曾國藩所上奏摺記載,湘軍屠城之後,洪秀全的宮女也全部被曾國荃及其部下所得。其中一個總兵熊登武抓到了一名黃姓宮女,在黃姓宮女的指引下,曾國荃從天王府的一座大殿內挖出了洪秀全的屍體。第二天,曾國荃就拖著洪秀全的屍體,給曾國藩驗視。

曾國藩看到洪秀全的屍體,並沒有使用棺木,全身僅使用「綉龍黃緞」包裹。從曾國藩的奏摺中可以得知一個秘密情況,太平軍本來是留長發的,所以通常被稱為「長毛」,而洪秀全卻是「頭禿無發」,這洪秀全竟然是個禿子。

洪秀全的屍體因為已經埋葬了一個多月,而且沒有加棺木,更沒有防腐,所以,曾國藩看到時,僅剩「左股有膀肉猶未脫」,基本上已經腐爛到只剩骨架了。

曾國藩驗視完畢之後,下令「戮屍,舉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屍體,先被剁碎,其實就是被施以醢(同海音)刑,剁成肉醬。這可是殷紂王發明的刑法,曾國藩不愧為晚清一代頂尖儒將。然後,曾國藩又命人將洪秀全的屍體燒成了灰。

這時候的洪秀全已經沒剩下多少東西了,就是幾把灰而已。曾國藩還不肯罷休,命人運來紅衣大炮,將洪秀全的骨灰拌入火藥之中……一聲巨響之後,洪秀全徹底灰飛煙滅了。

曾國藩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其實原因並不複雜。

曾國藩在奏摺中說:「逆屍尊尚邪教」。這點我們都知道了,洪秀全就是以拜上帝會起家,聚集了大批的信徒,然後才舉兵起義的。太平軍的將士,把洪秀全當成神一樣膜拜,洪秀全所下命令,就是神的旨意。天京之變前,楊秀清還自稱天父,把洪秀全這個天子給壓下去了,這才導致洪秀全要殺楊秀清。可見下面的太平軍將士是有多麼迷信。

正因為此,如果有人說洪秀全未死,並以洪秀全的名義號召天下會眾,很快就可以聚集一大批人追隨。所以,曾國藩一定要讓洪秀全灰飛煙滅,並且昭告天下,洪秀全的遺體已經被燒成了灰,並用炮打散了,用來徹底打散太平軍的凝聚力,讓太平軍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


天京城破十一天後,天王洪秀全的遺體被找到,經過兩天查驗,最終遺體被粉碎摻進火藥,裝入炮彈發射出去。即使洪秀全死了,也沒能躲過挫骨揚灰的下場。

曾國藩為什麼要用如此殘忍的方法來處理洪秀全遺體?因為這不僅是天王的遺體,還是太平天國的命運的象徵。曾國藩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一是泄憤,為十多年間死去的清軍湘軍報仇;二是以儆效尤,造反者的下場就是如此。

1864年7月19日,天京城被圍得水泄不通,在曾國荃的猛烈炮轟下,太平天國都城已搖搖欲墜。很快太平門處的城牆被炸開個大缺口,殺紅眼的湘軍揮舞著刀劍,像猛獸般湧向了坍塌的城牆。

此時守城的太平軍並沒有放棄,他們的英勇讓久經沙場的曾國荃不寒而慄。無數的炸藥包從城牆上落下,瞬間讓四百多名湘軍敢死隊丟下一片屍體。湘軍也想給多年的戰爭畫上句號,他們像潮水般不斷湧入。

城牆缺口處的屍體堆積如山,激戰一直持續到傍晚,天京的九門才被完全攻破。瘋狂的湘軍入城後為了泄憤,是見人就殺,見屋就燒。殘留的太平軍與之展開激烈的巷戰,城中許多人舉家自焚而死。

此刻攻入城中的湘軍已近癲狂,他們的終極目標就是尋找天王洪秀全。然而當湘軍將整個天王府和京城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發現洪秀全的蹤影。十一天後,突然有個姓黃的宮女向總兵兵熊登武告密,說洪秀全已於兩個月前去世。

湘軍在宮女的指引下,從天王府大殿中挖出了洪秀全的屍體。屍體被十幾層的厚布包裹著,洪秀全生前很神秘,死後同樣以神秘感示人。湘軍將洪秀全的裹屍布全部扯爛,把屍體扛到城南的雨花台給曾國藩查驗。

這兩人可謂是十多年的冤家對手,如今以這種方式見面。曾國藩在日記中這樣描述洪秀全:「鬍鬚微白可數,頭禿無發,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黃緞綉龍袍包裹。」查驗完畢後,晴空萬里的天京城突然狂風暴雨。

經過兩天的深思熟慮,曾國藩決定以最殘忍的方式處理洪秀全屍體:戮屍,舉烈火而焚之。隨後洪秀全的屍體被拖出,湘軍用刀斧將其剁得粉碎,為了泄憤和斷掉太平天國所有的念想,曾國藩要用炮火使其灰飛煙滅。

湘軍隨後將洪秀全的屍骨肉泥拌進火藥,裝進炮彈接連發射出去。從實際意義上講,這種焚屍揚灰對死後的洪秀全是一種毫無意義的報復。但唯有這種才能平息整個湘軍的憤怒,才能斷絕太平軍的念想。

洪秀全在湘軍攻城前的兩個月就已病死,其實他的信念早已破滅。當時的天京城瀰漫著恐慌情緒,人人都處於崩潰的邊緣,天王洪秀全也不例外。

洪秀全長期的享樂生活,早已消磨了他的心智。他將自己鎖在金碧輝煌的天王府中,一面思考著一些神學問題,一面苦練房中術,摸索解脫之道。

驚心動魄的天京事變使洪秀全喪失了道德權力,人們開始對天兄的身份表示懷疑,對他的後宮生活也提出質疑。隨著安慶失守,洪秀全愈加麻木自欺。

李秀成勸他「讓城別走」時,洪秀全憤怒的訓斥道:「朕承上帝、天兄聖旨下凡,做天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外去,欲在京,任由於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

此時天京城中能戰鬥的不過四千人,李秀成擔心天京城內兵微將少。洪秀全答道:「爾說無兵,朕的天兵多過於水,何懼曾妖者乎?爾怕死,便是會死,政事不與爾干。」洪秀全斷然拒絕了李秀成「讓城別走」的建議。

天京被圍後,洪秀全精神徹底地崩潰,整天嘴中念念有詞,不斷呼喚乞求上天讓地下長出食物,讓天兵飽餐殺敵。天京陷落前三個月,洪秀全用苔蘚野草之類東西來充饑。李秀成曾勸此物不能吃,但洪秀全卻不以為然。

最終,洪秀全因食野草過多而病倒,而他卻拒不服藥,他可能知道自己活下來後是什麼結果,於是希望早日解脫。臨終前,洪秀全發布詔書:「大眾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領到天兵,保固天京。」

洪秀全死的悲壯,死後更加悲慘,他虎頭蛇尾的人生,給世人留下了許多的感慨。曾國藩與洪秀全鬥了十一年,最終以挫骨揚灰的方式來結束這段恩怨。除了泄憤和以儆效尤外,我想也是給清廷的一個交代吧。


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並沒有把洪秀全的屍體放到大炮中發射出去,而是把他的屍體剁碎後,燒成了灰燼。

洪秀全屍體被裝入大炮發射出去,是2010年左右被某位「作家」在文學作品中杜撰出來的。杜撰這種說法的人不僅沒有仔細查閱歷史資料,同時對軍事裝備知識也一竅不通。清朝在平定太平天國時期主要裝備的是榴彈炮,榴彈炮發射炮彈的時候通過發射葯將炮彈拋射出去,隨後炮彈內的火藥擊碎炮彈外殼發生爆炸。

假如把洪秀全的屍體包裹在炮彈的殼裡面,那麼炮彈裡面的火藥量就會相應的減少,這樣在炸藥爆炸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擊碎炮彈。況且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水分,將剁碎的人體和火藥放到一起,炮彈也就成了啞彈。

1864年的時候,國內才剛剛具備生產炮彈的能力,正常的炮彈尚且有很多啞彈,更何況是摻雜人肉的炮彈。洪秀全的體重不會低於120斤,這樣的體重要裝填數百枚炮彈,這些炮彈打出去之後,根本不會發生爆炸。

-----假如曾國藩真的這樣做,不僅不能把洪秀全挫骨揚灰,反而還會給太平軍餘黨留下機會,太平軍餘黨肯定會哄搶炮彈,然後把這些啞彈當寶貝一樣供起來。

這樣看來,大炮轟屍體的傳聞顯然是空穴來風,當時很多傳教士都在筆記中寫下了洪秀全的下場,曾國藩在自己的書信中也曾經提到過處理洪秀全屍體的情況,而早期的太平天國史料,洪秀全的下場也是被曾國藩剁碎後燒成了灰燼。

洪秀全和曾國藩兩人並沒有私仇,真正和曾國藩仇深似海的是石達開和李秀成,石達開和李秀成是曾國藩在軍事上的主要對手,石達開甚至還險些打得曾國藩跳水自殺。

洪秀全只是太平天國的精神領袖,曾國藩和他的個人仇恨並不大,假如沒有洪秀全的起義,就沒有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的地位。在曾國藩圍攻天京的時候,洪秀全就已經病入膏肓,根據李秀成等人的描述,洪秀全應該是在天京事變的時候服毒自盡。

洪秀全自殺的當天,清軍攻城的喊殺聲非常猛烈,洪秀全可能是擔心被俘虜,才提前自殺的。只是洪秀全沒有想到自己自殺兩個月後,天京才最終被曾國藩等人攻破。攻破天京之後,曾國藩等人除了搜捕在世的太平天國領導者之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尋找洪秀全的屍體。

因為洪秀全去世的時候,太平天國的局勢已經岌岌可危。所以洪秀全並沒有埋藏在專門的墳墓中,而是草草的掩埋在了宮殿裡面。

曾國藩得到洪秀全屍體的時候,太平天國的餘黨還有很多。曾國藩擔心夜長夢多,因此在得到屍體後不久,便將屍體剁碎燒毀,並且將骨灰灑到了無人知曉的地方。清朝廷在得知曾國藩得到了洪秀全的屍體之後,一度想要將洪秀全梟首示眾,不過這個提議最終沒能實行。

畢竟洪秀全的影響力非常大,在南方很得民心,假如把他梟首示眾,難免會引起第二波起義。雖然曾國藩沒有把洪秀全用炮彈打出去,但是他將洪秀全屍體剁碎燒毀,並且最後挫骨揚灰,也算是比較狠毒了。


「上帝的二兒子」洪秀全在1851年發起了「金田起義」運動,創立了太平天國,1853年攻佔南京後定都南京,改名為天京。1864年盛夏,湘軍攻陷南京,困擾清廷14年的太平天國宣告滅亡,在湘軍攻陷南京城後十一天,洪秀全的屍體被挖掘出來,抬到「曾剃頭」曾國藩面前,「聖人」曾國藩下令將洪秀全屍體剁碎,摻進火藥裝入大炮發射出去,將洪秀全挫骨揚灰。

洪秀全發起的太平天國是建立在宗教之上的,洪秀全是「上帝的兒子」,曾國藩以這種殘忍的方式來對待洪秀全的屍骨,一是為了給十幾年來死於太平軍手上的湘軍報仇,以解心頭之恨;二是起一個震懾作用,太平天國的最高領導者,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造反的結果就是挫骨揚灰,死無葬身之地;三就是給清廷一個交待。

1862年年初,拿下安慶的湘軍兵分四路進軍天京,四路兵馬中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這一路進展的最順利,率部直驅天京,衝到了天京城郊雨花台紮營,「天王」洪秀全怎麼也沒想到湘軍會來的這麼快。

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接到急召後,從蘇州出發,集結了十幾萬兵馬殺奔南京救主,正逢長江水漲,湘軍水陸進攻,和州、江浦、浦口、下關等都失守,未過江的部隊都戰死,前後喪失了數萬士兵,士氣大受打擊,在圍攻曾國荃部一個半月打不下來,於11月率軍撤入南京困守。

1863年12月,南京被清兵團團圍住,而蘇州、無錫相繼淪陷,李秀成知道南京不能再守,力勸洪秀全「讓城別走」,洪秀全卻深陷宗教迷信之中,斥責李秀成說:「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天下萬國之真主,何懼之有?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水,何懼曾妖乎!」

面對困境,洪秀全不是面對現實,而是期望上帝能降奇蹟賜福太平天國,1864年3月,湘軍最終完成了對南京城的合圍,被死死圍住的南京城內糧食不足,洪秀全就以「甜露」(草團)充饑,李秀成勸說這些東西不能吃,洪秀全卻充耳不聞,以致成疾,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死於天王府。

而湘軍從1862年圍攻南京城,偷襲、強攻、挖地道,所用的一切手段都被李秀成識破,將南京完成合圍後,攻城戰又打了四個月才將南京城攻破,幾年仗打下來,湘軍士兵每天以粥裹腹,被欠了十幾個月的餉,1864年7月19日,南京城牆被炸塌了一大截,一肚子壞情緒的湘軍如餓狼般衝進了南京城,城破之後,太平軍將士殊死抵抗,無奈眾寡懸殊,抵擋不住,太平軍的抵抗使的湘軍更為憤怒,變成了惡魔的化身,南京城成了人間煉獄,湘軍見「長發者新剃髮者皆殺,於是殺賊十餘萬人。」

「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擔做工者,盡皆殺死;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被戳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方。」

湘軍在城內燒殺搶掠,姦淫婦女,也沒忘記尋找「天王」洪秀全,然而幾乎將南京城翻了個遍都沒找到洪秀全的蹤影,直到城破十一天後,洪秀全的一個宮女才招認,說洪秀全已死了兩個月,隨後洪秀全的屍體在天王府大殿中被挖出,發現洪秀全的屍身被十幾層錦繡綢緞包裹著,湘軍將洪秀全的屍體抬到曾國藩面前,曾國藩記錄了所見到的洪秀全:「鬍鬚微白可數,頭禿無發,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黃緞綉龍袍包裹。」驗完屍身後,原本艷陽高照的南京城,突然間落下傾盆大雨,狂風大作。

對於洪秀全的屍體該如何處置,曾國藩經過一番思考後,決定將洪秀全「戮屍,以烈火而焚之。」眾兵士將洪秀全屍體剁碎用火燒成灰燼後,曾國藩又命令將灰燼混合火藥,裝入大炮發射出去,以此讓洪秀全灰飛煙滅,既泄了憤又斷了太平天國殘餘勢力的念想。

自從1853年攻佔南京後,太平天國的領導者就在城內大興土木,興建各自的王府,而「天王」洪秀全在天京城內將兩江總督衙署擴建,動用上萬軍民,開銷數萬,建成後的天王府分為內外兩重,城高數丈,城周圍十餘里,裝修極其奢華,天王府建成後,洪秀全就躲進了天王府中過起了皇帝的生活,不僅納了幾十個妃嬪,宮中所用侍候他的也全是女人,女官和侍女最多的時候達到了兩千人左右,躲在深宮之中,對政事不聞不問。

然而就是在此種情況下,洪秀全依然能將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領袖「東王」楊秀清弄死,1856年天京事變之後,太平天國實力大損,卻能撐到1864年才被滅亡,這不能不說是洪秀全這個精神領袖的力量,而曾國藩與太平天國作戰多年,湘軍幾次大敗,曾國藩還為此自殺,對於這個太平天國的最高領袖,曾國藩怎麼會不恨之入骨,對於這個差點顛覆了清朝的洪秀全,將他挫骨揚灰,讓他灰飛煙滅就是讓那些忠於太平天國的斷了念想,也有殺一儆百以儆的作用,給吃夠太平天國苦頭的清廷一個交待!

洪秀全在建都南京後,暴露了自己的真實目的,所謂的平等只不過是個忽悠百姓的幌子,不過正因為他提出了平等觀念引起了深受清廷壓迫的百姓共鳴,發展成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時間最長的起義,給腐敗的清廷敲響喪鐘,也算是功不可沒!


我的幾個孩子學歷都比我高,書架床頭都有曾國藩的書,我曾和他們開玩笑說,謀生持家學曾國番可以,為官處事惹學曾國藩,老難安生,死難安靈!

該子們聽後茣明其妙。我反問說,如果我是洪秀全,如果給你們有足夠機會,你們會放過曾國藩嗎?

實話說,假如洪秀全是我父輩兄弟姐妹,骨肉親情,這種沒人性底線的行為人,活著絕不讓其安生,死了絕不讓其安靈!

還滿口仁義道德,崇教信仰;什麼一朝明臣,千古完人!完全是自欺欺人,簡直是對中華文明和中華文華的褻瀆!


這和美國人把拉登的屍體秘密的拋入大洋深處一個道理,不但要滅其身,更要滅其魂!

當曾國藩攻破天京城時,太平天國的統治者洪秀全其實已經死了,雖然沒多久,但也算是壽終正寢。據後來被俘的洪秀全的兒子洪天富貴交代,洪秀全極有可能是自殺。

曾國藩令人挖出了洪秀全的屍體,剁成齏粉後,放入大炮膛中,發射出去,真所謂是挫骨揚灰,難道曾國藩有如此痛恨洪秀全嗎,曾國藩也是儒家典範,為什麼他沒有遵循儒家的基本道德底線呢。

這其他有這麼幾個原因:

洪秀全發動的太平天國運動其實是一種邪教組織,他們拋棄了中華文化里所有的思想和宗教,自己結合西方的基督教創造了一種土洋結合的「拜上帝教」,洪秀全的這種宗教形式對於底層百姓具有很強的煽動性。

既然是邪教組織,那麼曾國藩就沒有必要用正統的儒家思想來對待這群背宗忘祖的造反者,更是因為拜上帝教的邪惡性,作為邪教組織首腦的洪秀全無論是死活都會成為殘餘勢力的精神領袖。為了達到徹底消滅其精神力量,曾國藩做出了對洪秀全屍體挫骨揚灰的舉動。

對於宗教和文化認同上,曾國藩表達了自己對太平天國運動強烈的厭惡感,一掃斯文,連死人屍體都不放過。但同時這樣的舉動更是表達了曾國藩對維護正統,強化儒家思想的強烈願望,當然這種願望更是做給朝廷看的。

此時的曾國藩雖然剿滅了大清最大的匪患太平天國,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自己地位的不保,他作為漢人已經是位居人臣,但依然會引起滿清統治者的忌憚和猜疑,滅了太平天國更是讓他地位和聲望如日中天,如果曾國藩不表達出對朝廷的忠心,對統治正統的維護,他就會迅速被朝廷打壓,所以曾國藩才借洪秀全的屍體一樣。

洪秀全的屍體雖然無過,但作為廢物還是可以讓曾文正公用一用的。

1864年7月19日,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攻破天京,太平天國宣告正式滅亡。有一種傳說,曾國藩派人把洪秀全的屍體給挖了出來,然後填進大炮里,轟向天空,最後屍骨無存。

那麼這件事是真的嗎?我們不妨來做一下推理。

洪秀全在此前的6月1日,早已身染重病,再加上天京城被圍很久,城內各種物資缺乏。洪秀全的身體早已不堪重負,面對著內外的緊張局勢,就直接病死了。

當時的慈禧太后要求曾國藩把洪秀全的人頭砍下來,然後送往京師,讓天下人圍觀,引以為戒。但曾國藩提前把洪秀全的屍體給處理掉了,接到聖旨後才後悔了。這是另外一種說法。

當然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這些說法都沒有史料可以佐證,很多都出自於後人小說中的描寫。很大程度上都是虛構出來的,只是為了吸引別人眼光的一個噱頭罷了。

1864年7月19日天京城破,10天後也就是7月28日,曾國藩才乘坐小火輪,從安慶到達了南京城。當天晚上主要突擊審訊了李秀成,安排了一些重大政務,然後就休息了。

7月29日,曾國藩向湘軍下達了一道軍令,那就是要把洪秀全的屍體給找出來。李秀成在這方面不願意配合,此前的9天,湘軍在城中展開了一場大屠殺和大搶劫,知情人已經沒有幾個了。

但很快峰迴路轉,在七月三十日的早上,有一個黃姓宮女聲稱自己參與了埋葬洪秀全的過程,直到埋葬的地點,就在大殿內。曾國藩親自詢問了這個宮女,並安排了一隊人馬,開始挖掘墳墓。

到了7月30日晚上,洪秀全的遺體被挖掘了出來。根據太平天國舊部的指認,這確實是洪秀全的屍體。按照歷史上的傳統,對於叛賊要斬首示眾。

這個道理曾國藩當然是懂的,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可行。在洪秀全屍體被挖出來的時候,他已經死去兩個月了。這個時候正好是7月底8月初,在這樣的三伏天,在當時的情況下,很難拿著洪秀全的人頭在洪秀全曾經戰鬥的地方來一個巡迴展出。

恐怕走不出幾天,屍體就全部腐爛了,更重要的是味道臭不可聞。這還並不是最主要的,太平軍轉戰過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山區。這時在江西和浙江戰場上,還有30多萬太平軍。如果這些人把洪秀全的頭顱給搶了回去,那就太沒面子了。

根據曾國藩身邊的幕僚趙烈文的記載:是日,焚斮洪逆屍。也就是說,在洪秀全的屍體被挖出來的當天,就被曾國藩派人用火燒掉了。根據當時英國人艾特蒙德的記載,同樣是先把屍體剁碎,然後一把火燒掉了,只是日期稍有差異。

關於洪秀全的屍體被剁碎,然後和火藥一起裝進大炮里被發射到天空,最終挫骨揚灰的說法是前些年一位所謂的歷史散文家杜撰出來的。既不可能,也不真實。

曾國藩和洪秀全真的有這麼大仇恨嗎?為什麼會這樣處理洪秀全?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儒家思想從宋朝開始就是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曾國藩信奉的是宋明的理學派,這是儒家學派的一個分支。應該說曾國藩是堅定的儒家知識分子。

洪秀全原本也是讀四書五經的學子,但屢次參加科舉不中,一怒之下才信奉並創辦拜上帝教。洪秀全在太平天國的起義中,所到之處都打砸孔廟,燒毀儒家書籍。

這種行為引起了廣大知識分子和士紳階層的不滿,把這些人推向了起義的對立面。在曾國藩的討伐洪秀全的檄文里,明確了雙方對立的焦點,那就是要誓死捍衛儒家思想在社會中的地位。

在曾國藩看來,洪秀全的思想就是邪教,洪秀全就是邪教頭子。對於這種罪大惡極的人物,自然要先除此而後快。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因此焚毀洪秀全的屍體,在曾國藩看來就是最好的方式。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曾國藩的湘軍攻破南京城,並在一名宮女的指引下找到了洪秀全的屍體。曾國藩下令「戮屍,舉烈火而焚之」,然後把燒完的骨灰裝進炮彈中發射出去。曾國藩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認為,這是一種變態的心理!

曾國藩——儒雅背後的黑暗

我們現在所了解的曾國藩是一位儒雅的文人,他一生崇尚儒學,但他的所作所為卻與「儒」有著巨大的反差。

曾國藩在民間有一個外號叫「曾剃頭」,說他殺人砍頭就像剃頭一般——冷血、無情。

咸豐三年正月的時候,曾國藩奉命前往長沙設置審案局,到了六月份的時候,他向咸豐皇帝發了一份奏摺,裡面列出了他設局以來的「功績」,短短四個多月時間裡,他在長沙就殺了137人!是當時的長沙不太平,還是曾國藩殺人殺上了癮?

曾國藩在與太平軍對戰的時候,更是表現出「嗜殺」的性格。他曾在攻打江西九江、安徽寧國府的時候,都造成了大量的屠殺,最厲害的還是攻打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的時候,二十多萬湘軍在城中燒殺擄掠,城內血流成河。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能靜居日記》中是這樣描寫當時慘狀的:

「……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就是當時湘軍的將領,他看到城中的慘象都感到「良心顫抖」,曾寫信給哥哥說:「殺人太多,怕遭報應。」曾國藩的回復是:「既已帶兵,自以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人為悔?既謀誅滅,斷無以多殺為悔之理。」

洪秀全之死

洪秀全的死在曾國藩給咸陽的奏摺中是寫「服毒自盡」,但在李秀成的供詞中卻說他是病死的:

「此時大概三月將尾,四月將初之候,斯時我在東門城上,天王斯時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天曆)而故。」

那麼曾國藩為何要篡改李秀成的供詞呢?有傳言說,李秀成曾在供詞中勸說曾國藩反清為王,不要再為清政府賣命,而這些對於在朝為官的曾國藩來說都是大忌,所以他修改了供詞,並把洪秀全的死因改為「天王斯時焦急,日日煩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結束語

曾國藩將已經下葬的洪秀全刨出來,將其挫骨揚灰,這並不是朝廷的命令,也不是清朝律法所規定,完全是曾國藩的個人行為。結合他的性格,我認為他的這一行為就是一種變態的心理。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洪秀全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者,起義之前教徒已經遍布全國各地,由於清政府戰爭失利,連年賠款增加百姓稅收導致引起各地不滿。

剛開始太平天國打的旗號是打到清政府,讓所有人都能吃上飯,在吃飯都是問題的百姓眼中,導致很多人都相信太平軍,選擇加入他們就是為了能吃上一口飯,一時間大清半壁江山就被席捲,清廷震動,選擇派曾國藩前去平定戰亂,最終平定收復疆土。

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

太平天國高級領導人洪秀全在定都南京後,選擇了享樂,手下的東王、翼王等人雖然都是軍事天才,並且手上的兵器非常先進。

畢竟太平天國信封的並非中國的宗教,所以在外國人的幫助下獲得了大批的武器裝備,只不過服裝比較簡陋。因此剛開始與曾國藩湘軍對陣的時候出現了大刀對火槍的事情,所以湘軍剛開始打一次輸一次,曾國藩立馬向朝廷提議開建造火器的工廠,最終靠這些裝備才能消滅太平天國。

洪秀全自己不以身作則,自詡天王的化身,是來救老百姓於水火之中的,剛開始的確是這樣的,但生活好一點後,開始納妾。要知道太平軍領導的地區是由他自己頒布了一個人只能娶一個老婆的詔令,但他自己與手下的幾位王爺可謂妻妾成群,這時的百姓就已經認為這是在欺騙自己。

後期的洪秀全只為貪圖享樂,毫無進取之心。

此後為了自己奢侈的生活開始增加稅收並且外國人又不是傻子,知道其佔領大批區域之後,立馬停止了對其的資助,並且還向其索要好處,由於這是自己的後台,所以他並不敢多說什麼,只能從手下軍中剋扣、老百姓的嘴裡搶食。

這已經觸及了百姓的根本,並且當初詔令中所說:一定要讓管轄地區百姓吃好喝好,但最終並沒有做到。

各大王爺之間爭權奪利,矛盾非常多,畢竟誰都希望自己地盤能夠撈的油水多一點,並且還有一位王爺直接帶兵去問天王為何我的地盤比其他人少?

如果今天不封我為皇帝我寧願背上不忠的罵名。此人便是東王楊秀清,並且洪秀全每天封兩個王爺,直到太平天國滅亡的時候就已經有兩千個王爺,這在發現天國民冊的時候曾國藩發現的。民冊相當於現在的人口普查。

曾國藩恨天國只是一方面

十幾年與湘軍的作戰,湘軍屢屢失敗,但曾國藩利用天國的內部矛盾,一舉攻破南京,也就是太平天國的首都,大破城門後洪秀全避免受到清朝的酷刑選擇了自殺。

但自殺後被曾國藩發現,他先是將屍體剁成肉泥,全部塞入大炮中,只聽一聲炮響,大炮裡面的東西全部都被炸成灰,也就是我國古代說的挫骨揚灰。

曾國藩這樣做的原因有二:

  1. 讓清朝的子民都信奉這種邪教,改變了當時人類的思想,就算天國滅亡還會在更多的天國出現拯救自己,孰不知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2. 多年的征戰,天國殺死了很多清軍,而這些清軍大多都是曾國藩的湘軍,畢竟是由他與其作戰的,把洪秀全挫骨揚灰為了就是告慰這些英靈,以泄自己心中的仇恨。

信奉宗教一定要了解其是否是正義的,天國的下場就是邪教最終的下場,這是國家與人民都不允許存在的,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互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